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这篇短文中记述了肉齿类(Creodontia)中兽科(Mesonychidae)的三个新种。中兽科是全北区早第三纪(中古新世到早渐新世)的原始食肉类,齿列很特殊,沒有裂齿,据推想主要是杂食性动物。已知的化石共代表11个属,过去在北美发现的材料较多,在欧洲和亚洲则不甚重要,只在我国内蒙二连地区的伊尔丁曼纳层(上始新统)中有少量发现。近几年来,在亚洲有许多新的发现,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下始新统(或上古新统)  相似文献   

2.
<正> 龟科(Emydidae)和陆龟科(Tesrudinidae)同是隐颈龟亚目(Cryptodira,也叫曲颈龟亚目)中两类最为常见的主要类群。它们不仅有为数众多的化石种类,其现生种类的总数也占所有现生龟鳖类的三分之二。这两科龟类在其起源、地史分布、甚至某些形态构造方面,都有一定的相近之处,无怪有的学者主张将两科合并为一科,但也有持不同意见的。笔者在从事化石龟鳖类的研究过程中,对于这两类动物,有时也遇到某些疑难问题,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1972年4月,我们收到常山县城关镇农具厂工人徐秋高同志寄来的一些脊椎动物化石碎片,说是在该县城西三里亭一石灰岩溶洞中发现的。化石石化程度较深。向领导汇报后,派出魏丰同志前往该地。在县委、县文化馆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从溶洞顶部凿下化石剩余部分。化石产状比较特殊,外面全被再结晶灰岩包裹着,呈圆球状悬挂在洞顶。后经我们采用微酸处理,于是暴露出是龟化石,属陆龟(Testudo)。化石龟体内为淡黄色、棕黄色砂土,胶结着大小不等的角砾状灰岩块,少数磨圆度不高。化石胶结较硬。其时代我们可认为是第四纪初期。  相似文献   

4.
尤玉柱 《化石》2009,(1):54-61
在上一期《化石》杂志中,我在“夜闯黄河滩”一文的最后,提到了杨钟健老所长赴河南考察工作期间接见我们野外工作队的梗概。文章刚刚刊出,《化石》杂志主编郭建崴就打电话到我家里.问起杨老当年与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令人难忘的故事,希望我能抽空写出来,以作为对杨老逝世30周年的一点点追思。回眸往事,45年前杨老的音容笑貌再次映回我的眼前。现在还以“夜闯黄河滩”中的部分场景做承上启下的引子.让我继续带着读者重新回到过去,一起来感受杨老集科学巨匠和慈善长者于一身的风范。  相似文献   

5.
河南济源一新粗弯齿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言1963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同志在河南济源工作,于王屋以南、高楼以东500米处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化石,野外号是63026,室内号 V.4068。根据野外记录在这一地点,没有找到其他脊椎古生物遗迹。所以这个化石对于鉴定这一地区的地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1963年,我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河南济源大峪槐圪塔岭,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野外地点号是63024。本文就这一地点的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加以鉴定。根据野外工作的人员观察,所有化石均属于石千峰统下的石盒子统上部。化石的保存是十分破碎的。大多数不能鉴定。看来是由于原来保存情况不好,堆积  相似文献   

7.
河南济源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6年2月于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引水渠黄背角村段(35°15′8.4″N,112°6′34.5″E,海拔658 m),采集到1只冬眠的雄性宽耳蝠。其前臂长40.4 mm,外耳廓近方形,具明显横嵴,并在额部相连,无耳突,耳屏呈三角形;头骨较扁平,颅全长为14.9 mm;齿式为2.1.2.3/3.1.2.3=34。通过外部形态、头骨参数、分子数据(Cyt b和ND1基因)比对,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是河南省翼手目分布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相似文献   

8.
河南新安金丝猴颅骨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了出自河南省新安县游沟村八陡山的一个基本完整的猴类颅骨化石.该颅骨骨缝已全部愈合,牙齿磨耗也重,接近老年个体.新安标本眶间部宽,面部凹陷,表现了明显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特征.像新安这样完整的金丝猴颅骨,除四川万县盐井沟的一个未成年颅骨(R. roxellanae tingianus)外,在我国中原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1973年初,河南省安阳县修渠民工在铜冶公社南庄离地表4米的红土层中,挖掘出一个鸵鸟蛋化石。鸵鸟蛋化石完整无损,蛋壳呈灰白色微透青光。蛋化石长19厘米、宽直径11厘米;短周长49厘米,长周长54厘米。据鉴别该鸵鸟蛋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921年在华北做煤矿地质调查的时候 ,发现了含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中有一种纺锤形的微体古生物化石 ,即类化石 ,引起注视。初命名为蜗 ,创造了“”字 ,于是对科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到各地区野外进行采集 ,在室内进行鉴定 ,并和搜集来的国外科化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综合研究。通过研究 ,对当时含混不清的石炭二叠纪地层进行了重新划分。他的划分标准 ,已为国际地质学界所公认 ,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所沿用。1921年 ,他在《中国古生物志》上发表了《中国北部之科》长达170页的科学论文 ,它不…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产自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犀科化石禄丰无鼻角犀新种(Acerorhinus lufengensis sp. nov.)和林氏山西犀相似种(Shansirhinus cf.S.ringstroemi)。A.lufengensis的个体较大;原尖不收缩或微弱收缩,次尖几乎不收缩,反前刺缺失或非常微弱;前臼齿前尖肋强壮;臼齿前刺短小,无内齿带,除M3外无小刺;下前臼齿的下内脊呈横向;下门齿呈特别粗壮的獠牙状。从A.lufengensis的一系列进步性状判断,它的时代至少不会早于M3外脊和后脊分界明显的A.palaeosinensis,应相当于晚中新世的NMU10或MN12,年龄约7 Ma。S.cf.S.ringstroemi具有丰富的釉质褶皱、微弱的前尖肋、非常强大的前刺、强烈收缩的原尖、发达的齿桥和中窝、角状的U形内谷、连续的内齿带、膨大成方形的次尖等。在这个种内,体型有增大的趋势,釉质褶皱向增强的方向发展,中窝数量增多,而禄丰标本在尺寸上略小于甘肃临夏的上新世最早期材料,釉质褶皱也相对更弱,中窝仅有一个。因此,禄丰S.cf.S.ringstroemi的时代应该略早,出现于晚中新世的7 Ma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记述的哺乳动物化石,是1957年5、6月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周明镇先生领导的河南卢氏盆地工作队,在卢氏县雪家沟等地工作期间化石收集品的一部分。卢氏盆地为河南省西部、秦岭东段的山间盆地。大致呈东北—西南向。长27.5公里,西宽(15.7公里)东狹(7公里)。四面丘陵一般高差约300米左右,洛河枞贯盆地中部。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治淮工程中发现一批古生物化石,包括动物脊椎骨、腿骨、牙齿和角等数十件.这批古生物化石,是去年冬季在新蔡县境内挖出的.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裴文中在2月中旬到河南省为这次发现的东西作了鉴定,证明它们是距现在有三十万年左右,地质学家们称之为“第四纪”中期动物群的化石.这些动物中有那马象、扁角鹿、犀牛、熊、马等等.过去在淮河流域的江苏北部、安徽等地,也发现过这类动物群的骨化石.据现有的资料表明:在第四纪时,我国南  相似文献   

15.
中兽,是一种早已绝灭了的古有蹄类。它们生存的时代限于古新世到晚始新世,个别的种属延续到早渐新世。 1872年寇普(Cope)研究了Mesonyx和Synolotherium,并于1874年报道了Pachyaena之后建立了中兽科Mesonychidae,遂将其归入了肉食目(Carnivora)的古肉食亚目(Creo-donta)。但它们缺乏一般肉食类所具有的裂齿,根据它们的颊齿构造,推想它们主要是杂食动物。中兽的这种特殊的齿列,蹄状的爪与肉食类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古生物学者对中兽在系统分类上的位置,历来就有着不同的看法。 1901年Ameghino指出:“始新统底部大多数所谓古肉食类应移到踝节类(Condylar-thra)以区别于Didymictis……”,但他却错误地将Dissacus亦排除在踝节类之外了。当时由于缺乏更为有力的资料,对中兽的归属问题始终有所争论(Matthew,1909),到1966年Van Valen才将中兽由肉食类归入踝节类,但有些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内蒙地区的两栖犀化石的研究,过去只有 Osborn 在1936年简单记述了一个采自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拉木伦地区乌兰乌苏井附近的很完整的两栖犀骨架。1959年在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拉木伦地区和巴彦淖尔盟阿拉善旂苏海图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化石发掘工作,采得很多两栖犀的化石,材料虽较零散,但无论在种类上或数量上显然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8.
甘肃庆阳上新世鬣狗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记述的标本,是桑志华1920年采集而未研究过的,共有头骨与牙床50多件。标本中可以归入旧属种的有四类,其种名订正后为:Adcrocuta eximia variabilis,Ictitherium robustumgaudryi,I.wongii 和 Ictitherium hipparionum hyaenoides.材料中还包括一个新属,Palinhyaena和三个新种:P.reperta,P.imbricata 和 Lycyaena spathulata,Palinhyaena 极可能就是久寻未见的现生鬣狗在上新世中期的直系祖先类型。它在我国的发现对了解鬣狗科的进化发展及科内的分类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皮蠹科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生代波罗的海和多米尼加琥珀,以及中生代和新生代欧洲、北美等地的湖相遗迹化石中,近期在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大量皮蠹科化石。本文回顾了世界皮蠹科昆虫化石研究进展,统计了已发表的化石属种,探讨了皮蠹科昆虫化石分布的地质年代及地层,简要介绍了皮蠹科昆虫的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目前皮蠹科化石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始新世晚期的哺乳类化石层位是我国发现化石种类最丰富、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早第三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之一,而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产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的地层,是我国除内蒙二连地区外在这方面研究最早和发现化石最多的一个地区。但是,有关这一地区主要含化石的地层和化石地点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而且有一些错漏之处,需要补充、修订和从地层及生物群方面进行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1)河南卢氏盆地始新统卢氏组剖面的描述、化石地点与发现的脊椎动物属、种名单及其动物群性质的讨论。(2)关于河南、山西间黄河岸边“垣曲盆地”始新世、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分布、层位和时代方面的修订和补充资料。(3)河南济源的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地点述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