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从色度学角度定量认识人肺腺癌细胞A549和H322细胞爬片巴氏染色及HE染色图像的特征及差异性,作者用图像分析技术测试A549和H322细胞爬片HE染色和巴氏染色之色度学参数,包括细胞浆的红、绿、蓝三基色(Rp、Gp、Bp)和其三基色系数(rp、gp、bp),以及核的红、绿、蓝三基色(Rn、Gn、Bn)和其三基色系数(rn、gn、bn)。结果发现,A549和H322细胞HE染色之Rp、Bp、Rn、Gn、Bn、rp、bp、gn和bn,以及巴氏染色之Gp、Rn、Gn、Bn、bp、rn、gn和bn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但差值不大。A549和H322细胞爬片HE及巴氏染色色度学属性相近,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及相关病变的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肝炎、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对64例肝炎、肝硬变、癌旁肝硬变、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进行了十三项参数的形态定量研究。结果:大多数参数随病变的发展而呈规律性变化,癌旁肝硬变的多数参数介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之间。提示:(1)慢活肝、肝硬变与肝细胞癌密切相关;(2)癌旁肝硬变不同于不伴肝癌的肝硬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更密切。利用逐步判别分析选择出六项参数建立判别函数方程,回代正确率为98.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液基细胞学巴氏染色红染现象的原因及机制.方法 将所有试剂更换为全新,通过分析染色后返蓝液的pH值变化来分析甲状腺液基薄片红染现象和返蓝液pH值的关系.结果 当返蓝液的pH值呈酸性时,甲状腺液基薄片呈现红染现象,更换成全新的返蓝液后再染同一样本的另一张薄片,红染现象消失.结论 甲状腺液基细胞学巴氏染色的薄...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方法研究(Ⅲ)   总被引:205,自引:2,他引:205  
本文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反应的定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导出阳性单位(PU)测算新公式。根据测试区域A的灰度级GA和面积(m+n)及阳性反应产物α相的灰度级Gα和面积n(或背景面积m)即可求得PU。公式如下:PU=100×|Gα-GA|/(AAβ·Gmax)=100×|Gα-GA|/[(1-AAα)·max]。式中AAα=n/(m+n),AAβ=m/(m+n),Gmax为测试仪器的最大灰度分级。本法灰度测试无需考虑灰度设定方法,只需在同一灰度设定条件下测试即可。本法还可用于其它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反应显色程度定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妇科液基细胞学巴氏染色薄片中“棕色伪影”现象产生的机制。方法 通过设定不同脱水程序、不同空气流速、封片前周围环境温度及封片剂浓度等可能导致“棕色伪影”产生的实验条件,分析“棕色伪影”细胞数量的变化,探究其成因,并初步探究避免“棕色伪影”现象的方法。结果 不良及正常脱水程序薄片均未观察到“棕色伪影”细胞;无风状态下,薄片短时间暴露仅有个别“棕色伪影”细胞产生。有风状态下,“棕色伪影”细胞产生明显,且随风吹时间延长其数量越多;封片时环境温度越高,“棕色伪影”细胞量越多;封片剂胶浓度越高“棕色伪影”细胞量越多。封片后放置时间延长,“棕色伪影”细胞量显著减少;已形成“棕色伪影”细胞的薄片,充分复浸二甲苯后快速封片,该现象基本消失。结论 妇科液基细胞学中“棕色伪影”产生与不良脱水无关,与封片时环境温度高、空气流动快、薄片在空气中停留久使二甲苯挥发过多,导致空气进入细胞和封片剂之间有关。封片剂浓度高、剂量不足也会导致该现象。有“棕色伪影”的薄片充分复浸二甲苯后快速封片,现象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6.
边藏丽  熊平源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32-236
用抗生素或臭氧的方法诱导出四种细菌和L型后,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L型多形性,表面积、最大直径、周长、等效圆直径和形状因子,并作比较分析。四种细菌L型及L型中的巨形体在上述5项形态学参数指标上除形状因子外均较细菌型明显增大,而形状因子参数明显小于细菌型。细菌L型之间在形态学指标上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形态定量分析能准确客观地反映形态定性观察的结果以及细菌L型的形态变异程度,为细菌L型的形态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下丘脑弓状核乙酰胆碱表达的检测、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应用阳性神经元面积百分比(APPN)和染色灰度相对强度值(RISGL)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免疫组化(IHC)图像定量分析的特点。方法:样本来源于运动性免疫抑制过程中SD大鼠下丘脑弓状核胆碱能阳性神经元乙酰胆碱表达的免疫组化切片,包括第0、2、4、6周与每周Control、Immediately after exercise、3 hours after exercise三组共计12组(n=6)。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其乙酰胆碱(ACh)的表达,并根据ACh阳性神经元总面积(TAPN)、阳性神经元灰度平均强度值(AISGL)、APPN、RISGL、APPN/RISGL参数进行免疫组化图像的定量分析,从而比较APPN和RISGL在定量分析中与传统参数的不同及其优势。结果:APPN与TAPN的变化呈现几乎一致的变化特征,能发现相应差异的显著性意义(P < 0.05),但APPN的敏感性和抗干扰性更强。RISGL与AISGL呈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而且APPN结合RISGL比单参数更能反映阳性表达情况。结论:APPN和RISGL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参数能较可靠地、准确地进行图像定量分析,APPN与RISGL的结合不仅可反映阳性表达的数量情况,还可以帮助分析其作用机理,优于传统分析参数。  相似文献   

8.
通过图像分析方法作出的薏苡定量染色体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永华  亓翠英  刘立华  宋运淳 《遗传学报》2003,30(12):1147-1152
薏苡染色体数目为2n=20,由于中期染色体的长度差异不大,相邻染色体难以区分,而薏苡前中期的染色体相对较长,经DAPI染料染色后染色体上显示明显不同的深染区和浅染区,深染区和浅染区分别相当于染色体上染色质纤维较浓缩和较伸展的区域。前中期染色体上染色深浅不一的染色区可以作为识别薏苡特定染色体的重要标志,也可用于辨别同源染色体。用MetaMorph软件定量分析了薏苡每条前中期染色体上(从短臂到长臂)DAPl信号强度的变化,结合染色体的长度和臂比作为辅助参数,构建了薏苡前中期染色体的定量染色体图。该定量染色体图不仅描述了每条染色体不同区域浓缩程度的不同,而且也反应出不同浓缩区域所占染色体长度的比例。因此该定量染色体图是实际的前中期染色体的一种直观模式,可作为识别薏苡基因组中每条染色体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部采用医科达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系统,GTV:60Gy,参考剂量线为95%~98%,分割方式3~4Gy/次.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为33%(10/30),部分缓解率为50%(15/30),总有效率为83%(25/30).1、2、3年生存率为85%、70%、67%.结论: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自愿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14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HPV-DNA亚型检测以及液基细胞学的检查,对于出现阳性的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V+TCT对宫颈癌早期病变以及癌变的检出率为69.67%明显高于HPV检查的56.28%以及TCT检查的63.89%(P<0.05);HPV+TCT对GIN Ⅰ、CIN Ⅱ、CINⅢ、癌的检出率分别为91.67%,92.86%、91.67%以及100%.结论:采用HPV-DNA亚型检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宫颈癌筛查,可明显提高其对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一种高效、简单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碱性磷酸酶(ALP)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在高压氧条件下小鼠肺毛细血管ALP活性的分布、活性强度与超微结构改变之间的联系,并用计算机图像定量测量方法对酶活性变化进行了21个参数的定量分析。文中介绍了多参数图像定量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兔肺酶活性定位和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活性反应的图像分析和细胞化学技术,对兔海水型呼吸窘迫综合征(SW-RDS)肺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SW-RDS组肺碱性磷酸酶、5-核苷酸酶、对-硝基苯磷酸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明显下降,而胞嘧啶单核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这表明肺一些酶活性的改变是SW-RDS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3.
应用Ha-ras P21和P53单克隆抗体,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进行了研究,前者总阳性率为79.07%,后者为53.48%.细支气管肺泡癌的P21强阳性(++)率明显高于腺泡状腺癌和大细胞癌(P<0.05),分化程度越高,染色越强.阴性(-)和中等阳性(+)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强阳性(++)者.P53蛋白蓄积与肺癌的分型、分化、TNM分期无关,但P53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术后平均存活月数间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P53染色越强则术后存活月数越短.提示P53蛋白蓄积是判定肺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标准型CD44基因蛋白在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标准型CD44 (CD44s)基因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以及转移等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波 -LSAB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 ,测定了 78例NSCLC中CD44s阳性产物的光密度值(IOD)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结果  78例NSCLC的CD44s阳性细胞IOD值 (12 9.8± 12 .2 )与 10例癌旁组织IOD值 (91.3± 11.5 )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有淋巴结转移组 (10 9.8± 13.2 )与无淋巴结转移组 (136 .5± 14.8)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组织学类型、不同分化程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D44s强阳性的病人转移率低、预后良好 ,CD44s可作为预测NSCLC病人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肺癌组织中CD44v6和nm23H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探讨肺癌组织中CD44v6mRNA和nm23H1mRNA表达与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催化信号放大方法,检测65例肺癌组织中CD44v6mRNA和nm23H1mRNA表达,结合临床病理指标及随该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在肺癌中CD44v6mRNA和nm23H1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2%和49.2%,CD44v6mRNA高表达和nm23H1mRNA低表达均与肺癌Pathological tumor node meyastasis(PTNM)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肺癌CD44v6mRNA表达和nm23H1mRNA表达呈负相关,肺癌中CD44v6mRNA表达和nm23H1mRNA表达密切相关性,两者均可作为预测肺癌转移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丽珠肠乐对肺癌患者肠菌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同步检测了3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肠道菌群变化,同时观察了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肠道菌群失调,应用抗肿瘤药物后,上述变化更加明显,而丽珠肠乐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肺癌病人肠菌群紊乱及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