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粘质沙雷氏杆菌(Serratia marcesens)S3菌株产几丁质酶(Chitinase)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后致死作用。生物测定表明,沙雷氏杆菌S3菌株产几丁质酶对棉铃虫幼虫48h的毒力不高,其中几丁质酶浓度为50μg/mL对初孵幼虫的毒杀力仅为8.3%,对高龄幼虫48h不表现毒力。但几丁质酶对棉铃虫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生长发育如10d龄虫重、蛹重、化蛹历期、蜕皮、羽化等影响较大,造成棉铃虫幼虫化蛹历期延长,死蛹率和不正常羽化率增加。其中经几丁质酶处理后的初孵、1d龄、2d龄、3d龄、4d龄幼虫蛹重分别是对照组的51.0%、77.1%、81.4%、86.0%、96.2%;化蛹率分别为74.5%、87.5%、93.7%、95.8%、95.8%,都低于对照组的97.9%;死蛹率分别为57.3%、18.8%、13.6%、7.8%、7.9%;初孵幼虫化蛹历期长达14d;初孵幼虫的正常羽化的蛹只有40.8%。几丁质酶对棉铃虫的后致死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印楝素A和印楝素B生物活性的差异,选用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对棉铃虫3龄幼虫具有良好的拒食活性,5μg/mL处理48 h对棉铃虫3龄幼虫的拒食率分别为85.17%和69.02%。分别用含有药剂(1μg/mL)的饲料饲喂棉铃虫5龄幼虫,结果表明:印楝素A和印楝素B能够明显抑制棉铃虫5龄幼虫的体重增长,处理14 d后幼虫的体重分别下降50.28%和43.08%,仅有少量个体化蛹,化蛹率分别为26.67%和13.33%。进一步的羽化结果表明:经印楝素A和印楝素B处理的虫蛹均未能完成羽化。综合各阶段试验结果来看,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印楝素B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高于印楝素A。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不同地理种群发育历期及其地理变异,通过对棉铃虫不同地理种群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下幼虫和蛹发育历期的研究,本论文系统比较了来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23.08°N,113.14°E)、江西永修(29.04°N,115.82°E)、山东泰安(36.15°N,116.59°E)、辽宁喀佐(41.34°N,120.27°E)在20℃、22℃、25℃和28℃恒温下的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历期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而缩短,在25℃下,与地理纬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它温度下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雌雄幼虫发育历期相似,差异不显著;在20℃下,蛹历期(包括滞育蛹和非滞育蛹)与栖息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温度下的蛹历期与栖息地纬度呈正相关,雄蛹历期均要略长于雌蛹历期,但差异不显著。棉铃虫幼虫和蛹发育历期随着纬度的变化呈现一种渐变的趋势,存在地理变异;北方种群的幼虫发育历期较南方种群的短;适温(22℃-28℃)范围内,北方种群的非滞育蛹发育历期比南方种群的更长些;不同地理种群间滞育蛹的历期亦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即使在同一种类昆虫中,不同实验条件,其各个虫态发育历期的地理变异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泰安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例,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人工气候箱中,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和温度条件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历期、蛹重及蛹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非滞育蛹历期均存在一定的影响,短光照(滞育诱导的光周期)下的发育历期要长于长光照(诱导发育的光周期)的发育历期;温度对棉铃虫幼虫发育历期、非滞育蛹历期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温度上升,发育历期明显缩短;棉铃虫蛹的重量形成受到幼虫期的光周期和温度的联合作用,在较高温度(28℃)下,光照时数与蛹重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2=0.9257),在短光照(如11h光)下,蛹重与温度呈现正相关性(R2=0.8564),而在长光照下如15h,蛹重与温度呈现一定的负相关性(R2=0.523);此外,同一光温下,雌雄蛹重量差异不显著,而滞育蛹要重于非滞育蛹,幼虫发育历期越长形成的蛹一般越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从棉田和玉米田采回的第 4代老熟幼虫的化蛹率和羽化率观察 ,发现棉田和玉米田的老熟幼虫化蛹率分别为 65%~ 83 0 5%和 55%~ 80 % ,其化蛹后的羽化率分别为 1 0 %~ 87%和 1 3 %~77% ,而且 2种寄主作物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棉田和玉米田老熟幼虫的有效越冬虫率和有效越冬虫量 ,作者认为 8月 3 1日至 9月 1 0日是棉铃虫老熟幼虫有效越冬虫量的主要来源期 ,且棉田显著高于玉米田 ,构成了第 2年棉铃虫种群发生基础。  相似文献   

6.
1994年河南省第五代棉铃虫大发生及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文献记载,在北纬32~40。的黄河流域棉区棉铃虫HeliocoverpaarmigeraHubner年发生4代,常年第二代为主害代。而1994年,第五代棉铃虫在河南省大发生,这在我省历史上是罕见的。现将室内饲养和田间发生情况报道如下。1室内饲养结果1.1五代幼虫化蛹、越冬1.1.1郑州郊区于1994年9月5日至10月23日第五代棉铃虫发生期间,分3批从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试验田采回各龄幼虫48、82和122头(计252头),在百页箱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用棉铃单体饲育,分别于9月17日至11月9日化蛹,共育出26、23和20头活蛹,化蛹率依次为54.2%、28%和16.4%。除21…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由Bt棉花和玉米构成的华北农田景观, 探讨不同寄主作物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越冬抗寒的影响。【方法】2013年在河北廊坊科研中试基地的作物田中将棉铃虫幼虫接到Bt棉和玉米上, 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化蛹率、存活率和越冬蛹羽化率;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分别用棉蕾和鲜玉米粒饲喂棉铃虫幼虫。 测定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鲜重、干重、以及脂肪、糖原和低分子物质含量等指标, 比较取食不同作物后棉铃虫的抗寒能力。【结果】取食玉米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117.5 mg)、脂肪含量(457.2 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86.45 μg/g)均显著高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滞育蛹干重(56.6 mg)、脂肪含量(239.6 μg/mg DW)以及海藻糖浓度(13.87 μg/g);取食玉米的棉铃虫冰点(-10.2℃)显著低于取食Bt棉的棉铃虫冰点(-6.5℃)。【结论】结果表明取食玉米更加有利于棉铃虫越冬。 据历史数据, 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这将提高棉铃虫成功越冬比率, 对棉铃虫种群扩张起到促进作用, 因此注重玉米上棉铃虫的防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室内饲养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传统人工饲料饲养技术的基础上 ,对棉铃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饲养器材和操作方法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 ,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 1 0孔饲养盒 ,每孔 1头 ,孔径和高度为 2 5cm× 1 8cm ,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 4~ 5g ,接虫后加盖 ,直至化蛹。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 ,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 ,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采用这一改进饲养技术 ,幼虫存活率、化蛹率、羽化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棉铃虫的病害明显减少 ,同时节约饲养成本约 5 0 %。  相似文献   

9.
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ubner以蛹滞育越冬,秋季低温和短光照是诱导滞育的主导因素[1]。对棉铃虫及其近缘种美洲棉铃虫H.zea(Boddie)、澳洲棉铃虫H.punctigera(Harbwick)、烟芽夜娥Heliothisvirescens(Fabricus)的研究表明,滞育蛹和发育蛹在外部形态、呼吸代谢、抗逆性、内部器官发育、生化成分、激素水平等方面均明显不同。由于它们滞育的诱导过程主要发生于幼虫期,故其滞育和非滞育个体的某些生理生态特性差异在幼虫期即有所体现。例如,棉铃虫两类个体的呼吸代谢速率在5龄幼虫期即有所差异,到6龄…  相似文献   

10.
赵建周  卢美光 《昆虫学报》1998,41(4):354-358
以我国培育的转Bt基因棉花(简称Bt棉)为材料,系统测定了Bt棉叶片对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和抑制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Bt棉的杀虫活性随着龄期的增大而趋于降低,其中处理3d只对1龄幼虫有较高效果;从1~4龄开始连续取食Bt棉后均不能化蛹,5龄幼虫则能正常化蛹。3龄幼虫取食Bt棉叶3d后的体重与初始体重之比为0.94,而取食常规棉叶的相应比值为5.48,对幼虫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在28℃条件下用Bt棉饲养棉铃虫1~3龄幼虫3d,对幼虫的致死率显著高于25℃处理,对3龄幼虫抑制生长的作用也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确定棉铃虫对Bt棉的抗性监测与治理技术以及Bt棉的田间应用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新疆第一个自主转Bt基因棉花品种国抗62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生长发育影响及田间抗虫效果,2005年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在室内以国抗62(转Cry1Ac基因棉花)和中棉35(对照常规棉花)的叶片饲喂棉铃虫幼虫,从幼虫发育历期、体重、存活率、化蛹等方面,分析了棉铃虫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国抗62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与对照相比,取食国抗62的棉铃虫幼虫1~6龄龄期分别延长了1.0,7.8,8.2,17.8,20.3和>21.3天;幼虫发育到6龄时存活率仅为2.6%,最终无一化蛹,而对照幼虫发育到6龄时存活率为91.8%,最终化蛹率为89.8%。田间小区调查结果显示国抗62对第2代棉铃虫有非常好的抗虫效果:两个品种棉田棉铃虫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国抗62棉田比对照棉田虫口数量降低85.7%,顶尖被害率降低94.4%,蕾铃被害率降低95.1%,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但国抗62对第3代棉铃虫的田间抗虫效果欠佳。棉铃虫在新疆棉田以第2代为害为主,因此,国抗62能够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地理种群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其地理变异,推测该虫在不同地区可能发生的代数、为预测其发育发生期的差异提供依据,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该虫的综合治理。以采集自中国的4个地理种群(广东广州(23.08°N,113.14°E)、江西永修(29.04°N,115.82°E)、山东泰安(36.15°N,116.59°E)、辽宁喀佐(41.34°N,120.27°E)的幼虫在室内饲养繁育1代后为试材,采用在获得其在20℃、22℃、25℃和28℃恒温、L16∶D8的光周期条件下饲养的发育历期的基础上,比较研究这4个地理种群的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及其与栖息地纬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室人工饲料饲养的条件下,棉铃虫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18℃-12.19℃、10.60℃-13.50℃、15.56℃-17.96℃,有效积温分别为254.91-300.89日度、126.21-204.43日度、181.03-363.39日度,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比非滞育蛹高3.39℃-5.50℃,其有效积温比非滞育蛹高35.56-165.89日度。这些说明棉铃虫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均存在明显地理变异,随栖息地纬度的升高,幼虫、非滞育蛹和滞育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栖息地纬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其余呈不显著负相关(P0.05),而有效积温则相反,呈现上升趋势,滞育蛹有效积温与栖息地纬度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余呈不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以含Bt杀虫蛋白基因(单基因)烟草和常规烟草为对照,系统测定了含Bt与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蛋白基因(双基因)的抗虫烟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1~3龄幼虫取食转双基因烟草3d后死亡率为80.5%~99.3%,取食6d后死亡率达100%,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2龄幼虫取食转基因烟草3d后转至正常饲料,转双基因烟草对幼虫死亡率、存活虫体重、化蛹率和化蛹时间等生长发育的影响,均显著高于转单基因烟草。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越冬蛹呼吸代谢的某些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坤君  龚佩瑜 《昆虫学报》1989,32(2):136-143
在25℃、不同光周期条件下饲养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幼虫,分别形成滞育的越冬蛹和发育蛹,用Gilson呼吸计研究其呼吸代谢.两组棉铃虫在蛹期的代谢速率(微升氧气/毫克鲜重/小时)都呈U-型曲线变化.越冬蛹呼吸代谢的特征是:代谢速率显著降低;U-型曲线的底线延续很长时间;几乎全部利用脂类作为代谢底物.预计滞育的棉铃虫在6龄幼虫期的代谢速率已明显降低.由于在诱导滞育的条件下蛹并不一定全部进入滞育,滞育与非滞育个体在化蛹初期又没有形态上的区别,所以它们的代谢速率差异可以用作判断蛹是否滞育的标准.根据呼吸资料估测,棉铃虫越冬蛹在长达7个月的越冬期内消耗能量约800(雌)—900(雄)焦耳,只比发育蛹(历期约两周)消耗的能量多7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櫣bner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转Bt基因棉叶粉和常规棉叶粉饲喂幼虫,经滞育诱导后,发现2个处理间棉铃虫蛹的滞育率相似,2个处理间滞育蛹的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没有差异;但取食含Bt棉叶粉人工饲料的棉铃虫滞育蛹的过冷却点和结冰点显著高于对照组,蛹重及与抗寒性有关的脂肪和糖原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以一个对甲氧虫酰肼具有18.5倍抗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种群(R)和其同源对照种群(S)为对象,研究了甲氧虫酰肼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亚致死效应。结果表明,甲氧虫酰肼亚致死剂量(LC25)处理R和S种群的3龄初幼虫,对S种群幼虫的生长抑制率(37.30%)显著大于R种群(21.20%)。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致死剂量处理R和S种群后,均表现出生长发育延缓,蛹期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卵孵化率降低,且对S种群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甲氧虫酰肼对棉铃虫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对甲氧虫酰肼具有一定抗性的棉铃虫种群能够减轻这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生理与生化低温处理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性的诱导效应………冯从经,吕文静,董秋安,陈俊,符文俊(1)棉铃虫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克隆和表达…苏宏华,王桂荣,张永军,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7)松墨天牛取食和人为损伤对马尾松针叶部分化学物质含量的影响…………………李水清,张钟宁(95)家蚕30kD特异性变应原的分析、纯化与质谱鉴定………………………刘志刚,张杰,林格(101)家蝇蛆抗菌肽提取工艺研究……………………………陆婕,钟雅,柳林,付康,陈正望(106)大头金蝇幼虫油脂对小鼠的降血脂作用………………赵福,王俊刚,田军鹏,牛长缨,雷朝亮(1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转Bt Cry1A+CP4EPSPS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的抗性水平及对八字地老虎Amathes c-nigrum和黄地老虎Agrotis segetum的影响,作者用转基因棉花和非转基因棉花叶片对棉铃虫、八字地老虎和黄地老虎幼虫进行了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新疆南部第2代棉铃虫表现为中抗,幼虫校正死亡率为70.4%;棉花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均能表达Bt毒蛋白,整个生育期Bt毒蛋白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转基因抗棉铃虫抗草甘膦棉花对八字地老虎幼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可以引起幼虫大量死亡,对存活幼虫的生长发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幼虫发育迟缓,不能顺利化蛹;但对黄地老虎幼虫没有明显的影响,幼虫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比较了棉铃虫幼虫对辣味程度依次下降的豫优鲜辣2号、豫艺绿冠、豫艺墨秀大椒和豫甜椒12号4个辣椒品种果实的嗜食性、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及种群增长情况。结果表明:(1)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选择性、对食物的近似消化率和利用率在4个辣椒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初孵、3龄和5龄幼虫对4个辣椒品种果实的选择性规律基本一致,在豫甜椒12号品种上幼虫出现的百分率和取食量比率均最大;随着辣椒品种辣味程度的降低,5龄幼虫在其上的取食时间和休息时间依次增加,活动时间则依次降低;取食4个辣椒品种的果实后,6龄幼虫的相对生长率、相对取食量和食物转化率差异不显著,但取食豫甜椒12号的近似消化率和食物利用率与豫优鲜辣2号和豫艺绿冠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2)室内(27±1) ℃ 、70%-80% RH和16 L∶8 D光周期条件下,棉铃虫在4个辣椒品种上均能完成其世代周期,随着辣椒品种辣味程度的增加,1龄幼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依次延长,且在豫甜椒12号与豫优鲜辣2号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在豫优鲜辣2号上棉铃虫的世代发育历期最长(27.86 d),其次为豫艺绿冠(27.23 d),再次为豫艺墨秀大椒(26.83 d),在豫甜椒12号上的发育历期最短(25.85 d);棉铃虫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豫优鲜辣2号为21.67%、豫艺绿冠为23.33%、豫艺墨秀大椒为23.33%、豫甜椒12号为35.00%;取食4个辣椒品种后,棉铃虫的蛹重差异不显著,其中雌蛹重分别为取食豫甜椒12号品种的为249.3 mg,取食豫艺墨秀大椒的为244.7 mg,取食豫艺绿冠的为243.4 mg,取食豫优鲜辣2号的雌蛹最轻,为209.4 mg。雄蛹重与雌蛹表现出的规律基本一致,但取食同一品种的雌蛹重均高于雄蛹重。(3)棉铃虫的种群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在豫优鲜辣2号品种上最低,在豫甜椒12号品种上最高。以上结果表明,随着4个辣椒品种辣味程度的增加,棉铃虫在其上的寄主适合度则依次降低,其寄主适合度顺序为:豫甜椒12号>豫艺墨秀大椒>豫艺绿冠>豫优鲜辣2号。  相似文献   

20.
汪飞  徐静  封红兵  张青文 《昆虫知识》2003,40(2):131-135
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高龄幼虫取食转Bt基因棉花组织后 ,化蛹率、羽化率、蛹重、体长均有显著下降 ,在转Bt基因棉花上棉铃虫的取食行为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表现为取食次数明显减少、吐丝下垂次数明显增加 ;无论是转Bt基因棉花还是常规棉花 ,棉铃虫 3龄幼虫主要分布于繁殖器官上 ,在转Bt基因棉花各繁殖器官上的分布概率为 :花 >棉铃 >棉蕾 ,常规棉花上分布概率为 :棉蕾 >棉铃 >花 ;棉铃虫高龄幼虫取食转Bt基因棉花各组织 ,成虫羽化后产卵量、卵孵化率均有明显下降 ;在较低的棉铃虫虫口密度下 ,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有一定的产卵排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