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1999,42(4):411-417
报道了鞘蛾科 (Coleophoridae) 脉鞘蛾组 (Colephora follicularis group) 5个分布于中国的种, 其中有3个新种和2个中国新记录种:矛尖脉鞘蛾(新种)Coleophra jaculatoria sp. nov. 分布于陕西(周至);奇脉鞘蛾Coleophora frankii Schmidt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国外分布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德国和意大利;隐脉鞘蛾 Coleophora pseudociconiella Toll 新记录于新疆(塔城),国外分布奥地利,意大利,捷克和土耳其;四叉脉鞘蛾(新种) Coleophora quadrifurca sp. nov.分布陕西(杨陵、澄城);榆中脉鞘蛾(新种)Coleophora yuzhongensis sp. Nov. 分布甘肃(榆中)。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鞘蛾研究(鳞翅目):爪鞘蛾组研究及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鞘蛾科爪靶蛾组分布于中国的7个种,其中包括2个新种2个中国新记录种:藜爪鞘蛾分布于新疆,青海,山西和西南,国外分布于日本,小亚细亚,伊朗,阿富汗和欧洲;端齿斥鞘蛾Coleophora summivola Meyrick分布于西藏,云南和四川;异齿爪鞘蛾Caleophora bagorella Falkovitsh分布于青海,新疆和云南,国外分布于古,新爪鞘蛾(新种)Coleophora noe  相似文献   

3.
黄其林 《昆虫学报》1963,(4):476-489
一、引言 角石蛾科Stenopsychidae计分做角石蛾属Stenopsyche、准角石蛾属Parastenopsyche、伪角石蛾属Pseudostenopsyche 和拟角石蛾属Stenopsychodes等4个属,其中除伪角石蛾属分布于南美洲的智利和拟角石蛾属分布于澳洲的西南部以外,其余如角石蛾属和准角石蛾属均分布于亚洲各地。目前在欧洲虽没有角石蛾科的分布记录,但在第三纪的渐新世亦曾有角石蛾属中的种类在那里生存。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华南谷蛾科1新纪录亚科聪谷蛾亚科Harmacloninae Davis,1998(中文名源于其共同衍征,第2腹节上具鼓膜状听器)及该亚科的模式属聪谷蛾属Harmaclona Busck,1914,进而记述了1新纪录种潜孔聪谷蛾Harmaclona tephramtha(Meyrick,1916)(中文名源于其生物学特性-幼虫在山檨子属植物Buchanania Roxb.的原木上钻孔,成儿英寸长的隧道,营潜生生活),以及中国谷蛾科Tineidae Latreille,1810谷蛾亚科Tineinae Latreille,1810 1新纪录属户鞘谷蛾属Phereoeca Hinton et Bradley,1956(中文名源于其模式种的英文通用名"household casebearer")及该属的模式种户鞘谷蛾Pherepeca uterella(Walsingham,1897).研究标本保存于湖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0,43(2):188-192
该文记载了尖鞘蛾组(Coleophora absinthii group)7个分布于中国的种,其中有1个新种和4个中国新记录种:蒿尖鞘蛾Coleophora absinthii Heinemann et Wocke 新记录于新疆(巩留、北屯)和黑龙江(哈尔滨、黑河、嫩江、五大连池),国外分布欧洲;沟尖鞘蛾Coleophora amarchana Falkovitsh新记录于青海(湟源),国外分布蒙古;野艾尖鞘蛾Coleophora artemisicolella Bruand 新记录于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和欧洲;凤县尖鞘蛾(新种)Coleophora fengxianica sp.nov.分布陕西(凤县),该种与蒿尖鞘蛾很相似,但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背基突更窄、抱器小瓣和抱器腹更宽、抱器腹背突更长、角状器强烈弯曲以及阳茎端环棒的形状不同可以和后者相区别;平须尖鞘蛾Coleophora kudrosella Baldizzone et Oku 新记录于新疆(乌鲁木齐、北屯、精河),内蒙古(锡林浩特)和黑龙江(嫩江),国外分布日本;茼蒿尖鞘蛾Coleophora kurokoi Oku分布云南(丽江),国外分布日本;钝尖鞘蛾Coleophora yomogiella Oku 分布安徽(岳西),黑龙江(黑河),云南(丽江),国外分布韩国和日本。文中提供了国内已知种的分种检索表和新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鞘蛾属宽棘鞘蛾组(Coleophorasalicorniaegroup)分布于中国的29个种,其中包括12个新种和15个中国新纪录种:小瓣连棘鞘蛾ColeophoraarmeniaebaldizzoneetPatzak新纪录于新疆(乌鲁木齐、精河、察布查尔、塔城、北屯),国外分布于乌克兰、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直连棘鞘蛾C.artaFalkovitsh新纪录于青海(循化),国外分布蒙古;驼绒基连棘鞘蛾C.ceratoidis(Falkovitsh)新纪录于新疆(塔城),同外分布于蒙古和俄罗斯;小蓬连棘鞘蛾C.diogenesFalkovitsh新纪录于新疆(乌鲁木齐),国外分布乌兹别克斯坦;骨茎连棘鞘蛾(新种)C.ossaedeagasp.nov.分布青海(湟源);垂瓣连棘鞘蛾(新种)C.pendulivalvulasp.nov.分布新疆(乌鲁木齐);毛角连棘鞘蛾C.pilicornisRebel新纪录于陕两(杨陵)、内蒙古(赤峰、锡林浩特)、黑龙江(黑河),国外分布匈牙利、罗马利亚、南斯拉夫、俄罗斯(乌苏里)和蒙古;韦氏连棘鞘蛾C.weymarniToll分布于内蒙古(扎兰屯、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黑龙江(黑河、五大连池);宽瓣束棘鞘蛾(新种)C.lativalvasp.nov.分布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珠穆沁)、黑龙江(五大连池);新散棘鞘蛾(新种)C.novisqualorell  相似文献   

7.
记述我国鞘蛾科一新种:中华金鞘蛾Goniodoma sinica sp. nov.。这是金鞘蛾属在我国的首次报道,对属征和世界名录进行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后魂  郑乐怡 《昆虫学报》2002,45(Z1):58-60
 记述我国鞘蛾科一新种:中华金鞘蛾Goniodoma sinica sp.nov.。这是金鞘蛾属在我国的首次报道,对属征和世界名录进行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是全国主要人工林区之一。其中针叶人工林以落叶松(Larix)为主,全省约有4万公顷,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属长白山系)。落叶松是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很有发展前途,但由于现有林分多属纯林,极易发生松毛虫(Dendrolimussibiricus)、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等虫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靶蛾直鞘蛾组分布于中国的5个种和1个亚种,其中有2个新种,1个新亚种和2个中国新纪录种;秦岭直鞘蛾分布于陕西(佛坪岳坝,凤县,周至厚轸子),艾直鞘蛾分布四川(巴塘),陕西(澄城,宁陕),青海(民和),内蒙古(赤峰)和黑龙江(黑河,哈尔滨),国外分布于欧洲,直鞘蛾新纪录于陕西(杨陵),国外分布欧洲,无纹直鞘蛾(新种)分布青海(湟源)上鞘蛾新纪录于黑龙江(五大连池),国外分布欧洲,黑河直鞘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角石蛾属昆虫(毛翅目:角石蛾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立新 《昆虫学报》1988,(2):194-202
McLachlan(1866)根据采自印度北部阿萨姆Assam的一只雄虫,描述新种灰翅角石蛾Stcnopsyche griseipennis McLachlan并做为模式种,而建立角石蛾属StenopsycheMcLachlan,置于纹石蛾科Hydropsychidae.Ulmer(1907)将前人称之的纹石蛾科分为纹石蛾科(狭义),多距石蛾科Polycentropidae等翅石峨科Philopotomidae和管石蛾科Psychomyiidae。他根据角石蛾属有3个单眼和前足胫节有3个距而置于等翅石蛾科中;但角石蛾属在翅形、脉相、体躯大小和外生殖器等方面与等翅石蛾科的差别极为明显。Banks(1913)认为Ulmer所述的4科,仅能被认为是纹石蛾科中的4个亚科,他将角石  相似文献   

12.
鳞翅目刺蛾科昆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是重要经济林、行道林的主要害虫。本研究通过对在线数据库中刺蛾科昆虫分布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阐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 并初步探讨造成其物种分布不均的原因, 从而为物种多样性保护及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检索生物条形码数据库(Barcode of Life Data System V4, BOLD V4)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中记录的标本信息, 并结合部分地区鳞翅目昆虫名录及野外采集样本数据, 对刺蛾科昆虫的分布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绘制分布图。统计得到具有明确地理坐标的刺蛾科昆虫分布信息61,947条, 共187属637种。结果表明, 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尺度上, 东洋区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 共72属, 古北区31属, 澳新区及新热带区均为27属, 非洲热带区22属, 新北区19属。在国家尺度上, 中国存在刺蛾科昆虫123种, 越南116种, 其次为哥斯达黎加(75种)和澳大利亚(69种)。中低纬度地区具有较高的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这有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历史条件及丰富的寄主植物资源有关。  相似文献   

13.
苹果潜叶蛾是苹果树上的一种新害虫,它与白杨潜叶蛾(Leucoptera susinella Herrich-Schaffer)极相近似,据作者鉴定与白杨潜叶蛾应同为一属,是属于潜蛾科(Lyonetiidae)。这种害虫于1951年发现于山东济南市及烟台市,为害苹果、海棠、沙果、兰叶海棠、山荆子及其他苹果属植物,少数为害梨及洋梨。1951—1953年在烟台此虫为害苹果甚烈,曾造成部分果园的灾害,据近年了解此虫现在分布于山东省胶东地区、济南市、河  相似文献   

14.
首次报道尺蛾科灰尾尺蛾属Xeropteryx Butler,1883和灰尾尺蛾X.columbicola(Walker,1860)在我国分布,给出了形态描述和特征图。  相似文献   

15.
对新疆蛾类标本鉴定和资料整理,共得到蛾类12科245属549种。其中种类最多的是夜蛾科Noctuidae136属364种,物种数量超过20种的分别有卷蛾科Tortricidae 24属36种,天蛾科Sphingidae 13属30种,灯蛾科Arctiidae 19属25种和木蠹蛾科Cossidae 8属25种;物种数超过10种的有尺蛾科Geometridae 13属18种,螟蛾科Pyralidae 14属17种和舟蛾科Notodontidae 8属17种;其余几个科种类均少于10种。在世界动物地理中,新疆蛾类以古北界为主,种数占到了434种(79.05%),其他动物地理区划组成类型仅115种(20.95%)。属级区系类型与种级基本一致,古北界162种,占总数的66.12%;古北界+东洋界共有58属,占23.67%,两种分布型占总数的89.79%。在中国动物地理中,新疆蛾类与蒙新区关系最为密切,共计245种(44.63%),其次是蒙新与华北共有56种(10.20%),蒙新与青藏共有52种(9.47%),其他动物区系组成较少。属级的区系类型以蒙新区为主,与同处古北界的东北区、华北区和青藏区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6.
蛀果蛾科一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尝归在广义的谷蛾总科(Tineoidea)或卷蛾总科(Tortricoidea)下,Diakonoff(1961)则提升为蛀果蛾总科(Carposinoidea)。虽其外生殖器与麦蛾类近似,但从喙的光裸和幼虫前胸气门前具一对毛,显然与它们不同。作者则按Meyrick(1928)的意见,将蛀果蛾科列入矢蛾总科(Copromorphoidea);Turner(1947)曾将蛀果蛾作为矢蛾科(Copromorphidae)的一个亚科(Carposininae),而我们认为仍宜独列为科。此科盛产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欧亚大陆则为数不多;Meyrick(1922)在《昆虫属志》第179辑的专著中共记有8属128种,以后增加不多。  相似文献   

17.
弧翅卷蛾属(Croesia H?bner,1758)是卷蛾科(Tortricidae),卷蛾族(Tortricini)中的一个较小的属。全世界已知27种,其中除分布在北美3种,欧洲1种外,其余23种都分布在亚洲。它们当中有9种在我国有分布记录。 根据作者收集到的国内标本加以整理,鉴定出已知9种中的6种,另外发现5个新种(长度单位为毫米),总计我国弧翅卷蛾属种类已达14种。它们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细蛾科寄主植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中国细蛾科(Gracillariidae)寄主植物的种类,分析细蛾多样性与其寄主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文献资料,统计中国细蛾科寄主植物的种类;应用SPSS19. 0分析细蛾及其寄主植物多样性关系的数据。【结果】在中国,有寄主植物记载的细蛾149种,隶属4亚科37属;记载的寄主植物有435种,隶属49科153属,以豆科、壳斗科、杨柳科、蔷薇科、大戟科、蓼科和芸香科为主;寄主植物以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为主,单子叶植物仅有3科,裸子植物只有1科。细蛾亚科的寄主植物种类最丰富,有43科129属430种,潜细蛾亚科的次之,有12科29属87种,叶潜蛾亚科的有5科10属38种,毛脉细蛾亚科的寄主植物种类最少,有4科5属7种。在细蛾的属级阶元,寄主植物多于2个科的细蛾有14个属;寄主植物种类最多的是丽细蛾属Caloptilia,有18科37属111种,潜细蛾属Phyllonorycter次之,有10科18属68种;寄主植物为单科、单属和单种的细蛾分别有23,10和5属。不同寄主植物上细蛾的种类也有差别,在寄主植物科级阶元,被2个属以上细蛾取食的寄主植物有22个科,其中豆科植物上细蛾属数最多,有14个属,大戟科和壳斗科植物上的细蛾属数次之,分别有8和7属;在属级阶元,有37属植物可被2属以上的细蛾取食,其余116属植物分别只被1属细蛾取食。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亚科级和属级阶元中,细蛾种数与寄主植物的科、属、种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2 0. 60,P 0. 01)。【结论】细蛾种类越丰富其寄主植物的范围就越广泛。总的来说,细蛾食性范围较为狭窄,以单食性和寡食性为主。  相似文献   

19.
青刺蛾(parasa consocia,Walker)属磷翅目,刺蛾科。又名毛辣虫,绿刺蛾。分布全国各地,长江下游各省较普遍。是梨、桃、桑、梅、柑桔、苹果、柳、枫等果树和林木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仅留枝条和叶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缘蛾蜡蝉属分类与二新纪录种(半翅目,蛾蜡蝉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记述蛾蜡蝉科:Flatidae缘蛾蜡蝉属Salurnis Stal中国2新纪录种:海缘蛾蜡蝉S.hesita Medler,1992和埃缘蛾蜡蝉S.estora Miedler,1992,提供了形态及雄性外生殖器等特征图.制作了本属分布于中国的5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