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的教学中,创设实验情境,构建物理模型,联系热点问题。该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探究式、问题启发式、材料阅读式、模型构建式教学,生动、直观又层层深入,逐步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结构的多样性,充分落实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以"人体的血液循环路径"为例,论述如何基于模型构建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模型基础,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开发模型资源,设计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从初识到再识血液循环路径,将所学知识进行抽象和简化,构建模型,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发展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在"群落的演替"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尝试采用5E教学模式,从沙盘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入概念;通过探究(构建模型)、解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精致(归纳比较)凸显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并内化概念,指向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从评价(分类、关键词联想)凸显概念的整合,指向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在“基因突变本质”的教学中,基于对科学史的探究,以镰刀型贫血症为情境载体,引导学生分别从细胞水平、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逐步深入分析镰刀型贫血症的发病机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教学中,通过自主建构模型,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分析关键问题,深度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运用合理的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吃菠萝"蜇嘴"这一生活经验作为情境导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一节的教学,通过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设计实验解决问题,最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有意义构建。教学中以学生亲手操作实践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鼓励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将科学探究置于核心地位。“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通过对细胞吸水、失水条件的探究,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针对不同的实验材料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总结出植物  相似文献   

8.
以初中生物学"血液循环"一节为例,利用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及基于文本探究的学习策略,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核心问题,通过层层深入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学习经验,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群落的演替"一节知识内容少,理解难度小,容易被开设为平淡的知识传授课.通过挖掘课程资源,创设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追溯演替的本质机理,结合自主学习,小组调查汇报,对课堂重心、课程资源和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完成对"群落演替"的学习,培养进化与适应、稳态与平衡等生命观念,引起学生对生态文明和外来物种入侵的高度关注,提升其...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个简单有效的蛋白质设计方法,这一方法完全基于物理学原理. 与同类工作相比,该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节省对序列空间进行的搜索,是对同类工作的简化与发展. 对三个平面格子模型进行的检验表明该方法是成功的. 该方法可进一步用于真实蛋白质的三维非格子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蛋白质工程"一节教学中,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采用"科学-技术-社会"的教学策略,由胰岛素的工业合成引入话题,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的核心概念,提高基于已有知识和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基因工程在药物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认同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生物学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取一定的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笔者就人教社高二《生物》第1册第5节“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节,介绍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细胞膜"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尝试体验式学习模式,基于科学史资料分析,通过动手、动脑逐步完成细胞膜的模型构建,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总结"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实验修订本)第4章第1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中,蕴含丰富的科学史及经典实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者转变为研究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得到科学方法训练,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变经典实验为探究过程,为学生创造“知识再发现”的探究情景1.1通过实验观察引出新课题,利用学生好奇心理,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在本节课前,我提前几天准备了一些刚刚萌发的水稻种子,选出长势相同的分为3组,分别置于①、②、③、④、⑤5个黑纸盒中。①完全不透光;②单…  相似文献   

15.
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一节为例,通过探究实验、资料分析、模型构建等教学手段,以科学探究为主线,融合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树立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的生命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提供可用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节教学中,以光合作用重要概念为统摄,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实验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思考,运用稳态与平衡观、结构与功能观相关知识,建立知识体系,并体现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和指导生活实际问题的价值,全方位落实核心素养中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维素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教学中,运用ADI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并总结了相应的教学流程.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及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并根据证据、推理形成主张,再由3个质疑问题引导学生查询资料和设计2次实验方案,运用文献资料和精准实验数据,最终师生修正主张,完成论证过程.以实验教学为载体,将...  相似文献   

18.
从“鸟类为什么善于飞行”这个核心问题出发,组织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设计、完善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通过探究、观察以及利用学具模拟实验,分小组对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展开系列研究。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生物新课程突出科学素养的培养,将科学探究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探究性学习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构建,有利于科学技能的培养,有利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由此新课程赋予教师开发课程的机会和权利.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把生物学教学变成学生“探究的乐土”,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想、去做,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去研究,亲身经历研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科学、“做”科学、“悟”科学。  相似文献   

20.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进行“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 ,通过“自主设计→探究实施→表达交流”等 ,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知识 ,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创新精神。1 教学过程1.1 课前准备 各小组学生收集相关蚂蚁知识的资料 ,增加对蚂蚁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教学楼周边蚂蚁活动出没的地点 ,能知道“蚁穴”所在地则更好。1.2 各小组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由学生参考教材的要求 ,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 ,做出假设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