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70例(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新生儿70例(对照组),采用生化仪检测入选者血清心肌酶谱,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 Tn I,比较两组血清心肌酶谱和c Tn I水平。结果:研究组肌酸激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羟丁酸脱氢酶(HBDH)、乳酸脱氢酶(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n 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检测灵敏度最高,c Tn I检测的特异性最高。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及c Tn 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对于新生儿窒息后发生心肌、脑组织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ICU送检的CK同工酶电泳检测结果,并按不同疾病诊断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在HIE、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清中CK-BB分别占总CK的13.9±16.8%、2.6±3.1%,CK-MB分别占总CK的2.5±2.0%、8.2±7.5%;CK-MM分别占总CK的91.4±14.1%、94.0±5.8%。新生儿窒息组可见CK-MB增加,显著高于对照及HIE组(P<0.01);HIE组患儿血清中可见CK-BB增加,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同工酶电泳对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引起的心脑损伤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联合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06例前置胎盘患者,根据有无胎盘植入分为植入组(46例)和未植入组(6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健康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植入组和未植入组的产后出血、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比较三组研究对象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和血清CK水平。以临床手术和(或)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K、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结果:植入组有产后出血、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有子宫全切或次全切除的发生率均高于未植入组(P0.05)。植入组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和血清CK水平高于未植入组和对照组(P0.05),未植入组和对照组的产前超声征象评分和血清CK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联合CK的敏感度高于产前超声征象评分、CK单独检测(P0.05),产前超声征象评分、CK及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联合CK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K与产前超声征象评分联合检测对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疗效和对血清AFP、CK表达以及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本院住院剖宫产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15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为剖宫产术,研究组105例为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检测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肌酸激酶(CK)表达水平,记录手术结局。结果:所有产妇都顺利完成治疗与分娩,无死亡产妇与新生儿。研究组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低(P<0.05),而产前出血量在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较对照组高,而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手术后3 d的血清AFP与CK含量明显低于术前,研究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时的满意度为94.2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 %(P<0.05)。结论:腹主动脉球囊置入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能促进降低血清AFP与CK含量,能促进产妇与新生儿恢复健康,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体进行最大等速离心运动(ECC)诱发血液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与肌肉损伤(EIMD)的关系,本研究筛选出150名"缺乏运动"的健康大学生为受试者,进行血样采集,进行前测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最大等长肌力(MVC)、肘关节活动角度(ROM)、上臂围(CIR)、肌肉感受(VAS)。受试者进行5组×12次最大等速离心运动,运动后恢复期,将全部受试者血清肌酸激酶值进行排序:血清肌酸激酶值最高和最低20%样本,高肌酸激酶水平组(HCK组)和低肌酸激酶水平组(low LCK组),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以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全部受试者、高肌酸激酶水平组、低肌酸激酶水平组在最大等速离心运动后各评估指标均显著高于比前测结果,p<0.05。全部受试者、高肌酸激酶水平组受试者在最大等速离心运动后各指标变化皆明显大于低肌酸激酶水平组受试者,p<0.05。受试者血清肌酸激酶峰值与最大等长肌力、肘关节活动角度、上臂围、肌肉感受最大变化值有相关,p<0.05。本研究认为肌肉损伤程度与肌酸激酶水平具有显著相关,尤其高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者肌酸激酶水平较大程度反映肌肉损伤程度趋势。本研究表明,肘关节活动角度、上臂围具有预测肌酸激酶峰值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N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0例(脓毒血症组),一般感染患者30例(一般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快速检测法检测CK和CK-MB,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验法检测H-FABP。结果脓毒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和一般感染组比较,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的NT-proBNP、cTn-I和H-FABP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一般感染组比较,脓毒症组患者血清NT-proBNP、cTn-I、CK和H-FABP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cTn-I和H-FABP水平均显著升高,可作为判断脓毒症心功能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临床分析肌酸激酶(CK)升高的原因,提高对CK的认识。方法:对我院生化检查CK升高患者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缺氧、低钾血症、心肌损伤、各种肌肉损伤、药物均能导致肌酸激酶升高。结论:临床医生在应用CK诊断疾病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医技检查结果谨慎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2)
目的分析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中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中毒性心肌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三磷酸腺苷(ATP)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辅酶Q等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抗心衰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K、CK-MB、TnI、BNP血清指标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清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能改善中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中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的血清指标浓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研究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三者联合对AMIDE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0例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根据Killp分级法将不同心力衰竭将AMI患者分为II、III和IV级,并根据心肌梗死范围将AMI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心肌梗死组。比较不同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诊断AMI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2)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随Killp分级或心肌梗死范围升高而升高(P<0.05);(3)AMI患者血清CK-MBmass,hs-cTnT,CK-MB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和梗死范围呈正相关(P<0.05);(4)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血清CK-MBmass,hs-cTnT和CK-MB在AMI患者含量升高,并且与患者心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有关,适用于AMI的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并探讨其与AMI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了解Fractalkine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MI患者与健康对照患者各38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Fractalkine水平,临床相关检测指标从检验科获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梗患者组血清Fractalkine、IL-6、CRP、BNP、CK、CK-MB、TC、LDL-C、LDH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与血清CK、CK-MB、TC、LDL-C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538、r=0.495、r=0.509、r=0.557,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血清Fractalkine水平异常上调,且与血清CK、CK-MK、TC、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Fractalkine可能作为一个AMI的诊断和治疗参考指标。为进一步揭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有效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1H磁共振波谱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37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均接受弥散加权成像及1H磁共振波谱检查,观察研究组新生儿普通MRI与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脑代谢化合物相对浓度。结果:与普通MRI检出率相比,研究组患儿的弥散加权成像信号明显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AA/Cr比值低于对照组,Cho/Cr、MI/Cr、Glu-Gln/Cr、Lac/Cr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弥散加权成像与1H磁共振波谱的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准确率,通过对代谢物浓度的分析有利于评价缺氧缺血导致脑组织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静态负荷家兔血清生物标志酶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态负荷致骨骼肌损伤的机制。方法:观察2种不同姿势静态负荷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LD)、血糖在0 h、2 h、4 h、6 h、8 h的变化。结果:血清CK、LDH、LD、血糖含量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静态体位,骨骼肌损伤程度与负荷持续时间、负荷强度有关,损伤原因与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盐酸己烷基双胍对肌酸激酶的活力及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盐酸己烷基双胍(C_6H_(13)C_2N_5H_(?)HCl;记为HBGC)对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记为CK)的活力的影响;同时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差光谱.付里叶红外光谱等手段测定了HBGC对CK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HBGC为0.07mol时就使CK完全失活、而且在高浓度的HBGC中变性后的CK.稀释时即可完全复活;CK的活力丧失明显先于构象的变化,与溴化+烷基三甲铵不同,HBGC可以破坏CK的二级结构,使之完全无序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态负荷致骨骼肌损伤的机制.方法:观察2种不同姿势静态负荷下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乳酸(LD)、血糖在0 h、2 h、4 h、6 h、8 h的变化.结果:血清CK、LDH、LD、血糖含量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长时间静态体位,骨骼肌损伤程度与负荷持续时间、负荷强度有关,损伤原因与能量代谢发生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鳜肌酸激酶M-CK 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鳜(Siniperca chuatsi)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DNA序列,并分析了该基因的结构特征和系统关系。鳜CK cDNA序列全长1586 bp,包括5′端非翻译区92 bp,3′端非翻译区348 bp和开放阅读框(ORF)1 146 bp,共编码381个氨基酸。鳜CK具有脊椎动物CK共有的保守结构域和肌型肌酸激酶(M-CK)同工酶的特异识别位点;氨基酸序列与M-CK型的相似度最高,而与脑型肌酸激酶(B-CK)和线粒体型肌酸激酶(Mi-CKs)的相似度较低;在CK系统关系树中鳜CK与M-CK群聚类。这些均表明,鳜CK属脊椎动物M-CK型。RT-PCR分析表明,鳜M-CK在成体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不同,其中,在皮肤、卵巢、肾脏、胃、肌肉和心脏中表达较强;而在眼和脑、肝胰脏中表达较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住低练"(运动员睡在相当于2 500 m的高度,训练则在平原)过程中,低氧及运动时划船运动员血清酶的变化规律.方法:20名划船运动员随机分为高住低练组和低住低练组,每组10名.分别测定运动员在安静状态下及耐力负荷后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结果:发现在高住低练的初期,高住低练组运动员血清CK、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住低练4周后,血清酶活性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可连续到高住低练后2周;通过4周高住低练后,高住低练组运动员在耐力测试后即刻及恢复期血清CK、LDH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提示运动员在2 500m高度进行4周高住低练,机体对缺氧负荷和运动负荷的适应后,能降低由于运动引起的血清酶活性的升高,对防止肌肉组织的损伤和增加细胞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合并横纹肌溶解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为临床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9年5月住院患者查阅病例资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根据肌酸激酶升高与否,分为血清肌酸激酶升高组(A组)和血清肌酸激酶正常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A、B两组比较,A组较B组血清尿素氮、肌酐、肌红蛋白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但出院时A组较B组每天每公斤胰岛素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3例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大于1000U/L,符合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诊断标准。结论:糖尿病酮酸中毒及高血糖高渗状态患者应重视肌酶检查,早期诊断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保护肾脏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大鼠离体心脏停灌和再灌早期引起的肌酸激酶的双相释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天礼  张缨 《生理学报》1992,44(6):549-555
心脏缺血再灌损伤导致肌酸激酶(CK)的大量释放。本实验提供了一个模型、可对再灌早期CK释放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试图将停灌损伤和再灌损伤加以区分,并探讨氧反常和钙反常在两种损伤中的相对作用。用Langendorff法灌流大鼠离体心脏,平衡10min,停灌10min。于再灌3min内每15s收集一次冠脉流份,测定CK活性(U/L),作为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再灌3min内CK释放呈双相变化,它们的峰值比平衡期对照值高4-6倍。第Ⅰ峰恒定出现于再灌15s。第Ⅱ峰在有基质Krebs-Henseieit(K-H)溶液灌流组主要出现在再灌30-75s,在无基质K-H溶液灌流组主要出现在再灌120-180s。初步判断,第Ⅰ峰主要代表缺灌损伤,第Ⅱ峰主要代表再灌损伤。缺氧或加葡萄糖灌流均能降低双峰值及总释放量,而低钙灌流仅能延缓第Ⅱ峰的出现。由于葡萄糖能增强细胞对氧反常的耐受性,而缺氧能使氧反常推迟出现,又由于缺灌期胞外液并不缺钙,因此在OK双相释放峰值中可能并不包含典型的钙反常成分,而包含氧反常成分。至于低钙降低第Ⅱ峰的原因,可能是暂时抑制了氧反常造成的钙内流与钙负荷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MMP-8 和IL-6 的表达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 年5 月至2014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接受体检的80 例健康人群作为对 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MMP-8 和IL-6 水平。利用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方 法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程度与血清MMP-8和IL-6 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 MMP-8 和IL-6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中不稳定斑块28 例,稳定斑块32 例,斑块类型介于中间20 例。不稳定斑块患者血清MMP-8 和IL-6 水平高于中间斑块和稳定斑块患者,中间斑块患者血清 MMP-8 和IL-6 水平高于稳定斑块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 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 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稳定程度与血清MMP-8 和IL-6 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1,0.66;P<0.05)。结论:缺血性脑 血管病患者血清MMP-8 和IL-6 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免疫功能、心肌酶指标和血清白介素 -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到 2021年 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92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 46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均治疗 3 d。观察两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M、IgG和 IgA]、心肌酶指标[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血清 IL-6、CRP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1.30%(42/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gM、IgG、Ig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LDH、CK、CK-M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 3 d后血清 IL-6、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可提高免疫力,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清 IL-6、CRP水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