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肠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与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诊治的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患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和TP在大肠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共观察33例。结果大肠癌原发灶中癌细胞TP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与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7例预后较好的病例中,原发灶中间质细胞TP表达明显,淋巴结转移灶中癌细胞VEGF不表达。结论大肠癌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之间癌细胞的TP、VEGF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对于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癌细胞TP表达水平不能预测而间质细胞及炎症细胞的TP表达水平可能预测癌对以5-FU为基础的化疗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Ki-67、p53、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完成化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完成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32/42)比45.24%(19/42)](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和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降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90核糖体S6激酶4(RSK4)蛋白、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2014年1月~2016年5月既往收集的结直肠癌手术后标本70例及同期结直肠癌癌旁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RSK4蛋白、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SK4蛋白、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5.71%,而癌旁组织中RSK4蛋白、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10.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高分化和中分化结直肠癌组织RSK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期、低分化结直肠癌(P0.05);Ⅰ期+Ⅱ期、浸润深度(T1、T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的低于Ⅲ期、浸润深度(T3、T4)、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组织(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RSK4蛋白表达下调、p53蛋白表达上调,二者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并可能作为结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人野生型p53(wt-p53)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将携带wt p53基因的质粒分别转染两种p53基因突变的人大肠癌细胞系HT-29及SW620,分析细胞中p53及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将化疗药物5 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以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分别作用于HT-29及SW620细胞,另外将已转染wt-p53基因的大肠癌细胞用5-FU进行诱导,Western印迹分析上述干预条件下细胞中p53蛋白及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wt p53基因联合5-FU组及对照组中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wt-p53基因能增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与wt-p53基因呈剂量依赖性关系;5-FU则降低其蛋白表达,与5-FU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关系,而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的降低在细胞预先转染了wt- p53基因时会被抑制;wt-p53基因与5-FU联合使用能提高大肠癌细胞凋亡率.结果提示,wt-p53基因可提高大肠癌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水平,并抑制5-FU所致的细胞周期蛋白D1降解,从而提高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中突变型P53基因(mP53)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结直肠癌中mP53阳性表达率65.0%,PCNA阳性表达率78.3%,20例正常肠粘膜中mP53、PCNA表达均为阴性(P<0.05)。m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在低分化组、浆膜层浸润组、淋巴结转移组均较高(P均<0.05)。mP53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m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均增高,二者与结直肠癌病理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Ezrin和P53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手术切除结直肠癌组织,经纳入排除标准后,94例癌组织标本纳入本研究并作为研究组,并从中抽取35例手术标本切缘的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测定Ezrin和P53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zrin、p53蛋白在研究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13%、5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0%(x~2=25.731、33.496,P0.05)。高、中分化患者Ezrin、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99%、51.81%,明显低于低、未分化患者的90.91%、90.91%(x~2=7.508,P0.05;x~2=4.401,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Ezrin、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05%、68.8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6.06%、33.33%(x~2=43.245,P0.05;x~2=15.846,P0.05);浸润深度T3、T4患者的Ezrin表达阳性率55.81%明显高于浸润深度T1、T2患者的12.50%(x~2=5.503,P0.05);TNM分期Ⅲ、Ⅳ患者Ezrin、p5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24%、74.51%,明显高于TNM分期Ⅰ、Ⅱ患者的9.30%、34.88%,(x~2=5.522,P0.05;x~2=5.036,P0.05)。49例Ezrin表达阳性患者中,p53表达阳性有11例,而56例Ezrin表达阴性患者中,p53表达阴性14例,Ezrin表达与p53表达无相关性(r=0.209,P0.05)。结论:Ezrin和P53蛋白均与结直肠癌发生和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结直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噬体相关基因Beclin1与p53基因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PA)和癌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CPA)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手术切除的PA标本45例作为PA组,CPA标本32例作为CPA组,正常腮腺组织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三组Belin1与p53基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关系及Beclin1、p5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三组Beclin1、p53阳性表达率存在统计学差异,CPA组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PA组和对照组,CPA组和PA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且CPA组高于PA组(P0.05)。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TNM分期为III-IV期患者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I-II期患者,p53阳性表达率高于I-II期患者,淋巴结转移患者Beclin1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A组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侵袭性无关(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CPA患者Beclin1和p53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839,P=0.000)。结论:PA及CPA中存在Beclin1异常低表达,p53异常高表达,CPA患者Beclin1、p53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AX-5、CD117、PDGFRA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法,对96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PAX-5、CD117、PDGFRA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31.3%、19.8%、53.1%。PAX-5和PDGFRA表达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CD117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CD117、P53、Ki-67表达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但只有TNM分期、CD117表达和Ki-67高表达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PAX-5、CD117、PDGFRA的表达可能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CD117表达和Ki-67高表达是独立预后因子,PAX-5可以作为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初步揭示miR-155通过靶向调节TP53INP1表达水平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方法:将人结肠直肠癌细胞系HCT116进行培养,提取细胞总RNA后,采用miR-155逆转录特异性引物构建反转录体系进行PCR扩增,通过qRT-PCR检测miR-155在5-FU耐药细胞HCT116/FU及敏感细胞株HCT116中的表达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分别转染miR-155mimics、miR-155抑制剂、miR-155阴性对照后,采用CCK-8法检测miR-155对细胞5-FU药物敏感性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55与TP53INP1的靶基因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155对 TP53INP1表达的影响。结果:miR-155在HCT116 /Fu细胞中的表达量是HCT116细胞的7.25倍;在相同5-FU浓度时,HCT116+阴性对照的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HCT116+mimics、半数抑制浓度显著低于HCT116+mimic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53INP1是miR-155的靶基因,能显著降低野生型TP53INP1 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转染miR-155 mimics后,TP53INP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转染miR-155抑制剂后,TP53INP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55水平升高使HCT116细胞对5-FU的敏感性降低,miR-155可能通过靶向调节TP53INP1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1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检测其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高表达Ki-67和低表达Ki-67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结果: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5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绝经情况、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的表达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表达Ki-67组3年生存率为79.49%,5年生存率为30.77%;低Ki-67组的3年生存率为85.92%,5年生存率为46.48%;两组3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生存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呈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erBb-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其浸润转移的关系,寻找浸润转移的客观指标及可能相关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erBb-2和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①C-erBb-2、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60.0%,(48/80)和56.2%(45/80)。②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C-erBb-2、MMP-9阳性率分别为75.0%(30/40)、72.5%(29/4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C-erBb-2、MMP-9阳性率45%(18/30)、40.0%(16/40),(P<0.05);③二者共同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为78.1%(25/32)高于二者均阴性者淋巴结转移率26.3%(5/19),(P<0.05),④C-erBb-2、MMP-9联合表达存在意义,且为正相关(r=0.257,P<0.05)。⑤C-erBb-2、MMP-9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性别、年龄、浸润层次等因素无关,但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有关。结论:C-erBb-2、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可作为临床检测淋巴结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糖类抗原-153(CA-153)、Ki-67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ER、PR、Ki-67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153表达情况。分析上述四项指标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作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大小2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A-153阳性率分别高于肿瘤大小≤2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CA-153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肿瘤大小不同的乳腺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R、PR、CA-153、Ki-67在乳腺癌中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ER、PR、CA-153、Ki-67的表达情况,从而有效判断乳腺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转移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织中细胞角蛋白 8(CK8)、P53及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经病理确诊为LSI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末次随访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进展组(17例)、持续组(27例)和消退组(76例)。取首次活检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K8、P53、Ki-67表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K8、P53、Ki-67评估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效能。结果:进展组宫颈组织中CK8、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持续组和消退组(P<0.05),持续组宫颈组织中CK8、P53及Ki-67阳性表达率高于消退组(P<0.05)。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CK8阳性细胞占比(较高)、P53阳性细胞占比(较高)、Ki-67阳性细胞占比(较高)是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CK8、P53、Ki-67阳性细胞占比预测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637、0.697、0.744。结论:LSIL进展宫颈组织中CK8、P53、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CK8、P53、Ki-67阳性细胞占比升高增加了LSIL患者疾病进展的风险,可作为辅助评估 LSIL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前列腺癌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生物因子表达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确诊前列腺癌患者117例,所以患者均行前列腺根治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前均完善CT、MRI影像学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Gleason评分分为侵袭性前列腺癌组(63例)和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54例),分析患者CT、MRI表现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 (Ki-67)及肿瘤抑制蛋白(P53)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侵袭性前列腺癌的CT、MRI表现与生物因子表达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CT、MRI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结节状、波浪状突起,边缘模糊、毛糙,前列腺癌突破包膜并累及邻近精囊腺、膀胱、直肠及周围脂肪组织,可见盆腔肿大淋巴结转移,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可大致区分病灶良恶性及恶性程度分级情况。侵袭性前列腺癌组PSA的表达低于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而PCNA、VEGF、Ki-67、P53的表达及淋巴结转移高于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肿瘤边缘表现为模糊、清晰时PSA、PCNA阳性表达率及淋巴结转移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 cm、>2 cm时的淋巴结转移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前列腺癌组ADC值低于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而Kep和Ktrans高于非侵袭性前列腺癌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ADC值与PS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与PCNA、Ki-67、P53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侵袭性前列腺癌患者Kep、Ktrans与PSA阳性表达呈负相关性(P<0.05),与PCNA、Ki-67、P53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侵袭性前列腺癌CT、MRI形态学具有一定特征性,通过测量ADC值及动态增强MRI定量参数可大致区分病灶恶性程度情况,初步评估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为指导临床综合治疗及预后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索miR-150-5p靶向调控TP53基因对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在临床和生物学的相关性,研究miR-150-5p调控TP53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病变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及血浆样本(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60例,另选取癌旁正常粘膜10例,腺瘤30例。根据瘤体直径分为肿瘤>5 cm(n=30)和≤5 cm(n=30)。qRT-PCR法测定样本中miR-150-5p表达,荧光素酶活性测定以确定TP53是否为miR-150-5p的靶基因。使用SW480细胞株,进行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CCK-8检测细胞增值能力,对miR-150-5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TP53是miR-150-5p的下游基因。癌组织及血浆中miR-150-5p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直径>5 cm瘤体中的miR-150-5p表达量显著低于直径≤5 cm瘤体,Ⅰ-Ⅱ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150-5p表达显著高于Ⅲ-Ⅳ期(P<0.05)。上调miR-150-5p后,细胞中TP53表达下降,下调miR-150-5p后,TP53表达升高;CCK-8增殖试验显示细胞中miR-150-5p过表达组抑制细胞增殖(P<0.05)。结论:MiR-150-5p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低表达,miR-150-5p通过靶向调节TP53抑制人CRC细胞的侵袭和增殖,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CD15 mRNA和nm23H1 mRNA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评估结直肠癌预后指标.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原位杂交技术,研究9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结直肠癌中CD15和nm23H1的mRNA阳性表达分别为84.4%和66.7%.CD15mRNA高表达及nm23H1mRNA低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状况密切相关.提示CD15和nm23H1的mRNA表达均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客观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laudinl、ZEB-1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Claudinl、ZEB-1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laudinl、ZEB-1、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68.6%、23.5%、56.9%,癌旁组织分别为37.3%、0、98.0%。三种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O.01)。Claudinl及ZEB-1的表达率在III_IV期组(87.5%、41.7%)高于I-II期组(51.9%、7.4%;P〈0.01、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90.9%、4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7%、6,9%;P〈0.01、P〈0.01),ZEB-1表达率在高级别组(42.1%)高于低级别组(12.5%;P〈0.05)。E—cadherin的表达率在I—II期组(74.1%)高于Ⅲ—IV期组(37.5%;P〈O.05),无淋巴结转移组(72.4%)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36.4%;P〈0.05)。Claudinl、ZEB-1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Claudinl与ZEB-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laudinl、ZEB-1和E-cadherin在结直肠癌发展,浸润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ICAM-1和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结直肠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二步法检测ICAM-1和CD44v6在40例结直肠癌和30例大肠良性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结、直肠癌和30例大肠良性腺瘤中,ICAM-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72.5%(29/40)、33.3%(10/30),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88.9%(27/40)、26.7%(8/30). ICAM-1和CD44v6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在C+D期者,ICAM-1和CD44v6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升高.ICAM-1和CD44v6在大肠良性腺瘤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ICAM-1和CD44v6两者均阳性表达时,其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升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CD44v6和ICAM-1的阳性表达预示结直肠癌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能力,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因子2(Rho GDI2)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CRC患者手术切除的原发灶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Rho GDI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Rho GDI2主要表达于CRC癌细胞胞浆中,在肿瘤原发灶和正常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25%和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原发灶中Rho GDI2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大小、数量、组织学分级、原发灶分期、血管浸润、神经浸润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远端转移有关(P0.05)。结论:Rho GDI2在CRC肿瘤原发灶中呈阳性表达,且其高表达可促进CRC的侵袭转移,可作为CRC治疗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Rab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5(RABEX-5)、人源长寿保障基因2(LASS2)、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结直肠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RABEX-5、LASS2、HOXB7表达,分析RABEX-5、LASS2、HOXB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RABEX-5、LASS2、HOXB7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RABEX-5、HOXB7表达阳性率上调,而LASS2阳性率下降(P<0.05)。LASS2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RABEX-5、HOXB7表达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RABEX-5、HOXB7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低于RABEX-5、HOXB7表达阴性患者,而LASS2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高于LASS2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RABEX-5阳性表达、LASS2阴性表达和HOXB7阳性表达(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RABEX-5、HOXB7阳性率升高,而LASS2阳性率下降,且与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ABEX-5、LASS2、HOXB7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