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患者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AIS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内皮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水平更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AIS患者,可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与研究丁苯酞对颈动脉狭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颈动脉狭窄大鼠大鼠(n=42)随机为三组-模型组、低剂量丁苯酞(20 mg/kg)组和高剂量丁苯酞(40 mg/kg)组,每组14只。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每天给予20 mg/kg、40 mg/kg丁苯酞灌胃治疗,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21 d。结果: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7 d、第14 d、第21 d的BBT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指数低于模型组,高剂量丁苯酞组低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与低剂量丁苯酞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丁苯酞组与高剂量丁苯酞组治疗第21 d、第28 d的海马CA1区BCL2-Associated X(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丁苯酞组高于低剂量丁苯酞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颈动脉狭窄大鼠的应用能提高海马CA1区Bax、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神经元的凋亡,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从而提高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一氧化氮(NO)、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1例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n=71)和单药组(n=70)。单药组给予丁苯酞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O-1、NO、VEGF、Ang-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血清HO-1、NO、VEGF、Ang-1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单药组血清HO-1、NO、VEGF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药组,Ang-1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单药组NIHSS、Barthel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联合组和单药组NIHSS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药组,Barthel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替罗非班联合丁苯酞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HO-1、NO、VEGF、Ang-1水平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为75例。观察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用药安全性,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同期,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茁)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抗凝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巴氏指数(BI)、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浆黏度值、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浆内皮祖细胞(EPCs)及患者的预后。结果:治疗14 d后,两组NIHSS评分、血浆黏度值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NO、NOS、EPCs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两组FIB、PLT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67%(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ACI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和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50例,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4.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6.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有助于降低ACI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ACI患者1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及阿加曲班治疗,75例)及观察组(常规药物、阿加曲班及消栓肠溶胶囊治疗,7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神经损伤指标变化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更高,而NIHSS评分更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B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加曲班治疗ACI的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损伤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平分为三组-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与模型组各18只。三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丁苯酞注射液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阿司匹林20 mg/kg与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检测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和阿司匹林组大鼠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2)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3)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血清突触素及PSD-95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4)治疗第7 d与治疗第14 d后,丁苯酞组、阿司匹林组大鼠大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丁苯酞组高于阿司匹林组(P<0.05)。结论:丁苯酞在脑梗死模型大鼠的应用可促进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突触素及PSD-95的表达,并减小脑梗死面积,因而有利于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观察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脑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相关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51.67%)相比,联合组(71.67%)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础上结合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同时还可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因子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90.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2.00%(P<0.05)。治疗20 d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下降,Barthel指数(BI)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和红细胞压积(HCT)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m)升高,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下降,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下降,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因子(BDNF)升高,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溶栓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2.
张会  赵迪 《蛇志》2017,(2):184-185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和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血小板制剂及活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甘酯进行治疗。采用NlHSS评定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残障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与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较治疗前均获得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动脉介入溶栓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并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19例予静脉内尿激酶溶栓,实验组24例予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脑钠肽、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管总再通率较高、NIHSS评分、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较低,差异具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介入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推测其与降低患者血清脑钠肽及Hcy水平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降糖、调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脑栓通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甘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液流速(Vm)]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8、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GSH-Px、MCA Vs和Vm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AIS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小板、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血小板、D-D、F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NIHSS、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治疗后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86%、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静脉溶栓治疗,这可能与其更有效改善改善患者血浆血小板、D-D、Fg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