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藜芦醇对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老年大鼠股动脉结扎建立侧支血管生长模型,10 mg/kg白藜芦醇处理,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生长情况。结果 HE染色显示,股动脉结扎后给予白藜芦醇处理使侧支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增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股动脉结扎后给予白藜芦醇处理使侧支血管管壁增殖细胞(Ki-67阳性细胞)增多,eNOS表达增强。结论 白藜芦醇可促进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建立动脉的不同剪切力动物模型,为研究剪切力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颈总动脉结扎组、股动静脉吻合组和髂总动脉结扎组,每组又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利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手术前后动脉血流,估算血流剪切力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剪切力下血管内皮e NOS的表达情况。结果颈总动脉结扎法大鼠死亡率高;股动静脉吻合法手术耗时长,且因动脉太小不易测得股动脉血流;单侧髂总动脉结扎手术可以使双侧髂总动脉分别形成不同血流剪切力。单侧髂总动脉结扎术后,结扎侧髂总动脉内皮e NOS免疫反应性减弱,而结扎对侧e NOS免疫反应性增强。结论单侧髂总动脉结扎手术简单易操作,髂总动脉血流速度通过多普勒超声仪可获得,是制作不同剪切力动物模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兔后肢动脉生成过程中VEGF(A)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特征。方法兔双侧股动脉结扎,并将一侧结扎的股动脉远侧端缝到伴行的静脉上造成动静脉短路,另一侧为对照组。一周后动物被处死。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中VEGF(A)及其受体Flk-1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血管,VEGF(A)没有表达,Flk-1只在内皮细胞上有微弱表达;对照侧,VEGF(A)和Flk-1在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表达明显上调;在动静脉短路侧,VEGF(A)和Flk-1的表达显著增加,分别是对照侧的2·3倍和2倍。结论在侧支血管发育过程中,VEGF(A)及其受体Flk-1在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同时表达上调,在快速生长的侧支血管它们的表达更为显著,提示Flk-1的表达在VEGF促动脉生成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兔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巨噬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单侧结扎兔后肢股动脉,随后将股动脉结扎的远侧端连到相邻的静脉上造成动静脉短路,另侧为对照组,分别存活2d,1周,2周,4周后处死,用特异性的巨噬细胞抗体(RAM1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结合共聚焦技术检测侧支血管壁内巨噬细胞的数目及其分布;结果在正常血管,其外膜有少量巨噬细胞的存在,股动脉结扎后2d,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增加,并黏附至内皮细胞,结扎1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显著增加,中膜有巨噬细胞的浸润,结扎2周后,侧支血管外膜巨噬细胞的数目减少,但仍高于正常血管,结扎4周后,侧支血管巨噬细胞的数目明显减少,跟正常血管情况类似,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扎后2d、一周、二周和四周不同的时间,巨噬细胞在侧支血管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侧支血管发育过程中巨噬细胞的浸润和侧支血管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巨噬细胞参与了侧支血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一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大鼠股动脉结扎诱导的侧支血管显像能力的对比.方法:28只健康SD大鼠,右侧行股动脉结扎,存活1W,采用明胶-四氧化三铅混合物行血管造影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形成情况并分别采用DR及CT进行摄片,观察DR及CT对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结果:DR及CT均显示在股动脉结扎处血管连续性中断,并出现不同数量的侧支血管;DR对新生侧支血管的显影分辨率和清晰度明显高于CT,且远端股动脉显影较CT清晰,CT横断面成像具有放射状伪影.结论:经DR拍摄的侧支血管的显像能力较CT清晰,利用DR可以直观清晰的将其显像.  相似文献   

7.
该文探讨了高压氧治疗对早期兔动静脉瘘模型中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腺嘌呤诱导36只成年新西兰兔建立慢性肾衰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单纯动静脉瘘组;高压氧治疗和动静脉瘘组。应用Masson染色检测静脉内膜增生和血管重塑的情况;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PCNA、PDGF-BB、VEGF-A、TNF-α和MMP-9表达情况; RT-PCR检测α-SMA、PDGF-BB和VEGF-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相较于假手术组,单纯动静脉瘘组的静脉管壁弹力纤维明显增生,中内膜增厚,血管明显重塑。与单纯动静脉瘘组相比较,高压氧治疗和动静脉瘘组的弹力纤维增生受到抑制,以及相关的各目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这说明,动静脉瘘术后,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抑制动静脉瘘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改善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糖尿病肢体缺血模型的建立方法,为糖尿病下肢缺血和糖尿病足研究提供试验方法。方法取25只Wistar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诱发糖尿病,血糖达16.8 mmol/L模型成功。糖尿病造模成功后,手术结扎大鼠左侧股动脉、剪断周围动脉分支,建立左后肢缺血模型。术后激光多普勒监测动态监测双后肢血流,同时观察血糖、体重及尿量变化。术后21 d取后肢腓肠肌行肌肉HE染色,取结扎处股动脉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血管平滑肌增殖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肢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在治疗后21 d时,无论是最大膀胱容量、漏尿点压力还是收缩力/肌重比,IGF-1组、电刺激组治疗效果更佳;而IGF-1组与电刺激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成功建立有效、简便易行的糖尿病后肢缺血模型,可用于糖尿病肢体缺血及糖尿病足的药物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和骨髓源内皮祖细胞(Bone Marrow Endothelialprogenitor cells,BM/EPC)移植促进血流重建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肢体缺血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获取Lewis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分化为MSC和EPC。采用Lewis大鼠建立单侧后肢缺血模型。在模型建立后3天,将0.8mlD-Hanks液注入大鼠缺血侧后肢,为对照组(n=6);将8×106个骨髓MSC植入大鼠缺血侧后肢,为MSC组(n=6);将体外培养的8×106个EPC植入大鼠缺血侧后肢,为EPC组(n=6)。细胞移植后3周行缺血大鼠后肢动脉造影,检测缺血侧后肢侧支血管数;获取缺血侧后肢腓肠肌,分别行CD31和α-SMA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毛细血管密度和小动脉密度。结果:MSC组与EPC组侧支血管数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高于对照组;EPC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MSC组,二者均高于对照组;MSC组与EPC组小动脉密度无显著性差异,二者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内皮祖细胞移植均能够明显促进血流重建,而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中的优势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以及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和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的表达,探讨胸主动脉在发育、成熟和老化过程中血管管壁结构和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将24只昆明小鼠按年龄分成4组:3天组、3个月组、6个月组和16个月组。采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术分别观察胸主动脉血管管壁结构以及Vimentin和α-SM-a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胸主动脉血管直径和管壁厚度增加,以16个月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最大和管壁最厚,但细胞密度减少。3天小鼠胸主动脉的Vimentin表达较高,6个月表达下降,16个月重新上调;而α-SM-actin在3天小鼠的胸主动脉表达较低,6个月表达增加,16个月表达出现下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鼠胸主动脉的直径和管壁的厚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细胞的密度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平滑肌细胞的表型从幼龄时的合成表型转变为收缩表型,老龄时又转变为合成表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稳定的小鼠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模型。方法选用25对C57BL/6小鼠行同品系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手术。取供体小鼠后肢,于腹股沟韧带下缘起沿股动脉、股静脉向上游离,电凝切断除股静脉、股动脉外所有分枝血管至髂外动脉、髂外静脉,断髂外动脉、髂外静脉后,横断股骨、股部肌肉。将供体髂外动脉、髂外静脉分别与受体小鼠右侧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行端侧吻合。连续缝合供体皮缘于受体皮肤切缘固定肢体。于供肢胫骨远端关节处切断,结扎残端。结果手术成功率76%,总手术时间(87.1±10.1)min,供体获取时间(23.8±4.9)min,血管吻合时间(55.3±9.6)min。结论小鼠异位肢体复合组织移植成功率较高,稳定可靠,是一种新的研究移植免疫的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观察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对侧肾脏淋巴管新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依普利酮治疗组(EPL)和中药治疗组(TCM),每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结扎单侧输尿管(UUO)复制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术后10天摘取大鼠对侧肾脏,HE、Masson检测肾脏病理,免疫荧光及组化方法检测NCC、VEGF-C、VEGFR-3、LYVE-1、PDPN、α-SMA、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CC、VEGF-C、VEGFR-3和α-SMA的蛋白表达。病理结果显示UUO大鼠对侧肾脏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并伴局灶胶原纤维沉积;NCC及VEGF-C表达增强;淋巴管生成标志物LYVE-1、VEGFR-3、PDPN表达增强并与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SMA、Vimentin呈共表达;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抑制NCC表达、淋巴管生成及表型转化。以上结果说明益气活血解毒中药可调控VEGF通路,抑制梗阻性肾病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及表型转化,减缓肾脏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进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成年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假手术组仅完成开腹过程,不结扎输尿管;模型组和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行开腹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参麦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3 mL/(kg·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实验的第7、14、21天各组处死动物6只,取左肾组织进行HE染色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检查,并测定梗阻侧肾组织中SOD和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肾小管间质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肾间质α-SMA表达减少;肾组织中SOD活性增加,MDA含量下降.结论 参麦注射液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减少肾间质α-SMA表达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大鼠后肢移植是带血管的骨髓移植的主要模型,同时含有骨髓和骨髓微环境,有利于免疫耐受的诱导.但其成分复杂,为研究其中骨髓的作用,构建一个成分相对单一的带血管的骨髓移植模型.方法:以MHC不相符的近交系Lewis和BN大鼠分别作为供体或受体,将含血管蒂的供体2/3股骨移植到受体腹股沟区,显微吻合供受体间的股动静脉.实验分为3组:同基因移植组Lewis→Lewis;排斥组Lewis→BN;免疫抑制组Lewis→BN,术后给予环孢素A.通过大体和病理学检查观察各组移植物存活情况,外周血流式监测排斥组和免疫抑制组的嵌合水平.结果:术后7d,排斥组排斥反应显著,骨髓细胞明显减少、坏死,外周血嵌合水平几乎为0,而同基因移植组股骨存活良好,骨髓HE染色大致正常,可见髓腔内有大量的嗜碱性骨髓细胞;术后60 d,同系移植组和免疫抑制组的大体观察及组织病理学大致相同,均证实移植物存活良好,同时流式可见免疫抑制组术后7、28、60 d外周血中存在供体特异性的嵌合.结论:带血管蒂的部分股骨移植物是一个简便可靠的带血管的骨髓移植模型,嵌合分析表明其具有诱导耐受的潜能,有利于阐明异体复合组织中骨髓对免疫耐受诱导的作用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蛋白聚糖-agrin在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表达,探讨agrin与记忆的关系.方法用抗agrin的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成年大鼠、记忆正常老年鼠以及记忆障碍的老年鼠大脑皮质和海马中agrin的表达变化.结果 Agrin在不同动物组的表达变化明显,在成年鼠和记忆正常的老年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agrin有较弱表达,但在记忆障碍的老年鼠其表达增加明显.结论 Agrin表达可能和大鼠的记忆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观察活体内高脂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内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探讨活体内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体重200~250g。通过饲以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12周后处死大鼠,获取主动脉。苏丹III染色检测血管壁粥样硬化病变,HE染色、透射电镜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表型变化,实时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T cell factor 4(TCF-4)、cyclin D1的变化。结果:通过3个月的高脂饮食饲养,成功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但大鼠主动脉壁粥样硬化病变不明显。高脂刺激下,mRNA及蛋白水平的β-catenin、TCF-4、cyclin D1表达均增加;同时血管壁内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表型由收缩型向合成型变化。结论:高脂饮食可以成功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但由于大鼠本身的代谢特点,不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Wnt/-catenin信号通路在高脂情况下被激活,同时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表型改变,提示wnt/-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与平滑肌细胞增殖之间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对华法令(Warfarin,WFN)诱导大鼠动脉钙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周(W)钙化组、8W钙化+8W MET 100 mg/kg治疗组、8W钙化+8W MET 200 mg/kg治疗组。采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胸主动脉组织中钙结节;邻甲酚肽络合酮比色法测定颈总动脉组织中钙沉积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壁中成骨基因Runx2及血管平滑肌标志物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壁中Runx2及自噬标志物LC3II的表达。结果:WFN干预8 W后,大鼠动脉中钙沉积含量显著增加(P0.01),MET治疗组主动脉钙含量与钙化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Von Kossa染色可见钙化组(WFN组)动脉壁中层黑色连续钙盐沉积条带,而进行MET治疗后,黑色条带明显减少,对照组未见黑色条带。免疫组化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阳性,棕褐色染色较深,而α-SMA表达则显著下降,基本未见棕褐色染色沉积;MET治疗后能够逆转上述趋势。Western Blot显示钙化组血管壁Runx2表达明显上升,MET治疗后Runx2表达被抑制。此外,钙化过程中伴随着自噬标志物LC3II表达轻度上升;随着MET浓度升高,血管壁中自噬水平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升高。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抑制大鼠动脉钙化,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表型转换,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早期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of 78kd,GRPT8)和C/EBP同源蛋白(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n=6),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均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结扎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4周后测量血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明显增加,卡托普利组血压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内质网因子GRP78、CHOP表达均增加,卡托普利组GRP78、CHOP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减少,卡托普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可降低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弱高血压所致内质网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术对成年鼠和老年鼠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SD大鼠和老年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麻醉组和手术组以及成年对照组、麻醉组和手术组.手术组行肝部分切除术.实验鼠在术后1、3、7d行Morris水迷宫后,处死实验鼠取海马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GFAP在成年鼠和老年鼠基础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39,P=0.002).当增加的GFAP阳性细胞在成年鼠术后第3d(P=0.09)恢复后,老年鼠GFAP阳性细胞在术后第3d(P<0.001)仍然明显增加,在术后第7d(P=0.823)恢复.S100β与GFAP变化趋势相同.结论 手术创伤引起成年鼠和老年鼠海马区GFAP、S100β可逆性表达增多,与成年鼠相比,老年鼠GFAP、S100β表达上调更加明显,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llylamino-17-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G)对球囊损伤后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球囊损伤组(Balloon injury, BI组)12只及17-AAG治疗组(17-AAG组)12只。采用2F Fogarty球囊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模型,17-AAG治疗组大鼠在建模后腹腔注射17-AGG(20 mg/kg 2d)。各组大鼠于球囊损伤3周后取损伤段颈总动脉,通过HE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形态学改变并评估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IHS)法检测血管壁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评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BI组、17-AAG组大鼠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出现不同程度增生,内膜/中膜面积比(Intima area/Membrane area,I/M)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的I/M较BI组明显下降(P0.05)。BI组、17-AAG组颈总动脉PCNA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较BI组显著降低(P0.05)。BI组、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较Sham组显著升高(P0.05);17-AAG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程度较BI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17-AAG对球囊损伤后颈总动脉内膜增生存在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影响其增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