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球悬铃木是悬铃木科悬铃木属的落叶乔木,是一球悬铃木与三球悬铃木的杂交种,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由于其适应性强、栽培容易、生长迅速、树形优美、冠大荫浓等优良特性,二球悬铃木被誉为"世界行道树之王",且广泛用作行道树栽培,目前已遍及世界的大多数地方.可以这么说,二球悬铃木,它就是为了成为行道树而生的!  相似文献   

2.
讲一个绕口令,悬铃木不全是英桐,英桐是二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并不是法桐,法桐实际上是三球悬铃木,悬铃木不是梧桐,梧桐实际上是青桐. 说到梧桐,大部分人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而说到悬铃木,恐怕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实际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道树并不是梧桐(Firmiana simplex),而是二球悬铃木.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属...  相似文献   

3.
二球悬铃木普遍被认为是一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的杂交后代.除此之外,有其他亲本的说法,还有植物学家认为它单纯是由法桐驯化培育成的,但这些说法无确凿的根据.另外,二球悬铃木诞生地的说法不唯一,其争论也一直没有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4.
在大多数人眼中,悬铃木飘的毛仅仅是黄褐色的果毛,实际上,悬铃木的毛多着呢!按毛着生的部位来分,除了果毛,悬铃木还有叶毛、枝毛及芽鳞毛.各种毛均为表皮毛,由果、叶、枝及芽鳞等器官的表皮细胞产生,在芽内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毛状体.此外,一球、二球、三球悬铃木的毛数量有所不同.据统计,在每个果球中,二球悬铃木的坚果基...  相似文献   

5.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该虫近几年在石家庄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调查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石家地区的寄主植物、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观察描述了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和生活习性,测试分析了树冠喷施不同药剂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效.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地区,首次在中国区系中发现.该种新入侵害虫在湖北武汉等城市危害三球悬铃木.介绍了方翅网蝽属和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鉴别特征、分布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7.
悬铃木方翅网蝽与红带网纹蓟马的竞争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悬铃木方翅网蝽是仅危害悬铃木的外来入侵物种,而红带网纹蓟马寄主广泛,可吸食悬铃木叶片汁液,2个物种客观上发生了竞争关系。【方法】以悬铃木方翅网蝽与红带网纹蓟马共同发生的悬铃木种植街区为研究地点,每10d调查15根悬铃木枝条,记录各枝条各叶片上2个物种的数量,进而评价悬铃木方翅网蝽入侵对红带网纹蓟马的竞争排斥能力。【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整个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红带网纹蓟马;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悬铃木上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和重叠指数均大于红带网纹蓟马,两者的时间生态位竞争系数达0.7022,明显高于对悬铃木枝条和叶片的竞争强度;悬铃木方翅网蝽和红带网纹蓟马对悬铃木枝条和叶片的竞争强度较低,且具有阶段性,空间竞争主要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的2个种群发生高峰期;悬铃木方翅网蝽与红带网纹蓟马在悬铃木上的繁殖生态位出现了明显的时间分化,红带网纹蓟马仅秋季世代产卵于悬铃木叶片上,而悬铃木方翅网蝽所有世代均产卵于悬铃木叶上,但2个物种在悬铃木上共同繁殖期间,红带网纹蓟马选择产卵的枝条和叶片均有悬铃木方翅网蝽产卵,表明2个物种对产卵枝条和叶片具有相似的空间需求。【结论与意义】悬铃木方翅网蝽与红带网纹蓟马在悬铃木上整体的时空生态位竞争强度较弱,且2个物种的营养生态位差异较大;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入侵对红带网纹蓟马的生存和种群发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若论最因悬铃木而著名的旅游景点,相信南京的"悬铃木项链"一定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悬铃木项链"位于南京的紫金山上,从高处俯瞰下去,沿着道路种植的悬铃木围成的图案酷似一串巨大而又美丽的项链,中间点缀的"蓝宝石"一样的建筑就是美龄宫.尤其是到了秋季,悬铃木的叶色变为金黄色,这串绿色的"项链"就逐渐变成金色的"项链",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9.
悬铃木方翅网蝽寄主范围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选择上海地区的19科27种园林植物对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进行寄主专一性测定。非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对一球悬铃木(Platanus occidentalis)、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三球悬铃木(Platanus orientalis)、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红花槭(Acer rubrum)6种植物有取食现象,其中若虫在前5种植物上取食量较大,而对红花槭只表现为轻微取食;成虫在前4种植物上的取食量较大,而对构树和红花槭只有少量取食。在所有植物中,悬铃木方翅网蝽只能在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上完成完整的发育世代。选择性试验表明:成虫嗜食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部分取食红叶李,而不取食红花槭和构树。成虫产卵显著偏爱于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三球悬铃木,而不在其它植物上产卵。因此,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寄主范围较为单一,只有悬铃木属植物是其寄主。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常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为试材,研究了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清洁区道路两边悬铃木叶内6种重金属元素的亚细胞分布及其区隔化效应.结果显示:交通污染区悬铃木叶内各亚细胞组分中Cr、Cu、Ni、Pb和Zn 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交通空气污染是影响其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清洁区和交通污染区5种重金属元素在悬铃木叶片、叶柄的细胞壁组分中含量最高,胞外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均大于0.900,细胞壁是大气重金属元素重要的吸滞器官,并对重金属有明显的阻隔效应;胞内细胞器对Pb和Cu的隔离系数和污染指数最大,细胞器双层膜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重金属元素进入细胞内.悬铃木叶片和叶柄亚细胞组分的污染指数表现为胞质组分>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即包括液泡液在内的胞质组分是囤积重金属元素的场所.研究表明,悬铃木叶片、叶柄各亚细胞组分对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能力,叶内胞质组分的囤积作用以及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器双层膜的区隔化作用可能是悬铃木叶解除重金属元素毒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通报》2007,42(3):49-49
近日在湖北省发现一种新的有害外来入侵昆虫——悬铃木方翅网蝽。武汉、襄樊、荆门、宜昌等城市的三球悬铃木均受到危害,个别地区危害较严重。悬铃木方翅网蝽属昆虫纲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原产于北美,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抑制光合作用,影响植株生长,其危险性较大,不易除治。危害严重时,则引起寄主植物大量叶片枯黄脱落,严重破坏景观。资料表明,该种害虫在欧洲传播悬铃木溃疡病和法国梧桐炭疽病两种真菌病害,导致植株死亡。另外,这种害虫还可成群侵入居室内干扰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2.
王爱霞  方炎明 《植物研究》2011,31(4):478-488
以南京市常见行道树二球悬铃木为试材,通过对交通繁忙区和相对清洁区道路两边悬铃木叶和一年生枝条中6种重金属元素在组织水平分布的研究,揭示其在悬铃木各组织中可能的分布机理,以及对重金属可能的抵御机制。结果表明,置于空气污染下悬铃木叶片与一年生枝条各组织具有累积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且污染区相对含量高于清洁区(除Ni外);叶片各组织累积能力大小为下表皮>上表皮、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悬铃木一年生枝条表皮因具有皮孔、表皮毛和蜡质,故也有一定的重金属累积能力;悬铃木表皮系统是重要的重金属吸滞组织,且累积于表皮的重金属元素可通过表皮进入皮层和髓,这与一年生枝条内重金属元素的运输途径有关,具体运输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根据悬铃木各组织重金属的分布,认为叶片和茎的表皮系统更能反映空气污染的真实情况,且这两种材料采集容易、破坏性小,建议在空气污染监测中大力采用。  相似文献   

13.
张建甫  刘元硕  赵梁军 《生态学报》2009,29(8):4380-4385
观察了3种悬铃木聚合果的形态、坚果形态、聚合果上坚果数量、坚果上果皮毛数量、聚合果总果皮毛数量,比较了3种悬铃木聚合果的形态学差异,发现二球悬铃木的聚合果最大,聚合果上的坚果数量与坚果的果皮毛数量最多;采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和NaOH处理证明悬铃木果皮毛主要有果胶质、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主要成分;通过用不同浓度粒级符合PM10大小的果皮毛对小白鼠进行支气管染毒试验,证明染毒后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磷酸还原酶(ACP)含量升高,显示肺细胞受损;GSH-Px含量下降,显示小鼠肺部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试验结果证明,悬铃木果皮毛破碎后所形成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对小鼠的呼吸道具有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叶片对大气颗粒物的作用机制可分为吸附、再悬浮、雨水淋洗、吸收等过程,但却少有研究探讨大气颗粒物沉降于叶片表面后的再悬浮过程,并对叶片表面吸附的颗粒物含量与叶片内部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本研究选择二球悬铃木和广玉兰两种常见绿化树种,分析其叶表大气颗粒物和叶内元素成分与含量及再悬浮比例.结果表明: 二球悬铃木叶片的单位面积滞尘量(4.98 g·m-2)明显高于广玉兰(2.65 g·m-2),这可能与二球悬铃木叶片上下表面均粗糙、有绒毛有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分析表明,15种不同的元素均可在二球悬铃木和广玉兰叶表和叶内监测出来,在整体上两树种叶表与叶内元素含量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仅有Cr、Fe、V等 3种元素在二球悬铃木叶表与叶内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广玉兰中仅有K、Mn、Si、Ti和Zn 等5种元素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两树种叶片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再悬浮分析表明,无论是随着风速的增加还是随着风力作用时间的延长,大气颗粒物的再悬浮比例均随之显著增加.在研究植物对大气颗粒物滞留效果时,必须考虑到颗粒物的再悬浮,才能准确评估植被与大气颗粒物的沉降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大连市园林6种常用园林树种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树木的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6种树种的光合固碳释氧能力、光响应参数以及光合速率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同种植物的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表现为夏季最强。日均单位叶面积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龙爪槐(Sophora japonica var.pendula)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光叶榉(Zelkova serrata)槲树(Quercus dentata)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日均单株固碳释氧能力由强到弱为悬铃木槲树合欢光叶榉枫杨龙爪槐。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悬铃木、合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根据树种的固碳释氧能力及生理特性,建议在大连地区进行绿化时优选悬铃木、合欢,槲树、龙爪槐也可作为高固碳树种推广。  相似文献   

16.
悬铃木脱果落叶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是我国华东、华北及华南各大、中城市的主要行道树。它生长高大,树叶开展,遮荫面积大,夏季降温效果显著;吸收有害气体和吸滞粉尘能力强;减噪作用明显。美中不足的是春季落果时,大量果毛散落空间,对行人的眼睛、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伤害;同时又污染环境。并在10月下旬至来年1月份陆续落叶,长时间影响城市环境卫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了解悬铃木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研制的AP灭果剂和AP脱叶剂处理悬铃木,效果显著。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半翅目(Hemiptera)网蝽科(Tingidae)昆虫,原产北美洲,20世纪60年代开始分别入侵欧洲,目前在欧洲、南美洲、澳洲和亚洲都有该虫危害,也是我国的重要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悬铃木(Platanus spp.)的叶片吸食汁液,致使叶片褪色,严重时叶片枯黄或提前脱落,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树木生长衰弱并影响景观效果。本期封面照片于2015年9月30日拍摄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国科学院奥运园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加剧,城市作为一个受强人类活动支配的生态系统,在显著改变土地利用的同时,也改变了城市内植被的碳吸收和碳储存能力.本文选取杭州具有代表性的2个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为研究对象,调查并测量了720株树木的胸径、株高、株距和冠幅,测量了230株样木近10年的平均轮面积增量,对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不同树种的碳储存和碳吸收速率进行了估算和比较.结果表明,香樟碳储存为45 kg C·m-2,悬铃木104 kg C·m-2.香樟碳吸收速率在政府机关用地上最大,住宅区最小;而悬铃木在住宅区碳吸收速率远远大干商业区和政府机构用地.冠幅是影响香樟碳吸收速率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悬铃木的碳吸收速率与冠幅相关外还受到年龄的影响.在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乔木碳吸收是野外相同年龄乔木的5倍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19.
悬铃木科现有一属11种,主要分布于北美南部,在巴尔干半岛、喜马拉雅地区和中南半岛北部也有分布;其大化石有20余种,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晚白垩世至晚第三纪地层中均有发现,但以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的种类较多.现代悬铃木的叶片及已知的叶化石通常10-20厘米长.笔者在新疆阿勒泰古新世(距今6000万年)粉砂岩地层中采到的悬铃木叶化石也只有15厘米左右,但有一个叶化石保存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近年来严重威胁我国城市行道树二球悬铃木的健康,受害严重时造成树木死亡。在越冬后期对悬铃木树干上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越冬习性开展研究,能为冬季防治积累生物学研究基础。【方法】早春随机调查河南省新乡市行道树二球悬铃木树干栓皮层外层下方隐藏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比较阳侧和阴侧虫口密度。同时记载悬铃木树干0.00~0.50 m、0.51~1.00 m、1.01~1.50 m、1.51~2.00 m 4个不同高度区段范围和树干皮层外层皲裂程度在5%以下、5%~25%、25%~50%、50%~75%、75%~95%、95%以上6个等级条件下害虫的虫口密度。【结果】栖息在悬铃木树干树皮下方的悬铃木方翅网蝽在阴面更多,阴面和阳面的虫口密度差异达极其显著水平[(F=6.63)(F0.01(1,19)=1.0132),P=0.00]。对寄主树干4个不同高度区段的虫口密度比较后,发现在树干1.0~1.5 m区段间的虫口密度最大,平均11.5头;且虫口密度在悬铃木不同高度区段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26.91)(F0.01(3,56)=4.1519),P=0.00]。悬铃木树皮的不同皲裂程度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虫口密度的影响达极其显著水平[(F=31.02)(F0.01(3,56)=4.1519),P=0.00],在树皮外皮50%~75%皲裂程度条件下的虫口密度最大,平均9.8头。利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树干不同高度和树皮不同皲裂等级的互作对虫口密度的分布影响达显著水平[(F=2.46)(F0.05(9,56)=2.0519),P=0.0195]。【结论】华北地区害虫秋冬防治时,在寄主悬铃木树干的最好涂白时机是在害虫全部下树后的12月上中旬进行,涂白高度以树干1.0~2.0 m范围为宜。本研究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在越冬期的预防和治理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