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类型梅花品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GC-MS分析梅花(Prunus mume)5个品种(三轮玉蝶、北京玉蝶、单瓣玉、淡粉和江南朱砂)花朵中的挥发性成分,从中鉴定出45个化合物,其中芳香族化合物是主要成分.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香气成分不同,这些化合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导致不同类型的梅花品种花香差异,一些重要的共有成分乙酸己酯、丁子香酚、乙酸苯甲酯和α-蒎烯等化合物的存在是导致梅花品种花香相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栽培植物的命名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栽培植物命名规则,包括其分类等级和命名体系。简要介绍了《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国桂花品种图志》等著作的作者提出和遵循的关于栽培植物品种中文名命名的原则和意见,并对我国栽培植物品种中文名命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3.
10种梅花品种及其3种近缘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压片法,对10种梅花品种及其3种近缘种杏、山杏和紫叶李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0种梅花品种及杏、山杏和紫叶李均为二倍体2n=2x=16,核不对称系数为55.17%~61.71%,核型类型有1A、1B、2B等3种类型,所有品种或种的核型都由其中部或近中部的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丰后’和‘俏美人’等2个杂种品种染色体信息介于梅花与杏、山杏和紫叶李之间。  相似文献   

4.
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宏波  房伟民  陈发棣   《广西植物》2007,27(3):393-396,425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摘要:研究培养基成分、pH值和培养方式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E3+200g.L-1PEG4000(pH5.0),品种‘淡丰后’、‘久观绿萼’、‘喧妍宫粉’和‘月光玉蝶’最高萌发率可分别达到58.6%、60.6%、85.6%和50.7%。PEG4000能显著促进梅花花粉萌发,在培养基各成分中作用最大,不可替代。低浓度(50g.L-1)蔗糖对梅花品种花粉萌发作用不显著,而高浓度(≥100g.L-1)蔗糖明显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固体和液体培养对梅花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我国原产,在商周时代已在我国广泛栽培,考古发现,在许多古代墓葬中,如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和湖北长沙马王堆墓葬中,都有梅的果实。《诗经》中有多处谈到梅树,《山海经》记载:“灵山其木多桃、李、梅、杏”。《神农本草》记载:梅的花、果、枝、叶、根具有医药功效。经过栽培选育,梅花品种已有200余个。各地还保存有不少百年以上的古梅。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梅花纤维发育对枝条形态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和过氧化氢—醋酸解离法,选取直枝形与垂枝形梅花4个品种一年生枝条,分基部、中部、梢部对枝条重力方向上下侧次生木质部进行解离观察。结果表明:直枝形梅花枝条基部下侧纤维显著长于上侧,垂枝形枝条基部上侧纤维显著长于下侧,中部、梢部无显著差异;4个品种枝条基部中部梢部纤维直径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枝条纤维不均匀发育影响梅花枝条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梅园     
《生命世界》2005,(1):36-37
南京梅花山梅园梅花是南京的市花,探梅、赏梅是南京的传统民俗。梅花山梅园位于南京东郊明孝陵景区内,原名孙陵岗,因东吴孙权葬在这里又得名吴王坟。南京植梅、赏梅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1958年以后,梅花山开辟了100多亩荒山,大量栽植了各种品种的梅花,园中"别角晚水",  相似文献   

8.
以获得国际登录权的观赏植物桂花、梅花的品种名称为例,分析了品种命名的理据;以目的语受众为导向,提出了品种名称的英译原则,并且针对不同的命名角度指出具体的翻译策略,据此,对现存的品种翻译做了尝试性修改。旨在进一步规范观赏植物品种名的英译,促进植物品种的国际交流,并以此为契机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9.
封面说明     
正梅花(Prunus mume)是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的落叶乔木,原产中国西南部,在中国分布广泛,川、滇、藏交界的横断山区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与变异中心。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先叶开放,栽培品种多样,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照片示:梅花品种‘二绿萼’(1)、‘乌羽玉’(2)、‘江南台阁’(3)的花以及‘锦红垂枝’(4)的植株(相关内容详见本期正文304~307页王富廷等的文章)。本期封面图由北京林业大学姜良宝和郝瑞杰老师拍摄。  相似文献   

10.
宣晶 《生命世界》2015,(2):94-95
<正>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梅花姿态优美,古朴典雅,花色俏丽,清香馥郁,品格高洁,傲雪而开,素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常用来开辟专园供游览观赏,即在山巅、水滨、坡地、溪畔大片栽植,取名梅园、梅溪、梅岭等。在庭院中,常辟一隅,与松、竹混植,体现"岁寒三友"的佳境。梅的品种分果梅和花梅两大类。花梅的品种由于长期栽培,变异较大,品种甚多,主要包括直脚梅类(枝条直立或斜展,花色与花型多样)、照水  相似文献   

11.
王其超 《生命世界》1992,19(4):22-23
80年代以来,我参加了以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领导的“中国梅花品种研究”科研协作组,分工担任中国古梅的研究。10年中我走访了浙、皖、鄂、粤、滇5省、10市县,调查现存古梅33株。在调研过程中,遇着最棘手的问题,便是树龄的确定。也是其它古树名木调研工作中所碰到的共性难题。当今中外测定树龄的方法,已知者有生长锥年轮测定法,树皮韧皮层分析测定法,X射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不同花期梅花药材质量的差异,采集了45批不同花期的梅花药材,采用UPLC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梅花药材中9个成分含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等对45批梅花药材进行不同花期鉴别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使样品中的各指标成分达到良好分离,新绿原酸、绿原酸等酚酸类成分含量随着生长期的增长而减少;而金丝桃苷、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3-O-新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则是盛花期含量高于其他时期。从HCA和PCA分析中可发现45批梅花样品可明显区分为2类,从OPLS-DA分析结果可得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是区分不同生长期贡献较大的3种成分,可作为指导梅花药材质量控制的关键成分,从而进一步对三种花期进行区分。由此可见,本研究建立的UPLC方法准确度良好,结合化学计量分析,该...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梅花的起源,演化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名花。好凌寒开放、坚强不屈、高洁抗逆的特性,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阐述了梅原产于中国;野梅的基本形态和习性;果梅起源于它们野生的租先;梅花是从果梅中分化出来的;中国梅花的演化分类。  相似文献   

14.
古梅新花     
"老梅花,少牡丹",人们欣赏梅花,觉得梅越古越好。世界各国习惯以100年作为古树树龄的起点,我国也不例外。然而1991年以后,专家发现云南省百年以上的古梅数量非常多,在以后的古梅登录中,便将古梅的树龄起点提高到200年。我国已探明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梅有60多株,主要分布在浙江、安  相似文献   

15.
武汉梅花炭疽病病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疽病是梅花(Prunus mume)栽培中的重要病害,对梅花的栽培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武汉发病的梅花叶片样品上分离、获得了170个炭疽病菌菌株,它们在形态特征、致病性、分子遗传水平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按菌落形态、色素分泌、拟菌核产生、分生孢子及孢子梗形态和大小等形态特征将梅树炭疽病菌分为7种类型,其中Ⅵ型和Ⅶ型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连续产生大量的有性后代。7种类型的菌株只能侵染梅花、樱树、梨树、苹果、桃树、杏树等蔷薇科园艺植物,并且存在着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但不侵染吉祥草、柑桔、大叶黄杨、豇豆、紫荆、高粱等供试的其它科植物。依据致病力可将梅树炭疽病菌分为强、中、弱3类。ITS序列表明它们均属于胶孢炭疽(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对其中7种类型36个梅树炭疽病菌菌株的进行了RAPD聚类分析,在55%相似水平上,供试菌株可以分为3组,所聚类群与形态学类型和致病力分化所形成的强、中、弱3类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梅花炭疽病菌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广州产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从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了氨基酸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马鹿茸的氨基酸质量分数要高于梅花鹿茸。  相似文献   

17.
梅花是中国的候选国花之一。属于花色苷的梅花'南京红'花色色素用含1%浓盐酸(v/v)的甲醇提取,并呈现纯净的紫红色。体外试验表明:该色素在pH0-3范围内颜色稳定,因不同光质、热、氧化剂、还原剂、螯合剂而呈现无色、墨绿色或黄绿色,因不同金属离子、离子的不同浓度而呈现程度不同的红色、紫色、黑黄色、红中带黑或微蓝绿色,葡萄糖和低浓度苯甲酸钠几乎不影响其色泽,蔗糖使颜色变淡,柠檬酸却使其颜色变深。该文可为梅花红色花色的机理探索、梅花花色苷的分子结构鉴定、梅花红色花色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前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草莓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我国草莓育种工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包括草莓的种质资源、引种、实生选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遗传规律、生物技术研究等。我国是世界草莓属植物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草莓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在今后的草莓育种研究工作中,应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丰富的优势,继续进行早熟优质草莓品种选育,并加强加工品种和四季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对彩色营养功能小麦需求越来越大,彩色小麦遗传研究越来越深入,彩色小麦品种越来越多,但我国彩色小麦种质资源家底不清。为了满足国内外对彩色小麦营养遗传育种方面的迅猛需求,本文综述了彩色小麦基因和种质资源育种利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彩色小麦基因来源的种质资源,其次介绍了彩色小麦染色体组及系谱,第三是首次全面总结了我国彩色小麦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的进展。我国近24年来审定了61个彩色小麦品种,其中紫(黑)粒品种50个,蓝粒小麦品种10个,绿粒小麦品种1个,还育成了19个彩色小麦种质新资源,其中近4年是我国彩色小麦品种审定最多的年份。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是我国4大彩色小麦育种和产业化基地。彩色小麦品种大部分来源于彩色小麦和普通小麦杂交,彩色小麦基因主要来自于小麦与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偃麦草、黑麦、赖草等远缘杂交。有48个彩色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14%,4个彩色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18%,4个彩色小麦品种面团稳定时间超过10 min。针对彩色小麦遗传育种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建议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要遵循“有差异,就选择;能遗传,可定向;有价值,就保藏;需鉴定,要精准;扬其长,广利用”的基本原则。以上资料将为我国彩色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和基因种质资源,推动我国彩色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爱花之人大多清雅脱俗,淡泊随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就堪称是这样一位爱花之人。他爱花甚众,尤爱梅花与菊花。他爱梅之悠远,研究梅之集大成,无人能及。仰慕他的人送给他一个清雅的称谓:"梅花院士",而陈老先生的一生也确实堪称是与梅结缘的一生,暗香浮动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