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蚊虫染色体的制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炳辉  徐岑南 《遗传》1979,1(4):29-30
研究蚊虫的染色体,对于开展蚊虫的遗传 防治、种群分类及研究蚊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 性的机制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蚊虫又是研 究细胞分裂的很好动物。目前所研究过的各种 蚊虫的染色体数都是三对(2n=6),蚊虫的辜 丸和卵巢可显示分裂图型,幼虫唾液腺染色体 大而明显,由于每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量少, 因而容易展开,这些都是研究观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其夜间活动规律的研究,对蚊虫生态习性可以作进一步了解。同时,研究蚊虫夜间活动,对蚊虫的防制,以及对蚊虫传播疾病的预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蚊虫夜间活动规律,早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以往及近年来国内对中华按蚊(Anopheles hyrcanus sinensis Wiedemann,1828)、微小按蚊(A.minimusTheobald,1901)及其他按蚊夜间活动的规律,作过较多的研究(Hu,1935,1939;Chow,1949;Omori,1942;王振相、张军,1957;王世闻等,1957;陆宝麟等,1958;盛伯梁等,  相似文献   

3.
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效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立辉  傅廷荣 《昆虫知识》1993,30(4):247-250
<正>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人类虫媒病毒性疾病。虽然在本世纪初人们已知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但直至1960年才从自然界捕获的蚊虫分离到病毒。近年对该病蚊虫媒介的研究有较大的进展,为探讨对该病传播与防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有关该病蚊虫媒介及自然传播等近10  相似文献   

4.
蚊虫地理生态位瘃其重叠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将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范围作为地理生态位提出,并对我国蚊虫的地理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蚊虫地理生态位宽度,地理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测定和9种蚊虫重叠群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蚊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洁  张应阔 《昆虫知识》1997,34(2):109-112
蚊虫为“四害”之一,分布范围极广,可以传染多种疾病。开展蚊虫控制研究,在预防医学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1,2]。本世纪内,国内外蚊虫控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可以看到,蚊虫控制作为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朝向以医学昆虫学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发展。l历史回顾蚊虫控制研究,早在1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开始。如果把1个世纪划分为4个阶段的话,那么,在对世纪第一个阶段,蚊虫控制主要基于减少孪生源以及使用矿物油(煤油)和某些鱼类[3]。这种方法经不断改进持续了三、四十年。1918年,Freeom和Atsawt…  相似文献   

6.
蚊虫地理生态位及其重叠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物种在地理上的分布范围作为地理生态位(geographicalniche)提出,并对我国蚊虫的地理生态位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蚊虫地理生态位宽度、地理生态位重叠指数的测定和9种蚊虫重叠群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估测蚊虫的摄血量对某些蚊媒病的流行病学和有关蚊虫生理学研究均有一定参考价值。前人曾应用称重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来测定蚊虫摄血量(Clements,1963)。我们曾采用酸化血色素稀释比色法(简称比色法)对3种较常见的实验室蚊虫——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斯氏按蚊的摄血量进行了初步测定,并与称重法进行了比较,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余静  李春晓  赵彤言 《昆虫知识》2008,45(2):194-198
自育是指成蚊不经吸血就能产卵的现象,它是蚊虫适应环境的结果。阐明自育机理和激发机理对蚊媒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文章从自育概念、影响蚊虫自育的遗传因子、营养因子、激素因子、环境因子等方面作了综述,以期为蚊虫自育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的蚊虫及其生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地处长江中游,约位于北纬30°60′,东经114°30′。气候温暖,雨量丰沛(表1),地势低洼,易于积水,适于蚊虫的孳生。武汉市的蚊虫调查,以前有冯兰洲(1932年8—9月)、曾省(1947年7—12月)、吴家驹(1957年7—8月)及袁惠康等。综合以前的报告,在武汉市及其附近地区共发现蚊虫6属24种。这些调查研究工作,由于为时多比较暂短,所得结果在灭蚊和防除蚊传疾病工作中,感觉资料还不够,因此我们于1957—1958年,在武汉市进行了整年的蚊虫调查研究工作,除对蚊虫的孳生地、栖息场所、季节分布等进行了调查外,并对个别蚊种及蚊虫的特殊孳生地进一步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蚊虫连续石蜡切片制备及染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塑化石蜡进行了吸血前后白纹伊蚊整个蚊虫的石蜡包埋、制片及 HE染色 ,获得了染色清晰 ,组织完整的连续石蜡切片 ,并讨论了有关蚊虫石蜡包埋及制片染色的一些注意事项。为进一步利用免疫组化、原位 PCR等技术研究虫媒病毒在蚊虫体内的分布规律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黄学军  高巨真 《昆虫学报》1991,34(2):251-254
随着媒介生物学和防治研究的发展,已对开发新的防治手段时需要的实验评价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在蚊虫驱避剂、诱引剂和采样方法等研究中,进一步掌握蚊虫侵袭宿主的行为特征和数量动态,改进实验评价技术,提高其规格化和标准化,可保证实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等方面。本文以国内三种媒介蚊虫(自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中华按蚊 Anopheles sinensis和淡色库蚊 Culex pipienspallens)为对象,在有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分析研究几种生理因素(交配受精、吸血产卵、雌蚊日龄和饥饿程度)对蚊虫侵袭小白鼠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20,(2)
蚊媒病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传播率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蚊虫作为蚊媒病的传播媒介,研究其与蚊媒病毒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将有助于蚊媒病的防控。蚊虫抵御蚊媒病毒的先天免疫降低和病毒成功逃避蚊虫免疫屏障为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持续感染和蚊媒病的暴发流行造成了潜在风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途径作为蚊虫体内强大的抗病毒防御屏障,通过产生多种小RNA降解病毒RNA,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的目的。本文对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 si RNA)、微小RNA (micro RNA,mi RNA)、Piwi蛋白相作用RNA (Piwi-interacting RNA, pi RNA)等3种小分子RNA在蚊虫体内发挥抗蚊媒病毒感染的先天免疫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蚊媒病的防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革新,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包括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冈比按蚊在内约22种媒介蚊虫的基因组被解析报道。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蚊基因组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蚊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组的研究为蚊虫嗅觉、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等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小RNA组的研究揭示了miRNA和piRNA在蚊媒抗病毒免疫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蚊虫组学研究为防治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快速检测蚊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强  甄天民 《昆虫知识》1998,35(3):172-174
本研究采用微板法,根据乙酰硫代胆碱-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法的原理,检测了敏感品系和抗残杀威抗性品系淡色库故CulexpipienspallensCoguillett)单个蚊虫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给果表明: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蚊虫的AchE活性有较大差别,敏感品系蚊虫的AchE可被一定量的杀虫剂抑制,而抗性品系的AchE则不被抑制,因此该方法能够区分敏感蚊虫和抗性蚊虫,用于抗性测定,具有简单易行,检测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中国山东省蚊虫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病毒的携带状况,研究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本研究于2017年和2019年夏季,在济宁微山县、临沂莒南县、东营垦利区、淄博淄川区、烟台龙口市、济南历城区(2017年)和济阳县(2019年)等6个监测点采集蚊虫,分拣分装研磨后,提取上清RNA,使用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乙脑病毒核酸,采用最大似然法估算蚊虫中乙脑病毒的携带率,并对阳性标本进行乙脑病毒PrM基因的扩增测序和系统发生学分析。共采集蚊虫标本36 01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26 969只,为优势蚊种。所有蚊虫分为605份标本进行检测,共检出乙脑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00份,分别来自三带喙库蚊(95)、骚扰阿蚊(2)、中华按蚊(2)和淡色库蚊(1)。2017年和2019年山东省监测点蚊虫JEV总体感染率分别为4.03‰和1.98‰,不同年份不同监测点的蚊虫中乙脑病毒感染率有较大差异。基于PrM基因的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本研究的阳性标本均为基因1型乙脑病毒。本研究证明了山东省蚊虫中存在持续性的基因1型乙脑病毒循环,其感染率随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呈现动态变化,加强人群中乙脑疫苗的接种是保持全省乙脑发病处...  相似文献   

16.
蚊虫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的调节因子及相关嗅觉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永均  吴仲南 《昆虫学报》2007,50(10):1060-1069
嗅觉在蚊虫的吸血寄主搜寻、产卵和糖源搜寻行为中起决定作用,而在交配行为中的作用并不清楚。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近20年来蚊虫化学生态学和嗅觉识别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蚊虫的触角、下颚须和口喙上的嗅觉感器感觉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挥发性化合物。气味分子与嗅觉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的结合所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产生神经动作电位。蚊虫嗅觉神经元编码气味中化合物的组成、浓度及其暂时瞬间的浓度变化和空间分布。吸血前后神经元的活性在数量和质量上有变化,反映了蚊虫在搜寻吸血寄主和产卵行为上的调节。在吸血寄主搜寻中,人体和动物释放的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气味协同引诱蚊虫向目标气味源定向飞行,最后找到吸血寄主。而成熟产卵雌蚊是利用产卵场所释放的腐烂气味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一些蚊虫卵、幼虫或蛹分泌的产卵信息素引诱和刺激雌蚊产卵,并与产卵生境气味起协同作用。植物气味尤其是花香味引诱蚊虫找到蜜源。驱避剂也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嗅觉起作用,一些驱蚊剂由于阻断嗅觉反应而抑制蚊虫的定向飞行。从植物、动物或人体以及产卵场所释放的气味中有望找到有效的引诱和驱避化合物。对蚊虫嗅觉识别机理的认识将使我们开发出有效的蚊虫诱捕技术,进而应用于种群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4月,作者在实验室中观察了水中分别加入肝粉、葵花籽粉、田泥、淤泥、丝藻和人造沙后,对致倦库蚊幼虫的大链壶菌(Lagenidium giganteum)感染率的影响。发现除人造沙外,其他几种物质皆能明显地增加蚊虫的大链壶菌感染率。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蚊虫感染率与所加物质的量成正相关关系。据估计,每100ml水中加入6.4mg葵花籽粉或6mg肝粉分别可使蚊虫感染率增加2倍和3倍。作者认为大链壶菌在肝粉和葵花籽粉中弥漫地腐生生长,并释放大量额外的游动孢子,是这两种有机物增加蚊虫感染率的主要原因。 对田泥、淤泥和人造沙的研究表明,土壤肥力与蚊虫感染率的增加有关。丝藻则可能是由于净化水质造成有利于大链壶菌游动孢子活动的环境而增加蚊虫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蚊虫体内外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构成多样且动态的微生物群系(microbiome).蚊虫微生物群系(mosquito microbiome)在蚊虫的营养、代谢、免疫等诸多生理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蚊虫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蚊虫微生物群系显著影响蚊媒病原体感染和传播,在蚊媒疾病防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全面了解蚊虫生理以及蚊媒疾病传播不能忽视微生物群系的关键作用.本文系统概述了蚊虫微生物群系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微生物群系对宿主生理功能的影响与互作机制,以及基于蚊虫微生物群系的蚊媒疾病阻断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利用微生物群系防控蚊媒传染病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蚊虫是使人类感染多种疾病的昆虫媒介者,消灭蚊虫对预防多种传染病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主要使用化学药物灭蚊,由于蚊虫对多种化学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效降低,而且污染环境,贻害人畜。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寻找灭蚊的新方法,新途径。其中之一是使用蚊虫病原菌进行生物防治,灭蚊效果好,并且对人畜无害,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灭蚊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拉姿 《昆虫学报》1957,(4):481-488
DDT是近十数年来被公认良好的杀虫药剂,目前除大量应用在农业方面外,也广泛用以杀灭公共卫生方面的害虫;尤其近年来在防疟措施中,几成为不可缺少的药剂。然而,它对蚊虫的杀害效力,随着蚊虫生态学研究不断发展,经常获得新的知识。19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