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述了采自青海省的夕蚖属2新种,即西宁夕蚖Hesperentomon ciningense sp.nov.和南山夕蚖Hesperentomon nanshanensis sp.nov.,两新种腹部第Ⅱ~Ⅵ节背板后排具有6对刚毛,毛序为8/12,第Ⅳ~Ⅵ节腹板缺失后排中刚毛Pc,毛序为4/8.西宁夕蚖和南山夕蚖相似,二者可以通过颚腺、雌性外生殖器、前足跗节的长度、感器形状以及腹部第Ⅹ节的毛序加以区分.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古蚖科的6个新种以及其幼虫,其中5种隶于古蚖属,另1种为一新属——中国蚖属。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1985年夏从四川省采到的原尾虫三新种,其中二新种隶属于夕蚖属,另一新种隶属于康蚖属,现分别讨论如下。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1.四川夕蚖Hesperentomon sichuanensis 新种(图1—8)  相似文献   

4.
中国原尾虫的研究:夕蚖属的二新种及其幼虫期的记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5年在青海省囊谦附近和1978年自陕西华山地区,各采到一批原尾虫标本,经过整理鉴定,发现其中有2种隶属于夕蚖属,且与欧洲和美洲产者均不相同,系两个新种,现分别描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1973年冬采自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一批原尾虫标本,经近年来陆续鉴定发表的23种外,尚有檗蚖科的5个种,其中包括4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现记述于后。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扇饰格蚖 Gracilentulus flabelli,新种(图1—10) 全长1032微米。头长112微米,宽88微米,下唇须具3刚毛和1根长形感器。假眼  相似文献   

6.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77,(4):431-439
本文记述始蚖科的三新种及各幼虫期的毛列和毛序的变化。这三个种分隶于富蚖属和康蚖属,此二属在我国尚无记载。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自1963年到1973年从上海佘山和苏州等地采到的2个新属、3个新种和2个新组合,其中一新属隶于夕蚖科,另一属属于古蚖科,现分别讨论如下。 1.夕蚖科一新属和对该科的简评 沪蚖属 Huhentomon Yin 新属 模式种:褶爪沪蚖 Huhentomon plicatunguis 新种。 第Ⅰ腹足2节,第Ⅱ—Ⅲ腹足均为1节;假眼长卵形,具有长而宽的中裂;下颚腺细长如管;腹部Ⅳ-Ⅶ节腹板后排刚毛均有中央毛,第Ⅷ节腹板生2排刚毛共6根;口器、前胸足跗节感觉刚毛以及背、腹部刚毛式均与夕蚖属同型;外生殖器与蚖属者同型。  相似文献   

8.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80,(4):408-412
自1973年以来,先后五次在杭州玉泉附近的山坡上,采集到一批原尾虫标本,其中一种甚为奇特。经观察后发现这种标本的颚腺为三分枝,这是迄今已知原尾虫中尚未记载过的特征。同时它还兼具蚖科两大类型(Acerentulus型和Acerella型)的许多特征,成为一个奇特的混合种,我们拟将此种定为一新属,其主要特征描述如后:  相似文献   

9.
尹文英 《昆虫学报》1983,(2):202-208
1979年7月至1980年8月,金根桃和吴建毅二同志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了连续一年多的采集,采到大批昆虫标本,其中原尾虫也非常丰富。从已鉴定的部分标本中,檗蚖科的一新属、藏蚖属和马蚖属的两个新种,广泛地分布于西藏东南地区。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岁末至次年初,刘祖尧和金根桃二位同志,自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和吊罗山等地,采集到原尾虫标本400多只,经鉴定共计有24种,其中肯蚖属的种类较为丰富,共有8种。除日本肯蚖〔Kenyentulus japonicus(Imadate 1961)〕河南肯蚖(K.henanensis Yin 1983),景洪肯蚖(K.jinghongensis Yin 1983)和小肯蚖(K.  相似文献   

11.
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北部棉区作好越冬防治是消灭虫害的重要措施。本试验目的,为利用红外线辐射处理越冬红铃虫,探索直接杀死越冬幼虫的照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许漱壁  谭jing宪 《昆虫学报》1991,34(3):380-382
细胞遗传学是蚊类、特别是按蚊复合种团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十分有用的方法之一(White,1984;Green等,1984)。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结合生化、生活习性、生态和形态分类等技术,已经发现了许多按蚊近似物种的存在(Kitzmiller,1976;Coluzzi等,1979;Stegniy,1981),明确鉴别各按蚊近似种,对于制定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比较同属赫坎按蚊种团(Anopheles hyrcanusgroup)的两种近似种——赫坎按蚊(An.hyrcanus)和中华按蚊(An.sinensis)的唾腺多线染色体、有丝分裂染色体,确定它们在遗传学上的亲缘关系,为赫坎按蚊种团的分类和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3.
长棘蝠蚤(Ischnopsyllus comans)的畸形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60,(1):111-113
1955年6月间作者在福州市郊的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休上及窝内采到一批印度蝠蚤(Ischnopsyllus indicus)和长棘蝠蚤(Ischnopsyllus comans)。1957年我们将这批标本进行重新整理时发现其中有一只雄蚤和其他上述2种雄蚤不同。经过详细鉴定分析之后,确定其系长棘蝠蚤的一个畸形标本。关于蚤类的畸形问题。Smit 氏已有多篇的  相似文献   

14.
取食雄蜂蛹粉对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卵黄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志成  龚和 《昆虫学报》1992,35(3):273-278
本文比较了龟纹瓢虫Proylea japonica和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取食蚜虫和取食雄蜂蛹粉时的卵黄发生情况.当取食雄蜂蛹粉时,体内卵黄蛋白出现迟,积累速度慢,产卵前期长.但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点滴处理后则能达到与食蚜对照相当的水平.ZR512对取食雄蜂蛹粉瓢虫的作用显著大于取食岈虫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ZR512能促进这两种瓢虫取食雄蜂蛹粉,但对成虫的体重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推论,雄蜂蛹粉基本能够满足这两种瓢虫生殖的营养需要,但对其内分泌有一定的影响,使瓢虫处于类似生殖滞育的状态.本文根据不同食物条件对卵黄蛋白发生的影响不同,建议用卵黄蛋白的量作为生理指标,以快速初步筛选和评估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5.
印度雕蚀菌对三带喙库蚊幼虫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三带喙库蚊幼虫为印度雕蚀菌的寄生宿主,自然界中2—4龄幼虫均可感染印度雕蚀菌,感染后幼虫体肿胀,活动缓慢,对外界抵抗力降低,各龄幼虫虽可蜕皮,但在蜕皮过程中即行死亡。幼虫存活时间各为:2龄的5天;3龄的4—11天;4龄的4—9天,死亡率达100%。印度雕蚀菌的初生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不同,可充满于幼虫的血腔,二型孢子囊的数量以前者为多,死亡虫体中多为成熟孢子囊,囊内可见有成熟而极为活跃的,带有鞭毛的游动孢子。经1—2小时,成熟游动孢子破囊而出,游动于水体中。 病态蚊幼主要滋生于有机物质丰富,水质清澈的秧稻田中。连续3年观察,其滋生地多为固定而局限,未发现与三带喙库蚊滋生同一地的中华按蚊和它种蚊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龚正达  解宝琦 《昆虫学报》1990,33(3):362-365
二刺大锥蚤(Macrostylophora bispiniforma Li, Hsieh & Yang)系李贵真等1976年根据云南德钦标本首次记述的。在此以后,作者等先后从本省的剑川、中甸和贡山又采到数批标本。经进一步研究鉴定,认为其中的贡山标本系一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株被误认为是蚜霉(Entomophthora aphidisHoffm)的菌株经鉴定是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niliforme Sheldon)。 “昆虫学报”Vol.9 No 1 刊出“蚜霉菌剂的简易制备及其田间防治棉蚜实验初报”一文,目前该菌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井已收到防治棉蚜的初步效果。我们对此菌株的分类地位提出异议,经原作者的支持进行了重新鉴定。本文仅记载该菌的形态和培养特性以及学名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库蚊一新种     
孟庆华 《昆虫学报》1958,(4):351-354
雄蚊 头顶的绝大部有很多稀疏、长窄而弯、在显微镜下为黄白色的鳞和稀疏、直立叉状、棕黑色的鳞;有少数直立叉状淡色的鳞。头部两侧复眼之后备有一群灰白色宽而平铺的鳞。喙暗棕;伪关节稍微色淡但未形成清楚的淡色环;喙的尖端超过触须第4节的中央。触须棕黑;第3节的末段外侧和末两节的内外两侧有棕色的长毛丛;第2—3节关接处色淡;第3节外侧腹面有一灰白纵走条未延伸到基部和差一点未到末端;第4节腹面有  相似文献   

19.
将齿叶山杨Populusserrata及其3个变型尖芽齿叶山杨f.acuminati-gemmata、粗齿山杨f.grosseserrata、心形齿叶山杨f.cordata并入汉白杨P.ningshanica。  相似文献   

20.
龙眼蚁舟蛾Stauropus alternus Walker属鳞翅目舟蛾科。近年来,在海南岛文昌县沿海木麻黄林中猖獗为害。它是蚁舟蛾属中首次发现大发生的害虫。关于其为害及生物学特性方面的资料,国内外少见报道。为了及时防治,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1976—1978年于海南岛国营岛东林场对它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