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接诊的7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比较多排螺旋CT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的检出率、神经、血管浸润情况、及选择55例正常胰腺组织比较两者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值的差异。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平扫、动脉期、胰腺期、门脉期检出率分别为63.89%、77.78%、95.83%、90.28%,胰腺期、门脉期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平扫、动脉期(P<0.0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准确性为80.56%(58/72),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43.75%(7/16),阳性预测值85.00%(51/60),阴性预测值58.33%(7/12);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胰腺癌血管浸润的准确性为95.83%(69/72),敏感性为80.00%(8/10),特异性为98.39%(61/62),阳性预测值88.89%(8/9),阴性预测值96.83%(61/63);胰腺癌组织多层螺旋CT扫描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密度值,(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在胰腺癌中诊断价值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影像学分析,来评价64排增强螺旋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平面成像,记录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程度。以病理结果为准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采用双盲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与阳性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相关因素有显著诊断意义的是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其敏感性分别为94.7%、87.6%、56.9%,特异性分别为69.3%、51.6%、62.3%。结论:综合分析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表观情况,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韦兴华 《蛇志》2015,(2):220-2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及MPR重建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病变影像特点与相邻的部位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肿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5例、15例、12例;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性不规则增厚、肿块,增强中度、明显强化;其中气管、支气管瘘3例,主动脉及心包侵袭11例,胃底侵犯2例;42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2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15例,CT扫描淋巴结阳性检出率68.2%;肺内转移2例,肝脏转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食管癌术前扫描,可对肿瘤部位、肿瘤分期诊断做出良好的判断,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案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比较多普勒超声与128排螺旋C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检出率、声像特征比较及两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有38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有22例未腋窝淋巴结转移,在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36例得到确诊,在128排螺旋CT诊断中,30例得到确诊;多普勒超声皮质向心性生长、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横直径比值及淋巴结边界模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128排螺旋CT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比128排螺旋CT结果高,两组方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患者的早期临床诊断和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临床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的准确率。结果多层螺旋CT的检测结果准确率为97.14%,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在中央型肺癌与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率较高,但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因此应根据患者情况结合多种诊断方式进行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普通X线片及CT平扫对于骨折,尤其是隐匿性骨折检出率较低,较易造成漏诊和误诊,随着多排螺旋CT的普及,利用曲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技术后处理图像,成为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的影像诊断手段.探讨多排螺旋CT在对骨折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13例临床怀疑骨折的患者进行CR摄片再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处理后,得到受检部位二维、三维的图像。结果: 相同的对照组经多排螺旋CT、X线检查检查后,新增33例骨折。结论: 多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较传统X线平片能对骨折病例做出更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胃外科收治的胃部肿瘤8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实验组41例,采用螺旋CT扫描,进行胃部肿瘤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5.12%,39/41)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诊断符合率(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中,螺旋CT明显高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在诊断胃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上消化道造影技术是早期胃部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螺旋CT对胃部肿瘤正确诊断率要高,螺旋CT对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够给确定胃部肿瘤分期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最佳复查时间。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95例,在首次检查时均接受了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的检出率,比较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诊断情况,比较各个时间段复查病例的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时的差异。结果:95例患者中最终86例确诊存在肋骨骨折,首次检查时多排螺旋CT的检出率为95.35%(82/86),高于X线平片的82.56%(71/86)(P0.05)。86例患者最终确定共存在骨折289处,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共检出246处,多排螺旋CT共检出274处,多排螺旋CT对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P0.05)。伤后11-20d、伤后41-50d、伤后51-60d的复查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肋骨骨折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21-30d、伤后31-40d的复查肋骨骨折数高于首次检查肋骨骨折数(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首次诊断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伤后21-40d这个时间段是进行复查的较佳时间段,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超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8例,通过彩超观察所有患者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比较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超声检查可见患者颈部出现大小多个不等的低回声,回声不均质,可见细小点状钙化,CDFI:血流信号信号丰富。88例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86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准确率为97.7%,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准确的定位,这对手术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咽异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咽异感症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X线片检查,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颈部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情况及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颈部病变中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30%显著比对照组63.64%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颈部囊肿(肿瘤)、颈椎病(颈部外伤)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CT扫描多平面重建在颈部感染、甲状腺病变中的检出率均比X线片检出率高(P0.05)。结论: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在咽异感症诊断中具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诊断更为细致,可检出各种颈部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螺旋CT增强扫描时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50例、炎性结节26例、结核瘤12例的螺旋CT增强扫描的表现。结果: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结核瘤(P<0.05)。炎性结节强化峰值的时间较恶性结节延迟。恶性结节增强扫描出现点、条状及边缘强化。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周围型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了10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观察并记录X线片与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效果,评价X线平片和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肿块、分叶征、支气管气象征、空洞、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胸腔积液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片(P0.05)。根据外科病理T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2.0%,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0%,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各类型影像学征象具有较好的检出率,对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诊断准确性接近病理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67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64排螺旋CT平扫及多重扫描,并以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容积重建等后期处理,试图分析和探讨64排螺旋CT多重扫描技术及其后期图像处理技术在诊断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中价值。研究结果显示CT多重扫描的检出率(95.52%)明显优于平扫检出率(71.64%);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三维容积重建三种处理技术中,动脉解剖识别方面三维容积重建技术效果最优(p0.05),病灶血管显示方面多平面重建技术效果最优(p0.05),血管连续性显示方面最大密度投影技术效果最优(p0.05);而3种后期图像显示方式在血管形态方面效果均良好(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64排螺旋CT多重扫描技术可较准确的进行肝肿瘤诊断,结合不同后期图像处理重建技术可为肝肿瘤诊断定性,在临床诊断肝肿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不规则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6排螺旋CT对25例怀疑颅骨、脊柱或关节附近骨折的外伤患儿进行扫描并进行后处理(MPR、VR)。结果:25例病例中颅骨骨折15例,脊柱骨折5例,四肢关节骨折5例(其中3例关节内骨折伴有骺软骨损伤)。结论:对于不规则骨骨折,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重建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应横断位、MPR及VR三者相结合判断,为临床提供丰富的、科学的、准确的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技术上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容积漫游(VR)及仿真内窥镜等后处理技术,分析所获得的相关CT资料。结果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较准确、清晰、全面地显示24例累及肺动脉及其分支共152处栓子的位置、形态、范围和程度。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肺栓塞及时准确无创的诊断方法,是临床诊断肺栓塞的首选筛查办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状腺微小癌(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分析TM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7年6月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的TMC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60例为转移组,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137例为非转移组,观察其超声图像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97例TMC患者共224个病灶,术后病理证实60例(67个病灶)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37例(157个病灶)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16.67%(10/60),特异性为94.89%(130/137),准确性为71.07%为(140/197),阳性预测值为58.82%(10/17),阴性预测值为72.22%(130/180)。单因素分析显示TM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形态、钙化情况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肿瘤形态不规则、微钙化是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诊断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低,TM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形态和钙化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7.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螺旋CT检查和钡剂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患儿配合度等。结果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明显高于钡剂造影的85.0%(P0.05);螺旋CT检查诊断耗时与钡剂造影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检查中患儿的配合度为95.0%高于钡剂造影检查的77.5%(P0.05)。结论螺旋CT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准确率高,患儿的配合度高,有利于检查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儿均行多排CT横断面扫描及MPVR重建。结果:53例中,单纯性阑尾炎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4例,其中1例合并紫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33例,其中1例合并回肠末端美克尔憩室;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6例;阑尾脓肿8例。CT平扫以及MPVR重建显示阑尾肿大、增粗(直径大于6mm)30例,阑尾内粪石27例,阑尾周围蜂窝织炎23例,阑尾周围脓肿8例,大量腹水6例。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能为小儿阑尾炎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提高临床术前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与胆囊癌的临床特征分析及螺旋CT检查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腹部螺旋CT检查的41例XGC患者纳入研究,记作XGC组,另取同期医院接受腹部螺旋CT检查的45例胆囊癌患者作为胆囊癌组。分析两组临床特征、螺旋CT检查结果表现,比较两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的差异。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检查用作XGC与胆囊癌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XGC组患者食欲下降、体重下降人数占比均低于胆囊癌组(均P<0.05);而两组腹痛、黄疸、发热、白细胞(WBC)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胆囊扩张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GC组囊壁增厚均匀、壁内有低密度结节人数占比均低于胆囊癌组,而有肿大淋巴结人数占比高于胆囊癌组(均P<0.05)。螺旋CT检查诊断XG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12(39/41)、95.56%(43/45)、95.35%(82/86)。XGC组患者血清VEGF、CA19-9水平均低于胆囊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GC患者食欲下降、体重下降发生率低于胆囊癌患者,螺旋CT检查鉴别诊断XGC与胆囊癌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4)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病理结果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2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前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7例良性病变患者中,单侧发病占比70.18%(40/57),双侧发病占比29.82%(17/57),病灶总数为80个。23例恶性病变患者中,单侧发病占比95.65%(22/23),双侧发病占比4.35%(1/23),病灶总数为24个。边界不清、钙化发生率及囊性变发生率比较,良性病变者均明显低于恶性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病变的强化程度、甲状腺包膜不完整性及淋巴转移发生率均高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判断时,要依据病变密度、边界、钙化情况以及囊变情况、强化特征、包膜的完整性及周围淋巴结肿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有助于对疾病做出正确的鉴别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