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影响预后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相关性,以及各因素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47例,其中男:86例,女:61例;年龄60.83岁,平均(69.6±5.7)岁;高血压病程8-23年,平均(9.7±1.6)年。分析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入院就诊时的临床表现、患者的意识状态、出血位置及出血量、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患者的预后转归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7%;在诸多预后因素中: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以及是否破入脑室等因素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意识状态、出血量、出血位置相关,根据临床症状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02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CVST确诊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16例与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与预后。结果:脑出血患者MRI显示受累横窦8例、海绵窦6例、乙状窦2例;对照组显示受累横窦10例、海绵窦8例、乙状窦4例。脑出血组的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与痫性发作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支持对症治疗,脑出血组预后不良8例,不良率为50.0%;对照组预后不良4例,不良率为18.2%,脑出血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ST合并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MRI诊断有很好的效果,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抗凝、溶栓等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疗程高压氧治疗对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及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高压氧组,每组各80只。采用胶原酶诱导建立脑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根据高压氧介入时间分为6 h介入组、1 d介入组、2 d介入组、3 d介入组等亚组。分别治疗1周、2周、3周、4周,采用Longa评分法、平衡木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评估大鼠动物学行为,采用qRT-PCR检测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结果:不同介入时间、不同疗程,脑出血组、高压氧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脑组织VEGF mRNA与HIF-1α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1周、2周、3周、4周,不同介入时间高压氧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低于脑出血组,脑组织VEGF mRNA、HIF-1α mRNA表达高于脑出血组(P<0.05)。高压氧介入时间越早,治疗疗程越长,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评分越低,脑组织VEGF mRNA、HIF-1α mRNA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动物学行为、促进促血管新生因子表达,且以脑出血后6 h介入、疗程4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族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的作用,而后者是构成血管基底膜的主要成分。MMPs参与了伤口愈合、动脉硬化发生、肿瘤细胞扩散等过程。MMP-9是MMPs中的重要成员,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在脑出血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监测MMP-9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对脑出血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而降低MMP-9表达水平,则可能成为治疗脑出血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脑水肿是脑出血后的危急重症,其预防与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中医药治疗脑水肿是其中一方面,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以整体观为基本,立方考虑了病因病机,不仅在消水肿方面有较好疗效,也参与了其他疾病异常状态的调节。针对此病的特点组方利水通络方,运用于脑出血后经血肿清除术后脑水肿状态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利水通络方立方理论作一探讨。脑出血是卒中的第二大类型,是指原发性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的脑实质内的出血,又称自发性脑出血。该病发生后,依次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并在治疗后24h内和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浆MMP-9水平测定。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MMP-9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可能与降低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脑出血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即按摩康复、主动运动康复、被动运动康复;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出血住院治疗.治疗3个月后,计算和比较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评定患者的肢体的运动能力.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初期,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6,P>0.05;t =0.902,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MA的评分以及MBI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0.742,P<0.01;t =-32.687,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脑出血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即按摩康复、主动运动康复、被动运动康复;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出血住院治疗.治疗3个月后,计算和比较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评定患者的肢体的运动能力.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初期,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6,P>0.05;t =0.902,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MA的评分以及MBI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0.742,P<0.01;t=-32.687,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光 《蛇志》2013,25(3)
高血压病伴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破裂致原发性脑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在50岁以上、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1].该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是急诊常见病之一.目前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救治主要为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时机及方案正确与否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成功关键.现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胡春安  陶钧  顺萍 《蛇志》2014,(3):336-337
目的探讨高频短时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频短时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第1周每日1次,每次2h;第2~4周每周3次,每次3h,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结果 18例患者均安全度过脑出血危险期,4周后转低分子肝素规律血液透析。结论高频短时无肝素透析治疗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恢复期应用蝮蛇抗栓酶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出血恢复期应用蝮蛇抗栓酶的体会165医院王次华,王灵我科近三年来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出血恢复期患者7人,收到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脑出血的理论根据:脑出血和脑血栓虽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除在发病初期有时均采用中性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CT确诊的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出部位等特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6例脑出血患者均24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确诊脑出血,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本研究中66例患者,死亡20例,死亡率占30.3%。其中基底节、脑叶、丘脑、小脑、脑干、多发性脑出血分别占51.5%、9%、6%、10.6%、7.5%、7.5%;其中中线移位率分别为61.8%、83.3%、75%、42.8%、60%、70%。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头颅CT检查,对于辨清脑出血原因、判断预后、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饮食调节、呼吸道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15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确切,未出现并发症,病残率低。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能显著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4.
程继伟 《蛇志》2003,15(3):53-54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其起病急 ,发展迅速 ,死亡率极高。我院近 3年来应用脑出血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1 0 6例 ,其中术后病情加重 2 4例 ,现结合临床资料对脑出血微创术后病情加重原因及防治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4例患者中男 1 5例 ,女 9例 ,年龄 42~ 69岁 ,均经 CT证实出血量在 30~ 1 0 0 ml以内 ,出血部位分别在额、顶、颞叶及基底节区。其中中度昏迷 4例 ,脑疝者 2例 ,浅昏迷以下者 1 8例。合并应激性溃疡 8例 ,肾功能不全 4例 ,二者兼有者 3例。1 .2 治疗方法 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给予临床分组治疗,从而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效果,为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院前急救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接诊后且未入院前给予现场急救措施,;院前未处理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于接诊后直接转运至院内接受治疗,现场并不进行任何急救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及抢救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院前急救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为13.33%、抢救成功率为86.67%、未死亡患者中致残率为15.38%,均明显优于院前未处理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为33.33%、抢救成功率为66.67%、未死亡患者中致残率为35.00%,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现场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与致残率,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病情48h内不再进展即行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和Fugl-Meyer积分、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NIHSS评分和Fugl-Meyer积分、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及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比较,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应尽可能施行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颅内出血是卒中中最严重但却最缺乏治疗方案的类型,其预测及预后均取决于血肿的体积及血肿扩张的范围,降压治疗对于限制血肿增长及改善临床结果是可信的。影响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继续出血的预测很重要,临床通过观察各个临床指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帮助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检查的诊断作用日益提高,CT三维重建技术已显示其诊断的优越性。及早预防脑出血、控制继续出血极为必要,目前的治疗方案致力于解决继续出血以改善预后,而在治疗脑出血后应长期、规律地抗高血压治疗,防止再出血,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本文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发生机制、相关分子信号、CT三维重建在颅内血肿的应用及预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脱水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2.4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15d、30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的差别.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期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颅内压监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监测组39例。对比对照组、监测组围术期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监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监测组甘露醇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纳入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13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纳为再出血组,再出血发生率为18.57%(13/70);剩余的57例未再出血患者纳为未出血组。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入院时收缩压(SB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凝血机制异常、术前血肿量>60 mL、入院时SBP≥200 mmHg均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较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入院时SBP相关,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出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实验分成两组,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以25例早期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采用灯盏花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液中SOD、LDH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实验组SOD活性降低,而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升高。采用灯盏花素治疗后,实验组SOD显著升高,LDH的活性和MDA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灯盏花素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呼吸爆发,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并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可应用于治疗早期脑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