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观察鼻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浸润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近期疗效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我们收集2010年01月~2012年01月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8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两组患者均接受Messerklinger术式单行鼻内镜手术,术后观察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2次/d,1喷/次,持续治疗半年。对照组患者术前处理和手术方法同观察组,术后除不使用布地奈德喷剂喷鼻处理,其余方法及定期进行鼻内镜复查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54例显效(总有效率91.52%),对照组显效43例(总有效率72.8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在半年复发率方面观察组(6.78%)显著低于对照组(20.34%)(p0.05);术后,两组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4、12、24周两项指标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用药并未增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浸润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疗效安全,通过缓解患者鼻腔内炎症反应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促进鼻腔功能恢复,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3)
目的探讨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行单纯鼻窦内窥镜手术,观察组61例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6、IL-8、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糖精清除时间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黏液纤毛清除速率、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窦内窥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各项炎性因子水平,促进鼻黏液纤毛功能恢复,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35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例)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例)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对鼻腔通气和嗅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摘除术治疗,观察组则行鼻窦内镜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症状评分、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鼻塞、脓涕、嗅觉障碍、疼痛及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嗅觉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鼻窦内镜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嗅觉功能以及鼻腔通气的恢复,是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鼻窦炎手术同时行中鼻甲外侧壁切除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3年7月的行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单纯的鼻窦炎开放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鼻甲外侧壁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换药平均次数、SNOT-20评分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术后平均换药次数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显著低于观察组9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SNOT-20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SNOT-20评分,组内比较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SNOT-20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中实施中鼻甲外侧壁切除的临床疗效显著,既不破坏鼻腔解剖结构,又保证了中鼻道的宽大,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不良反应以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6个月复发率为2.94%,与对照组的26.4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而且能够有效清除Hp,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62例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随访1年时的复发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9.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1%低于对照组的27.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氟康唑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佳,复发率低,有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序贯疗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Ⅱ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两组均给予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TR)、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中医症候积分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79.6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TR、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MTR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64%、15.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序贯疗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MTR。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内镜与药物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伴EVB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纠正贫血、扩充血容量治疗,观察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在咽部麻醉下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疗法(EVL),对照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3mg+50 m L生理盐水泵入,兰索拉唑40 mg+100 m 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的出血复发率仅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P0.05);观察组食管溃疡、发热和胸骨后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VL治疗肝硬化伴EVB疗效显著,减少复发率和不良发应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伴有咯血的晚期中心型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中心型肺癌咯血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给予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用药联合全身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4h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止血有效率及治疗后3天、3~7天,7天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0.0%(24/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及咯血等方面的症状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和24h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天、3~7天,7天复发率以及总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止血有效率和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3.3%,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老年晚期中心型肺癌咯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迅速有效,且复发率低,能够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的100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慢性鼻窦炎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随后对100例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依照患者的复发情况评价其预后情况,并分为两个亚组,将术后1年内复发的21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两未复发的79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并分析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三组受检者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EOS)个数高于慢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调节性T细胞(Tregs)水平低于慢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P<0.05);通过绘制ROC曲线,确定EOS、Tregs其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结果显示,EOS、Tregs两者联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检测(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白细胞介素-35(IL-35)、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病程、合并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组织淋巴细胞占比、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EOS个数以及Tregs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哮喘、组织淋巴细胞占比、EOS个数以及Tregs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不仅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够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临床上对于EOS个数增加,Tregs降低的患者要及时改善治疗措施,预防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研究组则行鼻内镜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角色(RE)以及心理健康(MH)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俊华 《蛇志》2017,(1):31-32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为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雌二醇、CA125水平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确诊的可手术三阴性乳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AC-T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在保乳手术前给予TAC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2%,对照组为73.33%;观察组控制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两组总有效率及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脱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67%及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乳手术前采用AC-T序贯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与TAC方案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A酸乳膏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扁平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维A酸乳膏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并随访1年,考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07,P0.05);两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9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5.1%与对照组复发率1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98,P0.05)。结论维A酸乳膏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用于治疗扁平疣,可显著升高血清中CD+4、CD+8浓度和CD+4/CD+8的比值,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祛风止痒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到2011年8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服用盐酸左西替利嗪,进行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祛风止瘁片联合自血疗法进行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瘁、风团等慢性荨麻疹症状及临床疗效;并测定比较血清总IgE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瘙痒、风团等慢性荨麻疹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发率为24%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42%);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E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总IgE的疗效方面一致.结论:祛风止痒片联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肯定,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及控制复发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P0.05)。观察组治疗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13%和9.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和34.62%(χ2=4.98或5.57,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且其中远期疗效较好,能减少其术后复发,具有预防其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踝关节镜探查清理联合腓骨短肌腱外侧韧带重建手术进行治疗。应用美国足踝外科裸-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AOFAS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AOFA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研究组的复发率为0.0%(0/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4/30);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6/3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副韧带重建手术结合关节镜检查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较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5,(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p转阴率(81.1%)明显高于对照组(50.0%),治疗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对照组(81.1%),不良反应发生率(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白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分析IL-17、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有无鼻息肉分为伴鼻息肉(观察1组)49例和不伴鼻息肉(观察2组)46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在术中取其较窄侧的鼻甲黏膜作为检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的IL-17、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1组患者IL-17、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88%(46/49)、85.71%(42/49),均高于观察2组患者IL-17、VEGF的阳性表达率[76.09%(35/46)、65.22%(30/46)]以及对照组患者IL-17、VEGF的阳性表达率[5.00%(2/40)、2.50%(1/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患者IL-17、VE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38.92±5.34)个/LP、(33.21±4.87)个/LP,均高于观察2组患者IL-17、VEGF的表达水平[(28.19±4.56)个/LP、(21.28±4.03)个/LP]以及对照组患者IL-17、VEGF的表达水平[(9.31±2.76)个/LP、(7.19±1.95)个/L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1组患者、观察2组患者中,IL-17与VEGF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息肉组织中IL-17、VEGF的表达显著升高,且IL-17与VEGF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IL-17、VEGF可能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