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和光照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短光照对朱砂叶螨(蜱螨目:叶螨科)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在接近滞育温度(15℃)的20℃时,短光照明显加速叶螨发育,提高种群内禀增长率r_m值;在适温以上则延缓叶螨发育,r_m值相应降低。种群生殖的最适温度长光熙时是25℃,短光照时是30℃。长光照35℃时发育速率最大,r_m(0.3425)最高,种群加倍所需日数最短(1.91天)。各项种群生命参数与温度间的数学关系可分为4类:(1)逻辑斯谛关系:发育时间、5%死亡时间和世代平均时间的倒数值,产卵率(粒/天/♀);(2)直线关系:雌螨寿命,产卵期,r_m和周限增长率(λ);(3)抛物线关系:产卵量(粒/♀),净生殖率(R_0);(4)双曲线关系:种群加倍所需日数。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玉米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宏  苏丽  仵均祥 《昆虫知识》2002,39(4):277-280
研究了温度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种群存活率、生殖率及内禀增长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玉米蚜种群的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种群倍增时间及稳定年龄组配等种群参数。在 1 0℃和 3 5℃条件下 ,玉米蚜若蚜的死亡率较高 ,特别是 4龄若蚜 ;2 5℃最适宜玉米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其种群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施肥量与蚜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方法】对小麦进行不同氮水平处理,观察并检测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发育历期、生殖力和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氮水平增加,麦二叉蚜发育历期缩短;高氮水平(600 mg/L)处理的麦二叉蚜生殖力明显高于其他氮水平(60、150、300 mg/L)处理,其中150 mg/L氮水平处理,蚜虫的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周限增长率等最低,种群数量增加最小;不同氮水平处理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明显变化,随着氮水平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蚜虫内禀增长率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不同氮水平可通过改变叶片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影响蚜虫的繁殖和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评价普通草蛉Chrysoperla carnea幼虫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的捕食反应和选择偏好,以明确普通草蛉幼虫对这2种蚜虫的控害能力.[方法]室内设置不同密度的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统计普通草蛉2龄和3龄幼虫对2种猎物的捕食量,研究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相同猎物密度下,普通草蛉2龄、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量均低于麦长管蚜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对2种小麦蚜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 Ⅱ功能反应模型和Holling Ⅲ功能反应新模型.3龄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9和1.106,大于2龄幼虫对猎物的瞬时攻击率,同一龄期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瞬时攻击率及日最大捕食量大于麦二叉蚜,2龄和3龄幼虫对麦长管蚜的处理时间为0.005 d和0.004 d,均小于对麦二叉蚜的处理时间.普通草蛉幼虫对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高于麦二叉蚜,其中2龄普通草蛉幼虫捕食麦长管蚜的最佳寻找密度最高,为39.200.普通草蛉幼虫对小麦蚜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对麦长管蚜的搜寻效应高于麦二叉蚜,麦长管蚜搜寻效应的下降趋势大于麦二叉蚜.[结论]普通草蛉幼虫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有较大的控害潜能,对于麦长管蚜的取食及控制能力高于麦二叉蚜.  相似文献   

5.
地理统计学表达的麦二叉蚜及蚜茧蜂空间格局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麦二叉蚜及蚜茧峰种群的空间结构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麦二叉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变程在21-61cm之间;蚜茧蜂种群的拟合半变民间函数曲线也表现为球型,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在36-55cm之间,并与麦二叉蚜种群在数量和空间上有较强的追随关系,说明蚜茧蜂种群是麦二叉蚜种群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6.
王超  陈芳  陆永跃 《昆虫学报》2014,57(4):428-434
【目的】 研究阐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繁殖和数量动态规律,为制定该虫防治对策、研究治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扶桑为寄主,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 000 lx及不同光周期(8L∶16D, 10L∶14D, 12L∶12D, 14L∶10D和16L∶8D)条件下,观察了棉花粉蚧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能力,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 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棉花粉蚧1龄若虫和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及雌成虫产仔量均发生了变化,但不同龄期若虫存活率之间差异不大。随着光照时间增加,棉花粉蚧1龄若虫、3龄若虫发育速率加快,8 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为5.43 d和6.35 d,而16 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缩短至4.16 d和4.75 d;整个若虫发育历期也由8 h光照时的15.54 d缩短至16 h光照时的12.74 d,世代历期由27.75 d缩短至23.45 d。长光照时雌虫更早进入产仔期,也有利于雌虫繁殖后代,16 h光照时进入产仔期是18日龄,8 和10 h光照时均推迟至22日龄;16 h光照时单雌产仔量为417.06头,明显高于12 ,10 和8 h光照时的353.59,347.61和336.00头。长光照条件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明显较大,增长潜能更大,16,10 和8 h光照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 175.37,133.94和141.99。该虫生命表参数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加长净增值率(R0)呈逐渐增大趋势,8, 10,12,14和16 h光照时分别为88.57,86.85,100.77,124.16和126.86;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表现类似的规律,8~16 h光照时内禀增长率(rm)为0.1616~0.2066,周限增长率(λ)为1.1754~1.2294;而种群倍增时间(t)则随着光照时加长而缩短,8~16 h光照时为4.29~3.36 d。【结论】 长光照有利于棉花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世代历期缩短,种群增长潜能变强。  相似文献   

7.
王敏  席贻龙  周彬  张烨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6):1017-1123
运用种群增长实验方法, 在4个温度(20℃、24℃、28℃和32℃)和3个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Turpin) Kuetzing密度(1.0106、2.0106和4.0106 cells/mL)共12个条件组合下研究了镜湖夏季出现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 Pallas)的种群增长率、平均混交率、平均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等生殖参数。结果表明, 在各食物密度下, 轮虫种群增长率均在28℃和32℃下最高。平均混交率、平均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等与温度间的关系因食物密度的不同而异。温度对种群增长率、平均混交率、平均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1), 食物密度对种群增长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1), 温度和食物密度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混交率、平均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 0.01)。在1.0106、2.0106和4.0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密度以及28℃和32℃下, 轮虫具有较高的种群增长率(1.501.95/d)表明该种群能够适应较高的水温, 水温不是导致其在夏季水体中具有极低的种群密度(远低于1个/L)的直接因素。在种群存在于镜湖水体期间(7月初至12月初), 特别是当水温降至20℃左右时, 其较高的休眠卵产量为该种群在次年的同一时段在水体中重新出现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和特异性染色方法,对采自芜湖市镜湖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calyciflorus)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进行了等位酶分析。在检测的6种等位酶系统中,依据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谱在克隆间所存在的明显差异,将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的16个克隆划分为4个互不相同的克隆群。对由4个克隆群中分别随机选取的1个克隆(共4个克隆,分别命名为克隆A、克隆B、克隆C和克隆D)在4种斜生栅藻(Scenedesmusobliquus)密度(1.0,2.0,4.0和8.0×106cells/ml)下的孤雌生殖和有性生殖所作的研究发现,食物密度、克隆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混交雌体受精率和休眠卵产量等4项指标均有显著影响。4克隆中,克隆D的这4项指标均最高,而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以及克隆A的其他3项指标均最低。克隆B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A和C的种群瞬时增长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而其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克隆D的种群瞬时增长率、种群中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混交雌体受精率均与食物密度间呈曲线相关。这些结果表明:镜湖萼花臂尾轮虫夏季种群内存在“克隆共存”现象,且有些克隆间在生化遗传和生态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两种肥力条件下的“8455”小麦植株化学成分与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种群消长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钾量、含水量是影响麦二叉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胱氨酸是影响麦长管蚜种群消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光照周期对大草履虫种群变化的影响,以光照周期为变量,将实验样本按24L/0D、0L/24D、12L/12D及6L/18D的光照周期分为4组进行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强度4 800 lx,先后使用稻草汁培养液和酵母培养液,分别在有限培养环境及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2种实验条件下,光照周期对环境容纳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其中全暗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高,光周期对大草履虫种群增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地理种群棉蚜对温度和光周期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室研究了采自越南胡志明市、我国海南三亚市、北京市和新疆石河子市 4个棉蚜地理种群对温度和光周期的适应性分化特征。在 1 8℃配合光周期 L:D=8:1 6和 L:D=1 0 :1 4的条件下 ,越南和中国海南种群无性蚜分化现象 ,而北京和新疆种群则产生大量性蚜并产下受精卵 ,表明短光照已不能诱导低纬度热带地区种群产生性蚜。应用实验种群生命表技术研究了 3 5℃、3 0℃、2 5℃、2 0℃、1 5℃五个温度下新疆种群、北京种群和越南种群的存活、生长发育、繁殖及内禀增长率的差异 ,结果表明 ,在 2 0℃~ 3 0℃的温度区间内 ,各种群间生命参数差异不显著 ,而在低温下 (1 5℃ ) ,差异则比较显著 ,成蚜寿命和产蚜量均为新疆种群 >北京种群 >越南种群 ,表现为高纬度种群大于低纬度种群 ,其内禀增长率也随纬度升高逐渐增大 ,而来自热带地区的越南种群对高温则比较适应 ,其在 3 0℃下种群的成蚜历期和产蚜量均高于其它种群  相似文献   

13.
濒危植物明党参种群生存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伟成  葛滢  盛海燕  常杰 《生态学报》2004,24(6):1187-1193
对中国特有单种属濒危植物明党参杭州种群的生存过程进行了数量分析。针对难以测量明党参个体年龄的问题 ,基于实验数据利用 L ogistic生长模型估算其年龄并得到可估测年龄最高界限为 5 0 a。数量分析表明 ,目前明党参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 ,种群年龄结构类似于老年型 ,种群的净增殖率、瞬时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低 ,世代周期较长。运用 L eslie矩阵模型分析预测未来 30 a中种群个体数量将呈现出下降趋势。在所研究的样地中 ,明党参种群种子萌发和幼苗期 (0~ 5 a) ,成熟期 (15~2 5 a)和老年期 (4 5~ 5 0 a)受到了环境筛的强烈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湿度对烟草粉螟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对湿度85%及温度15,20,25,30℃情况下对烟草粉螟实验种群特定年龄表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了世代平均周期T,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种群倍日数t,种群趋势指标I共5种生命表参数,及不同温度下烟草粉螟卵的发育历期和孵化率,各龄的历期,成虫的寿命与产卵量等,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明确亚致死剂量的吡虫啉对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连续3个世代种群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吡虫啉对麦二叉蚜的LC_(50),经吡虫啉亚致死剂量LC_(40)处理麦二叉蚜后,测定并分析其连续3个世代实验种群生存和繁殖的变化。【结果】同一世代中,吡虫啉LC_(40)剂量处理麦二叉蚜后,可导致F_0世代麦二叉蚜种群的平均寿命、产蚜总数和繁殖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种群(P<0.05),但F_1和F_2世代LC_(40)组试虫的存活率和繁殖相关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世代间LC_(40)组试虫的产蚜总数随世代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多(F=6.38,P=0.002),存活率、平均寿命、繁殖期随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吡虫啉的LC_(40)剂量可显著抑制F_0世代麦二叉蚜个体的存活率和繁殖力,但随着世代数增加,吡虫啉LC_(40)组麦二叉蚜的生存和繁殖力逐渐恢复,F_1和F_2世代与对照组种群的生存和繁殖参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周期性孤雌繁殖的淡水浮游生物——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研究对象.对其安徽品系的休眠卵进行了大、中、小分组,在2个不同食物浓度条件下培养并观察其种群增长、有性生殖方面的特点,以及后代形态大小和新产休眠卵大小。实验发现休眠卵大小对轮虫种群瞬时增长率、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后代形态均没有显著影响;而食物浓度则对轮虫种群的瞬时增长率有显著影响;休眠卵大小和食物浓度均显著影响后代休眠卵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自2011年7月16日起,通过每周1次的轮虫采集、实验室克隆培养、DNA提取、COI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分析,研究了九莲塘水体中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结构的快速变化,并在28 ℃和32 ℃及1.0×106、3.0×106和5.0×106 cells·mL-1斜生栅藻密度下研究了轮虫两姊妹种的适合度特征.结果表明: 所得4批35条COI基因部分序列共定义22个单倍型,其中共享单倍型3个.基于COI基因部分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22个单倍型聚合为2个支系(支系Ⅰ和支系Ⅱ);支系Ⅰ和支系Ⅱ间的序列差异百分比为14.8%~15.6%,它们应属不同的姊妹种(姊妹种Ⅰ和姊妹种Ⅱ).姊妹种Ⅱ的相对丰度较低(仅占1/35),出现时间较短(仅在第2批次出现);姊妹种Ⅰ种群内,3个共享单倍型所代表的克隆均存在重叠现象,而其他克隆存在替代现象.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温度对轮虫的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有显著影响,食物密度对轮虫的平均寿命、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姊妹种对轮虫的平均寿命、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有显著影响,温度和姊妹种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温度和食物密度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后代混交率有极显著影响,食物密度和姊妹种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影响.姊妹种Ⅰ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姊妹种Ⅱ,平均寿命和后代混交率均显著短于或低于姊妹种Ⅱ.  相似文献   

18.
李灿  金道超  柳琼友  李子忠 《生态学报》2007,27(8):3532-3535
通过室内控制温湿度下的种群生态学研究,考察了梯度恒温17~32℃下,温度对药材甲实验种群存活、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7,20,23,26,29℃和32℃下,分别需要74.4,67.6,52.2,46,36.6d和36.2d;温度对卵孵化率、幼虫和蛹存活率、成虫单雌产卵量等参数的影响显著;药材甲种群卵量和种群增长指数均符合二次方程抛物线模型,种群下一代卵量的拟合方程为Npe=-6.338t2 339.01t-3403.4,r=0.953**;种群增长指数拟合方程为Ipg=-0.070t2 3.767t-37.816,r=0.953**;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期增长率、平均世代周期等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均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土耳其斯坦叶螨实验种群生态学与生殖力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不同温度(15℃-33℃)和温度52%-54条件下,观察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Ugarov et Nikolski)实验种群的存活率,产卵量和寿命等,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合表,估测了种群净增殖率(Ro)、内禀增长力(rm)、周限增长率(λ)等生殖力参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温度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和自然内禀增长率的影响。实验在 5种温度即 15,2 0 ,2 5,30和 35℃ ,相对湿度为 80 % ,光照 12∶12 (L∶D)条件下进行 ,并用菜豆Phaseolusvulgaris作为它的寄主植物。实验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非成熟期的发育时间从 15℃的 38d减少到 35℃的 11d。描述卵 ,幼虫和蛹的发育率 (y)随温度 (t)变化的方程分别是 y =1 786 2t - 13 84 1,y =1 16 2t - 4 94 6和 y =0 6 34t - 5 146。雌成虫的寿命在 15℃条件下是 2 0d ,到 35℃时则下降到 9d。最适宜的繁殖温度是 2 0℃- 30℃ ,在此温度范围内每雌产卵量为 158粒到 2 82粒。非成熟期在 2 5℃条件下的死亡率最低 ,为9% ,而最高出现在 35℃ ,为 4 9%。在 2 5℃到 30℃这个温度范围内 ,获得较高的自然内禀增长率(rm)和净繁殖力 (R0 ) ,分别为 0 2 7和 116 8,此结果表明此温度范围最有利于该种群的增长 ,种群的世代增长倍数约为 117倍。实验结果还表明 ,该虫种群的平均世代历期 (T)和种群倍增时间 (t)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而种群有限增长率 (λ)与温度的关系则是正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