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乳酸对杂交瘤细胞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半边结灌注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半连续灌注培养中WuT3杂交瘤细胞在不同灌注速率下细胞生长的动态变化,培养其中主要基质的消耗和代谢物的生成。当灌注速率D从1.0/升高到2.0/d升高到2.0/d时,乳酸得率系数Ylac/glu降低18%,氨得率系数Yamm/gln降低40%,丙氨酸得率系数Yala/gln升高58%,甘氨酸得率系数Ygly/gln基本恒定。说明在灌注速率升高的条件下,细胞会调整代谢机制,丙酮酸和过量的谷氨酸  相似文献   

4.
考察了在半连续灌注培养中WuT3杂交瘤细胞在不同灌注速率下细胞生长的动态变化,培养基中主要基质的消耗和代谢物的生成。当灌注速率D从1.0/d升高到2.0/d时,乳酸得率系数Ylac/glu降低18%,氨得率系数Yamm/gln降低40%,丙氨酸得率系数Yala/gln升高58%,甘氨酸得率系数Ygly/gln基本恒定。说明在灌注速率升高的条件下,细胞会调整代谢机制,丙酮酸和过量的谷氨酸通过转氨作用生成丙氨酸而非甘氨酸。  相似文献   

5.
6.
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培养是一项迅速发展的技术。本文评述了杂交瘤细胞培养条件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反应器培养中的过程参数优化、细胞损伤和保护、营养物质利用和有害副产物的形成、细胞生长和单抗分泌的动力学以及长期培养的稳定性等问题。同时,本文也讨论了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杂交瘤细胞和操作模式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灌注培养和补料培养。  相似文献   

7.
简易的杂交瘤细胞载体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在扁瓶或搅拌瓶中,其培养的细胞浓度和抗体的产量都不高。大量生产单克隆抗体则要依靠各种细胞培养器、中空纤维、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和连续灌注等系统,但这些系统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效果不一。最近Wang G等人采用园片状聚脂载体(Fibra-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培养液 DME/F12(1:1)中加入10μg/ml 转铁蛋白(T),5μg/ml 胰岛.素(Ⅰ),10μmol/L 乙醇胺(E),10-9mol/L 亚硒酸钠(S)及1mg/ml 牛血清白蛋白(BSA)等诸种添加剂成分而构成了本试验的无血清培养基,定名为 LDSF.试验表明,LDSF 可取代常规培养基 DMEM(含10—15%胎牛血清),用于骨髓瘤、杂交瘤细胞的长期传代培养,支持杂交瘤细胞稳定、持续地分泌特异单克隆抗体(McAb),并可用于细胞融合、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9.
在静态和动态培养条件下杂交瘤细胞的生长和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WuT3杂交瘤细胞在静态和动态培养条件下的比较,发现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很大不同。在静态培养条件下,细胞培养周期较长,细胞密度较高;但在动态培养条件下,细胞代谢更加旺盛,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加快,乳酸、氨、丙氨酸等代谢产物的比生成速率较大。  相似文献   

10.
乙醇诱导杂交瘤细胞凋亡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在乙醇诱导下,采用荧光染色、MTT等方法检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及增殖活性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夹心ELISA检测IgG抗体分泌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5lOmmol/L乙醇作用5~6h的凋亡诱导效果最为明显,在诱导条件下,杂交瘤细胞的活细胞数显著下降,凋亡细胞比例较高。抗体浓度明显下降,与乙醇浓度呈负相关,但与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的线性关系。故以此为凋亡检测模型,可为后续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研究提供初步的实验基础,并为乙醇对IgG型抗体分泌的影响研究提供了可能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1.
李云宝  姚曾序 《细胞生物学杂志》1991,13(3):143-144,F003,F004
经逐步降低培液中血清含量,结合增添促细胞生长因子,已经建立了适宜116株杂交瘤细胞长期生长和传代的无血清培液配方。配方成分比较简单,蛋白含量为350μg/ml。在无血清培液巾培养的116株细胞,其抗体分泌水平低于用5%血消培液培养的约33%,其原因可能与细咆生长密度有关。改进培液配方或其他培养条件,如添加一定量的硫代甘油,有可能提高分泌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杂交瘤细胞的大量培养是一项迅速发展的技术。本文评述了杂交瘤细胞培养条件和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反应器培养中的过程参数优化、细胞损伤和保护、营养物质利用和有害副产物的形成、细胞生长和单抗分泌的动力学以及长期培养的稳定性等问题。同时,本文也讨论了在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的操作模式和控制策略的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灌注培养和补料培养。  相似文献   

13.
14.
昆虫细胞培养已经在小儿灰髓炎、乙肝表面抗原等研究中得到系统应用,此外,许多高值的治疗性蛋白药物,如tPA、白细胞介素-2、β-干扰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的研究过程中昆虫细胞及杆状病毒的培养已成为新的生物工程手段。在美国、荷兰等国已成功地得到了外源基因大量表达的药物。在我国也已成功构建了人-α干扰素的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同时昆虫杆状病毒本身可以制备成各种专一性较强的广谱、无公害、无毒性的的农用杀虫剂。但是昆虫细胞及其杆状病毒的大规模培养对  相似文献   

15.
细胞的冻存与复苏是杂交瘤单克隆抗体(MCAb)研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但融合得不到成功,而且得到有价值的杂交瘤也会丧失掉.一、细胞的冻存在液氮中冷冻是保存杂交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最好的方法.在MCAb的研制中,一旦测得较有价值的阳性孔,就要一面进行克隆化,一面扩大培养,并冻存起来,以防体  相似文献   

16.
利用鼠鼠杂交瘤2F7细胞(分泌抗小细胞肺癌单克隆抗体)研究聚乙二醇、葡聚糖与杂交瘤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添加限制浓度,研究添加浓度对葡萄糖消耗速率及氨形成速率的影响。在高速搅拌、高剪切力下考察了添加剂的保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0.04%-0.10%的聚乙二醇能较好地保护杂交瘤细胞,添加聚乙二醇后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增加,而氨的比生成速率没有变化;添加葡聚糖对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没有影响,但降低了氨的比生成速率,并且葡聚糖抑制细胞生长,不适合作动物细胞保护剂;小牛血清能较好地保护细胞;细胞死亡动力学表征为一级反应。在250ml磁力搅拌瓶中培养,培养基中添加0.10%聚乙二醇,培养温度为37.0,搅拌转速为80转/分,细胞能止常生长;而培养基不添加聚乙二醇时细胞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7.
杂交瘤细胞的代谢流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代谢流量平衡模型定量分析了杂交瘤细胞的代谢流量分布。结果表明,在连续培养的杂交瘤细胞中,当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流加浓度分别为13.8和2.6 mmol·L-1时,86.2%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7.5%的生成脂类,进入TCA循环的仅占0.83%;谷氨酰胺中的氮有3%用于核酸的合成,54.5%生成氨,另有38.2%生成非必需氨基酸,碳骨架61.6%生成非必需氨基酸,34.1%进入TCA循环。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新的滚动式细胞培养装置(rolling culture system)和双口滚动瓶(double-mouthed roller).利用分泌抗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单克隆抗体的小鼠杂交瘤细胞作为检验材料,对培养在双口滚动培养装置及常规T形瓶中的细胞生长和单抗分泌进行了比较.在滚动培养装置中(转速2~10 r/min)培养的细胞生长和抗体分泌皆增加30%以上.不同浓度的血清对细胞生长和抗体产量有一定影响,含5%血清的培养液中生长的杂交瘤细胞单抗产量最高;添加少量明胶可增加细胞生长和抗体产量.  相似文献   

19.
连续灌流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工程抗体在基础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 ,以及免疫预防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大大促进了其产业化的进程。目前工业化生产单克隆抗体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发酵罐、中空纤维和固定床等生物反应器培养系统 ,以微载体、微包囊法在体外大规模高密度培养杂交瘤细胞 ,再通过相关的纯化手段浓缩纯化制备抗体[1 ,2 ] 。就操作方式而言 ,一般采用两个基本策略 :①大容量高密度的悬浮培养 ,最多采用的是搅拌式气升式生物反应器 ,通过微载体依托细胞相对固定化 ,降低了搅拌培养时对细胞的剪切力 ,提高细胞的密度和稳定性及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搅拌生物反应器中杂交瘤细胞生长与破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悬浮培养技术,在3种培养基组成下实验考察了生物反应器中机械搅拌强度和气泡对细胞生长和破损或伤害的作用,发现杂交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时,120r/min的机械搅拌强度对细胞产生了生理伤害作用,而造成细胞破损的主要是气泡。血清和PluronicF68对细胞均有保护作用,它们的存在能保护细胞免受流体剪切的生理伤害作用,适应更高的机械搅拌强度,PluronicF68能有效地防止气泡对细胞的破损作用。另外,对它的保护作用机理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