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虾蟹育苗的藻饵料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和蟹,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是人们所喜爱的海珍品。我国对虾养殖面积达100多万亩。对虾属我国有10余种,人工养殖的种类主要有:东方对虾、斑节对虾、墨吉对虾、日本对虾及长毛对虾等。虾生长较快,寿命短,正龄便开始繁殖后代。从受精卵孵化形成的幼体到初具虾形的仔虾要经过无节幼体、蚤状幼体和糠虾游体等几个发育阶段。无节幼体是不摄食的,靠卵黄营养自已,到蚤状幼体才开始摄食微小的藻类植物。蟹如以人工养殖的锯缘青蟹为例,它的发育过程没有对虾那么复杂,受精的卵孵化成蚤状幼体时,离开母体在水中浮游生活,经过几个时期…  相似文献   

2.
海洋浮游藻类的培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展研究的。据报道,用于牡蛎、蛤、贻贝、扇贝、鲍鱼、海参、对虾及鱼类等幼体饵料的种类主要有:单鞭金藻(Monochrysis lutheri),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小金藻(Chromulina pleiades),扁藻(Platymonas sp.),盐藻(Dunaliella sp.),小球藻(Chlorella sp.),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钝顶螺旋藻(Sprinulian platensis)和Picochlorum sp.两种微藻培育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体效果, 为开发凡纳滨对虾开口饵料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对照组D0 投喂商品螺旋藻粉, 实验组D1、D2 分别投喂钝顶螺旋藻和Picochlorum sp., 每组3 个重复,每个重复2 万尾凡纳滨对虾幼体, 在300 L 育苗桶中饲养七天。 结果表明, D0 和D1 组间凡纳滨对虾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两组极显著高于D2 组(P<0.01)。在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 水体总氨氮浓度小于50 umol·L-1、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2 umol·L-1。钝顶螺旋藻可以保证较高的幼体变态存活率, 可以作为凡纳滨对虾开口饵料新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鲍苗的饵料——底栖硅藻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饵料生物的人工培养是水产养殖工作的一个关键,在经济贝类的人工育苗过程中,依据贝苗幼体的摄食习性,选择和培养适宜的饵料生物,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鲍是一种珍贵的海产贝类,其幼体在变态发育中从面盘期进入匍匐期之后,即以吻部舐食附着基面上的单胞藻,其他微小生物和有机碎屑。国外如Croft(1937)、梅林(1961)、酒井(1962)、菊地(1965)、今井(1967)等的报告,都曾指出过采用硅藻来培育鲍苗。几年  相似文献   

5.
我国江河、湖海众多,海岸线长,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淡水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藻类植物生存。藻类植物与人类之间有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一)藻类植物与渔业的关系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的藻类,都直接或间接是鱼类的饵料,其中尤以小型藻类为佳。所有的鱼苗都以藻类与浮游动物为食,当浮游动物缺乏时,它们就只吃藻类。某些杂食性鱼类也偏食藻类,如(?)鱼(PHoxinus)。非洲鲫鱼、遮目鱼也主要以藻类为食料。当人们对池塘中施加肥料时,藻类能够大量繁殖,如绿球藻目(纤维藻、栅藻、小球藻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繁育系统内发生细菌性玻化症(shrimp postlarva 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时期可培养微生物的菌群特征以及优势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细菌体外培养方法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育苗阶段的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其育苗池水和饵料内可培养细菌菌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方法解析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系统内分离纯化的526株具有典型形态差异和群落优势的细菌分属于4门5纲16目24科38属113种。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共453株,占总分离株的86.1%;在属水平上弧菌属(Vibrio)丰度最高,共369株,占总分离株的70.2%;在种水平上,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最优势种,共112株,占总分离株的21.3%,并且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在饵料中具有最高丰度。多元关联分析表明,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逐渐增加。对112株潜在溶藻弧菌的MLSA分析表明,其中100株菌株进一步确认为溶藻弧菌。进一步利用MLSA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发现,100株溶藻弧菌分为9个簇,分离自同类样品的菌株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簇中。【结论】在BVS发生时期,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溶藻弧菌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的优势弧菌,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解析对虾繁育系统可培养微生物演替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对虾苗期病原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唐苗苗  王印庚  王春元  张正  廖梅杰  李彬  荣小军  葛建龙  于永翔 《微生物学报》1963,(收录汇总):3068-3082
【目的】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繁育系统内发生细菌性玻化症(shrimp postlarva bacterial vitrified syndrome,BVS)时期可培养微生物的菌群特征以及优势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细菌体外培养方法结合基因测序技术对不同育苗阶段的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其育苗池水和饵料内可培养细菌菌群的组成与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MLSA)方法解析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系统内分离纯化的526株具有典型形态差异和群落优势的细菌分属于4门5纲16目24科38属113种。在纲水平上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最高,共453株,占总分离株的86.1%;在属水平上弧菌属(Vibrio)丰度最高,共369株,占总分离株的70.2%;在种水平上,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为最优势种,共112株,占总分离株的21.3%,并且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在饵料中具有最高丰度。多元关联分析表明,随着对虾幼体的发育,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影响逐渐增加。对112株潜在溶藻弧菌的MLSA分析表明,其中100株菌株进一步确认为溶藻弧菌。进一步利用MLSA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发现,100株溶藻弧菌分为9个簇,分离自同类样品的菌株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簇中。【结论】在BVS发生时期,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微生物种类。对虾幼体发育过程中,饵料对幼体体内可培养细菌的菌群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溶藻弧菌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繁育系统中的优势弧菌,分布于整个繁育系统,且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解析对虾繁育系统可培养微生物演替规律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对虾苗期病原防控和健康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歧杆菌生态制剂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双歧杆菌)生态制剂作为中国对虾育苗过程中各阶段幼体的饲料添加剂,用于中国对虾育苗生产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育苗生产过程中应用生态制剂有利于提高各阶段幼体对疾病的免疫力,促进提前变态,减少死亡量,对中国对虾幼体的各期发育均无异常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虾对饵料摄食与吸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14C示踪法测定日本对虾糠-3幼体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亚心形扁藻的摄食率、吸收率和利用率;以 ̄3H-葡萄糖和 ̄14C-苯丙氨酸作示踪剂研究人工配合饵料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在日本对虾体内转运和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褶皱臂尾轮虫是日本对虾糠-3幼体最适的动物性饵料之一。糠-3幼体对卤虫无节幼体摄食与利用率不高,但适量投放23只/ml密度的卤虫无节幼体作补充饵料以满足幼体对食物日益增长的需要,有利于幼体的生长。虽然糠-3幼体食性以动物性为主,但单独投放适宜密度亚心形扁藻也能摄食。其利用率可达40%左右。日本对虾的营养物质主要通过中肠被吸收,经血液循环被输送到组织器官。氨基酸更多参与对虾组织构成细胞的成分代谢活动,而葡萄糖则是对虾能量代谢活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1 引  言随着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人工育苗规模的扩大 ,生产实践中有关小型甲壳类活体饵料投喂问题受到生产者和一些学者的重视[1,3 ,4] ,本研究分析中华绒螯蟹幼体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 ,试图从该方面探讨中华绒螯蟹幼体与甲壳类活体饵料动物之间的关系 .有关水生动物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 ,曾在鱼胃中有发现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内微生物的研究未见有报道 ,我们对中华绒螯蟹 氵蚤Ⅰ大眼幼体消化道内甲壳质消化细菌进行了分离筛选 ,以探讨其消化机理 ,并为人工育苗生产中合理选择时机投喂卤虫 (Artemiasalina)、枝角类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拖网法和平板涂布细菌计数法,比较了正常与发病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浮游藻种类组成和异养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四个虾池共观察到浮游藻类31属40种,它们分别属于硅藻Bacillariophyta、绿藻Chlorophyta、蓝藻Cyanophyta、甲藻Pyrr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和黄藻门Xanthophyta,仅二形栅藻和颤藻在四个池内都能观察到。正常池中无论是门类还是种类都超过发病池。正常池中蓝藻的含量分别为6.16%和9.77%,明显低于发病池的18.85%和43.38%。两个正常池浮游藻类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也明显高于发病池,不同池间浮游藻类群落的相似度与对虾发病与否无关。发病虾池水中的总异养菌数比正常虾池中的都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海洋酵母的筛选及应用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洋酵母进行筛选和培养,海洋酵母作为对虾育苗饵料,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提高对虾出苗量24.4 ̄25.7%,且有抗病,不污染水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IC-ELISA方法检测中国明对虾幼体卵黄蛋白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黄蛋白(Vitellin,Vn)是虾卵黄的主要成分,是胚胎和幼体发育的重要营养源.本实验测定和比较了中国明对虾卵及无节幼体期间Vn的含量;探讨了Vn含量的变化对无节幼体发育的影响,为对虾的幼体发育和饵料研究提供r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明仿刺参耳状幼体"烂边症"的病原及其来源,并获得该病的治疗药物。【方法】对烂边症状较为典型的育苗场的发病幼体进行病原学分析,对可疑病原进行人工回接感染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对养殖场育苗系统,包括水源、饵料、育苗池水、育苗池底污物和亲参池水进行细菌学分析,对病原菌进行药敏测试。【结果】从患病幼体分离得到1种优势菌株,人工回接感染证明它对健康仿刺参有较强的致病性,且感染发病与自然发病仿刺参幼体的症状相同。鉴定出"烂边症"的病原为弧菌Vibrio lentus。养殖系统中的细菌浓度均较高(2.8×102-8.8×107cells/mL);病原来源较复杂:育苗池水、池底污物和亲参池水均发现了病原菌,病原菌浓度以池底污物中最多,育苗池水次之,亲参池水最少。新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可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生长。【结论】"烂边症"的病原为弧菌Vibrio lentus;池底污物、育苗池及亲参均可能是本次"烂边症"的病原来源;新霉素等15种常用抗生素可用于该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孵育温度对虾蟹幼体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亲体催产、幼体孵化和幼体培养温度对斑节对虾和中华绒螯蟹胚胎及早期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实验温度(中华绒螯蟹,17~21℃;斑节对虾,26~30℃)范围内,胚胎及幼体的生长发育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但幼体的大小和蜕皮变态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虾蟹幼体孵育的温度效应决定于亲体催产温度及升温方式、幼体孵化温度和培养温度.着重探讨了孵育温度等环境条件对幼体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从虾蟹胚胎和幼体发育期间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等途径开展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1年6-8月在浙江省慈溪市庵东镇凡纳滨对虾低盐(2-3.2)养殖塘调查取得的数据, 分析了混养鳙和银鲫对凡纳滨对虾低盐养殖塘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1) 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5门32属48种, 其中蓝藻门16种, 绿藻门20种, 硅藻门5种, 裸藻门5种, 隐藻门2种, 主要优势种为螺旋藻Spirulinasp.)、湖泊鞘丝藻(Planktolyngbya limnetica)和湖生卵囊藻(Oocystis lacustris)等。(2) 混养鳙和银鲫的虾塘浮游藻类平均生物量(22.7 mg·L−1)要低于仅混养银鲫的(32.6 mg·L−1)和单养对虾的(34.0 mg·L−1), 其中混养鳙和银鲫与仅混养银鲫的蓝藻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46.4%与45.1%, 要低于对虾单养池塘的68.1%。(3) 混养鳙和银鲫的虾塘浮游藻类群落相似度在中、后期较高,而仅混养银鲫的虾塘在后期相似度变化较大。因此, 混养适当密度的鳙和鲫能够改善虾塘藻相, 防止藻过度增长, 促进养殖期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之一,其食性随着生长发育而改变,能利用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饵料。草鱼幼鱼期食性分为三个阶段:浮游动物食性、食性转变阶段和草食性。草鱼食性在其早期发育中变化很大。动物性饵料,如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是早期生长发育阶段重要的饵料成分;随着草鱼的生长,浮游甲壳动物和摇蚊幼虫则成为较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浮游藻类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逐月对中国最大人工滩涂湖泊——滴水湖的浮游藻类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ANOCO4.5软件对浮游藻类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以揭示浮游藻类对生态环境的响应。结果表明:全年共检测到浮游藻类186种及变种,隶属于8门92属,其中绿藻门种类最多,其次是蓝藻门和硅藻门;主要优势种为小席藻、微小平裂藻、银灰平裂藻、不定微囊藻、弱细颤藻、啮蚀隐藻、四尾栅藻、扁圆卵形藻;藻类的年均丰度和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552.29±4591.33)×104cells·L-1和8.15±6.63mg·L-1,藻类现存量各月份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站点间差异不显著;多样性分析显示,藻类物种多样性较好;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总氮等是影响滴水湖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浮游藻类的生长发育,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与光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光直接影响到它的光合作用的进行。在适度的光强度下,光的强度和植物的生长率是成正比的。运方面曾有过不少的工作。但是,在各样光强度的条件下,浮游藻类的数量,  相似文献   

20.
喻晓  张修峰  刘正文 《生态科学》2012,31(3):301-305
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关系对浅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双壳类可通过滤食控制浮游藻类,从而改变底栖藻类与浮游藻类之间的竞争结果。论文通过比较放养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蚌处理组)与不放养背角无齿蚌(对照组)系统中底栖藻类、浮游藻类的生物量和优势种等的变化,研究了滤食性双壳类对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可显著降低浮游藻类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沉积物表面光照条件,从而显著提高底栖藻类的生物量;背角无齿蚌也改变了浮游藻类的优势种,使优势种由蓝藻转变成硅藻。因此,滤食性双壳类有利于促进浅水生态系统从混水态向清水态转变,本研究结果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修复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