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的获奖者是美国科学家甘特·布洛贝尔。他发现了蛋白质内控制蛋白质在细胞内传输和定位的信号。2000年的获奖者是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他们在研究脑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了重要发现。2001年的获得者是美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膜是生物界最通常的特征之一,是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科学家研究膜的过程。根据科学家研究的特点,将膜的研究划分为早期科学家对膜理化特性的探讨和细胞膜分子模型的构建2个阶段,在细胞膜分子模型构建阶段又划分为“三明治”模型、单位膜模型、液态镶嵌模型3个时期。通过介绍对膜的研究过程揭示,人类对生物膜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相互渗透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科研快讯     
《生物磁学》2007,(1):I0001-I0006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出台;科技部:我国将大力增强软科学研究实力;科学家研制出分子级密码锁;科学家找到帮助维生素A进入细胞的“分子锁”;科学家预测2050年大批物种将灭绝  相似文献   

4.
《生物磁学》2009,(12):I0002-I0003
干细胞可用来治疗很多疾病。包括心脏问题、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但是因为人类卵子捐赠者的缺乏,科学家提议用人兽混合胚胎作为合成大量人类克隆胚胎的方式来获得干细胞。但是最新研究显示。人兽胚胎很难成功。该研究报告发表于《克隆和干细胞》(CLONING AND STEM CELLS)杂志。人兽混合医用胚胎从一开始便引起很大争议,但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寄予厚望,认为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到某些疑难疾病的治疗方法。但科学家现在发现,有关创造人兽混合医用胚胎的研究可能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7,(11):59-59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名美国科学家卡佩奇、史密斯与英国科学家埃文斯分享此殊荣。决定每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并为其颁奖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表示,这三名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在干细胞研究领域所取得  相似文献   

6.
绿色荧光蛋白——发现、表达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做出的贡献,日本科学家下村修(Q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ser Y Tsien)共同获得了2008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06,41(12):53-53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宣布,法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草履虫的基因组,这一成果对研究生物进化将会有所帮助。法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草履虫基因组含有约4万个基因,远远多于人类基因组的2.5万个基因。科学家分析说,草履虫基因组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基因,原因在于整个基因组经  相似文献   

8.
德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一种可以将断裂的神经纤维重新接合起来并促使其再生长愈合的新型手术方法。不过科学家说 ,该方法尚须在动物身上继续进行试验才可应用于临床。据德新社报道 ,上述研究由德国联邦教研部资助 ,由罗伊特林根和蒂宾根两地的科学家合作完成。参与研究的施洛斯豪尔教授介绍说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神经断裂后无法重新接合生长 ,但他们在研究中使用某种特殊的微小“导管”先将断裂神经的两端接合 ,尔后再促进其各自重新生长并最终接合。但科学家没有透露有关“导管”的具体信息以及促进神经组织生长的相关机理等。科学家们表示 ,这…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08,(12):7-7
科学家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持有争论,日前,奥地利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食用MON810型转基因玉米会使实验鼠生育能力下降,而且后代重量轻、体质弱。  相似文献   

10.
《生命世界》2010,(5):6-6
以色列科学家制造出一种能够预测陌生气味是否愉悦的电子系统,在该研究中,科学家证明了对气味愉悦性的知觉与气味分子结构之间具有内在的刚性联系。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家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初步研究后发现 ,人类的基因数量远少于原来的预想 ,科学家由此认为 ,生命的特性并不是全部由基因决定的。人类基因只有 3万至 4万个 ,而蛋白质却有 2 5万种 ,因此对蛋白质研究将成为今后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学科前沿。科学家研究发现 ,人类基因是果蝇的两倍 ,比老鼠多 30 0个 ,远少于人类有 6万至 10万个基因的原来预测。负责人类基因组研究科学家认为 ,这表明也许基因并不能包含生命的全部信息 ;同时也表明科学家原来的观点 ,认为一种基因只负责合成一种蛋白质可能是错误的 ,一种基因可能要负责合成几种蛋白质。美…  相似文献   

12.
20 0 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 ,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以及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以表彰他们创造性地应用物理化学分析法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分析测定的研究。其中芬恩和田中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方法”和“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法” ,维特里希则是开创了“利用核磁共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用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科学家在哥德堡大学施特芬·霍曼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该项研究。该研究团队使用酵母细胞制造出了合成电路,细胞之间可通过基因调控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14.
环球风云     
《生物技术世界》2009,(6):90-91
德国研究发现植物冠瘿病发病机理;美国科学家证实端粒酶可延缓衰老;瑞典利用苔藓质粒打开生物技术新大门;西班牙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抗旱具体机制;英发现一种蛋白质对形成疯牛病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升高,世界各国科学家积极地寻找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干细胞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很多科学家着眼于应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综合近些年来各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从胚胎干细胞、胰腺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等4个方面介绍当前的研究情况,同时时比4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国医学遗传学稳步发展,众多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的诸多领域,如罕见疾病的致病基因、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癌症的体细胞突变、遗传学新方法新技术、疾病相关微小RNA(microRNA,miRNA)、疾病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疾病相关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疾病相关可变剪接和分子进化等研究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逐步从常见变异延伸到罕见变异,从遗传学现象的描述到功能机制的确证,从单组学分析扩展至多组学数据整合,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同时,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本文概括性综述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在医学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旨在追踪当前中国医学遗传学领域发展的前沿,与国内读者分享我国科学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拥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获奖。他使用毫微微秒化学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2000年,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共享化学奖。他们在导电聚合物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奖金的  相似文献   

18.
咖啡=汽油?     
伊名 《植物杂志》2011,(1):92-93
据国外媒体报道,咖啡不仅可以当下午茶充饥,还能变成生物燃料驱动汽车。这个说法出自美国内华达大学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煮过的咖啡渣也能用来提炼生物柴油。此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的《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接受生物技术培训的科学家们常常把一些他们不能应用的新技能带回国,他们缺乏设备、原料以及与新技术的联系。为了沟通这一环节,IRRI的科学家们提议建立一个亚洲水稻生物技术网(ARBN)。该组织与IRRI同级,可以接纳IRRI的科学家及国立农业研究系统(NARS)的科学家进行合作研究。在头5年内,ARBN将从5个候选研究机构中培训一组科学家。IRRI的植物病理学家Rebecca Nelson博士说:“我们将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国家建立水稻改良计划,以促成协作并支持生物技术。”IRRI能够收集和传播新的信息和技术,并能组织专题讨论会,联络全球的生物技术学家。网内科学家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10):2002-2002
美国科学家们是从一些癌症病人的身上获得的启发,从而对人类的大脑细胞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一些癌症患者不能正确对待由癌症引起的思想压力,他们与那些冷静的癌症患者相比,癌症的恶化程度会更快,虽然科学家了解这种现象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未揭示这其中的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