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斑马鱼平台研究七种中药单体的降脂作用。通过高脂饮食构建斑马鱼高脂血症模型,使用油红O染色研究七种中药单体对斑马鱼血脂的影响,通过检测斑马鱼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验证药物的降脂作用,并初步探讨药物降脂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高脂饮食后斑马鱼幼鱼血脂升高,经七种中药单体处理后,油红O染色显示大黄酚能降低斑马鱼幼鱼血脂。高脂饮食的成年斑马鱼经大黄酚药浴8周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下降。大黄酚增加斑马鱼肠蠕动的频率,加速肠道排空。上述结果表明大黄酚可降低高脂饮食后斑马鱼的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是大黄酚加快了高脂食物从肠道排出,减少了肠道对脂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目的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是一类胞浆内含有Vitamin A脂滴的特殊类型的细胞。油红O能够使脂肪组织及细胞内的脂滴着色。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油红O染色的方法对分离培养的PSCs进行鉴定。方法采用Histodenz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提取PSCs。异丙醇配制油红O染液,培养的PSCs应用油红O染液染色。结果油红O染色后可清晰显示PSCs内的脂滴。结论油红O染色可以特异性地显示脂滴,是鉴别PSC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斑马鱼模型,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作用,研究其对NAFLD治疗的分子学机制。随机挑选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果酸组(5、10、20μg/mL)。正常组给予3.5%葡萄糖,模型组给予3.5%果糖96 h,诱导斑马鱼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向3.5%果糖的培养液中分别给予相应低、中、高浓度的熊果酸液作为给药组,每天进行1次换液,连续96 h。收集幼鱼,检测幼鱼体重、体长以及肥满度(condition factor)以反映幼鱼的肥瘦程度,进行整体油红O染色、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脂质变性情况和病理组织学损伤程度,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试剂盒检测斑马鱼体脂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肝组织mTOR/SREBP-1c/ACC1/Fasn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斑马鱼肝脏脂质沉积程度严重,斑马鱼体内TG、TC及mTOR、SREBP-1c、ACC1、Fasn mRNA的表达量均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熊果酸组斑马鱼肝脏脂质沉积减少,斑马鱼体内TG、TC及的mTOR、SREBP-1c、ACC1和Fasn 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P0.01),说明熊果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脂质代谢有关,进而抑制肝脏脂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因其结构简单、通体透明、生命周期短和易于培养,常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被广泛用于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抗衰老和及脂肪调控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探索了一种对秀丽隐杆线虫体内脂肪的油红O染色方法,利用1%Triton X-100的透过作用,线虫体内脂滴可被油红O更好的着色,镜下观察颜色鲜红,染色效果较好,为以后研究线虫脂肪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不同浓度油酸处理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选取最佳浓度油酸后,观察最佳浓度的油酸对细胞脂质合成及代谢、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NF-κB、IL-6通路的变化,建立稳定高效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体外研究模型。方法:将HepG2细胞用不同浓度油酸(0、0.5、0.75、1.25、1.5 m M)处理,油红O染色选取最佳浓度后,利用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内脂质合成、代谢及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TLR4-TNFα-NF-κB及IL-6通路活性。结果:利用0.5 m M浓度油酸处理HepG2后,细胞未见明显死亡现象,细胞内脂质合成指标表达增多、代谢指标表达也明显增加,肝细胞功能相关基因表达下调,TLR4-TNFα-NF-κB、IL-6通路激活。结论:0.5 m M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诱导HepG2脂肪变性,利用最佳浓度油酸处理细胞可作为NAFLD体外研究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6.
食用色素对菊花的染色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探讨6种食用色素对菊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菊花对亮兰、柠檬黄适应性较好,其次为胭脂红、苋菜红,对葡萄紫、牛奶巧克力棕适应性较差。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亮蓝(6g/L、4h)、柠檬黄(6g/L、4h),胭脂红(12g/L、6h),苋菜红(9g/L、6h),葡萄紫(20g/L、8h),牛奶巧克力棕(20g/L、8h);适宜的pH值分别为6.6,10.9,10.9,10.2,10.3,10.4。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菊花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5~7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3T3-L1脂肪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成熟,随后用不同浓度的槟榔碱(0、25、50、100 μmol/L)处理成熟脂肪细胞72 h。72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活性;油红O染色观察胞浆内脂滴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S)、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表达。结果:诱导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胞浆内可见大量脂滴;MTT显示:0~100 μmol/L槟榔碱对脂肪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油红O染色后脂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槟榔碱能减少成熟脂肪细胞中脂质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 μmol/L组(对照组)相比,槟榔碱可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内FAS的蛋白表达,增加ATGL和HSL的蛋白表达;其中以50 μmol/L组最为显著。结论:槟榔碱使脂肪细胞脂解增强,可能与降低脂质合成关键酶FAS的表达,增加脂质分解代谢关键酶ATGL和H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构建沙门菌-斑马鱼感染模型,研究幼年斑马鱼体内的异源自噬。用不同浓度鼠伤寒沙门菌浸染受精后72h的幼年斑马鱼,绘制7d内斑马鱼的存活率曲线以确定适宜的细菌感染量。以上述细菌量感染斑马鱼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沙门菌在体内的播散情况;在不同时间点计数细菌菌落,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的表达,同时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自噬体结构。结果显示,以1×109CFU/ml细菌量感染斑马鱼后,2d内斑马鱼存活率为100%,第3天开始出现死亡。荧光显微镜下发现,感染后4h鱼体中有细菌侵入,3d后细菌扩散至全身。细菌计数结果显示,整条鱼感染的细菌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但感染后10h侵入鱼体细胞中的菌量显著低于8h。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感染后8hLc3-Ⅱ表达显著升高,p62表达显著降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感染后8h幼鱼细胞中可观察到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结构。以上结果提示,用鼠伤寒沙门菌浸染幼年斑马鱼构建的模型可用于追踪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异源自噬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油红O染色原代培养的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并予鉴定。方法选取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4天的原代未活化胰腺星状细胞,予100g/L甲醛液固定,磷酸盐缓冲液漂洗后,加入5g/L油红O饱和液染色,镜下动态观察。胞浆内的脂肪滴一旦着色,即可洗去油红,苏木素衬染胞核,漂洗分化脱色后镜下成像。结果未活化的胰腺星状细胞脂肪滴被油红0染成鲜艳的红色,大小不一的串珠样"油珠子"分散于胞质中,簇集成"环状",呈戒环样包绕在细胞核周围。结论油红染色原代未活化胰星状细胞脂肪滴是鉴定该细胞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动物脂质代谢的模型建立中,所进行的Sundon(苏丹)染色效果较差,而经过改进的Oil red O (油红O)染色法,能够使整体胸、腹主动脉血管和心脏冰冻切片的脂质沉着物色彩鲜艳、对比清晰、方法可靠,是较为理想的脂质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重金属锑胁迫下,分析生物体内各类酶活性的变化,了解生物对锑胁迫的响应机制。以斑马鱼为受体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锑溶液(0、10、20、30和40 mg/L)和不同时间(24、48、96和144 h)培养下,斑马鱼体内不同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培养24 h时,不同浓度锑对斑马鱼体内除碱性磷酸酶以外的7种酶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锑胁迫时间增加,斑马鱼体内三磷酸腺苷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乙酰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呈现"锯齿形"变化趋势;碱性磷酸酶酶活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综上分析表明锑对斑马鱼体内自由基调节、兴奋传导、能量代谢、物质运输、机体生长和免疫防御等生命过程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种脂肪细胞内脂滴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油红O染色法和尼罗红染色法对脂肪细胞内脂滴染色的优劣,探讨科研工作中更优的脂滴染色方法。方法采用经典的"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诱导分化8d后,对细胞内脂滴进行油红O染色和尼罗红染色,观察脂滴形态并测定甘油三酯含量。结果两种染色方法中甘油三酯的测定结果一致。但油红O染色过程较为繁琐、耗时较长,染料不易清洗干净,导致染料残留,从而引入实验误差,影响测定结果;而尼罗红荧光染色操作简单、耗时短以及背景更洁净。结论尼罗红荧光染色法应用于脂肪细胞内脂滴的鉴定和定量测定更加简单、便捷。  相似文献   

13.
5种食用色素对百合切花的染色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5种食用色素对百合切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百合花对果绿、柠檬黄适应性较好,其次为胭脂红、苋菜红、日落黄。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有所差异,果绿15 g/L、21 h,柠檬黄11.25 g/L、12 h,胭脂红15 g/L、10 h,苋菜红11.25 g/L、20 h,日落黄15 g/L、17 h;pH值对染色效应影响不显著,各染料溶于蒸馏水时的pH值即可达到较好效果。染色后百合花瓶插寿命稍有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7~9 d观赏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油红O及BODIPY染色选取脂肪代谢理想的细胞模型,并运用高内涵仪器检测SIRT1高表达细胞系中脂肪的变化。方法:在L-02、HepG2、Huh7细胞中进行油红O和BODIPY染色,观察在不同油酸浓度下脂滴的生成情况;将构建成功的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V166.SIRT1及空载体病毒GV166.Control感染L.02细胞,qPCR及Western.Blot检测感染细胞中SIRT1的表达水平;高内涵系统检测L-02SIRT1和L-02control细胞系产生的脂滴荧光强度,以确定油酸诱导的最佳浓度及最佳刺激时间。结果:通过油红O及BODIPY染色发现L-02细胞更适宜作为脂肪代谢的细胞模型;成功构建SIRT1过表达慢病毒载体GV166-SIRT1及空载体病毒GV166.Control,qPCR及Western.Blot检测显示转染病毒后SIRT1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在油酸刺激浓度0.4mM、诱导时间12h时,L-02SIRT1细胞中脂滴的荧光强度明显较L.02control为低。且这种差异达到最大化。结论:成功建立SIRT1过表达稳定转染细胞系,并证明高表达SIRT1能够抑制脂肪合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羊栖菜多糖(SFPS)对秀丽隐杆线虫脂肪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SFPS配制NGM培养同步化秀丽隐杆线虫,经油红O染色后,裂解虫体,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同时采用外翻肠囊法,考察不同浓度SFPS被大鼠小肠吸收的情况。结果在含不同浓度SFPS配制的NGM培养基上生长的线虫,当SFPS浓度越高,线虫吸光度值越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在低剂量浓度下(0.6mg/ml),大鼠小肠对羊栖菜多糖吸收不明显。结论SFPS可减少动物体内脂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小肠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有孔虫生态学研究中,区分底栖有孔虫活体与死亡壳体多使用虎红染色方法,但关于具体的染色时长、处理方式等方法描述比较简单,如仅有"采用虎红酒精染色",其具体方法常语焉不详,影响了研究结果比较的可靠性。为探求不同染色方法到底对实验结果产生多大偏差、有多少影响,本文利用经钙黄绿素培养的潮间带底栖有孔虫进行虎红酒精溶液方法对底栖有孔虫进行染色实验,结合活体有孔虫壳体生活时吸收的钙黄绿素能产生荧光效应,评估了不同保存条件下染色溶液的浓度、染色时间等处理方法下的染色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浓度的虎红酒精溶液适合区分活体与死亡底栖有孔虫壳体的染色要求,可以识别97%的活体底栖有孔虫;活体底栖有孔虫可以从一两个房室到多个房室被显著染色、呈现鲜艳的玫瑰红色,且这些被染色部分可以分布在早期、中期和后期房室。而实验保存处理方式以采集样品后立刻进行染色为佳,若条件限制则可使用纯酒精浸泡或冷冻保存处理后,尽快进行染色。染色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上较为合适,但对较长时间保存的样品则建议增加染色时长——两天以上,以达到染色效果。比较而言,酒精浸泡或冷冻保存比福尔马林浸泡样品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斑马鱼补钙和肠蠕动模型,验证和对比不同牛奶补钙和酸奶促进肠蠕动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发育健康且阶段一致的3 dpf野生型斑马鱼,加入不同浓度(2. 5、5. 0、10. 0 mg/m L)的纯牛奶稀释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处理至7 dpf后,用2 mg/m L钙黄绿素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计算斑马鱼的椎骨荧光强度。选取5 dpf的斑马鱼,用尼罗红染料处理16 h,加入不同浓度(2. 5、5. 0、10. 0 mg/m L)的酸奶和乳酸菌饮料稀释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处理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照,计算斑马鱼肠道内荧光强度。结果纯牛奶、酸奶和乳酸菌饮料作用效果都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6种纯牛奶中2种纯牛奶处理的斑马鱼骨骼荧光强度有一定增加; 8种酸奶和乳酸菌饮料都显著引起了肠道荧光强度的减弱,酸奶的效果优于乳酸菌饮料。结论纯牛奶、酸奶和乳酸菌饮料对斑马鱼的最大耐受浓度(MTC)为10 mg/m L,且对斑马鱼起到补钙和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对HepG2细胞增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包裹si RNA的方法沉默HDGF基因,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D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检测细胞总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并用油红O染色,CCK-8检测及琼脂糖凝胶克隆形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脂质代谢相关酶的mRNA表达。结果:将靶向HDGF小干扰(si RNA-HDGF)转染到HepG2细胞后,可明显抑制HDGF的mRNA表达(P0.001)和蛋白表达。HDGF蛋白抑制后,细胞增殖在48 h(P0.01)、72 h(P0.001)和96 h(P0.001)均明显降低;细胞内总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P0.01)。此外,油红O染色显示细胞内脂滴有明显的减少。脂质代谢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FASN)、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及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P0.001,P0.001,P0.01)。结论:抑制HDGF的表达可明显降低HepG2细胞内脂质代谢水平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19.
研究Leptin过表达对猪前脂肪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旨为进一步研究Leptin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Leptin过表达与野生型猪皮下脂肪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前脂肪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诱导分化形成脂滴,通过油红O和Bodipy染色后观察脂滴面积并分析脂质的含量,利用Q-PCR检测脂滴形成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诱导4 d后可分化形成脂滴,油红O和Bodipy染色的结果显示,Leptin过表达猪前脂肪细胞脂滴数量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P0.05);且脂质合成相关基因PPARγ、SCAP、SREPB1和PLIN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野生型(P0.01)。结果表明,过表达Leptin可促使猪前脂肪细胞中PPARγ、SREPB1、SCAP、PLIN2基因的表达下调,进而抑制脂滴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改良的油红O脂肪染色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日常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显示组织内的脂肪常采用油红O进行染色。应用过程中发现,配制该染液所用的丙酮和异丙醇容易挥发,致使染液产生沉淀,染色时易在组织切片上留下红色的结晶,给染色结果的准确判断带来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对染液配方进行了改进,收到较好效果。材料和方法1·标本人或动物的肝组织等,甲醛—钙液固定,冰冻切片,厚10μm。2·改良的油红O染色液油红O 0.5g,50%乙醇100m l。将油红O溶于乙醇内,且不断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可。配制好的染液置磨口瓶内保存备用。3·染色步骤①切片干燥后入50%乙醇稍洗;②油红O乙醇染液作用8m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