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涂小云  陈元生  陈娟  胡章龙  金义钦  徐飞 《昆虫学报》2012,55(10):1185-1192
为探明不同波段LED光对毛健夜蛾Brithys crini (Fabricius)行为的影响, 在实验条件下观察了4种不同波段(红光: 620~625 nm; 绿光: 520~523 nm; 蓝色: 465~467 nm; 白光: 460~465 nm)LED光源下毛健夜蛾幼虫的假死、 爬行、 静止、 取食、 排便、 瞭望及其他行为和成虫交配及产卵行为。结果表明: (1)毛健夜蛾幼虫在红光、 绿光、 蓝光和白光4种LED光源下, 爬行、 静止和取食行为时间分配差异极显著(爬行、 静止和取食: P=0.000), 红光组爬行的时间占98.06%, 绿光组取食时间占83.65%, 蓝光组爬行和静止时间占91.56%, 白光组爬行时间占61.16%; 爬行、 静止、 取食、 瞭望及其他行为发生率差异显著, 红光组和白光组爬行行为发生率最高, 分别为47.37%和32.00%, 绿光组取食行为发生率最高为40.00%, 蓝光组爬行行为发生率最高为32.35%; (2)毛健夜蛾跌落幼虫在4种LED光源下, 假死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但假死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红光组假死持续时间显著长于蓝光组和白光组; (3)4种LED光源处理后, 交配和未交配的单雌产卵量无显著差异; (4)第1-2天的暗期分别使用4种光源, 则交配和产卵高峰均出现在第3天的暗期, 而第1-2天的暗期不使用光源, 则交配和产卵高峰出现在第1天的暗期。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不同波段光源对毛健夜蛾行为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光周期和LED光源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光周期和LED光源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等行为的影响,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在光期光源为白色日光灯,光照强度约为500 lx, RH 75%±2%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了30℃时6个不同光周期(16L∶8D, 15L∶9D, 14L∶10D, 13L∶11D, 12L∶12D和11L∶13D)下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行为;26℃时暗期以不使用光照(12L∶12D)为对照,使用红、黄、蓝、绿和白光5个不同LED光照(分别记为12L∶12R, 12L∶12Y, 12L∶12B, 12L∶12G和12L∶12W)下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移动、交配和产卵行为。【结果】当光照时长从13 h延长至16 h时,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当光照时长从12 h延长至15 h时,产卵量有增加的趋势。光周期为14L∶10D和13L∶11D时,成虫取食频次(分别为45.25和25.00次/5对)显著低于其他光周期下,光周期11L∶13D下产卵量(仅有7.25粒/5♀)显著低于其他光周期下。蓝光处理组取食频次(112.50次/5对)显著高于黄光和绿光处理组(分别为77.0和66.25次/5对);黄光和绿光处理组产卵量(分别为261.50和285.50粒/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延长光照时间,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频次和产卵量均有增加趋势;暗期使用蓝光时成虫取食频次增加,而使用黄光和绿光时则产卵量增加。光周期和LED光源对其移动和交配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明光期位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Henosepilachna vigintioctopunctata(Fabricius)成虫的取食与爬行行为影响,为今后利用光干扰其节律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验条件下(26±0.5)℃,RH75%±2%、不同光期位点(L_(06:00-18:00),L_(10:00-22:00),L_(14:00-02:00),L_(18:00-06:00),L_(22:00-10:00)和L_(02:00-14:00))下每1 h观察1次并记录各处理下取食和爬行发生情况,连续观察5 d。【结果】(1)雌雄虫取食行为具有节律性,雌雄成虫取食行为相对集中发生在上午10:00—12:00;各光期位点处理组白天取食百分率均高于夜间。(2)雌雄虫爬行行为亦具有节律性,雌雄成虫爬行行为虽可发生在白天不同时间段,但绝大部分发生在光期;各光期位点处理组光期爬行百分率均高于暗期。【结论】不同光期位点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取食和爬行行为节律性影响不同,其中对取食行为节律影响甚微,对爬行行为节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光周期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羽化节律的调控作用,为小菜蛾的季节性种群动态预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自然光周期和逆转光周期条件下,观察小菜蛾每日的羽化情况。【结果】在自然光周期和逆转光周期条件下,小菜蛾蛹在24 h均可以羽化。正常光周期下,羽化行为表现为近似抛物线形昼夜节律,雌成虫通常在黑暗阶段羽化(18:00-6:00),而雄成虫大多在光照阶段羽化(6:00-18:00)。在逆转光周期下,小菜蛾蛹的羽化无明显规律。在正常光周期下,雌成虫的羽化频率在光期和暗期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相比于暗期,雄成虫在光期羽化率较高;在逆转光周期后,雌成虫在暗期(6:00-18:00)的羽化数量比光期(18:00-6:00)高,雄成虫暗期的羽化数量比光期低。【结论】光周期逆转后小菜蛾雌成虫和雄成虫的羽化节律明显改变,这将有助于阐明害虫光周期变化与生物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不同波长的LED光源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求偶、交配及繁殖等生殖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红(625~630 nm)、橙(600~605 nm)、黄(590~595nm)、绿(525~530 nm)、蓝(455~460 nm)和白(6 000~6 500 k)6种LED光源在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交配期进行照光处理,观察统计其求偶和交配行为以及单雌产卵量、卵孵化情况和有效后代数量。【结果】韭菜迟眼蕈蚊成虫求偶前期时长在橙光下最长,为28.48 min。求偶率在蓝光下最高,为86%;橙光下最低,为48%。交配期时长在蓝光下最长,为4.59 min;橙光下较短,为4.23 min。单雌产卵量在各波长光源下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卵孵化率在蓝光下最低,仅为43.41%。有效后代数量在蓝光下最低,仅为27.00头;橙光下次之,为43.40头。【结论】LED光源的波长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殖行为,其中橙光(600~605 nm)不利于其求偶、交配和繁殖;蓝光(455~460nm)虽有利于其求偶和交配,但明显抑制其繁殖。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成虫对不同LED光的趋性行为反应,初步筛选出该虫趋光性不同的光色并进一步研究其对成虫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研发特异性强且绿色高效的荔枝蒂蛀虫灯光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对比实验法,测试了荔枝蒂蛀虫雌蛾对9种供试光源的趋性行为反应,并进一步研究夜间LED光照射对荔枝蒂蛀虫成虫交配率、繁殖力及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荔枝蒂蛀虫雌成虫对不同LED光的趋光反应率由高到低为:蓝(445~450 nm)>紫(400~405 nm)>红(655~665 nm)>蓝绿(475~480 nm)>橙(600~605 nm)>绿(515~520 nm)>黄(570~575 nm)>白(400~700 nm)>黑暗>紫外(365 nm),试虫对紫外光表现出明显的避光性,对7种单色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趋光性,其中对黄光和白光的趋光率在50%以下.在繁殖生物学方面,夜间50 lx的LED黄光和白光持续照射能使荔枝蒂蛀虫成虫的交配率由93.75%降低至50%以下,且产卵前期延长,雌蛾产卵量显著降低.此外,夜间不同LED光源照射能抑制已交配荔枝蒂蛀虫雌蛾产卵活动,白光照射组的单雌日均产卵量降低程度最大,为50.71%,黄光次之(48.96%),蓝光最小,为38.06%.综上所述,荔枝蒂蛀虫雌蛾对LED白光和黄光的趋光性较弱,夜间适当的LED白光(400~700 nm)和黄光(570~575 nm)持续照射可有效降低成虫交配率和繁殖力,该结果对促进LED白光干扰防控荔枝蒂蛀虫技术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涂小云  支忆  刘可  邢旭  吴梁  强文静  周云红  谢建坤 《生态学报》2015,35(20):6750-6758
为探明温度和光照对夹竹桃天蛾幼虫行为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5个温度(20、25、30、35和40℃)和5个不同波段的LED光源(红光620—625、黄光580—585、蓝光465—467、绿光520—523和白光460—465 nm)下夹竹桃天蛾幼虫的行为,结果表明:(1)温度对夹竹桃天蛾幼虫行为发生频率和时间分配有影响,各实验温度下休息时间分配均较多。(2)LED光源对夹竹桃天蛾幼虫行为发生频率和时间分配亦有影响,绿色LED光源下的瞭望行为发生频率最高,取食时间分配也最多。(3)各种行为的昼夜节律性因光照条件不同而异。爬行、瞭望、取食和休息行为在16L∶8D光照条件下均显示了昼夜节律性,16L∶8R光照条件下的行为(除第2天的瞭望行为外)具有类似的节律性,爬行行为在黄光处理下保持了节律性,而在蓝光和绿光处理各种行为节律性不明显。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光温对夹竹桃天蛾幼虫行为的影响因温度高低和LED光源颜色(波段)及自身行为种类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8.
梨小食心虫对LED光的趋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对LED光的趋性及果园利用LED光诱捕梨小食心虫的效果,为开发基于梨小食心虫趋光行为的新防治手段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室内观察梨小食心虫成虫对不同波长的4种LED光及白光的趋性及暗适应时间、性别、日龄和光照强度对趋光性的影响,进一步调查了LED光对田间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成虫对520 nm的绿光趋性最强。15日龄成虫中,以3日龄成虫趋光性最强,且雌虫趋光性显著高于雄虫。在暗适应0.55日龄成虫中,以3日龄成虫趋光性最强,且雌虫趋光性显著高于雄虫。在暗适应0.53.0 h范围内,梨小食心虫成虫的趋光性表现为"抛物线形",以暗适应2.0 h时趋光性最强,并显著高于其它暗适应处理时间。在550、650、750、850 lx光照强度下,以650 lx光强时的趋光性最强。田间诱捕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的LED灯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均不理想,不适于梨小食心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锈赤扁谷盗成虫趋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灯光诱捕技术防治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的可行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锈赤扁谷盗成虫对不同光源的趋光反应。【结果】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实验所选取的光源都有一定的趋性。在可见光中,对主波长为575 nm的光源的趋性最强,对430、495、620、530和450 nm光源的趋性依次降低。在紫外光中,对主波长为385 nm的光源的趋性显著高于对主波长为365、375和395 nm的光源;1~10日龄的锈赤扁谷盗成虫,随日龄的增加,成虫趋光性先增强后有所减弱;雌虫的趋光性高于雄虫,且交配状态会影响雌虫和雄虫的趋光性。交配会抑制雄虫的趋光性,但是交配后的雌虫的趋光性增强;短期饥饿处理和灯光经历对害虫趋光性无显著影响。【结论】锈赤扁谷盗成虫对光波长的选择偏好性证实了其灯光诱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寻求高效无污染的防治害虫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 Frey的方法。【方法】本文在人工气候室条件下,采用行为、化学生态学等研究方法,系统观察了异迟眼蕈蚊的羽化节律、交配行为,并对其性信息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异迟眼蕈蚊羽化没有明显的昼夜节律,雌虫在16:00—21:00达到羽化高峰,雄虫羽化高峰出现在17:00—23:00,成虫在光期的羽化数量占总羽化数量的72%。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多发生在羽化后10 min左右,交尾时间3 min左右。异迟眼蕈蚊雄成虫在"Y"型嗅觉仪中对雌成虫及雌成虫腹部粗提物具有正趋向行为反应(P<0.01),证明异迟眼蕈蚊雌虫释放性信息素。【结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雌、雄成虫腹部粗提物进行化学分析,得到雌成虫特有的3种化学物质:正十二烷、正十六烷酸、(Z,Z)-9,12-十八烷二烯酸,这些化合物可能是异迟眼蕈蚊雌成虫的性信息素成分。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