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化学防治是目前控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为害的最有效的方法。化学药剂在对红火蚁起到良好防效时,也会对发生区的其他节肢动物群落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了红火蚁常用防治药剂施用后对红火蚁典型发生区域-草坪生境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使用网捕法和陷阱取样法调查处理和对照区的节肢动物。【结果】调查表明,施用推荐剂量的0.015%多杀菌素饵剂35 g/巢、0.045%茚虫威饵剂5 g/巢、0.096%氟虫腈粉剂30 g/巢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后,对草坪上节肢动物群落产生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药处理后,各处理区节肢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处理后45 d后,多杀菌素饵剂、茚虫威饵剂、氟虫腈粉剂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处理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1、2.0、1.8和2.1,显著高于对照区的1.5。通过主成份分析得到施用30 g/巢0.096%氟虫腈粉剂和2 000倍液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灌巢对节肢动物群落恢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造成节肢动物群落中的非靶标生物的死亡。【结果】红火蚁种群在被药剂压制后,各药剂处理区中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35 g/巢的0.015%多杀菌素饵剂和5 g/巢的0.045%茚虫威饵剂对节肢动物群落相对安全,节肢动物群落相比对照区在防治后表现为物种相对丰富和群落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2.
茚虫威在豇豆中残留动态及安全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法,研究15%茚虫威(安打)乳油在豇豆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安全使用技术。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0.01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kg;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7%~92.8%,RSD为3.43%~5.27%。残留消解动态表明,茚虫威在豇豆中的原始沉积量间隔7d连续施用2次>施用1次;残留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茚虫威施用1次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2.7180·e-0.2500t,半衰期(DT50)为2.8d,消解99%所需时间T0.99为18.4d;施用2次的消解动态方程为C=2.3712·e-0.2404t,DT50为2.9d,T0.99为19.2d。在豇豆采收期施用茚虫威有效成分48.21g/hm2 1次,或间隔7d连续施用2次,在末次施药后11d采集豆荚样品检测,残留量均<0.2mg/kg,平均残留量分别为0.103mg/kg和0.111mg/kg,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符合日本最高残留限量(MRL)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敌敌畏在3种豆类蔬菜及其土壤中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敌敌畏在毛豆、豌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及在豌豆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进行田间测定。结果表明,80%敌敌畏乳油500~2000倍液施用1 d后的降解率均达93%以上;3 d后残留量≤0.02 mg/kg,降解率均达99%以上;5 d后未能检测到残留(检出限<0.005 mg/kg)。敌敌畏农药在豌豆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半衰期(DT50)为4.3 d。  相似文献   

4.
【目的】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不同品级的个体在群体生存中担负不同的功能。然而,红火蚁群体中不同品级个体的药剂敏感性还不清楚。【方法】本文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氟虫腈、高效氯氰菊酯和茚虫威三类不同药剂对红火蚁各品级个体的触杀毒力,以了解其药剂敏感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红火蚁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对氟虫腈最为敏感,高效氯氰菊酯次之,而对茚虫威的敏感性最低,但不同品级个体的药剂敏感性规律却基本一致。有翅雌蚁、有翅雄蚁和蚁后的药剂敏感性最高,3个品级个体的药剂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除高效氯氰菊酯外,兵蚁的敏感性显著低于有翅蚁和蚁后,而工蚁又显著低于兵蚁。4龄幼蚁对供试的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非常低,致死中量分别为428.77 mg/kg、699.77 mg/kg和1 159.95 mg/kg,比对有翅雌蚁的致死中量高数百至数千倍。对毒力线斜率值的分析发现,同一品级内个体间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氟虫腈的敏感性表现出品级内个体较大差异,特别是兵蚁和工蚁的敏感性差异最大,其斜率值分别为1.1和1.8,而对茚虫威的个体敏感性差异极小,其斜率值均≥4.7,且工蚁个体间表现出最高的同质性,其斜率值达7.8。【结论】同一品级的个体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差异没有一致规律,但基本上表现出个体差异较小的特点,特别是4龄幼蚁、有翅雄蚁和蚁后3个品级内个体的药剂敏感性差异较小,其斜率值均≥4.0。本研究的结果为田间防治红火蚁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法及田间试验法研究氯氰菊酯在香蕉及蕉园土壤上的残留降解动态。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香蕉上的原始沉积量较低,不同施药剂量有明显的差异。氯氰菊酯在香蕉及蕉园土壤上降解速度较缓慢,残留降解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关系,在香蕉上两种施药剂量的降解速率相接近,半衰(T1/2)为12.1~12.8 d、降解99%需时(T0.99)为80.3~85.1 d;在蕉园土壤上T1/2、T0.99分别为8.0 d、52.9 d。在香蕉上距第2次施药后62~70 d最终产品残留量<0.01 mg/kg。在福建蕉区氯氰菊酯按常规施药方法,间隔期7 d连续施用有效剂量56.25 g/hm2两次,施药安全间隔期可推荐为>7 d,最终产品质量符合NY/T 750-2011规定的MRL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及筛选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高效低毒的药剂,以应用于红火蚁的化学防治。【方法】本试验采用胃毒、药膜法测定阿维菌素、甲维盐、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4种农药对红火蚁工蚁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辛硫磷对红火蚁工蚁的胃毒LC_(50)值最小,为3.42×10~(-4)mg/m L;而甲维盐对红火蚁工蚁的触杀LC_(50)值最小,为2.56×10~(-5)mg/m L。【结论】红火蚁工蚁对辛硫磷、甲维盐较为敏感。甲维盐作为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经过化学修饰而得到的一种高效杀虫剂,利用红火蚁"交哺习性"进行传毒,作为胃毒饵剂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的控制效果。【方法】根据梨小食心虫的生物习性,采用浸渍法和浸虫法对梨小食心虫1日龄、3日龄、5日龄的卵和3龄、5龄幼虫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采用药膜法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的控制效果。【结果】0.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1日龄、3日龄和5日龄卵的致死中量分别为6.5195、4.5789、6.6268 mg/L,对初孵幼虫的致死中量为6.0495 mg/L,效果较好,而对3龄和5龄幼虫几乎没有杀伤作用。使用有效成分为2.0 mg/kg~3.0 mg/L的印楝素乳油在田间进行梨小食心虫防治试验时,药后5 d和10 d的防治效果在63.18%~76.22%之间,至药后15 d时,防效则下降到27%以下,果实受害明显,表明该药剂已失去控制作用。【结论】印楝素乳油不能作为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专用药剂,仅可在其发生危害的初期,防治其他害虫时,作为兼治的药剂来使用。  相似文献   

8.
辛硫磷在柚园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沙田柚园上桔实雷瘿蚊的防治期适期喷施40%辛硫磷乳油(3.75kg/hm2),其在不同果园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为81.65~132.96mg/kg,半衰期为2.7~4.5d,药后7d各处理点辛硫磷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
蔡婷  张珊  李鑫  向文良 《微生物学报》2023,63(7):2864-2879
【目的】探究土壤中四环素残留对土培黄豆芽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正确评估抗生素残留对蔬菜种植业的影响及制定土壤-蔬菜系统中抗生素污染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模拟土壤中不同四环素残留水平(0、25、50mg/k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测定黄豆芽中的四环素残留量、理化方法测定黄豆芽的营养品质、高通量技术测定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果】黄豆芽中四环素累积量随土壤中四环素残留量的增加而增加,累积量分布表现为根>下胚轴>子叶;四环素残留显著抑制黄豆芽的根和下胚轴的发育及其生物量、维生素C含量和抗氧化性,但增加了纤维素含量。在这些指标中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最显著,在黄豆芽生长第5天,25mg/kg和50mg/kg四环素残留组中,黄豆芽中维生素C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1.35%和49.80%;此外,四环素残留显著影响黄豆芽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与氮循环相关的属。其中,明显增加了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栖热菌属(Thermus)的相对丰度,减少了假黄色单胞菌属(Pseudoxanthomonas)和氢嗜菌属(Hydrogenophaga)的相对丰度。【结论】土壤中的四环素残留显著影响黄豆芽的生长发育、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维生素C等重要营养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评估苹果园施用噻虫嗪的生态风险,本研究利用QuEChERS技术改进前处理方法检测噻虫嗪在苹果园土壤中的残留,并监测了其对蜘蛛目、鞘翅目、双翅目和弹尾目等节肢动物种群数量及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虫嗪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90.11%~95.03%,变异系数为3.4%~6.63%,最小检出量均为0.1 ng,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均为0.02 mg/L。该方法缩小取样体积、节约试剂,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苹果园土壤噻虫嗪残留分析。噻虫嗪施用后在苹果园土壤中能够快速消解,消解动态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C=2.3421e-0.11t,其半衰期为6.36 d。苹果园施用噻虫嗪防治苹果蚜虫类害虫,表土节肢动物代表类群的生物多样性指数短期内会受到影响而降低,28 d后趋于恢复;对土壤蜘蛛类、甲虫的种群数量在5 d内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地表双翅目、弹尾目的种群数量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