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试验研究了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对烟蚜捕食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 Ⅱ型,雌成虫的瞬间攻击率a大于雄成虫;不同饥饿程度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24h内对烟蚜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雌成虫捕食量大于雄成虫;饥饿时间愈长,烟蚜密度愈大,雌雄成虫间捕食量差异愈显著;未饥饿的龟纹瓢虫雌、雄成虫在24h内对烟蚜的捕食行为集中在6:00~18  相似文献   

2.
徐畅  王哲  朱秀蕾  陆秀君  赵丹  齐国辉  郭巍  李瑞军 《昆虫学报》2019,62(10):1205-1211
【目的】分析植物叶片中主要营养成分与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成虫取食偏好关系,明确影响其成虫取食、寿命及生殖力的主要营养成分。【方法】测定室内5种植物(花生、核桃、榆树、金叶女贞和毛白杨)叶片饲养的暗黑鳃金龟成虫寿命、取食量和产卵量,分析植物叶片中4种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粗纤维和总磷)含量与暗黑鳃金龟成虫取食、寿命和生殖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暗黑鳃金龟成虫对5种植物叶片的日均取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生>核桃>榆树>金叶女贞>毛白杨;取食核桃、花生和榆树叶片的成虫总取食量和单雌总产卵量与取食金叶女贞和毛白杨的成虫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成虫总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氨基酸含量显著相关(P<0.05; r=0.515);成虫单雌总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间极显著相关(P<0.01)(分别为:r=0.698和r=0.746)。植物叶片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成虫取食量和产卵量相关性与植物叶片中总氨基酸含量与成虫取食量和产卵量的相关性基本一致;成虫取食量与植物叶片中赖氨酸含量最相关,而成虫单雌总产卵量与植物叶片中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相关。成虫寿命与植物叶片营养成分含量不相关。【结论】植物叶片中的赖氨酸含量是影响暗黑鳃金龟成虫取食偏好的关键因子,植物叶片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含量影响暗黑鳃金龟生殖力。  相似文献   

3.
豆秆黑潜蝇雌成虫卵巢发育的过程分为5级:Ⅰ级,乳白透明期,成虫0~1日龄;Ⅱ级,卵黄沉积期,成虫1~2日龄,部分成虫交配,但未产卵;Ⅲ级,成熟待产期,成虫2~3日龄,多数成虫交配,少数成虫开始产卵;Ⅳ级,产卵盛期,成虫3~5日龄,少数成虫交配,多数成虫大量产卵;Ⅴ级,产卵宋期,成虫4~6日龄,多数成虫产卵已近结束。上述规律可用于短期测报,准确性较高。 研究还发现,多数成虫仅能交配1次,少数(约6%)2次,但两次交配对繁殖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Liriomyzasativae成虫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虫期在黄瓜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其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幼虫期在长豇豆上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P <0 0 1 ) ;当幼虫期同在长豇豆上取食时 ,成虫在黄瓜上取食时的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成虫在四季豆取食时 (P<0 0 5或P <0 0 1 )。这说明美洲斑潜蝇幼虫和成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背飞虱生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新  顾忠盈 《昆虫知识》1990,27(5):260-263
本文测定了白背飞虱羽化、交配、产卵等生殖行为。结果表明,雄成虫较雌成虫羽化早;羽化高峰雄虫在中午前后,雌虫为午夜前后和早晨;交配日节律高峰在下午和后半夜;产卵日节律高峰在中午前后;雌成虫一生只交配1次,雄成虫可交配1~3次;交配前期长翅型显著长于短翅型,交配成功率为41.33%(实验种群);交配持续时间平均为91.87~92.80秒;未交配雌成虫的产卵前期显著长于交配过的雌成虫;交配前期、交配持续时间、产卵前期的遗传力h~2分别为0.1581、0.2661和0.2421。  相似文献   

6.
松墨天牛成虫体内的松材线虫分布和速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快速测定松墨天牛成虫(下称成虫)的带疫性,用解剖方法和自制便携式显微镜,对成虫携带的松材线虫部位和速检(下称线虫)作了研究,得到下列结果:87.9%的线虫分布在成虫的节间、腹腔和生殖器内;雄成虫阳茎是松材线虫集中分布区,两头平均携带线虫498.5条;交尾时雄成虫把阳茎上的线虫传到雌成虫外生殖器,在雌成虫产卵时再把线虫带入松树形成层组织;在野外检测成虫带疫性平均需时1.57min。  相似文献   

7.
杨树粒肩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树粒肩天牛在福建省2a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第2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化蛹,成虫出现期始于5月底6月初,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为盛发期,9月上旬只见个别成虫;产卵期始于6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产卵高峰期;幼虫孵化期为6月下旬到8月中旬,7月上中旬为为盛发期;幼虫不越冬。杨树粒肩天牛成虫为补充营养所取食的树种较集中,主要是构树与桑树。杨树粒肩天牛幼虫对杨树危害严重,但成虫却不喜欢取食杨树,用杨树饲养的粒肩天牛成虫寿命很短,仅3-19d,不产卵;而以桑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55d、雄26.5d;以构树为补充营养的雌成虫的平均寿命为78d、雄45.5d,补充桑树与构树的粒肩天牛成虫均可正常产卵。雌雄成虫一生可多次交尾。雌虫有多次产卵现象,单雌每天产卵数量1-12粒不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齐齐哈尔市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成虫发生规律,为该害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在齐齐哈尔市玉米田间罩网,定点观察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动态、虫体大小、发生数量与温度及降雨量的关系.[结果]成虫羽化出土始见期在7月上中旬,初期羽化出土的成虫虫体偏小;7月下旬-8月上旬为成虫羽化出土高峰期,虫体的长度与宽度明显增大,8月上中旬,羽化出土的成虫虫体达到最大值;8月中旬以后羽化出土成虫数量明显下降,成虫虫体的长度与宽度逐渐减小;到8月下旬-9月上旬只有少量的成虫羽化出土,成虫虫体的大小与初期羽化出土期的相近;9月中旬以后零星羽化出土的成虫虫体大小达到最小值;9月下旬以后未见有成虫羽化出土,10月上旬田间成虫消失.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出土持续时间在61-74 d,平均1 m2玉米田羽化出土的成虫12.0-97.8头.温度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始见期、盛发期、持续时间影响较大,5-7月温度高有利于成虫羽化出土.降雨量对羽化出土的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总量影响较大,6-8月降雨量大羽化出土的成虫数量减少.[结论]齐齐哈尔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7月上中旬羽化出土,8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与当地玉米抽雄吐丝期相遇,8月中旬后成虫羽化数量明显减少,8月下至9月初仅有零星羽化出土,9月下旬无新羽化出土,10月上旬田间成虫消失.成虫虫体大小与羽化时期密切相关,以羽化盛期的虫体最大.温度和降水影响成虫的羽化时间和数量.  相似文献   

9.
受5龄末期和羽化初期较高保幼激素滴度的影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短翅型成虫性成熟比长翅型成虫早40~50h。5日龄前短翅型雌成虫的交配成功率较高,雄成虫的交配竞争能力较强;1、2日龄的长翅型雌成虫不交配,5日龄后长翅型成虫的交配能力渐渐超过短翅型成虫。实验种群的交配持续时间为(70.38±41.77)s;交配成功率为51.63%;雌、雄虫均可重复交配。一日中0~4h和10~14h交配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田间调查,跟踪网捕发现麦鞘毛眼水蝇有明显的突增、突减现象;卵的消长与成虫消长相吻合;越冬基数与大田成虫数量相关很大;当地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与大田网捕成虫始见期相差悬殊。室内外饲养,系统卵巢解剖等试验证明:麦鞘毛眼水蝇属于迁飞性害虫,汉中地区春季虫源大部分来自四川北部地区,在我区小麦上完成1代后,夏季大部分成虫迁出,在陇南及青海等地越夏。而只有极少数成虫可在当地1000米以上高海拔、阴湿、有蜜源植物的地方越夏。  相似文献   

11.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 Fairmaire是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释放成虫是利用该天敌控制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保持成虫释放时仍具有有效活力,本文研究了成虫在释放前的储存温度和储存时长对其产卵量和寿命的影响。试验采用饲喂和未饲喂的成虫在16±1℃、12±1℃、8±1℃和4±1℃下储存,测定成虫的死亡率,同时测试成虫在同一储存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长后的产卵量与寿命。结果显示,成虫在12℃储存条件下死亡率最低,且羽化后的新成虫在储存前未饲喂更利于其存活。经历不同的储存时间后,花绒寄甲的产卵量均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且不同储存时长的累积产卵量差异显著(F7,16=83.12, P<0.001)其中储存60 d的成虫产卵量最高,各处理间的累积死亡率差异显著(F7,16=277.82, P<0.001),其中储存60 d的死亡率最低为38%。储存温度与时长对花绒寄甲成虫寿命及产卵量有显著影响,成虫适合在12℃条件下保存,保存时长在60 d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沟胸细条虎天牛(华立中,1982年,《中国天牛科昆虫名录》上又称“沟胸克虎天牛”——编者)是近几年乌鲁木齐地区发现的一种为害林木果树的害虫;幼虫为害林木幼枝,而成虫大量吞食花粉;造成果树授粉率降低,减少座果和果品产品。在乌市一年发生一代;5月中旬开始出现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大量飞出、交配并产卵,成虫经16天左右死亡。幼虫在树枝内钻蛀生活到10月下旬,蛹期9天左右即羽化为成虫,以成虫在枝条内越冬。  相似文献   

13.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及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同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e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带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4.
蓝色长盾金小蜂Scutellista caerulea Fonscolombe是橡胶树重要害虫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的一种外寄生性天敌。为了明确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控害潜能,为该寄生蜂的进一步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在室内通过体视镜下解剖观察寄生蜂在寄主腹下是否产卵测定了不同温度、寄主发育阶段下蓝色长盾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干扰效应。温度设置有21、24、27、30、33、36℃共6个处理,寄主发育阶段设初期成虫(1-2 d成虫)、褐色期成虫(体色褐色,产卵前3-4 d成虫)、黑色期成虫(体色黑色,产卵1-2 d成虫)三个处理。结果显示: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和Holling-Ⅲ型模型,在21-36℃范围内,33℃时该蜂寄生效能最大,为44.4201,21℃时最小,为9.2458;在橡副珠蜡蚧为初期成虫-黑色期成虫范围内,寄生效能由大到小为黑色期成虫>褐色期成虫>初期成虫,分别为18.9044、13.7410、7.2002。采用Hassell-Varley干扰模型对不同温度下蓝色长盾金小蜂受自身密度干扰的寄生作用率进行拟合,表明蓝色长盾金小蜂在寄生时存在种群内个体间自我干扰情况。温度会影响蓝色长盾金小蜂的搜寻和自我干扰,在21-33℃范围内,33℃搜寻常数和干扰常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6116、0.7535。当温度为33℃,寄主发育阶段为黑色期成虫时,蓝色长盾金小蜂对橡副珠蜡蚧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自身干扰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成虫期饲毒对小菜蛾种群繁殖力的影响,将氯虫苯甲酰胺、多杀菌素和溴虫腈3种药剂用10%蜂蜜水分别配制成终浓度为250 mg/L、125 mg/L和229.25 mg/L的溶液,饲喂敏感品系小菜蛾成虫,观察对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配制终浓度分别为50、20、10和5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浓度蜂蜜水溶液,研究对小菜蛾成虫交配率、成虫寿命、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并通过建立子代幼虫生命表,分析摄入不同浓度药剂后对子代幼虫存活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杀虫剂的摄入,对小菜蛾成虫具有直接毒杀作用;降低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摄入剂量后,成虫交配率和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雌成虫平均寿命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下降幅度与处理浓度呈正相关;分析子代幼虫生命表,发现子代成虫产卵量仍显著减少(P<0.05).计算各处理对子代幼虫种群控制作用干扰指数(IIPC),结果表明小菜蛾成虫摄入杀虫剂后,至少2代内子代种群发展产生较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马缨丹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马缨丹(Lantana camaraL.)地上部位(茎叶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的取食忌避、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以马缨丹乙醇回流提取物效果最好,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取食忌避率达94.94%;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5.48%;除正丁醇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达到56.67%外,其它处理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不明显;石油醚萃取物、石油醚冷浸物、乙醇回流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触杀作用效果最好,分别为56.67,53.33和53.33%。据实验结果可知马缨丹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对成虫较强的忌避和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色瓢虫成虫对麦二叉蚜的捕食作用模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研究,得出:1.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麦二叉蚜捕食作用的功能反应均是HollingⅡ型反应;2.异色瓢虫捕食麦二叉蚜时,同等数量的异色瓢虫雌雄混合的干扰作用大于同一性别成虫间的干扰作用;3.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均喜好捕食低龄若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主要为害十字花科作物的一种世界性害虫,强大的生殖能力是其成为田间最难防治的害虫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配是营两性生殖昆虫繁衍后代必要的一个生理过程,明确小菜蛾雌雄成虫的交配行为及交配后的生理响应,对于小菜蛾种群监测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解剖观察小菜蛾成虫生殖腺及精包形成;利用行为学与生物学实验,测定和分析小菜蛾成虫交配与再交配能力、精包形成与消化,以及交配次数对精包形成以及雌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小菜蛾雄成虫在交配过程中精液以精包的形式传递给雌成虫,在交配囊中精包呈白色、不透明、气球状结构,交配结束后精包可被充分消化和吸收。成虫交配能力观测结果显示,小菜蛾雌雄成虫均具有多次交配行为。首次交配后,雄成虫表现出短暂的再交配延迟,20 min内其交配成功率为54.6%,显著低于首次交配。虽然交配次数不会影响雄成虫的交配时长,但雄成虫交配史对其自身的精包大小以及雌成虫的生殖力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雌成虫表现出明显的再交配抑制性,交配过的雌成虫在12 h内的交配率显著低于未交配雌成虫的,这可能取决于首次交配后精包的消化和吸收速率。雌成虫多次交配后,其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与单次交配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多次交配会使小菜蛾雄成虫再交配延迟,雌成虫再交配受到抑制;多次交配产生的雄成虫精包显著减小,雌成虫产卵量与卵孵化率并没有从多次交配中获得收益。本研究为解析小菜蛾雌雄成虫生殖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地老虎是一种远距离迁飞害虫。通过对成虫种群消长资料的分析表明,在我国境内的越冬基地,成虫种群具有两次(冬、春季)出现高峰;春季蛾量较高,其消长为典型的先坡后陡型。在一代为害区,成虫种群常有三次出现峰(春、夏、秋季);春季成虫均为迁入蛾,其消长为先陡后坡型;夏季蛾蜂高而蛾期短,消长动态属先坡后陡型。影响成虫种群消长的主要原因为虫源及性质、蛾子迁飞特性、气温与天气等。  相似文献   

20.
赤眼蜂在田间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淹没式释放是赤眼蜂田间应用的主要方式,在这种释放方式下成虫羽化后在田间的存活时间是影响其防治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松毛虫赤眼蜂雌成虫为材料,将赤眼蜂引入固定在桃树上的透气的塑料管中,研究了田间不同地面植被(紫花苜蓿和自然生杂草)和不同试验日期(5月31日、6月5日、7月17日、7月24日、8月24日和8月30日)温度、湿度、食物和叶片等因子对成虫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面植被和不同试验日期松毛虫赤眼蜂成虫的存活时间差异显著,成虫的存活时间紫花苜蓿区明显长于自然生杂草区;5月31日和6月5日试验日期的成虫存活时间最长,7月17日和7月24日试验日期成虫的存活时间最短。成虫的存活时间与温度和湿度都呈显著负相关,但温度对成虫存活时间的影响更为显著。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后补充营养可以显著延长成虫的存活时间;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桃叶的存在使成虫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结论认为,在田间环境下温度和食物是影响赤眼蜂成虫存活时间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