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蚓属一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甘肃省的腔蚓Metaphire Sims et Easton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兰州医学院生物学教研室。 绿腔蚓,新种Metaphire viridis sp. nov. 外部特点:体长192—230mm,体宽9.5—10mm,体节数124—128(模式:192mm长,10mm宽,124节)。口前叶为1/2上叶式。背孔自12/13节间出现。生活时背面深绿色,腹面淡绿色。环带占xiv—xvi节,长9—10mm,戒指状,无刚毛,无刚毛窝,有背孔痕迹。  相似文献   

2.
贵州环毛属蚯蚓二新种(后孔寡毛目:巨蚓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整理1984年8—10月采于贵州遵义的陆栖寡毛类标本时,发现环毛属二个新种,记述于后。1.近孔环毛蚓,新种Pheretimaplesioporasp.nov.(图1)外部特征:体长44—80毫米,宽2—3毫米,体节数70—116(正模:70毫米长,2.5毫米宽,114节)。体灰白色,x节前少体环。口前叶前上叶式,背孔起于11/12节间,环带橙褐色,其腹面可见刚毛。刚毛细小,色深,数多,排列紧密,在xⅶ,xix—xxⅱ或xxⅵ节腹面刚毛数特多,排列也不整齐,略为2—3排,背部刚毛也较紧密,但排列成较整齐的一排。刚毛数:74—93/ⅲ,96—117/ⅴ,101—127/ⅷ,104—116/xx,97—123/xxⅴ,受精囊孔之间:7…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采集的巨蚓科Megascolecidae远盲蚓属Amynthas新物种3种:垫区远盲蚓A.pulvinatus SunQiu, sp. nov.、热带远盲蚓A.tropicus SunJiang, sp. nov.和裂缝远盲蚓A.hiatus SunQiu, sp. nov.。垫区远盲蚓无受精囊孔,属于A.illotus物种群,环带位于XIV~9/10XVI节,雄孔1对,位于一占据XVII~1/2XIX节的近方形垫状大突起上,前列腺退化,无受精囊。热带远盲蚓有1对受精囊孔,位于7/8,属于A.zebrus物种群。热带远盲蚓背孔起于5/6,雄孔1对,位于XVIII节腹侧两边垫状凸起上,其周围有3~4个白色较矮的圆形乳突,前列腺较发达,受精囊位于VIII节,坛囊圆形,坛管粗短,盲管末端1/2膨大为饱满的卵圆形纳精囊。裂缝远盲蚓有2对受精囊孔,位于7/8~8/9,属于A.aeruginosus物种群。雄孔1对,位于XVIII节腹侧两边,为1个较大的椭圆形腺区,中间1条横缝,椭圆形外侧有4圈呈锐角的皮肤褶皱,雄孔上、下方偏内侧位置,XVII节刚毛环下方和XIX节刚毛环上方各有1个凹陷的乳突,4个乳突和2个雄孔包围的矩形区域为一大片颜色略深的腺肿区,盲肠介于单式和复式之间,前列腺中等发达,受精囊位于VIII~IX节,坛囊呈饱满的心形,坛管粗短,约为坛囊的2/5长,盲管与主体等长,前端1/3膨大为饱满的卵圆形纳精囊。所有新种附形态学描述、图片、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和提交至NCBI的GenBank登录号。  相似文献   

4.
作者1984年在湖南洞庭湖区进行蚯蚓种类调查,继1983年后,又发现腔蚓属(Metaphire)蚯蚓二新种。记述于下: 1.二孔腔蚓,新种Metaphire biforatum sp. nov. (图1) 外部特征体长121—142mm,体宽5—6.2mm,体节数97—115。体色(福尔马林浸液中)褐色,背腹一致。自Ⅻ节起,沿背中线到体末端有一黑褐色的色带,宽约0.8mm。  相似文献   

5.
描述线蚓科Enchytraeidae玛利安蚓属Marionina Michaelsen1889一新种--长白山玛利安蚓M.changbaishanensis Xie,Liang et Wang,sp.nov。该种的主要特点为:刚毛线束2~4条直棒状,一束内志长度不等;肾管在隔膜前仅包含肾漏斗;储精囊单个,发达,受精囊腔有2个近球形的分支,分支内具精子环。  相似文献   

6.
中国陆栖寡毛类几个新种的记述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74年在广东与云南两地进行了采集,发现6个新种,今记述如下。 1.多毛环毛蚓(新种)Pheretima myriosetosa sp.n 外部特征:体长111—167毫米,宽7—8毫米(环带部),63—145(模式:126毫米,7毫米,145节)。口前叶为1/2上叶式,第一背孔在12/13节间。背中线暗褐色,环带红褐,前腹面肉褐色,其余灰褐。环带占三节,无刚毛。 刚毛细密,多而明显突出(图1-1)。环带前:aa=1—1.2ab,zz=zy;环带后:aa=  相似文献   

7.
贵州的陆栖寡毛类从未有人报道过。1984年8至10月间,我们对遵义地区的陆栖寡毛类进行了采集,发现一新种,记述如下。 短茎环毛蚓,新种Pheretima brevipenis sp.nov.(图1—3) 体长55—95mm,宽3—4mm,体节数78—117(正模标本长91mm,宽3.5mm,107节)。口前叶1/2上叶式。第一背孔自12/13节间起。体色较浅。环带占ⅪⅤ—ⅩⅥ节)。指环状,其上无刚毛和节间沟,呈红褐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于1993年在云南发现的远环蚓属蚯蚓一新种──方垫远环蚓Amynthasquadrapulvinatussp.nov.,以其受精囊两对、腺垫为长方形、无环形小沟等特征,与相似的双沟远环蚓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寡毛纲(Oligochaeta)巨蚓科(Megascolecidae)腔蚓属(Metaphire)3个新发现物种,分别是象头山腔蚓(M. xiangtoumontis Dong & Jiang sp. nov.),韩摆渡腔蚓(M. hanbaiduensis Dong & Sun sp. nov.)和长白山腔蚓(M. changbaimontis Dong & Shen sp. nov.)。象头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7/8 ~ 8/9节间,属于M. insulana物种群。韩摆渡腔蚓受精囊孔3对,位于6/7 ~ 8/9节间,属于M. houlleti物种群。长白山腔蚓受精囊孔2对,位于6/7 ~ 7/8节间,属于M. glandularis物种群。所有新物种均附有形态学描述、图片、与相似物种的形态学比较及与GenBank上亲缘关系相近物种的遗传距离计算分析。以上结果丰富了我国腔蚓属蚯蚓的物种多样性,并首次记录了采集于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巨蚓科蚯蚓新物种。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陆栖寡毛类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以来,笔者在海南岛尖峰岭作林地蚯蚓生态调查中,采得环节动物寡毛类一优势种,经鉴定为钜蚓科环毛蚓属Pheretima的一新种,描述如下。尖峰环毛蚓,新种Pheretima jianfengensis sp.nov.(图1—4) 外部特征:体型较大,体长160—250毫米,宽6—10毫米,体节数131—173(正模标本:160毫米长,6毫米宽,173节)。口前叶为1/2上叶式。背孔自12/13节间起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