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ACFⅡ)与活化凝血因子Ⅹ(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1∶1的复合物,从而延长凝血时间.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中一个新发现的成员,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9 468.1.ACFⅡ分子中含有251个氨基酸残基,其氨基酸组成与这一家族中其他成员十分相似.ACFⅡ在抗凝血反应中存在一临界浓度(12 nmol/L),只有在高于其临界浓度时,才表现出显著的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2.
凝血因子Ⅸ/Ⅹ结合蛋白家族是近来发现的C型动物凝集素超家族中一个亚家族.它们存在于蝰科蛇毒中,不具有酶活性,通过与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来延长凝血时间.在钙离子存在下结合在凝血因子Ⅸ/Ⅹ分子中γ-羧基谷氨酸区域.它们彼此之间具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都是由两条同源的肽链通过一对二硫键相连.两条肽链都具有C型糖识别区的二硫键构型,各含一个钙离子结合位点.其中habu凝血因子Ⅸ/Ⅹ结合蛋白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除掉相互交叠的中心环外,两条肽链都具有类似于鼠甘露糖结合蛋白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含肝素的凝血酶原复合物(PCC)用适量的硫酸鱼精蛋白中和后,作1:10和1:100稀稀测定激活凝血因子。肝素影响激活凝血因子测定,不同活性单位的PCC对某些厂家生产的PCC激活凝血因子测定无影响,但对有厂家生产的PCC激活凝血因子测定有影响。对国内5家血制品生产单位生产的15批PCC进行激活疑血因子测定,凝血酶活性通过者激活凝血因子也能通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在制备工艺中凝血因子效价进行检测和分析。方法对PCC制备过程中的血浆、S/D病毒灭活、冻干工艺、干热病毒灭活前和后分别取样,检测分析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效价,分别分析S/D病毒灭活、冻干工艺、干热病毒灭活前和后凝血因子效价的变化情况。分析PCC干热病毒灭活后的样品中四种凝血因子的效价比例。结果三批血浆中凝血因子Ⅱ、Ⅶ、Ⅸ和Ⅹ的活性在0.8~1.2 IU/m L之间。S/D病毒灭活前后PCC冻干工艺前后PCC中四种凝血因子活性无明显变化,而干热病毒灭活后PCC中四种凝血因子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三批PCC中四种凝血因子的比例基本一致,但是凝血因子Ⅶ效价较低,凝血因子Ⅱ效价偏高。结论通过PCC制备工艺中凝血因子效价的检测和分析可实现良好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含人凝血因子Ⅷ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首先构建了含FⅧ(B结构域缺失型)的载体质粒pAd-hFⅧ和插入内含子结构的pAdI-hFⅧ,经脂质体介导,证明两质粒的目的基因均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有凝血活性的FⅧ因子,其中经纯化的载体质粒pAd-hFⅧ与pBHG10经脂质体介导,共转染至293包装细胞,经同源重组和E1蛋白反式互补,形成E1/E3缺失型重组腺病毒载体颗粒Ad-hFⅧ.PCR检则到病理293培养液上清的病毒DNA中具有目的基因扩增片段,证明病毒DNA含有FⅧ基因.经扩增、纯化、滴度测定,用于感染离体细胞COS-7、A549、L929、293.证实该病毒能在上述细胞中高效转移和表达目的基因,其表达量具有一定范围内的剂量依赖性.COS-7细胞中,MOI>1000时,有细胞毒效应,表达量反而下降.经耳缘静脉注射Ad-hFⅧ至家兔后,1~4周能测到一定水平的FⅧ蛋白,1周内升至最高峰.免疫组化研究表明感染的离体细胞和家兔肝等组织均有FⅧ表达,其中肝脏表达最高.为甲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牛磺酸调节缺氧性肺、脑血管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从磷脂酶A_2(PLA_2)、前列腺素(PGs)、白三烯(LTs)和过氧化脂质(LPO)方面探讨了牛磺酸调节肺、脑血管对急、慢性缺氧反应的机制。急性缺氧时狗出肺与出脑血中LPO增加,PLA,活性有升高趋势,但出脑与出肺(入脑)血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出肺与出脑血中LTC_4、TXB_2、6-Keto-PGF_(1a)及TXB_2/6-Keto-PGF_(1a)比值均升高。慢性缺氧大鼠肺、脑组织中PLA_2活性均升高。牛磺酸增加缺氧时6-Keto-PGF_(1a),减弱其它变化。提示牛磺酸对缺氧性肺缩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可能与降低缺氧时PLA_2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和LTC_4、TXA_2生成,降低TXA_2/PGI_2比值有关;而牛磺酸减弱缺氧性脑舒血管反应不是直接通过上述变化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休止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MI)的小鼠卵母细胞分别乙醇,钙离子载体A23187、电刺激或精子激活并用Ca^2+特异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细胞内游离Ca^2+的变化。结果表明,受精诱导MⅡ卵内游离Ca^2+浓度多次跃升(oscillation)乙醇,钙离子载体及1次电刺激仅诱导胞内Ca^2+1次升高,人工诱导激活的卵可象正常受精卵一样卵裂并发育至囊胚,用EGTA阻止受精和人工激活过程中卵内游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采用分离培养家兔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观察了外源性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BN52021(PAF受体拮抗剂)、吲哚美辛、维拉帕米对PASMCs产生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及对细胞膜Ca~(2+)-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础状态下PASMCs存在花生四烯酸(AA)代谢。(2)外源性PAF通过受体后途径激活环加氧酶促进AA代谢致TXA_2及PGI-2增加,TXA_2/PGI_2比值无明显变化。(3)外源性PAF能直接抑制Ca~(2+)-ATPase活力。(4)维拉帕米可逆转PAF抑制PASMCs膜Ca~(2+)-ATPase活力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cDN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necro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是新近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亦称凋亡素2配体(Apo2ligand,Apo2L)[1,2].由于TNF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并发挥细胞毒作用,因而为世人所瞩目[3,4].研究表明,TRAIL与TNF和Fas/Apo1配体一样,为典型的Ⅱ型跨膜蛋白,C端细胞外区域形成同源三聚体的亚结构,而N端15~40氨基酸为疏水区域并形成跨膜结…  相似文献   

10.
FasL(Fas ligand)为Ⅱ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家族成员,与其它成员包括TNFα、TNFβ、CD40L、CD37L、CD30L等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同源笥,但与这些成员(除TNF外)诱导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不同,FasL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是诱导Fas^+细胞的凋亡,因而在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免疫耐受的形成以及一些疾病的发生过程中都有  相似文献   

11.
尖吻蝮蛇毒内一种新抗凝血因子ACFⅡ的纯化及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及阳离子交换层析三步方法,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新的抗凝血因子ACFⅡ(anticoagulation factorⅡ)。纯化的ACFⅡ在PAGE、SDS-PAGE和IEF-PAGE图谱上均呈单一区带。ACFⅡ由两条分子量为14.6kD的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其等电点为7.0。ACFⅡ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在体外延长PPT时间的最终浓度为0.4mg/L。A  相似文献   

12.
茶叶片阶段性返白过程中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SDS-PAGE盘状电泳从温敏型阶段性返白的安吉白茶完全复绿叶中分离出2条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CPⅠ)、2条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物(CPⅡ:LHCP1、LHCP2)和1条游离色素带,而全白期叶片中则未发现CPⅠ和CPⅡ,但有很少量CPⅡ的脱辅基蛋白和游离色素。此类叶片开始得绿时,CPⅠ、LHCP1和LHCP2同时出现,但寡聚形式(CPⅠa)的恢复稍迟些,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均随绿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3.
血管的完整性对机体的血液运输至关重要。当血管受损时 ,纤维蛋白在伤口处聚集血小板形成血凝块而止血。通常认为 ,凝血酶对血小板的激活是通过与其表面表达的蛋白酶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 (protease activatedGprotein -coupledreceptors ,PARs)而实现的。圣佛朗西科加利福尼亚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的CourtneyT .Griffin等报道 ,在胚胎发育中PAR1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 ,PAR1缺陷的胚鼠有近半数在妊娠中期因出血不止而死 ;若用内皮细胞特异的启动子使PAR1表达 ,则会减…  相似文献   

14.
Qiao LY  Chen XF  Gu BX  Wang TX  Du YC 《生理学报》1998,50(2):132-138
大鼠皮下注射加压素(AVP)(4-8)1h后,大脑皮层中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Ⅱ自身磷酸化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增高192%,P〈0.001;海马中增高40%,P〈0.05。CaMKⅡ的自身磷酸化程度依赖于Ca^2+及CaM浓度。在用抗 CaMKⅡα单克隆抗体对给药1h组样品和对照组样品进行免疫印迹检测时,发现皮下注射AVP(4-8)1h后,大脑皮层中CaMKⅡα亚基的蛋白量没有明显差异。AV  相似文献   

15.
采用荧光染料 Di B A C4(3), Fluo3/ A M 和 S N A L F Calcein/ A M 分别标记小鼠骨髓基质细胞( B M S C),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监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 I L1β)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细胞内游离 Ca2+ 浓度和胞浆 p H 的实时动态变化. 结果发现: I L1β加入测定体系后浓度依赖性地引起 B M S C 膜电位的迅速改变. 低浓度时发生去极化反应,高浓度时发生超极化反应. 非受体方式作用的 I L1β肽段 163171 对膜电位无影响. I L1β不影响细胞内 Ca2+ 的浓度和胞浆p H. 研究表明膜电位的变化为 I L1 受体后早期事件,它与细胞内 Ca2+的浓度和胞浆 p H 的调节无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凝胶延迟反应(GelRetardationAssay)和足迹法(Footprinting)研究了HeLa细胞核蛋白中的反式作用因子CTF/NF-1与其对应的顺式作用元件的特异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HeLa细胞的CTF/NF-1包含有不同分子量的组分,它们均能特异性结合于特异位点ATATTGGCTTCAAGCCAAAATGGA序列,形成至少5种不同分子量形式的因子-元件复合物。这一结果对阐明CTF/NF-1复杂多样的调控机制及其组成种类有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建立了一种制备核蛋白提取物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因反式作用因子含量极低带来的研究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和方法:用Fura-2/AM荧光显示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Ca^2+〗i)的方法,我们研究了牛磺酸(Tau)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培养心肌细胞(〖Ca^2+〗i)变化的影响。结果:在有Ca^2+和无Ca^2+的缓冲液中,AngⅡ(1,10,100,1000nmol/L)引起的〖Ca^2+)i和蔼同。在含Ca^2+的缓冲液中,Tau(10,20mol/L)可隽浓度地抑制Ang  相似文献   

18.
脑内血管紧张素Ⅱ系统在穹窿下器升压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ang YZ  Gu YH 《生理学报》1999,51(1):38-44
文献报道脑内存在血管紧张素Ⅱ系统。与此一致,本工作用氨基甲酸乙脂麻醉、箭毒制动、人工呼吸的大鼠观察到:(1)穹窿下器(SFO)、室旁核(NPV)或NPV的投射区:延髓头端腹外侧区(RVLM)、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蓝斑(LC)内注入血管紧张素Ⅱ(AⅡ)均引起升压反应;(2)SFO升压反应可被双侧NPV或RVLM内预先注入[Sar1,Thr8]AⅡ(STAⅡ,AⅡ拮抗剂)明显衰减,NPV升压反应也可被RVLM内注入STAⅡ削弱;(3)双侧PAG用STAⅡ预处理后,AⅡ引起的NPV或SFO升压反应均明显减小;(4)NPV升压反应还可被双侧LC内预先注射STAⅡ衰减,但SFO升压反应不受影响。结合我们以往工作曾显示兴奋PAG或LC均可作用于RVLM引起升压反应,目前的结果表明:SFO内的AⅡ能神经元通过NPV内AⅡ能神经元,不仅可直接作用于RVLM引起升压反应,而且还可间接通过PAG作用于RVLM起升压作用,但LC不参与SFO升压反应。  相似文献   

19.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是红细胞膜Ca~(2+)-Mg~(2+)ATPase的一种激活剂,这种激活作用也是依赖于Ca~(2+)存在。在200μmol/LCa~(2+)存在的反应体系中,100μg/mLGangliosides对Ca~(2+)-Mg~(2+)ATPase的激活作用最大,为基本酶活性的150%以上。实验还发现CaM拮抗剂三氟拉嗪(TFP)、粉防已碱(Tet)等也同样抑制Gangliosides的这种激活作用。其抑制的IC_(50)值为25μmol/L和30μmo1/L;而此浓度下抑制剂存在的反应体系中,对Ca~(2+)-Mg~(2+)ATPase的基本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人食管鳞状上皮癌糖复合物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集素可与其相对应的糖复合物特异性结合。在癌症形成过程中细胞表面经历着显著的变化,本文用十种生物素化凝集素即UEA-I、RCA-I、DBA、PSA、PNA、BSL、LCA、WGA、ConA和SBA作为探针,对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癌进行研究,以确定正常食管上皮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糖复合物的改变,结果发现,PNA和PSA在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均无反应,RCA-I、DBA、BSL、LCA、ConA和SBA受体在正常和癌组织中有着特征性变化,BSL和DBA在食管中无反应,LCA、SBA和RCA-1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中反应方式不同,ConA和WGA则在同一癌组织的不同部位都显示出不同的反应。尽管UEA-I在正常食管和食管鳞状上皮癌均呈阳性反应,但似乎未表现出有意义的变化。上述结果提示食管癌的发生与含α-D-GalNAc(DBA和SBA)、β-D-Gal/β-N-acetyl-D-Galactosamine(RCA-I)、α-D-Glc/α-D-Man(LCA和ConA)、[β-(1-4)-D-GlcNAc]2/NeuNAc(WGA)和α-D-Gal(BSL)等的糖复合物的改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