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大足县七十多岁的老兽医李春林同志灸治仔猪白痢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灸治仔猪白痢130例,治愈124例,治愈率为94.6%。 灸具制作:用烂蚊帐麻纱7根、干艾叶3片、干蒜  相似文献   

2.
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是需氧菌,它在试管内和体内均证明对专性厌氧菌如双歧杆菌(Bifidobac terium)、类杆菌(Bacteroides)及乳杆菌(Lactobacillus)有生长促进作用。我们利用这一现象制成了活菌制剂促菌生(Cereobiogen),在婴幼儿腹泻、羔羊痢、仔猪黄白痢及鸡白痢的防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3.
微生态血粉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试验采用多株益生菌发酵黄牛血液制成的微生态血粉,其粗蛋白含量达356%,含益生菌活细胞5×108个/克。动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微生态血粉在95%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能提高肉鸡增重55%和猪增重61%;临床试验表明,微生态血粉对鸡白痢和仔猪白痢治疗有效率分别达945%和896%。  相似文献   

4.
仔猪白痢是仔猪常见的多发疾病。尤其对生后10—20日龄的仔猪危害极大,轻则影响发育,出现僵猪,重则造成大批死亡。究竟用什么药物治疗效果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根据用瞿麦等药物治疗仔猪白痢的经验,开展了两个试验,现介绍如下。一、粟壳水加链霉素、粟壳水、痢特灵、链霉素、瞿麦治疗仔猪白痢的比较试验:将粟壳水加链霉素、粟壳水、痢特灵、链霉素、瞿麦五种药分成五个试验组,各组的试验方法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白痢病在我县发病率高达78.1%,严重阻碍仔猪的生长发育。1989年我们选用了生物活菌制剂——调痢生对仔猪黄白痢病及生猪流行性腹泻进行了疗效观察及仔猪增重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在将军镇、日兴镇、南图乡农村选择30日龄内自然患仔猪黄白痢病仔猪。按同窝患病仔猪分出:A.调痢生组。B.调痢生、土霉素组。C.调痢生、氯霉素组。D.调痢生、痢特灵组。2.选择自然患生猪流行性腹泻病猪。按发病时间、体重、大小差异不明显分出试验组(调痢生)。与对照的土霉素、氯霉素、痢特灵组。  相似文献   

6.
仔鹿白痢病是危害新生仔鹿的最大敌人之一,据灌县养鹿场1972-1976年的统计,在1,033头仔鹿中,发生仔鹿白痢病256例,发病率为24.78%,死亡97头,占发病数的37.84%,给养鹿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防疫方针指引下,我们从1973年以来做了预防试验和治疗方法的探讨,收到较好的效果,现简介如下,供作参考。 (一)流行情况仔鹿白痢病发生于5-7月份的产仔季节中,6月份发病最多,特别是在圈舍潮湿、清洁卫生较差和连续阴雨天后最易发生此病。本病主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九九一禽畜宝防治雏鸡鸡白痢的效果。方法 经抽样观察患鸡白痢雏鸡639只,随机分为三组:九九一禽畜宝治疗组155只,土霉素治疗组336只,对照组148只。结果 九九一畜禽宝与土霉素治疗患鸡,治愈率分别为93.6%和80.7%,对照组全部死亡。经X^2检验,t〉0.01,p〈0.01有显著差异,九九一禽畜宝与土霉素治疗雏鸡白痢均有明显疗效,九九一畜禽宝治疗效果也好于土霉素。健康鸡群12570只预防雏鸡白痢效果观察,九九一禽畜宝预防组6600只,土霉素预防组5570只和对照组400只,结果显示:九九一禽畜宝与土霉素预防雏鸡白痢存活率和对照组之比分别为98.1%:54.9%与91.3%:54.9%,经X^2检验t〉0.01,p〈0.01,均有显著差异,而九九一禽畜宝预防雏鸡白痢好效果于土霉素。  相似文献   

8.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以下痢为特征的黄、白痢是仔猪多发性肠道传染病,常导致仔猪的生长发育障碍或大批死亡,对养猪生产危害极大。长期以来,微生物学家们为研制出有效的菌苗从事了大量工作,多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抗原类型极为复杂,彼此间又无交互免疫力而至今未能如愿。虽时有报道,多为正在探讨之中或因效果不稳定,生产上尚未推广使用。为此,我们于1988~1989年使用调痢生活菌制剂进行了仔猪黄、白痢的预防试验观察,初步验证其效果。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90年在四川省德阳市中区略平、孟家等乡镇农村给怀孕母猪投服“调痢生”预防仔猪黄、白痢病。选择品种、胎次、饲养条件基本一致的怀孕母猪60头,随机分为3组。1组产前5天,2组产后20天开始口服“调痢生”,剂量100mg/kg/日,拌入少许冷饲料中服食,连服5天。3组作为对照。全部仔猪同期观察50天.结果显示:母猪口服“调痢生”后可降低仔猪黄、白痢患病率及死亡率;仔猪增重率高于对照组.产前服用效果优于产后服用.  相似文献   

10.
调痢生(8501)预防仔猪黄白痢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88年至1989年开展了对母猪产仔后20小时内,给母猪服调痢生预防仔猪黄、白痢病的应用试验研究,现将试验方法和结果报告于后: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选择:在德阳市市中区孟家、天元、扬加。白马关等乡(镇)192户母猪饲养户,选择连续三窝仔猪均出现黄、白痢病的产仔母猪272头,  相似文献   

11.
湖羊出生类型与产活羔数表型及遗传参数估计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储明星  王秀利 《遗传学报》2001,28(5):418-423
收集了26只湖羊种公羊115个女儿共计458窝产羔记录。统计分析表明,湖羊母羊胎产活羔数为1-5羔的比例分别为21.18%、49.78%、25.76%、3.06%和0.22%;公羊对母羊出生类型和产活羔数具有显著影响,胎次对母羊出生类型和产活羔数没有显著影响;母羊出生类型对其产活羔数没有显著影响;湖羊母羊出生类型与产活羔数的遗传力分别为0.251和0.097,它们之间的遗传、表型和环境相关分别为0.241、0.008和0.181,它们之间的协遗传力为0.038。这些参数表明:母羊出生类型与产活羔数是遗传联系不紧密的两个不同性状;根据母羊出生类型来早期选择产活羔数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2.
韦水荣 《蛇志》1999,11(2):76-77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或新生儿脐带创面侵入人体而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1临床资料本组62例,男性39例,占62.91%;女性23例,占37.10%。年龄最小出生后4d,最大出生后14d,治愈39例,占62.91%,好转11例,占17.74%;死...  相似文献   

13.
“919”生态制剂防治雏鸡白痢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表明:“919”生态制剂与抗菌药物组比较雏鸡白痢发病率P>0.05。空白对照组发病率与“919”生态制剂组比较P<0.01。2周龄雏鸡平均体重:“919”生态制剂组109.17g,抗菌药物组106.67g,空白对照组99.58g。全期成活率“919”生态制剂组为90.60%、抗菌药物组为90.30%、空白对照组为82.20%。结果显示“919”生态制剂防治雏鸡白痢效果明显,并对雏鸡有较明显的增重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将研碎的新鲜脑垂体浸于0.1%的叮啶黄(Isravin)溶液中(含脑垂体5%),滤过后制成合剂。以之注射于出生后6—15天仔猪的臀部肌肉内(每猪注射1cc)。以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仔猪腹泻病(黄痢病)是家畜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山大肠杆菌引起的,可使仔猪死亡率达30%左右,严重地影响我国养猪事业的发展。为防治幼畜腹泻病漫延和危害,避免施用灭活菌苗、抗生素所产生的弊端,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在六五期间开展“新生仔猪腹泻病基因工程菌苗”的研制,并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16.
出生后2—3天的仔猪容易发生红痢病。发病仔猪大部分死亡,有的全窝都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病因 为C型魏氏梭菌引起。这种细菌常存在于猪的肠道中,很容易随粪便散布在猪圈的泥土里,仔猪出生后不久,若将该菌吞进消化道,该菌即在猪的肠道  相似文献   

17.
应用雏鸡乳杆菌防治鸡白痢及其增重追踪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82年至今,经38743只雏鸡自然发生鸡白痢病的防治实验应用雏鸡乳杆菌防治的有效率达96%;同时,治疗组的雏鸡比未用雏鸡乳杆菌的雏鸡多增重14%。经过追踪检查,使用雏鸡乳杆菌防治的雏鸡,它们对鸡沙门氏菌的反应为阴性;使用雏鸡乳杆菌防治过的雏鸡,其肠道中乳杆菌的均数值的对数为11.2±0.5;未用雏鸡乳杆菌处理的对照雏鸡,其肠道中乳杆菌的均数值对数为7.6±0.4(正常鸡肠道中乳杆菌的均数值对数为9.5±0.5[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慢性水杨酸(SA)耳鸣模型上,观察耳聋左慈丸对大鼠下丘外侧核(ICx)和次听皮层(AⅡ)放电的影响,探讨耳聋左慈丸防治耳鸣的神经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慢性SA耳鸣模型组和耳聋左慈丸防治组。采用立体定位技术及细胞外记录方法,观察不同组别大鼠ICx和AⅡ自发放电活动,用平均自发放电率和放电间隔直方图为观察指标。结果:①慢性SA耳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ICx神经单元平均自发放电率增高(4.57±0.54Hz vs 3.14±0.40Hz,P〈0.05),进一步从放电间隔直方图来分析,短间隔自发放电脉冲数占总放电数比例较高(0-40ms为58% vs 40%;0~4ms为9%vs5%)。慢性SA耳鸣模型组AⅡ神经单元平均自发放电率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增高趋势(3.844±0.36Hzvs3.17±0.34Hz),短间隔自发放电脉冲数占总放电数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增高(0-22ms:31%VS 16%;0—8ms:19%vs16%)。②耳聋左慈丸防治组大鼠与慢性SA耳鸣模型组相比,ICx和AⅡ神经单元平均自发放电率显著降低(ICx:2.41±0.21Hzvs4.57±0.54Hz,P〈0.01;AⅡ:2.24±0.24Hz vs 4.57±0.54Hz,P〈0.01),短间隔自发放电脉冲数占总放电数比例较低(ICx 0~40 ms:50%vs58%;0-4ms:4%vs9%;AⅡ0~22ms:24%VS 31%;0—8 ms;11% vs 19%)。结论:慢性SA耳鸣模型动物ICx和AⅡ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增加,短间隔放电脉冲数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增加,耳聋左慈丸能减弱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9.
戊糖乳杆菌制剂防治仔猪腹泻效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进行戊糖乳杆菌活菌制剂防治仔猪腹泻的活体实验。方法以8头健康长白母猪所产的90头仔猪为实验材料,随机分组进行腹泻预防实验,设空白为对照。结果戊糖乳杆菌活菌制剂预防组的腹泻率为8.51%,对照组为78.5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空白组出现腹泻的仔猪进行治疗比较实验,庆大霉素为对照。结果戊糖乳杆菌制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76.47%,平均疗程5d;庆大霉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75%,治愈率仅为31.25%,平均疗程6d,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与对照比较,戊糖乳杆菌制剂预防组仔猪的精神状态好,毛色光亮,粪便成型;即使个别出现腹泻情况,连续灌服戊糖乳杆菌制剂2d(1次/d),即可痊愈。结论戊糖乳杆菌制剂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20.
水稻重大害虫的灾变规律及其预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粮食作物中,水稻占总耕地面积的26%,产出占总粮食产量的43%,对我国粮食的增产作用及贡献最大。同时,我国农作物的重大害虫中,水稻害虫占半数之多,且多具迁飞性,其突发性给测报和防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的损失令人触目惊心,治理费用也极为巨大。在走向新世纪的时候,回顾对水稻重大害虫的灾变规律及其预警方面基础研究的进展,展望21世纪的发展前景和目标,无疑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效。120世纪的主要成就本世纪上半叶,我国水稻栽培制度单纯,耕作粗放,对水稻害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