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从小花清风藤(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为二十五烷酸(1)、木栓酮(2)、5-氧阿朴菲碱(3)、3-氧化齐墩果酸甲酯(4)、齐墩果酸(5)、羽扇豆-20(29)-烯-3-酮(6)、羽扇豆醇(7)、β-谷甾醇(8)、脱镁叶绿甲酯酸(9)。化合物2,6、7、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小花清风藤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花清风藤的全草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成分,经UV,IR,NMR,MS等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5—氧阿朴菲碱,β—黑瑞亭,原鸦片碱。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小花清风藤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并结合计算机分析鉴定提取物中挥发油芳香成分,共鉴定出17种化合物,其中有12种烷烃类化合物,1种芳香类化合物,1种醚类化合物,1种杂环类化合物,1种环戊二烯和1种酰胺类化合物。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挥发油中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合计占总峰面积的8.8%。实验结果表明:用水蒸气蒸馏提取小花清风藤挥发油时,提取率为4.18%,其最主要成分为烷烃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张敏  秦文  孙志滢  田丽  邹坤  曾建红 《生物资源》2018,40(6):495-498
采用性状及显微鉴别方法对小花清风藤叶进行性状特征、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研究,为小花清风藤提供科学准确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小花清风藤叶的性状特征为:叶深绿色,两面均无毛,近薄革质,长卵状披针形,叶片先端尖,叶柄短,气微,味淡。显微特征为:叶的上表下的栅栏组织2~3列,下表下的栅栏组织1列;主脉维管束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外侧有环状排列的纤维;油细胞成片存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均加厚,以不定式气孔多见;纤维长梭形成束存在;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大多短钝。本研究明确了小花清风藤的药材性状特征和显微特征,有助于减少混乱使用现象,增加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小花清风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清风藤属(Sabia)植物是传统民间中药材,具有抗炎止痛、保肝、抗病毒等多种功效,因此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前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临床药理作用、资源分布、生药鉴定、质量标准和提取工艺6个方面对该属植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利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分析法,对小花清风藤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从小花清风藤茎叶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包括2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为24-羟基-3-氧代-12-齐墩果烯-28-酸(化合物1),β-谷甾醇(化合物2),豆甾醇(化合物3)和齐墩果酸(化合物4)。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四唑盐(MTT)法测试石油醚萃取物和分离得到的4个化合物对CCl4损伤的LO2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均显示出良好的肝细胞保护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和化合物4肝细胞保护作用最明显,能够显著提高CCl4损伤LO2肝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清风藤科一新记录种——狭叶清风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清风藤科Sabiaceae狭叶清风藤Sabia lanceolata Colebr.在中国的分布新记录。该种与其他国产种类的区别在于叶基部心形,抱茎。该种与小花清风藤S.parvifolia Wall.区别在于叶椭圆状矩圆形至披针形,基部心形,聚伞花序具花10-30朵,核果倒卵球形至矩圆状倒卵球形或梨形,直径7-10mm。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采自中国广西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中13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小花清风藤茎叶样品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技术检测。钛、钒、铬、锰、铁、铜、锌、砷、硒、铅10种元素采用普通模式检测;为消除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铝、钴和镍3种元素采用了碰撞/反应池技术(collision/reaction cell technology)检测。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硒元素未检出,各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3s)在0.083~1.564 μg/L之间,方法精密度(n=8)在0.028%~1.510%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研究结果为了解小花清风藤中金属元素的种类与含量,进一步开发利用小花清风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广西清风藤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叶清风藤新种图1 Sabia ovalifolia S. Y. Liu, sp. nov. Fig. 1 Species affinis S. swinhoei Hemsl. ex Forb. et Hemsl. cui ramulis verticaliter villosis, foliisellipticis, ovato-ellipticis vel ovalibus, apice acuminatis vel caudato-acuminatis, cymis 2-7-floris,penduculis 7-15 mm longis, calycibus exms rubide puncticulatis, petalibus 3.5-5.5 mm longis,ovaris perfec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10.
常绿攀援灌木,小枝圆柱形,具细纵棱纹,被黄褐色短柔毛,嫩枝密被银白色短柔毛。叶纸质至近革质;叶片卵形,少为圆形,长5-8cm,宽3.5-5.5cm,先端钝尖或圆钝,基部圆形,幼叶上面沿中脉和侧脉及下面密被银白色短柔毛,成熟时两面毛均变黄褐色;侧脉4-5对,弧曲上升,在离边缘3-7mm处弯拱彼此连结,最下一对基出或近基出,连同中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明显突起,网脉密集;叶柄长6-10mm,稍粗壮,密被黄  相似文献   

11.
岭南山竹子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色谱技术分离岭南山竹子叶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岭南山竹子叶提取物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鉴定为异植物醇(Ⅰ),α-Tocospiro B(Ⅱ),正十一烷(Ⅲ),棕榈酸(Ⅳ),(+)-(3R)-3-hydroxy-4,4-dimethyl-4-butyrolactone(Ⅴ),苯甲酸(Ⅵ),3,4-Dihydroxy-acetophenone(Ⅶ),反式对羟基桂皮酸(Ⅷ),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Ⅸ),β-谷甾醇(Ⅹ),胡萝卜苷(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石山巴豆( Croton euryphyllus)为大戟科( Euphorbiaceae)巴豆属( Croton)植物,主要分布于西南各省的岩溶石山地区,民间用于杀虫和治疗跌打损伤。为了阐明其化学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HPLC等方法对石山巴豆枝叶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毛叶巴豆萜(1), jatrophoidin (2),山藿香定(3),异山藿香素(4),山藿香素(5),赖百当-13-烯-8,15-二醇(6),7-酮基-β-谷甾醇(7),(22E)-5α,8β-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8),豆甾烷-4-烯-6β-醇-3-酮(9),齐墩果烷-12-烯-2α,3β-二醇(10),东莨菪内酯(11),催吐萝芙木醇(12), lyratol F (13),罗布麻酚A (14),芹菜素(15),金色酰胺醇酯(1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16为首次从巴豆属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毛果巴豆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HPLC等多种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毛果巴豆枝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从中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文献比对,将其鉴定为2β-hydroxyteucvidin acetate(1),2β-hydroxyteucvidin(2),crotoeurin B(3),山奈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奈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栗苷A(6),cerevisterol(7),尿嘧啶(8)。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糖类加工产业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叶作为广西特色瑶药,在广西民间及瑶族地区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课题组前期发现甘蔗叶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明确其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的方法对甘蔗叶乙酸乙酯部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甘蔗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且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1)、3,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2)、3, 4-二羟基苯甲酸(3)、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4)、对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甲醛(6)、对羟基肉桂酸(7)、丁香酸(8)、3, 5-二甲氧基对苯二酚(9)、1-hydroxy-benzoyl-4-O-α-L-rhamnopyranoside(10)、对羟基苯甲酸-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槲皮素(12)、小麦黄素(13)、异柽柳素(14)、异鼠李素(15)、5, 3'', 4''-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16)、7-O-甲基圣草酚(17)、[(E)-4-(1S,3R,4R)-1-hydroxy-4,5,5-trimethyl-7-oxabicyclo [4.1.0]heptan-1-yl]but-1-en-3-o-ne(18)、blumenol A(19)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20)。其中,化合物1-4、6、9-11、13-16、18和20均为首次从甘蔗叶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日后甘蔗叶乙酸乙酯部分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娄红波  王先宏  何丽莲  李富生 《广西植物》2022,42(11):1875-1883
为研究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茎叶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该文对甘蔗茎叶以甲醇提取,提取物采用柱色谱(SiO2、Sephadex LH-20、Rp-18)进行分离纯化,根据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并通过DPPH法测定化合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1)从甘蔗茎叶部位共分离鉴定22个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醛(1)、对甲氧基桂皮酸(2)、4-甲氧基苯甲醛(3)、香草醛(4)、4-羟基肉桂酸甲酯(5)、对羟基苯甲酸(6)、(2-羟基苯基)(苯基)甲酮(7)、对甲基苯甲酸(8)、咖啡酸甲酯(9)、乌头酸A(10)、乌头酸E(11)、5-O-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奎尼酸(12)、槲皮素(13)、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苷(1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15)、硫代二丙酸双十八烷基酯(16)、α-conidendrin(17)、rel-(2α,3β)-7-O-methylcedrusin(18)、3-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19)、木犀草素(20)、(5S,6S)-5,6-dihydro-3,8,10-trihydroxy-5-(4-hydroxy-3-methoxyphenyl)-6-hydroxymethyl-2, 4-dimethoxy-7H-benzo [c]xanthen-7-one)(21)和5-O-阿魏酰奎宁酸甲酯(22),其中化合物2-3、7-11、14-19、21-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2)通过DPPH法对含量大的15个化合物(1-9、11-16)进行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筛选,其中化合物12(5-O-二甲氧基肉桂酰基奎尼酸)显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值为 49.58 μg·mL-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甘蔗抗氧化活性物质基础,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缘凤尾蕨资源丰富且在贵州分布广泛,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消肿的功效.为了探明该植物的物质基础、寻找相关的活性成分和先导化合物,该文用95%甲醇对全缘凤尾蕨地上部分浸渍提取,采用硅胶、MCI gel CHP 20P、YMC gel ODS-A-HG、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对全缘凤尾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7.
何康  范琳琳  伍天苔  申琳燕  简洁  邹娟 《广西植物》2021,41(11):1862-1867
庐山石韦(Pyrrosia sheareri)为贵州少数民族常用药材,但其化学成分研究较少。为更深入研究其化学成分,该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色谱、葡聚糖凝胶LH-20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数据分析及 参考文献比对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庐山石韦全草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阿尔廷-25-烯-3β,24-二醇(1)、3β-羟基齐墩果-12-烯-27-羧酸(2)、乌索酸(3)、7β-羟基谷甾醇(4)、7α-羟基谷甾醇(5)、β-谷甾醇(6)、3,7-二羟基-5-辛内酯(7)、5,7,3'',5''-三羟基二氢黄酮(8)、香草酸(9)、咖啡酸甲酯(10)、8-羟基辛酸(11)。其中,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石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7、8、10、11均为首次从庐山石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广西植物》2017,37(9):1182-1186
该研究利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对晶帽石斛(Dendrobium crystallinum)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提纯、分离共得到10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数据对照,分别鉴定为石斛酚(1),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2),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3),二氢藜芦醇(4),安告佛醇(5),3',5,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6),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丁香树脂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其中,除化合物2和化合物10以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在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认识特色植物茎花山柚(Champereia manillana var.longistaminea)的药效物质基础,该研究开展了茎花山柚叶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硅胶柱层析(CC)、薄层色谱(TLC)、葡聚糖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反相硅胶柱层析(RPC18)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茎花山柚叶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2)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分辨质谱(HR-ESI-MS)数据,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6个化合物分别为蒲公英赛醇(1)、吲哚-3-甲酸(2)、(24R)-环菠萝蜜烷-3β,24,25-三萜(3)、(24R,S)-3β-24,31-环氧-24-甲基环烷(4)、1-O-亚麻酰基-3-O-β-D-吡喃半乳糖基-sn-丙三醇(5)、长烷基链甘油单酯(6)。其中,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李阳  肖朝江  刘健  沈怡  董相  姜北 《广西植物》2019,39(7):910-916
圆叶牵牛植物资源丰富但全草少有研究,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认识很有必要。该文对采自云南大理的圆叶牵牛干燥全草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通过75%乙醇冷浸提取,浸膏以水分散,依次以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结果表明: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等多种材料柱层析结合重结晶等方法,从圆叶牵牛醇提物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木栓烷醇(2),β-香树脂醇(3),α-香树脂醇(4),6β-羟基豆甾-4-烯-3-酮(5),胡萝卜苷(6),β-谷甾醇(7),豆甾醇(8),7-羟基香豆素(9),对香豆酸-对羟基苯乙醇酯(10),山奈酚香豆酰基葡萄吡喃糖苷(11),单棕榈酸甘油酯(12)。化合物2-5、10-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