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利用陷阱法捕捉到3号缺齿鼩.标本体形中等,头体长(64.8±3.0) mm,尾长(76.6±1.9)mm,大于头体长,尾尖有一簇白毛,后足长(16.8±0.1)mm.颅骨呈钝圆形,吻突较短,在上颌前部区域逐渐变细.颅全长(19.22±0.19)mm,脑颅宽(9.31±0.09)mm,第2上...  相似文献   

2.
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隶属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属(Chodsigoa Kastschenko,1907),模式标本来自云南楚雄双柏县,在云南省无量山、哀牢山等地也有发现(Chen et al.,2017).霍氏缺齿鼩一直被认为是云南缺齿鼩...  相似文献   

3.
2018年11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波密县扎木镇(29°48′25″ N,95°41′56″ E)海拔3 400 m处捕获1只缺齿鼩属动物。该个体背毛深灰色,腹面毛色稍淡,呈苍灰色;尾长明显大于头体长,背腹异色不明显,尾部末端缺少簇毛;头骨坚固,头盖骨隆起明显,颧骨板很窄,齿式3.1.1.3/2.0.1.3 = 28,这些特征与烟黑缺齿鼩(Chodsigoa furva)的鉴别特征一致。通过测定其Cyt b基因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缺齿鼩属已有同源序列构建的最大似然树显示,该个体与烟黑缺齿鼩聚为一支(支持率BS为100),与云南地区烟黑缺齿鼩的遗传距离在2.25% ~ 2.34%之间。基于以上形态和分子结果确认该个体为烟黑缺齿鼩,是该物种在西藏的首次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4.
何锴  邓可  蒋学龙 《动物学研究》2012,33(5):542-544
2011年12月5日在云南省个旧市蔓耗镇(N23°00‘43.0",E103°26‘18.9",海拔350m)采集到高氏缺齿鼩(Chodsigoa caovansunga Lunde,Musser and Son,2003)标本1号。该物种为中国新纪录并且是其在模式产地(越南河江省Mt.Tay Con LinhⅡ山)以外的首个分布纪录。该标本头体长、尾长及颅全长明显大于模式产地的标本,线粒体cyt-b序列(JX508288)与地模标本相似度为98.6%。采集地生境为沟谷雨林,干扰类型为香蕉种植。  相似文献   

5.
<正>川西缺齿鼩(Chodsigoa hypsibia)(De Winton andStyan,1899)和小纹背鼩鼱(Sorexbedfordiae)(Thomas, 1911)同属于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Kastschenko, 1907)全世界目前已知10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 2018; Chen et al., 2022),其中川西缺齿鼩为中国特有,  相似文献   

6.
<正>食虫动物(Insectivorous animals)是哺乳动物中的第三大类群。基于传统分类与系统演化的研究成果,Wilson和Reeder(2005),将该类群划分为猬形目(Erinaceomorpha)和鼩形目(Soricomorpha),前者包括猬科(Erinaceidae)(24种),后者包括鼩鼱科(Soricidae)、鼹科(Talpidae)、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灰麝鼩(Crocidura tanakae Kuroda,1938)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麝鼩属,在台湾地区分布较广(Fang et al.,1997),其模式标本产于台湾台中市南投县。其后,Ellerman和Morrison-Scott (1951)等认为其是灰麝鼩(Crocidura attenuata)的亚种或同物异名(Ellerman  相似文献   

8.
2017年5月在安徽省岳西县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59′04.73″N,116°04′44.36″E,海拔1 228 m)采集到鼩鼱形动物雄性个体1只。该个体体色棕灰,尾长约为体长的80%,颅全长大于19 mm,上颌有3枚单尖齿,齿式为1.3.1.3/1.1.1.3=28,符合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的形态特征。通过测定其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并结合从Gen Bank下载的缺齿鼩鼱属4个物种的同源区序列,构建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该个体与川西缺齿鼩鼱聚合并形成单系,同时该个体与Gen Bank中所检索到的川西缺齿鼩鼱遗传距离最为接近。基于以上结果,确定该个体为川西缺齿鼩鼱。这是川西缺齿鼩鼱第一次在安徽省被发现,扩大了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
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又称川西长尾鼩,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部(Smith & Xie,2008)。缺齿鼩鼱属全世界共有8种(Wilson & Reeder,2005),我国分布有7种(Wilson & Reeder,2005;Smith & Xie,2008)。相较于鼩鼱属Sorex和川鼩属Blarinella上颌有5枚单尖齿,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在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陆生脊椎动物本底资源调查时采集到1号蛇类标本(♀),经鉴定为游蛇科的绞花林蛇(Boiga kraepelini),系该种在湖北省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吴玉环  高谦 《植物研究》2005,25(1):19-21
细齿缺萼苔(G. crenulatum Gott. ex Carr.)的中国记录为错误鉴定,标本实为中华缺萼苔(G. sinense K. Muell.),应被移出中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发现了多号西藏产中华缺萼苔标本,将中华缺萼苔其在中国的分布范围从云南的模式产地扩展到了西藏。对中华缺萼苔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和分布分析,并提供了特征示意图。  相似文献   

12.
李斯特文卡(Лиственка)遗址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上游右岸的2级阶地,地理坐标为55°35′22″N,85°46′24″E。该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器和骨器等文化遗存,是西伯利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文化遗址。遗址第7层距今时代约13.59-15.00 kaBP,从该层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鉴定和研究了包括有3个个体的大缺齿鼹(Mogera robusta)化石材料。该批材料的发现,表明遗址古环境并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是处于冰缘森林-苔原和干草原-苔原环境,而应该是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量比较充足且分布有泰加林和阔叶林组成的混交林地,具有软体动物、小哺乳动物、大哺乳动物等属种多样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斯特文卡遗址大缺齿鼹标本的研究,反映古人类在西伯利亚地区严寒而漫长的冬天里可能把捕捉大缺齿鼹作为重要的食物补充,为我们深入分析亚洲古人类文化交流、古人类体质进化及适应寒冷环境的生活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研究鼹科动物起源与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研究素材。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中国新记录属--拟缺齿藓属(Haplodontium Hampe)分类学的研究进展。目前本属在中国分布有3种,其中包括1新种:臧氏拟缺齿藓(Haplodontium zangii X.R.Wang&J.C.Zhao),2个新组合:喜马拉雅拟缺齿藓[H.himalayanum(Mitt.)X.R.Wang&J.C.Zhao]和中华拟缺齿藓[H.sinensis(Dix.)X.R.Wang&J.C.Zhao]。笔者对中国拟缺齿藓属3种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绘制了墨线图,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拍摄显微形态照片,并对每种的主要识别特征、生境和地理分布以及与相似种的形态学比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贺兰山苔藓植物的调查采集和室内鉴定,发现了缺齿藓(Mielichhoferia mielichhoferiana)的一个新的地理分布记录。该文讨论了缺齿藓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将其与喜马拉雅缺齿藓、日本缺齿藓和中华缺齿藓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供了该种的图版和中国缺齿藓属的分种检索表。该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缺齿藓属的研究资料,同时也说明了贺兰山的植物区系成分与喜马拉雅成分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缺齿蓑藓(Macromitrium gymnostomum Sull.Lesq.)广布于我国东南部,形态变异较大,与近缘种关系模糊。为了正确鉴定缺齿蓑藓形态变异范围,以及形态、遗传和地理因素三者的关系,对缺齿蓑藓11个地理居群106个样本配子体的13个形态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根据形态数据可将106份样本聚类成8个形态组。用13对ISSR引物获得了150个位点,其中148个为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8.67%; Nei's基因多样性在居群内占62.22%,在居群间占37.78%;居群间基因流(Nm)为0.8235,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3778。11个地理居群的遗传距离在0.0873~0.2363之间,平均为0.1508。基于148个多态位点可将106份样本聚成8个遗传组。缺齿蓑藓的形态变异有一定的遗传背景(r=0.159,n=106,P 0.2),地理因素对形态(r=0.309,n=106,P 0.01)和遗传(r=0.251,n=106,P 0.01)分化产生了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缺齿藓类与真藓科、提灯藓科的系统关系,理清缺齿藓科的系统位置和中国缺齿藓科分类问题,该研究以中国分布的缺齿藓科植物和相关类群4 000余份标本为材料,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并选用其中35种、40份样品的4个DNA片段(rps4、trnG、trnL-trnF、atpB-rbcL)联合数据用于分子系统分析,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构建分子树。结果表明:(1)在分子树中,缺齿藓类与真藓科植物分别聚在具有高支持率的不同分支上,叶形、叶细胞等形态学特征也有较大差异,缺齿藓类应从广义的真藓科分出。(2)在分子树中,虽然缺齿藓类与提灯藓科植物聚在同一分支中,但无形态学的共源性状,二者不应视为一个单系类群。(3)缺齿藓科是一个自然类群,缺齿藓科内属间存在着密切的系统关系,缺齿藓科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植物体小型,茎常分枝;叶形和叶细胞为丝瓜藓型(Pohlia-like),披针形至长椭圆形,中上部细胞狭长,线状菱形或蠕虫形;生殖苞多生于新生枝顶;蒴齿为互生双齿层,常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或一层蒴齿缺失,稀双层蒴齿缺失。(4)中国缺齿藓科包含有5属,即缺齿藓属(Mielichhoferia)、丝瓜藓属(Pohlia)、拟丝瓜藓属(Pseudopohlia)、合齿藓属(Synthetodontium)和小叶藓属(Epipterygium),目前为止共计34种(含种下分类单位)。  相似文献   

17.
冻原丝瓜藓(Pohlia tundrae)在北美被首次描述,随后在欧洲中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西北部也相继报道。最近,作者在西藏林芝也发现了冻原丝瓜藓的分布。该文详细描述了冻原丝瓜藓的形态结构特征,提供了显微形态学照片,并对其生境、地理分布以及与相似种的形态学进行了比较讨论。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B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