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41例,其中脂肪液化35例,切口感染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3~7天后再行局部换药或二次手术缝合。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时间平均为4.15±1.24天,之后采取换药治疗者15例,平均愈合时间14.6±3.36天;采取二次手术缝合者26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可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为二次手术缝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张俊茹  刘淑娟  李亚宁  张燕妮  李佳  冯媛 《生物磁学》2011,(21):4166-4167,419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41例,其中脂肪液化35例,切口感染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3~7天后再行局部换药或二次手术缝合。结果: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时间平均为4.15+1.24天,之后采取换药治疗者15例,平均愈合时间14.6±3136天;采取二次手术缝合者26例,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可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同时为二次手术缝合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医用几丁糖预防下腹部纵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医用几丁糖涂布皮下脂肪层对减少下腹部手术纵切口术后因脂肪液化而非感染性部分裂开的效果。方法:对皮下脂肪组织厚达4cm以上的切口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应用“几丁糖”于皮下脂肪层涂布后作连续缝合切口;对照组50例,切口不予涂布几丁糖,而作连续缝合,结果: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98.2%显著高于对照组82%(P<0.01)脂肪液化1.79%显著低于对照组18%(P<0.1)术后平均日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脂肪组织厚达4cm以上的切口,应用医用几丁糖涂布脂肪层3后连续缝合对预防下腹手术纵切口脂肪液化及裂开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上清液治疗肾移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异体肾移植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抗感染、换药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所采取治疗措施的基础上,采用BMSCs上清液喷涂创面。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总VAS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新鲜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完全愈合,观察组平均VAS疼痛评分(3.1±1.8 vs4.6±1.9)、换药次数(10.6±3.2 vs 15.1±3.9)、创面新鲜时间[(7.2±1.8)d vs(9.1±2.1)d]和切口愈合时间[(16.6±1.4)d vs(19.1±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液化切口创面新鲜时间[(6.3±0.7)d vs(8.3±1.1)d]和切口愈合时间[(15.9±1.0)d vs(18.3±1.1)d]、感染切口的创面新鲜时间[(8.5±2.1)d vs(12.3±1.5)d]和切口愈合时间[(17.7±1.2)d vs(22.3±1.5)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BMSCs上清液喷涂创面可减少切口渗液,促进肉芽生长,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是治疗肾移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韦柯 《蛇志》2005,17(4):275-275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切口脂肪液化临床上常有发生,它是切口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我们于1998年6月采用特定光波治疗仪(TDP)治疗切口脂肪液化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享受着方便的快餐及各种既无营养、含脂量高的食物的同时,身体质量随之上升,而肥胖是导致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医疗方面,越来趋向于妇产科剖宫产,而高频电刀的使用是脂肪液化的情况逐渐增多的一个重要因素。脂肪液化主要是指脂肪细胞受损害,从而导致破裂、坏死和液化的过程,脂肪崩解后产生的脂肪酸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刺激,使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切口愈合时间,提高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从而给患者产生较大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包皮切割缝合器与商环及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商环组及包皮切割缝合器组(PCSD)。对比分析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水肿、术后出血等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疼痛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时间、感染、切口裂开、术后水肿方面,PCSD组都明显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及商环组(P0.05);PCSD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包皮环切术组(P0.05),而与商环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别;在术后出血方面,三组比较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PCSD可以明显缩短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微波治疗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2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1例,前者进行微波治疗;后者采用传统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所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以及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微波治疗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病人的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9.
秦瑞峰  聂鑫  张勇杰  金岩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12):1840-1842,F0003
目的:临床观察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对烧伤整形后需植皮患者的供皮区缺损创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试验选取不同临床中心烧伤整形后需植皮患者,在供皮区部分创面作为试验区应用组织工程复合皮肤覆盖,邻近创面采用盐水纱布替代作为对照区,应用后按常规方法包扎固定。临床试验时间为6个月,治疗期间观察统计患者的创面反应,愈合时间及愈合情况;对组织工程复合皮肤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及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估。根据创面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或t’检验。结果:试验共收集有效病例19例。临床观察显示应用后试验区创面无明显免疫排斥及炎性反应,患者自述疼痛明显减轻,试验区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区相比缩短8d,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愈后随访部分患者试验区愈合质量好于对照区,应用后患者疼痛、瘢痕形成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结果表明组织工程复合皮肤作为活型皮肤替代物用于医源性皮肤缺损的修复,这为促进供皮区的创面愈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沈娟  金小宝  丁静  朱家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3,(3):65-69,I0010,I0011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稳定的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方法,以便进行相关烧烫伤创面修复研究。方法取30只BALB/c小鼠,采用自制木质烫伤板,沸水浴法烫取直径8 mm的圆形创面,烫伤时间分别为5 s、10 s、15 s。伤后48 h,取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筛选最佳创面烫伤时间。另取72只小鼠制成深Ⅱ度烫伤创面,采用擦刮法分别接种20μL菌浓度为1×106、l×107、1×108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 25923的菌液。接种细菌后72 h,取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创面炎症反应情况,并测定3、7、14 d的皮肤菌负荷,筛选最佳的细菌接种浓度。最后,按最佳条件建模后,观察创面的完全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中、愈后的组织学变化,以确定此创面感染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组织学结果表明,10 s为深Ⅱ度创面的理想致伤时间,最佳接种菌浓度为l×108CFU/mL,此时期,14 d内菌负荷均高于l×105CFU/g。该模型的创面愈合时间(21±0.95 d)较正常创面愈合时间(15.92±0.34 d)明显延长(P<0.01),炎性反应明显,愈后不佳。结论烧烫伤创面感染的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可作为感染创面防治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开放性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应用锁定钢板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GustiloⅢ开放性骨折,并与传统的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6年内收治的88例GustiloⅢ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使用锁定钢板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锁定钢板组)治疗42例;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外固定组)治疗46例。比较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二期创面关闭时间、抗生素费用等指标。结果表明,锁定钢板组42例,术后表面感染2例、深部感染2例、畸形愈合2例、脂肪栓塞4例;外固定组术后表面感染16例、深部感染8例、畸形愈合14例、脂肪栓塞2例;两组患者术后表面感染率显著性差异(p=0.033),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锁定钢板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17.8±1.9)周、二期创面关闭时间(6.5±1.7) d、住院时间(22.6±4.3) d、抗生素费用(2 243.3±243.5)元;外固定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23.5±3.1)周、二期创面关闭时间(8.4±2.4) d、住院时间(27.8±6.6) d、抗生素费用(2 602.7±476.6)元。两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花费上有显著性差异,在二期创面关闭时间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应用锁定钢板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相比与传统的外固定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降低术后表面感染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抗生素费用,是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地震伤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创面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我院8例有皮肤、软组织损伤及伤口感染的四川地震伤员,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治疗.结果:VSD治疗时间为7-27天(平均12.8天),行游离植皮、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或直接缝合修复创面.其中3例因气性坏疽截肢术后、创面不规则伴随骨外露及感染,行多次负压引流,最后行皮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修复创面.结论:与传统的引流及创面处理方式相比.VSD能消除感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在地震伤创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与长切口获取大隐静脉作为静脉桥材料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111例行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获取大隐静脉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长切口组64例,在CABG中采用长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间断切口组47例,在CABG中采用间断切口法获取大隐静脉。比较两组大隐静脉获取时间、下肢切口缝合时间、下肢手术时间、大隐静脉桥长度、下肢切口长度和下肢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间断切口组大隐静脉桥长度及下肢手术时间(45.4±6.7)cm,(65.8±10.3)min与长切口组(47.5±6.7)cm,(65.8±10.3)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间断切口组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48.9±8.3)min显著长于长切口组(37.3±5.8)min,下肢切口长度与缝合时间(17.0±3.5)cm,(16.9±3.4)min明显短于长切口组的(43.5±6.4)min,(31.7±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隐静脉壁的损伤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间断切口组术后下肢切口延迟愈合、感染、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长切口组(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间断切口获取大隐静脉能够显著缩短下肢手术切口长度,有助于减少术后下肢切口感染、延迟愈合、渗出、下肢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患者病原学、耐药性特点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与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于2018年7月-2021年5月收治的188例OM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OMSI患者的感染部位、感染来源,感染病原学特点、耐药性特点;所有患者均采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根据治疗后创面愈合情况分为创面愈合良好组(n=153)和创面愈合不良组(n=35),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RP、PCT、D-D水平。结果: 188例OMSI患者感染部位分布依次为颌下间隙(34.57%)、眶下间隙(27.13%)、咀嚼肌间隙(17.02%)、颊间隙(11.17%)、咽旁间隙(10.11%),感染来源占比依次为牙源性(74.47%)、腺源性(14.89%)、其他(10.64%)。188例OMSI患者中共分离检测出337株病原菌,其中需氧菌172株(51.04%),厌氧菌101株(29.97%),需氧-厌氧菌64株(18.99%)。主要感染致病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红霉素具有高耐药性,克林霉素和亚胺培南对需氧菌、厌氧菌、需氧-厌氧菌均具有较高活性。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组CRP、PCT、D-D水平低于创面愈合不良组(P<0.05)。结论:OMSI患者以牙源性感染为主,感染部位多发生于颌下间隙和眶下间隙,病原菌类型多样且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治疗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创面愈合良好患者血清CRP、PCT、D-D水平降低,因此,降低血清CRP、PCT、D-D水平可能有助于OMSI患者VSD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慢性复杂创面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各类慢性复杂性创面患者共65例,病程均超过3个月,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VSD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VSD组定期更换VSD辅料;2周后视创面愈合情况,选择继续VSD治疗,或行II期修复治疗(直接拉拢缝合,皮片移植,或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的治疗采用常规换药,即以凡士林油纱布及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内置引流条,每12 h换药一次。两组创面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各个时间点分别对比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细菌计数。结果:VSD治疗组患者全部愈合,治愈率达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6.7%。两组治愈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S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2±3.3天,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5±5.8天,两组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相同检测时间点VSD组创面细菌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创面细菌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提高慢性复杂创面的愈合率及清除创面细菌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波理疗对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按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研究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换药治疗,研究组患者术后给予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19±3.57)h、(7.12±1.03)d、(21.42±3.54)h、(12.17±4.03)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6±4.26)h、(8.09±1.36)d、(23.19±4.63)h、(14.39±4.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VAS评分为(3.56±1.05)分,低于对照组的(4.78±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腹胀、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33%、8.33%、10.00%、16.67%,均低于对照组的16.67%、28.33%、2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的得分以及总分为(48.31±5.03)分、(46.39±4.87)分、(49.33±4.42)分、(187.97±12.2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4.15±4.26)分、(42.17±5.02)分、(45.02±3.94)分、(174.02±1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波理疗可有效促进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对直肠癌不同手术方式合并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行开腹或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2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伴或不伴高脂血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非高脂血症组患者相比,高脂血症组术中出血量大(P<0.01),术后恢复进食时间长(P<0.01),术后住院时间增加(P<0.05),拔除引流管时间延长(P<0.01),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增多(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手术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缩短(均为P<0.01),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低(P<0.05)。在腹腔镜手术组,与正常血脂组相比,高脂血症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P<0.01),余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脂血症可引起直肠癌手术出血量增加、术后恢复慢、伤口脂肪液化发生率高,腹腔镜手术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水胶体敷料湿性愈合在腹部手术切口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以及湿性愈合理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控制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平均换药次数、疼痛程度和治疗满意度。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控制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并且平均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观察组的满意度(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00%)(p0.05)。初步结论表明,水胶体敷料湿性愈合可显著缩短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控制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和疼痛程度,并且具有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7,(4)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24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SD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观察治疗后皮瓣成活率、创面愈合效果及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皮瓣成活率为100%,创面、切口Ⅰ期愈合,踝关节功能优良率95.83%,治疗后AOFA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VSD能显著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和肉芽组织的生长,应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用于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松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骨科创面感染患者48例,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治疗,术后常规换药,而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换药次数、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行二次手术率为4.1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29.2%)(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组织病理学评分(8.4±1.1)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3±1.2)d、抗生素费用(206±16)元、换药次数(2.8±1.0)次、愈合时间(17.9±1.6)d及总住院时间(20.1±4.3)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0.8%(χ~2=5.400,P0.05)。结论应用VSD于骨感染创面的修复中,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