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眼(trachoma)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据估计全世界有四亿多人受感染,约使二千万人成为盲人。沙眼的病原是什么?《生理卫生》课本(1978年版)提到“沙眼是由沙眼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生理卫生》修订后(1983年版),指出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本文就沙眼病原的认识过程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作一简单介绍。关于沙眼病原问题,从十九世纪以来,人们进行过许多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学说,主要的有细菌学说,立克次体学说,病毒学说等。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沙眼病原的人 1955年6月12日,汤飞凡(1897.7.23—1958.9.30)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沙眼病原体。国际眼科学界和微生物学界为中国学者的这一重大成就所震动,他们声称这是自1907年捷克学者发现沙眼包涵体以来,眼科学界的最重要的贡献。第一届国际沙眼病原体会议认为,这一成就为全世界的沙眼研究工作开辟了道路。人们把这种病原体称做“汤氏病毒”。  相似文献   

3.
Jia XH  Yang XL  Jia TJ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6):467-470
沙眼衣原体分泌性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质粒编码的蛋白pgp3(即pORF5)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由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的分泌性蛋白。pgp3在沙眼衣原体感染早期即可表达,在感染人群中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且人抗体对pgp3的识别具有高度的结构依赖性,对该蛋白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的作用及衣原体致病机制,以寻找更好的衣原体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本文就沙眼衣原体质粒编码蛋白pgp3的生物学性质及其致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衣原体的分类和主要疾病 现在衣原体是按包涵体的形态,对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以及DNA杂交成功率等分为沙眼群和鹦鹉热群。人的疾患,可以大致区分为自然宿主本来就是人的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各种疾病,和鸟类是其自然宿主偶尔人罹患的鹦鹉热衣原体,除人以外其他哺乳类,鸟类也有分布,并且可以引起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并对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院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680例,无菌采集宫颈分泌物,培养法检测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用免疫层析法检测沙眼衣原体。结果共检出解脲支原体(Uu)290例(42.6%),人型支原体(Mh)53例(7.8%),两者混合感染(Uu+Mh)76例(11.2%),沙眼衣原体(Ct)感染58例(8.5%)。Uu感染在20~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P〈0.05),Mh、Uu+Mh和Ct在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敏感染性结果显示,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的耐药率较低,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为慢性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应重视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防治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有益于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衣原体在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会引起各种疾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全球农业生产会产生重大影响。人的2种主要衣原体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Chlamydophila pneumoniae)。沙眼衣原体会引发慢性结膜炎等,是人类最普通的性传播疾病,感染为隐性过程,如果不治疗,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是引起沙眼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据世界卫生组织2015年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沙眼衣原体感染新发病例。研究表明CD4^+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在抵抗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者依照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应答特点,构建出许多候选疫苗,但都没有成功地应用于临床。近年研究发现,生殖道黏膜组织不仅存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还驻留着一些引人注目的免疫细胞,提示增强黏膜免疫可作为预防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潜在途径,是抵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新策略。本文全面概述了黏膜免疫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研制沙眼衣原体疫苗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肺炎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30年代发现衣原体后,在很长时间内,人们认识到的衣原体只有两类:沙眼衣原体(ChlaopdiatTachomarts,CT)和鹦鹉热衣原体(Chlaapdiapsittaci,CP),并对它们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随着对衣原体认识的深人,新发现一种衣原体——肺炎衣原体(Chlaapdiapneumon。ae,Cwn).回生物学特性1.1发现与命名:1956年我国台湾小学生进行沙眼的疫苗检测时,从沙眼患者的结膜中分离出一种新的衣原体,分离出的头两株分别命名为TW--183和AR--39,最初认为它是CT的一个株,并将此株统称为TWAR.进一步对衣原体的原体超微结构及DN…  相似文献   

9.
沙眼包涵体多形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50年代制备的48例沙眼包涵体阳性标本片中摄制出一批彩色沙眼包涵体图片,经分类顺序排列,对各种沙服包涵体的形态及其与宿主细胞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提出了一个五期分类法,有助于对沙眼包涵体多形性的理解。本文所附15幅彩色沙眼包涵体图片,显示了沙眼包涵体的多形性特征,将有助于临床实验诊断和教学。  相似文献   

10.
张瑾  杨正时 《微生物与感染》2002,25(3):30-31,35
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不断增加,其危害也越来越大。在欧、美等国和地区,由沙眼衣原体所致性传播疾病已超过淋病奈瑟菌而居首位。当前对沙眼衣原体的研究较多,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对沙眼衣原体抗原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型、诊断、致病性、疫苗研究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对IFN γ诱导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影响。以IFN 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 (K血清型 )感染的McCoy细胞 ,用 genistein阻断IFN γ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的作用。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存活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及JAK1/STAT1活化的改变。结果显示 :genistein可拮抗IFN γ降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存活率的作用 ,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genistein可抑制IFN γ诱导的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蛋白酪氨酸激酶磷酸化及JAK1/STAT1活化 ,此作用且与genistein作用的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青海藏区沙眼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分别采集患者的单眼结膜和结膜囊拭子标本至1 mL样本保护培养基中。取50μL样本采用离心法感染BGM细胞,37°C培养72 h,连续传代3次,相差显微镜观察衣原体包涵体。对临床样本和分离株分别进行主要外膜蛋白基因ompA序列分析。【结果】共采集了45例活动性沙眼患者的115份临床样本,其中54份样本为ompA PCR阳性,15份样本为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ompA分析发现,青海藏区沙眼衣原体有3个不同的同源ompA变异株,均为基因B型,都包含有一个泌尿生殖道型沙眼衣原体特有密码子。分离株QH111L和QH111R分别来自编号111患者的左眼和右眼样本,它们ompA基因的可变区有一个非同义碱基差异。该碱基变异仅存在于111号患者的左眼样本中,说明QH111L可能是新出现的ompA突变体。【结论】青海藏区的眼型沙眼衣原体流行株为基因B型,至少存在3个不同的ompA变异株。从青海藏区分离培养了15株眼型沙眼衣原体,发现同一患者的左右眼样本中的沙眼衣原体有不同ompA。本研究为研制沙眼疫苗和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助于理解沙眼的进化和传播。  相似文献   

13.
14.
沙眼衣原体是发展中国家致盲的主要病因和发达国家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沙眼衣原体分型研究,在血清学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沙眼衣原体分型技术的进展作了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 )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28.70%;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30例,合并感染率为13.89%。164例女性患者中,87例宫颈管内多形核白细胞数≥10个(占53.05%),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33例(占20.12%)。结果提示,性病门诊开展实时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控制沙眼衣原体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用补体结合、血凝抑制、病毒中和及毒性中和试验4种方法对沙眼病毒进行研究的牿果。通过对我们分离的三株病毒的抗原检查,发现它们之间呈现密切的相互交叉反应,表明它们属于同一种抗原类型。据补体结合试验及血疑抑制试验结果,沙眼病毒与淋巴肉芽肿病毒篼疫血清以及天然岛疫阳性血清亦呈现阳性反应,表明沙眼病毒与鹦鹉热一淋巴肉芽肿病毒粗有共同的补体结合及血凝抗原。病毒及毒性中和试验的结果 表明,沙眼病毒与鹦鹉热一淋巴肉芽肿组病毒在抗原性上有一定的差别,而沙眼病毒株之间则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沙眼、性传播性疾病、不孕症等疾病,主要病理表现是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瘢痕.因此,沙眼衣原体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是导致疾病的关键,沙眼衣原体可直接感染内皮细胞产生各种前炎因子,但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通过ELISA和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到沙眼衣原体感染HeLa229细胞可产生IL-8,IL-1α,IL-1β,IL-6等前炎因子,并且沙眼衣原体感染可以主要激活宿主细胞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抑制MAPK/ERK和MAPK/P38信号通路显示,两条通路在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中参与调节不同的炎症因子产生.MAPK/P38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调控IL-1α,IL-6的产生,而IL-8则同时受MAPK/ERK和MAPK/P38两条通路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具有广泛的致病谱,不仅是感染性致盲的首要病因,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持续性炎症反应与沙眼衣原体感染致病密切相关。NALP3炎性体是一种细胞内多蛋白复合物,在Ct感染所致的持续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NALP3炎性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沙眼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扩增培养和纯化沙眼衣原体的简化方法.方法采用HeLa细胞培养扩增衣原体,并应用一步法将沙眼衣原体纯化回收.结果获得了具有高感染活性的沙眼衣原体.结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更简便、快速,同时减少污染机会、不需要超声和超速离心机等设备.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大鼠输卵管糖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l trachomatis,CT)感染后,输卵管粘膜的结构及糖蛋白的变化。方法:60只成年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单侧卵巢囊接种沙眼衣原体E型株,对照组接种2SP代替沙眼衣原体,分别于接种后第0.5、7、14天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输卵管的结构变化,并采用PAS-Alcian blue染色显示输卵管内糖蛋白组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输卵管粘膜结构和糖蛋白组分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输卵管受损部位主要局限于粘膜层,PAS-Alcian blue染色显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导致中性糖蛋白分泌减少。结论: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可使输卵管糖蛋白组分发生改变,这可能与反复感染的宫外孕、输卵管性不孕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