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轮状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是发达国家婴幼儿的严重脱水止腹泻的主要原因,它们常常导致40-60%的病例需要住院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常见,但是,由于细菌性腹泻和原虫性腹泻的发病率较高。致使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在总腹泻中的比例较小。然而轮状病毒性腹泻较细菌性腹泻具有更大的严重性;因此轮状病毒占有显著的地位,通常占发展中国家婴幼儿严重腹泻的20  相似文献   

2.
3.
轮状病毒自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至今,仍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每年约60万婴幼儿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严重脱水死亡。轮状病毒疫苗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至今已有三种疫苗用于预防轮状病毒感染。这三种疫苗均为减毒活疫苗:其中包括单一血清型Rotarix、罗特威和重组5价疫苗RotaTeq。它们已在全球多国使用,有些国家已将其纳入免疫规划。疫苗的使用使人群轮状病毒感染下降,特别是死亡率明显减少。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除了减毒活疫苗,也有一些实验室研究其他形式的疫苗,例如重组疫苗、灭活疫苗等。本文主要介绍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现状,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研究、使用和推广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仍是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期的估计提示,全球每年5岁以下儿童中有1.11亿腹泻是轮状病毒所致,2500万门诊病人,200万需住院治疗,352000~592000例死亡。儿童5岁前至少发生一次轮状病毒腹泻,1/5的儿童因轮状病毒腹泻需治疗,1/65住院,1/293死亡。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疫苗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解轮状病毒疫苗预防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 ,选择定期预防接种 2个月~ 2岁婴幼儿 6 5 2例 ,分为两组 ,服疫苗组 2 0 7例 ,对照组 4 4 5例 ,观察 9个月 ,观察腹泻发生。实验结果为服疫苗组发病 2例 ,发生率0 .97% ;对照组发病 2 6例 ,发生率 5 .84 %。证明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可明显减少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生 ,其两组发病率比较 ,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无明显副作用 ,同时服苗方便 ,口感好 ,婴幼儿乐意接受 ,是目前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此文介绍了轮状病毒性疾病的病原体以及单价或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的免疫程序、免疫效果、安全性、成本效益和WHO对疫苗接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是全球引起严重腹泻最重要的原因,研制疫苗是预防此病毒感染的首要措施,已有几种口服活疫苗进行了现场试验,有效率高于80%,且副作用很小,第一个研制出的轮状病毒疫苗四价罗猴轮状病毒疫苗(RRV-TV),已于1998年在美国批准使用,轮状病毒疫苗在发达国家的保护率高,而在发展中国家保护率较低。因此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对轮状病毒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北京腹泻婴儿粪便提取的轮状病毒(rotavirus,RV)(T114株)的RNA中,克隆到轮状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4,vp6和vp7的全长cDNA,对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和可能的抗原表位肽进行了预测,选择了RV主要抗原蛋白VP7、VP6和VP4的4个抗原表位肽,通过人工合成DNA的方式将这些抗原表位肽基因串联融合成一个阅读框RME(rotavirus multipleepitopes,RME)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大肠杆菌表达的RME在ELISA反应中可被RV多克隆抗体识别,纯化的RME蛋白注射免疫小鼠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生高滴度的同源氨基酸序列特异抗体和人RV抗体,其中针对RME的IgG抗体滴度达到l∶40 000,针对单个抗原表位EV7、EV6和EV4的IgG抗体滴度达l∶10 000~l∶20 000,针对RV Wa株的IgG抗体滴度较低为l∶2 500,但能特异地中和该病毒对MAC145细胞的侵染.上述结果为新型RV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发提供了论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  段招军 《病毒学报》2009,25(3):238-242
  相似文献   

11.
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但同一种疫苗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免疫反应和有效性表现不同。现就已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予以综述,为新的轮状病毒疫苗研发、临床设计及免疫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轮状病毒形态发生时病毒性抗原的免疫胶体金标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康  夏诗茂 《病毒学报》1989,5(2):116-12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利用重组腺病毒表达轮状病毒的结构抗原以制备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可行性,构建了一株可表达A组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的重组腺病毒AdEasyCVP7.AdEasyCVP7感染293细胞后,RT-PCR证明VP7基因有转,Western blotting试验可检测到VP7的表达。随后,用AdEasyCVP7通过灌胃和滴鼻两种不同途径免疫小鼠,并对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和粘膜抗体进行了比较。初次免疫后,两组小鼠均有应答,但血清抗体滴度及阳转率不同。再次免疫后,滴鼻组小鼠显示出明显的加强效果。对肺灌洗液中的sIgA及肺、肠粘膜组织匀浆中的IgA进行检测发现滴鼻组的免疫学效果明显优于灌胃组。对血清中和抗体的检测表明,初次和再次免疫后,两组小鼠血清中均有中和抗体产生。该研究为轮状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方案、免疫途径及免疫保护作用等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北京国际轮状病毒疫苗研讨会会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学报》2005,21(2):159-159
轮状病毒是儿童重症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我国儿童3岁以前几乎都被感染过,多数发病时才看医生或住院治疗。每年全球约有60万儿童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绝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我国腹泻住院儿童中40%以上是轮状病毒所致,这成为公共卫生资源的主要负担。我国轮状病毒死亡数估计每年达4万人。为了控制轮状病毒重症腹泻和死亡,许多国际组织都将开发和使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作为当务之急的全球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GenBank中检索A组轮状病毒不同血清型的VP7基因信息,在氨基酸水平上与G10血清型LLR株的VP7序列进行序列对比,分析其血清型特异的氨基酸保守序列位点。结合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理论方案,设计合成3条具有轮状病毒G10血清型特异性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通过检测合成肽对轮状病毒免疫血清与LLR抗原的结合抑制,证实三条多肽均具备了LLR表位属性。  相似文献   

16.
糖类抗原以其免疫性较弱,常规疫苗的免疫效果一般欠佳,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免疫更是如此。糖类抗原又以其本身结构上的复杂人工合成较为困难,也不能通过重组DNA技术由基因工程直接制得。为此,不少免疫学家都在探寻有效的抗糖疫苗。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糖类抗原的抗位特型抗体研究,认为目前的研究为寻求一条糖类抗原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奠定了基础;列举了细菌的果聚糖,大肠杆菌K13多糖,克氏锥虫的表面糖蛋白, A组链球菌糖,脑膜炎奈瑟氏菌C组多糖,以及肿瘤相关抗原上的糖表位等的研究材料。本文为1991年出版的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一书中的一章。  相似文献   

17.
轮状病毒VP4亚单位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状病毒是全球范围内导致5岁以下婴幼儿严重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疫苗预防接种是控制轮状病毒感染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在轮状病毒导致的死亡率较高的非洲和亚洲部分低收入国家,目前已经上市的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较低,且会增加肠套叠的风险。更加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对于降低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各国科研人员试图从多个方面提高轮状病毒疫苗的有效性,非复制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是目前轮状病毒疫苗研究的主要方向。文中就目前轮状病毒亚单位疫苗,特别是基于VP4蛋白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轮状病毒疫苗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重要策略。然而,目前许多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抗原产量偏低的问题,由此导致疫苗的生产成本较高、有效抗原含量低和免疫效果差等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尝试了不同策略来提高病毒疫苗抗原的产量,以改进疫苗的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文中总结了近年来提高疫苗中病毒抗原产量的主要方法,包括改造病毒基因、改善病毒对细胞的适应性、优化抗原表达体系、改进疫苗生产工艺等方面。并分析了不同策略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疫苗抗原产量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