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花;其繁殖器官由叶原基发育而成,着生在短枝顶端的叶腋或鳞片状叶的叶腋;雌雄异株,无论是雌性或雄性器官均无花萼、花瓣、子房等构造。在植物形态学上将这类植物的雄性器官称作为小孢子叶球或雄球花;雌性器官称作大孢子囊或雌球花。 银杏种子的形成及发育过程 种子的形成包括传粉、受精以及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成熟。 银杏的雄球花为柔荑花序状,长1.8—2.6厘米,3—8条着生于短枝顶端,每条上具雄蕊30—43个,雄蕊具一短梗,花药2枚,长椭圆形,药室纵裂,每药室(小孢子囊)具 相似文献
2.
3.
银杏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及贮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种子是典型的生理后熟种子,种子含水量高,种皮通透性大,具有不耐脱水的特性,是非典型性顽拗性种子。银杏种子贮藏的关键是在保持种子活力的前提下,降低种子的呼吸强度,因此贮藏过程中温度、湿度和气体的调节是关键。涂膜处理、化学试剂处理、辐射处理和逆境处理等技术可有效提高银杏种子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10种叶籽银杏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叶籽银杏幼叶为试材,对来自河南、广西、云南、湖北以及山东等省的10个种质进行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并对核型与进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该10个种质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4,核型主要由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和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组成,共有2A、3A、2B和3B四类核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中以中短(M1)、中长(M2)染色体为主,稀有长(L)染色体;邓肯检验表明:山东叶籽实生子代(未表达)和湖北种质的染色体长度比(3.97、1.87)及广西种质和山东叶籽实生子代(未表达)的核型不对称系数、平均臂比值(68.65%和2.36,62.14%和1.72)差异显著;四川种质较原始,广西种质的进化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 主要介绍了种子发育与形成、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保存与活力以及种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同时阐述了当今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并展望了种子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方向, 种子生物学的研究将从基因水平走向整体水平, 因此环境因子与种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重点。运用蛋白质组学将能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并明晰种子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6.
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种子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介绍了种子发育与形成、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保存与活力以及种子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组的研究.同时阐述了当今蛋白质组学在种子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了种子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方向,种子生物学的研究将从基因水平走向整体水平,因此环境因子与种子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的重点.运用蛋白质组学将能揭示蛋白质的功能并明晰种子的生命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电子显微镜下,对银杏(Ginkgo biloba L.)枝条营养贮藏蛋白质的超微结构特征及在亚细胞水平的定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韧皮薄壁细胞的液泡内.银杏韧皮薄壁细胞内的营养贮藏蛋白质在细胞质内合成,由内质网膨大的槽库、质膜内折或高尔基体小泡发育形成贮藏蛋白质的液泡.液泡蛋白质主要以不定形块状、絮状或颗粒状形态存在.贮藏蛋白质在整个越冬期一直保持高含量,直到翌年春季萌芽时,贮藏蛋白质迅速转移再利用.随着新梢的生长,到了夏末秋初,又重新开始积累贮藏蛋白质. 相似文献
8.
鸡冠花种子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别以鸡蛋蛋白质(全蛋模式)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对鸡冠花2个栽培种种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11种日常食物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证明,鸡冠花种子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豆类、薯类和粮谷类食物,是一种优良植物蛋白资源. 相似文献
9.
轮叶党参种子发芽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轮叶党参种子发芽率的研究王岳峰聂小兰胡国宣(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轮叶党参(Codonopsislanceolata)又称羊乳、山胡萝卜等,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林缘,疏林灌丛间。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南、华东、西南和朝鲜,日本及苏... 相似文献
10.
在对黄皮种子氨基酸的组成及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8种植物种子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黄皮种子(干品)蛋白质含量为8.625%,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其含量为762.2 mg.g-1蛋白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35.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M et+Cys),贴近度为0.8536,营养价值与高粱米、西瓜子等接近。 相似文献
11.
银杏叶黄酮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不同溶剂提取银杏(GinkgobilobaL.)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更为有利。在分级沉淀中,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在乙醇提取液中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的存在有助于提高黄酮的溶解度。乙醇提取液用饱和(NH4)2SO4浓缩两次,可使醇相中的黄酮沉淀析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银杏叶黄酮的优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2.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聚戊烯醇 (polyprenols)含量较高[1] ,聚戊烯醇在人体中是多萜醇的中间体[2 ] ,对细胞膜糖蛋白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3 ] ,用于多发性硬化症 (痛风 ,红斑狼疮等 )等免疫功能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及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3.
银杏种仁中抗菌蛋白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银杏果仁提取上清液经硫酸铵沉淀、CM—52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50凝胶过滤层析后分离纯化出一种抗菌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此蛋白分子量为13000,对热稳定;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该蛋白含18种不同氨基酸,尤富含丙氨酸(Ala)和精氨酸(His)等,缺乏半胱氨酸(Cys);纯化的蛋白对黄瓜镰刀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等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银杏叶片形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银杏不同枝类、不同叶序的叶片形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银杏不同枝类的叶片形态差异较大,叶宽、叶柄长、叶基角: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长、叶形指数:一年生长枝>一年生鳞枝>多年生鳞枝;叶面积: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有缺刻叶比例:一年生长枝>多年生鳞枝>一年生鳞枝.一年生长枝叶片的叶宽、叶长、叶面积、叶柄长、叶基角均随叶序的增加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有缺刻叶的比例则增加.一年生和多年生鳞枝1~5叶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增加,第5~6叶达最大,以后随叶序增加而逐渐减小,叶形指数和叶柄长度随叶序增加而增加,叶基角随叶序增加而减小.一年生长枝的第2叶、一年和多年生鳞枝的第4叶可作为品种描述的标准叶. 相似文献
15.
银杏胚珠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5 a生银杏(Ginkgo bilobaL.)品种‘佛指’(G.bilobacv.‘Fozhi’)为材料,观察了授粉后胚珠结构、雌配子体发育和种皮分化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1)授粉后2 d胚珠已分化出珠心、珠被和珠托组织,珠被顶端形成直径为162.16μm的珠孔与540.54μm长的珠孔道,珠心组织顶端形成长约520.83μm、最大直径约125.06μm的瓶状贮粉室,花粉粒经珠孔道已到达贮粉室并在其中停留;(2)雌配子体的发育先后经历了游离核阶段(授粉后5~30 d)和细胞化阶段(授粉后30~45 d),之后在近珠孔端形成颈卵器,其余部分发育为胚乳薄壁细胞,其营养物质的积累高峰期为授粉后60~80 d;(3)种皮分化与形成分别经历珠被分化期(授粉期至授粉后30 d)、种皮分化期(授粉后30~50 d)、种皮形成初期(授粉后50~80 d)、种皮形成期(授粉后80~90 d)。 相似文献
16.
17.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8株内生真菌,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TLC)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提取液进行分析并筛选得到一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编号ROOT3.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为镰孢属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对此菌株发酵液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含量为0.017 2 mg·mL-1. 相似文献
18.
19.
天目山银杏群体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了天目山银杏群体的遗传变异性,计算了4种同工酶(GDH,G-6PDH,PRX,SDH)8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每个位点的平均杂合率。结果表明:天目山银杏群体的遗传变异性较小,各位点的平均杂合率仅为0.150±0.004,呈现较大程度的遗传同一性,因此认为天目山银杏很可能是僧人在寺庙旁栽植的银杏留下的后代。 相似文献
20.
古银杏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古银杏健康组织中分离得到55株内生真菌, 其中28个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不产孢子, 占总分离菌株的50.9%, 其它菌株根据其在PDA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 10株被鉴定为青霉、6株为曲霉、4株为交链孢霉、3株为简梗孢霉, 另外酵母、毛霉、小单头孢霉、镰孢霉各1株。考察内生真菌培养上清对7种受试指示菌的抑制作用, 共筛选得到23株至少对一种指示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的菌株, 其中11株为不产孢真菌, 占活性菌株的47.83%。对活性最强的一株菌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将其确定为Xyl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