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5种集落刺激因子(CSF)、红细胞生成素(EPO)、5种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白血病抑制因子、干细胞抑制因子、2种 CSF 受体 (R)、EPOR 和两种白介素 R 等转录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不象人们所希望的那样能够治疗艾滋病。美国国家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已经发现,在体外,GM-CSF 实际上刺激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在单核细胞的前体细胞衍生出的细胞系感染病毒后,GM-CSF 的存在使得病毒量增加2~3倍。其它细胞素,包括白细胞间素-1、白细胞间素-2、β-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并不刺激病毒的复制;事实上,γ-干扰素显示出了对艾滋病的抑制作用。研  相似文献   

3.
Immunex公司将两种蛋白: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为一种分子,命名为PIXY-321,两种蛋白均用于促进遭受到辐射或化学治疗后骨髓损伤患者中的血小板和白血细胞生产.公司相信,新分子将大大有效于单个GM-CSF或IL-3.  相似文献   

4.
今年四月,Whitehead生物医学研究所(Boston,MA)的科学家发表的资料指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抑制癌变的强有力的免疫刺激因子。现在,Somatix Therapy公司(Alameda,CA)已提出一项试验新药物的申请,以期在最近几周内开始用GM-CSF进行基因治疗。 按照今年六月由重组DNA顾问委员会批准的试验方案,从Johns Hopkins肿瘤中心(Baltimore,MD)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取出的肿物将被送交Somatix,在那里,人GM-CSF基因将被导入肿瘤细胞。产生该因子的细胞将被照射以防止其分裂,然后移植到病人体内。人们希望重组DNA细胞能起到疫苗作  相似文献   

5.
中外制药公司用动物实验证明,用该公司研制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减轻在治疗艾滋病时服用AZT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札幌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白细胞数的恢复效果使开辟G-CSF的新用途更有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在日本开始.7月18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只批准AZT这一种药物用于治疗艾滋病,而AZT又常常引起骨髓生长抑制和贫血等副作用,以前进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重组人类造血素(EPO)可使那些体内EPO水平低的艾滋病患者的贫血症有所好转.这一结果已被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样,重组EPO有希望被用于减少经AZ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输血需求量.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在一系列疾病和过程(包括器官移植、结肠癌,也可能包括艾滋病)当中,血液传输常与免疫抑制作用有关.此外,如果AZT仍是最好的治  相似文献   

7.
近期研究体内四种造血生长因子及γ-干扰素对受HIV-1侵染的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的影响,它们给临床应用蛋白质治疗艾滋病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当往HIV-侵染的培养细胞中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或白细胞介素-3(IL-3)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3、白介素-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红细胞生成素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考察了造血细胞因子单独与联合作用对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证实细胞因子组合使用比细胞因子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发现SCF+IL-3+IL-6+GM-CSF+G-CSF+EPO组合对总细胞扩增最佳,SCF+IL-3+IL6+GM-CSF组合对CFU-GM扩增最佳。实验发现培养液更换可大大提高脐血造血细胞总数和祖细胞数产出。在每天更换50%培养液下,脐血总细胞数在第三周扩增了27倍,祖细胞数扩增了21倍。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非复制型痘苗病毒天坛株为载体表达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体外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含有小鼠GM-CSF的重组痘苗病毒质粒,与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进行同源重组,筛选表达小鼠GM-CSF的重组痘苗病毒rNTVGMCSFLacZ,对目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进行鉴定,并在体外检测目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构建的重组病毒rNTVGMCSFLacZ中正确插入了小鼠GM-CSF基因,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其能正确表达GM-CSF,且在体外证明rNTVGMCSFLacZ表达的小鼠GM-CSF能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构建了一株能分泌表达有生物学活性的小鼠GM-CSF的重组非复制型痘苗病毒。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法国生理学家 Paul Verte 发现低氧可以刺激血红细胞生长。1950年美国 Reissman 证实了体内存在一种能刺激血红细胞的物质,称为红细胞生成素(EPO)。1985年,美国的 Fritsch 等成功地从成百上千的基因中发现了能产生 EPO 的一种,运用遗传工程,得以从动物细胞中产生对人类 EPO 负责的基因,从而使大量生产 rHuEPO 成为可能。EPO 是由肾脏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它具有促进骨髓中红细胞系列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作用,以及维持血中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稳定状态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贫血与许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少、血中存在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Inhibitors of Erythropoicsis,IE)、红细胞寿命缩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GM—CSF/MCAF融合蛋白的变性,复性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单核细胞趋化激活因子(MCAF)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后,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分离和洗涤后,探索了rhGM-CSF/MCAF变性和复性的合适条件。复性后的样品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和CM-Sepharose FF离子交换两步层析,得到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DS-PAGE纯的rhGM-CSF/MCAF。Western blot检测表明,纯化的rhGM-CSF/MCAF能分别与GM-CSF和MCAF抗体发生特异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及鸡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对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增强效果,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重组杆状病毒疫苗(Recombinant Baculovirus,BV)rBV-LMI-F,并联合GM-CSF及IL-2进行鸡体免疫。对中和抗体水平及细胞因子含量比较GM-CSF和IL-2的免疫增强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第一次免疫28 d或42 d后,GM-CSF联合免疫组可诱导鸡体产生更高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P0.01)。表明鸡GM-CSF能更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抗体和细胞因子反应,提高重组杆状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细胞因子网络已经被确认可以调控各种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反应。例如上皮生长因子(EGF)是已知的第一种可刺激结肠肿瘤细胞生长的多肽。白细胞介素3(IL-3)和粒-单集落刺激因子(GM-CSF)被认为可以控制造血祖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为了减轻化疗后的骨髓抑制和加速骨髓恢复,通过基因工程产  相似文献   

14.
一种造血调控因子——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已经历了近30年的研究,近几年,对人类GM-CSF的研究有了突破。目前,GM-CSF已有可能成为一种颇有前途的临床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粒-巨噬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60Coγ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式制造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模型,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灌胃不同浓度巴桑母酥油丸后不同时间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骨髓粒-巨噬系(CFU-GM)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 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灌胃14 d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中剂量巴桑母酥油丸灌胃14 d后,骨髓CFU-GM集落产率、GM-CSF mRNA和GM-CSFR mRNA也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结论适当浓度的巴桑母酥油丸可以通过上调骨髓GM-CSF、GM-CSFR mRNA表达、促进CFU-GM增殖分化,进而促进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16.
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以下简称EPO)是高等动物及人类造血活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调节因子。在临床研究中,EPO活力测定有助于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或多血症的鉴别诊断;在红系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研究中,EPO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刺激因子。因此EPO活力测试在临床血液病和实验血液学研究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有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细胞因子,它促进小鼠白血病M_1细胞分化并抑制其增殖,所以把它命名为白血病抑制因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了解到它还具有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骨吸收,引起血小板增加,刺激肝细胞合成急性反应蛋白,以及参与胚胎发育、促进神经肌肉的生长和维持垂体功能等作用。 本研究用PCR扩增pLXSN-hLIF中的LIF结构序列。经HindⅢ和BamHⅠ插入质粒  相似文献   

18.
IL-3又称多克隆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正性调节因子。它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生长、分化信号,调控造血干细胞生存、增殖及向各系血细胞分化、成熟。本文就IL-3在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中的有关信号转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80例,采用自体对照的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EGF组和GM-CSF组,EGF组采用rh EGF凝胶治疗,GM-CSF组采用rh GM-CS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的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选择8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后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结果:与EGF组相比,GM-CSF组用药治疗7、14 d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EGF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4.15)d,明显长于GM-CSF组的(12.39±2.16)d(P0.05);用药治疗7、14 d后,两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EGF组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低于GM-CSF组(P0.05)。结论:rhGM-CSF比rhEGF更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或迁移,加快毛细血管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电针大鼠的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室以前的工作表明:电针(2H_z,3V,30min/d)刺激 SD 大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5d后,大鼠血清中产生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本工作对此抑制因子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电针大鼠的血清不仅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T 淋巴细胞转化,还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小鼠胸腺细胞和脾脏 T 淋巴细胞转化;同时也发现电针大鼠的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淋巴结 B 淋巴细胞转化。提示此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对不同淋巴器官及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无选择性作用。(2)将电针大鼠的血清同小鼠淋巴结细胞培养1h,电针大鼠的血清就可显著抑制 Con A 刺激的 T 淋巴细胞转化;将小鼠淋巴结细胞同 Con A 预培养30min,电针大鼠的血清的抑制作用便消失,提示电针大鼠血清中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作用于 Con A 刺激 T 淋巴细胞活化的早期阶段,同时也排除了此抑制因子的细胞毒作用。(3)电针大鼠的血清显著抑制蛋白激酶 C(PKC)激活剂 PMA和 PMA 加 ca~(2+)通道 A23187刺激的小鼠淋巴结细胞转化,提示淋巴细胞转化抑制因子通过抑制 PKC 的活性或抑制 PKC 介导的细胞活化通路,抑制有丝分裂原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