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苧麻     
一.苧麻的国民经济意义苧麻是中国主要技术作物之一。由苧麻茎所产生的纤维是纺织工业、机器工业、矿冶工业、国防工业(特别是航空工业)、橡胶工业,以及航海业、渔业等极重要的原料。苧麻纤维  相似文献   

2.
在苧麻生育期内,苧麻黄蛱蝶是一种最重要的害虫。陈瀛(1941)在福建邵武研究过它的生活史,蔡行宗(1955)报导过其在浙江的生活史,中国农业科学院苧麻研究所(1959)记叙过群众防治经验。兹将我们进行的一些研究结果报导于下: 一、名称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植物激素对苧麻茎、叶外植体器官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简单报道过苧麻茎、叶外植体诱导出完整植株的初步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苧麻组织培养技术,最近研究了七种植物激素不同浓度和各种组合及一些内外因素对茎、叶外植体器官分化的影响,并对器官分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和浮尘子是我省的主要水稻害虫,历年各地普遍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尤其近年来,为害猖獗,严重性超过螟害,而成为水稻的首要害虫,为了保证水稻的丰产,1958年我们对此虫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兹将所得结果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一、种类 根据田间调查和预测灯下记载资料,目前发现稻飞虱种类有:白背飞虱、褐飞虱、粉白飞虱、绿飞虱、黑头麦飞虱等5种;浮尘子有:白翅浮尘子、黑尾浮尘子、电光浮尘子、两点黑尾浮尘子、两点浮尘子、大浮尘子、小绿浮尘子、苦楝浮尘子、麻色浮尘子等9种。飞虱中以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数量最多,其中又以白背飞虱较  相似文献   

5.
麻是我国重要的纖维作物之一,它的地位仅次於棉花。像苧麻是我国特产,世界的苧麻市场,差不多完全由我国供给。在抗日战争以前,我国的大麻和(?)麻也運销国外。解放以後,为了解决运输的包装材料,大规模的发展黄麻、洋麻和亚麻等作物。四年来,已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但已经满足了国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销到苏联和新民主主義的兄弟国家等。随着祖国工业化的发展,麻的需要量也一定会增加起来,因此,麻类作物在工业原料上,在国民经济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我国种麻是世界上最古的国家。大麻,苧麻在我国栽培至少有三、四千年。从目前看来,我国麻的栽培情况,种类之多,分佈之广,可说是世界第一.这里介绍的是我国几种重要麻类作物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6.
中国苧麻属校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苧麻属Boehmeria Jacq属于荨麻科苧麻族Trib.Boehmerieae,由N.J.Jacquin在1760年根据产于美洲中部的Boehmeria ramiflora Jacq建立的(文献见后)。对本属进行全面分类研究的大概只有两个学者。C.L.Blumel)于1856年在其荨麻科的专著中记载了荨麻属植物74种,并将这些种分为6群:  相似文献   

7.
球隔麻属——荨麻科一新属,兼论荨麻科的柱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的荨麻科的一新亚族——球隔麻亚族,一新属—— 球隔麻属及其模式种球隔麻。它被认为是苧麻族较原始的一个类群。其环状柱头及球形药隔 在荨麻科中至今还是首次发现。 本文还论述了荨麻科植物的柱头特征、类型及其分类学意义,并探讨了它们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稻4种最主要的浮尘子、飞蝨——黑尾浮尘子(N(?)pbotettix cincticeps Uhl.)、白翅浮尘子(Empoasca subrufa Melich.)、白背飞蝨(Sogata furcifera Horv.)、褐飞蝨(Nilaparvata lugens Stl),关于它们的产卵习性,尤其是产卵方法,在所见书刊中,大都缺乏确切的记述;其中白翅浮尘子的产卵习性尚无记载。兹将我们观察所得,作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苧麻黄蛱蝶(Pariba vesta Fab.)俗称麻虫,是我县的重要害虫。1959—1965年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在全县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基本上控制住虫害。现将工作结果分述如下。 生 活 习 性 黄蛱蝶在我县一年发生两代。三麻收割后以五、六龄幼虫于11月上、中旬迁移到麻地边、山坡杂草及土缝等处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为害头麻,4月上旬是第一次为害高峰,5月上、中旬化蛹,下旬羽化成虫。6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二麻,出现第二次为害高峰,9月上、中旬为第二代幼虫孵化盛期,为害三麻,出现第三次为害高峰。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微孢子虫研究:Ⅲ.超微结构与致病机理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陈广文  陈曲侯 《动物学报》1999,45(2):121-128
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首次分离到一种侵染寄主脂肪体、马氏管和中肠的微孢子虫,该微孢子虫对甜菜夜蛾、菜青虫和棉铃虫幼虫有较强的致病力,并可经卵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借助于病虫的粪便及虫尸。用电镜观察了该微孢子虫感染甜菜夜蛾幼虫后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寄主细胞被感染后,细胞核膨大并变形,由正常的圆球形被挤压成长条状,但核膜及核周间隙没有发生变化;线粒体体积变小,嵴增宽,嵴的排列方向发生改变,双层膜部分  相似文献   

11.
麻天牛(Thyestilla geberi Fald.)是为害麻类的主要害虫之一,关于此虫的生活习性,在东北还缺乏详细记载。我们于1957—1958年,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观察,今介绍于后。 分布和为害情况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东北、西北、华北、江浙各省均有发生。以东北、西北为害较重,在东北主要为害大麻和青麻,个别地区也为害苧麻和棉花。1957年,仅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1958年下放在莆田县哆后农业社(现属涵江公社)劳动期间和晚稻浮尘子、飞虱作斗争的一段工作小结。 农业社植保专业队和下放到这里的农学院师生,都曾参加这个防治工作。 一、夏种期间田间环境和浮尘子、飞虱的基本情况 早稻收割后,田埂杂草基本上没有劈除。田埂杂  相似文献   

13.
甘蓝夜蛾(Barathra brassicae Linnaeus)为分布较广的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和棉、麻、豆类等作物。1979年6月,从泰安市省庄公社油菜地自然病死的甘蓝夜蛾幼虫上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通过室内感染和田间试验表明毒力较强,对家蚕安全。对该病毒的多角体观察国内已有报道,四年来,我们又对此株病毒的分离、形态特征和杀虫效果等方面作了初步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条纹螟蛉属夜蛾科,为我国南方稻区近年来发现的水稻害虫,局部发生严重。在一些已出版的书刊内(例如中国农作物病虫图谱,第一分册,水稻害虫,农业出版社,1974年;植保手册,水稻病虫害与储粮害虫的防治,湖南人民出版社,1972年;稻虫识别及防治,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其学名均用Lithacodia stygiaButler。最近我们整理为害水稻的夜蛾类,经鉴  相似文献   

15.
一、试验目的 连作晚稻移栽成活后,正值浮尘子第三代卵和若虫的盛发期,滴油扫杀和喷射二二三乳剂仅能杀死成虫和若虫,对叶鞘组织内的卵块无杀伤效果,为了在短期内运用综合防治的方法同时消灭成虫、若虫和卵,使减少喷药次数节省化学农药,我们根据土洋结合的原则,针对害虫产卵习性,进行产卵盛期灌水排水的两项杀虫试验。希望通过本试验,探求出对浮尘子的农业和物理防治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霜霉属(Peronospora)新种二个:即寄生在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 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上的假繁缕霜霉(P.pseudostellariae G. Y. Yin et Z.S.Yang)和寄生在荨麻科植物藪苧麻(Boehmeria japonica Miq.)上的苧麻霜霉(P.boehmeriae G.Y.Yin et Z.S.Yang)。文中有拉丁文及中文描述。标本保存于南京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 Hubner)是一种多食性害虫。笔者于1957—1960年在新乡耿黄等地对该虫的生活习性作了研究。兹简报如下。 一、寄主种类和为害性状 甜菜夜蛾的寄主范围和食性,结合1957年植物检疫和1960年昆虫区划在全省各地调查,初步明确幼虫取食植物在河南有35科、108属、138种。其中有大田和特用作物28种,蔬菜作物32种,幼龄果树和林木13种,牧草和杂草47种,药用和观赏植物18种。其中以甜菜、玉米、红薯、芝麻、白菜、苜蓿等受害最重。 甜菜夜蛾是典型的食叶害虫,对植物苗期为害最重,大发生时能吃光所有叶子。暴食性的高龄幼虫,白天往往潜藏在禾本科作物心叶中、土缝中或与同期发生的其他害虫混淆,不易被人察觉。为害特征在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上有所不同:单子叶植物以玉米为代表,被害部位呈现条状半透明薄膜或成条状破孔,这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广西用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技术繁殖经济植物,获得了成功:采用甘蔗新品种桂糖11号的嫩叶梢和茎端进行无性繁殖,5年期间扩种到6万亩;8600株桉树雷林1号试管苗已推广种植山地,并以成林;以菠罗和药用植物罗汉果的幼叶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已结果;苧麻试管苗也已移植大田;3种茶科植物:油茶、金花茶和茶叶,诱导子叶产生胚状体到培养成再生植株;还有许多观赏花卉也用组织培养进行无性繁殖均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日本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分子育种部基因构选研究室美浓部修三、农业研究中心病虫防治部病毒病防治研究室大村敏博等克隆培养水稻矮化病病毒 cDNA 获得成功。本实验在克隆培养水稻病毒 cDNA 方面是首创。这项研究为水稻病毒感染,发现病征的机构的分子生物学解剖开辟道路。水稻矮化病毒(RDV)是属于植物呼肠孤病毒组的病毒。以分成12片段的双链 RNA为基因,具有 mRNA 转录时必需的转录酶群。植物呼肠孤病毒多数情况下具有肿瘤衍生性。相反,RDV 的病征仅能使水稻矮缩。另外,还能在作为媒介昆虫的浮尘子体内增殖,且有  相似文献   

20.
焦条丽夜蛾Aconti graellsi F.是襄阳专区近五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棉花中后期的食叶大害虫。为了摸清该虫的发生规律,1962年我们在襄北地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现将部分结果初步整理报导如下。 一、发生规律 1.发生与为害 据1962午观察,焦条丽夜蛾在襄北地区一年可发生四代。第一代幼虫盛期在5月下旬及6月下旬;第二代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四代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一、四两代主要为害商麻;第二、三两代主要为害棉花;尤以第三代数量最多,为害甚巨。 2.消长规律初步分析 (1)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焦条丽夜蛾卵量消长与温度、湿度和雨量有着一定关系,尤以雨量关系较为密切。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