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征是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创新发展,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独创性理论和特色。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途中,深入研究毛泽东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中药产业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健康中国建设,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中药产业已基本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装备工业为支撑、中药商业为枢纽的新型产业体系。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模式逐渐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技术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中药产业成为具有独特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相似文献   

3.
营养是促进人体健康,提升国家人力资源和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国民营养状况会对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经济负担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多年来,行之有效的营养改善措施使中国提前达到了千年发展目标(MDG),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此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国民营养改善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同时也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本文通过阐述营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出,根据《食物营养与发展纲要2014—2020》,坚持以营养发展为指导,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营养政策及国民营养改善方案,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和劳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提出既有马克思主义文明结构论的理论依据,又有改革开放的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指导思想、构成内容、价值目标等方面的整体性,其内在逻辑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在结构上的互相建构与规范、在功能上的互相补充与叠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文明,要坚持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尊重真理与追求价值相结合、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同时要实施主体性生成方略、和谐性实践方略、智慧性方法方略的科学方略。  相似文献   

5.
正加强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创建早、规模最大、集医、教、研、护、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至今已有70余年历史.北京儿童医院始终坚持"关注儿童、关注健康",不断创新,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2013年,医院牵头组建了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积极探索全国儿科医疗联合体发展道路,发挥儿科领  相似文献   

6.
<正>人民海军向前进,光辉航程党指引。70年浴血荣光,70年砥砺奋进。人民海军自1949年4月23日诞生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已经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出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号召,对人民海军寄予厚望、深情关怀,作出一系列事关人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应坚持回归初心与回归常识的内在统一。它是意识形态性与思想理论性高度统一的课程,政治价值教育与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在统一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课堂教学中意识形态教育的显性化,体现了培养学生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的课程目标,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心的回归。教学过程中理论内容的思想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魅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常识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从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看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认知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新课程提出,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地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引学生实施创新构想,这不仅是当代教师的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0.
胡缨 《蛇志》2012,24(3):330-331
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2.03.052社会主义新时期,检验医学专业在医学行业已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医学院校的检验医学生正经历着价值观的转变。核心价值观是复杂的价值系统中的内核,影响着其他价值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牡丹原产我国,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有"富贵花""中国花"的美誉。1959年周恩来总理到洛阳视察工作时曾指出:"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牡丹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美好幸福的梦想,养好每株牡丹是我们每位牡丹人的神圣职责,养好国花牡丹也是中华民族提升国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必须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形成并传承.传统文化广博精深的文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为医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素材.医生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造成其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对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医生的人文精神是奉献伟大医学事业的价值体现,是懂得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提高自我生命质量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高等教育愈发强调课程要引入思政教育,且思政教育已在理论学科的教学中广泛推行,然而其在实践类学科的教学中体现不足。以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为对象进行研究,基于互联网对本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中。这不仅可以加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建设,提高任课教师的思政素质,完成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改革并完善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还能将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构建成以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政教育主导的新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美德作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理应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高校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方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针灸经络学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之一。本文概述了人和动物体内的感觉传导、低阻抗、高振动音以及其他生物物理特性的线性网络系统和古典经络图互相吻合,证明了经络学说是科学的;经络系统是和神经、血液循环系统有区别、又有联系的独立系统;经络学说是中国医学核心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拓新的时代。全球颠覆性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始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到2025年,农村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8.
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领导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党内右的和“左”的机会主义路线的伟大斗争中,在反对帝国主义、以苏修叛徒集团为中心的现代修正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伟大斗争中,在各个方面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毛主席的著作,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朽文献。出版毛主席  相似文献   

19.
金课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是涉农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是我国加快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生物化学是一门与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与育才潜力,是思政元素融入的有效载体。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积极响应涉农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发挥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的党中央号召,先后进行了课程思政素材挖掘、育人案例筛选、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反思等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建立符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的教学模式,进而实现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和大力提升。  相似文献   

20.
郭甲嘉  沈大军 《生态学报》2022,42(15):6430-643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经历了由以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向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重要变迁。应用多源流理论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从内在逻辑、民主化程度和变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源流理论在中国保护地变迁研究中的适用性;从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梳理了变迁的逻辑路线,总结了变迁的内容,变迁内容包括管理客体、管理主体和管理手段三个方面。结果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变迁是问题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源流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表现在问题源流中的指标数据和问题反馈促进了政策源流中政策建议和方案的提出,而焦点事件与政治源流中执政理念的冲突对变迁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政策源流存在渐进式完善过程,尤其是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政策源流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次变迁的逻辑路径主要包含三股源流的相互作用,通过引入国家公园重塑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其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