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扩布性阻抑(SD)的发作情况及缺血后电针的影响。方法:线检法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等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后3h内SD发作情况及电针“合谷”穴(LI4)对SD的影响。结果:电针可减少局灶性脑缺血时SD的发作。结论:电针减少局灶性脑缺血时SD的发作,可能与电针缩小局灶性脑梗塞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减轻神经元调亡朋而发挥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前脑缺血模型,对沙土鼠前脑缺血20min后再灌注3d,并用0.15MPa和0.25MPa压力的高压氧治疗(60min/d,连续3d)后,应用免疫组化LSAB方法,观察高压氧对海巴CA1,区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3d组海马CA1区大  相似文献   

3.
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学令 《四川动物》2003,22(3):178-179
目的 探索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方法的改进。方法 在前人制作模型方法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用提线法阻断血流和在颈外动脉上剪小口进行插线。结果 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模型制作过程,提高模型成功率。结论 本法复制插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流模型,省时,操作简便,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山茱萸的有效成分莫诺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莫诺苷小剂量组(30 mg/kg)、莫诺苷中剂量组(90 mg/kg)、莫诺苷大剂量组(270 mg/kg)、维生素E(VE)(35 mg/kg),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30 min后再灌注3 d,应用Zea Longa法、爬网格、平行木、吊绳、Ludmila Belayev 12分评分法,观察莫诺苷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给药组(小、中、大剂量)Zea Longa法评分均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给药组(小、中、大剂量)吊绳法评分均差异极显著(P〈0.01);Ludmila Belayev 12分评分法评分与模型组比较,莫诺苷大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01),中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莫诺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有改善行为学评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慧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5):682-685,F0003
目的:在分子水平探讨并阐明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炎性机理和针刺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动态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塞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脑缺血后治疗1d、3d、5d、10d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针刺不同疗程治疗各组大鼠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症状行为评定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ICAM-1脑缺血后ID即出现表达,5D达到表达高峰,各个时间点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头针对脑缺血状态下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全方位和多层面良性调节机制,并且这种良性机制随着干预时间的选择(早期/6 d)和疗程的适度延长(5天以上),具有明显的累加蓄积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新西兰雌兔为动物模型。研究妊娠期间胎盘细胞凋亡及其凋亡调控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动态变化,基因组DNA凝胶电泳实验检测到妊娠中期和晚期胎盘基因组DNA中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DNA梯带,而且DNA断裂值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为:0.14,0.49和1.43,与妊娠早期相比,妊娠中,晚期胎盘基因组DNA断裂值有显著性增加,TUNEL实验和活化caspase-3的免疫定位实验表明,在妊娠早期胎盘中存在细胞凋亡,而且在各妊娠期中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合体滋养层,免疫印迹法分析表明,Bcl-2和Bax随妊娠的进行其表达量明显增加,Bax:Bcl-2比值在妊娠早、中、晚期分别为:0.89,0.91和1.25,呈增加趋势,实验结果说明,在兔正常妊娠中,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发生凋亡,且随妊娠的进行,凋亡细胞数量增多,胎盘细胞凋亡主要与细胞中Bax:Bcl-2的比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6),白藜芦醇组(n=16)。对照组再灌注即刻腹腔给予0.5 ml生理盐水,白藜芦醇组再灌注即刻腹腔给予20 mg/kg白藜芦醇。再灌注22小时后,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脑梗死容积测定,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脑组织溶浆中SOD、MDA和MPO的含量。结果:再灌注22小时后,白藜芦醇治疗组可以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降低脑梗死面积(P<0.05),同时可以增加脑组织溶浆中SOD的活性,降低MDA和MPO的含量。结论:白藜芦醇通过减轻白细胞的浸润、提高自由基的清除率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对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区神经元谷氨酸受体-2(GluR-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手术制作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CA1区GluR-2的定位表达,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强度无明显差别(P>0.05);MCAO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减弱(P<0.05);电针 MCAO模型组海马CA1区GluR-2的阳性反应比手术组明显增强,但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仍显偏弱(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本试验的结果提示电针针刺可上调GluR-2的表达,从而对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光学成像观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动态过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 550 nm 内源信号光学成像 (optical intrinsic signal imaging , OISI) 监测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 MCAO)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顶叶皮层 . MCAO 后 4 h 内,观测到一系列自发扩散性抑制 (spreading depression , SD) 波 (10.3±4.6) 次 . 前 2 h 内的 SD 波通常会侵袭整个左侧顶叶皮层,但光信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 后 2 h 内的 SD 波局限于顶叶皮层中央区域,且传播面积逐次减少;旁侧区域光强基线逐步升高, 4 h 时,反射光强升高 (8.4±1.2) %. 随后 TTC 染色证明上述旁侧区域已经梗死 . 实验表明光学成像为确定缺血半暗带并监测其动态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凋亡有拮抗作用,其作用方式是通过特异性受体——trkA实现。为了探讨针刺对内源性抗凋亡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时trkA的变化及针刺对trkA的影响。结果发现:缺血组对照侧大脑皮层偶见散在trkA免疫阳性神经元,缺血侧大脑皮层trkA阳性神经元与对照侧相比,显微镜下见无显著性差异。电针组缺血侧大脑皮层见大量trk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半影区,与对照侧及未电针的缺血侧相比,显微镜下见阳性神经元数目有差异。结果提示:电针可以诱导脑缺血时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调动机体内抗凋亡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刺穴位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NMDA R1 mRNA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为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以针刺穴位为治疗手段,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NMDAR1 mRNA,探讨单纯缺血,缺血加电针治疗后脑内NMDAR1mRNA的变化,并用谷氨酸或MK-801兴奋或桔抗NMDA受体。观察对便塞灶的影响。探讨NMDA受体在脑缺血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谷氨酸能显著增大脑梗塞面积,电针能明显缩小梗塞面积,MK-801与电针作用相似,也能缩小梗塞面积,与对照组相比,谷氨酸组,电针组和MK-801组均有显著性差异;(2)缺血侧海马及大脑皮层NMDAR1 mRNA阳性细胞明显高于对照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电针治疗后,NMDAR1 mRNA无过表达现象,海马及大脑皮层缺血侧NMDAR1 mRNA阳性细胞数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低于单纯缺血组(P<0.01)。以以结果表明,谷氨酸介导的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NMDAR1 mRNA的过表达而实现的,电针对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可通过抑制NMDAR1 mRNA的过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对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缺血后1d、3d、7d、14d大鼠缺血侧病灶周围神经元中磷酸化细胞周期蛋白CDK2、CDC2及磷酸化R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后1d、3d组磷酸化CDK2和磷酸化Rb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缺血后7d、14d组磷酸化CDK2和磷酸化Rb的表达量无增加。磷酸化CDC2在正常组及缺血组均无明显表达。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早期部分神经元再次进入细胞周期,提示细胞周期调控参与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3.
电针对脑缺血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机制,本研究以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为动物模型,分别以TUNEL法和PI染色法观察电针改善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①局灶性脑缺血能诱导神经元凋亡:缺血侧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侧,差异非常显著;②电针能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电针治疗组缺血侧梗塞区凋亡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本文表明电针能抑制脑缺血性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14.
PTSD与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发生,从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揭示PTSD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连续单一刺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模型的1d、4d、7d、14d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在PTSD杏仁核神经元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结果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Bax于4d达高峰,Bcl-2于1d表达最高,Bax/Bcl-2比值逐渐升高,于4d达到峰值,之后渐趋下降。TUNEL阳性细胞在SPS各组模型均出现,4d达最高峰。结论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元细胞凋亡中,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各自发挥促进凋亡和抑制凋亡的作用,Bax/Bcl-2比值升高促进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杏仁核调节的PTSD恐惧异常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方法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中的iNOS的表达.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缺血组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iNOS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缺血组对照侧大脑皮层、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iNOS的表达也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 与对照侧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的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海马CA1区、CA3区缺血侧的iNOS表达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层和海马iNOS表达显著升高,未缺血脑区(对照侧)iNOS反应性也较对照组者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人参皂甙Rg1 10、20、40 mg/kg,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2 h、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24h后Bcl-2、Bax的表达。结果人参皂甙Rg1组大鼠脑缺血后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P〈0.05);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人参皂甙Rg1各组Bcl-2表达显著增高,Bax表达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显著上调(P〈0.05)。结论人参皂甙Rg1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组织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凋亡(apoptosis)相关基因Bcl-2、Bax在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肺部病变的关系.方法取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CIH组(B组),每组10只,根据实验要求,将B组大鼠暴露于CIH的环境中,8h/d(上午9时至下午5时),共5w,以模拟OSAHS患者CIH的特征.A组大鼠常规饲养,不予以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肺组织中阳性细胞表达部位主要集中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正常大鼠Bcl-2、Bax蛋白均有基础低表达,经CIH处理后可见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的上调和Bax/bcl-2比值的升高.结论 CIH可导致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增加,凋亡参与了CIH大鼠肺部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Bcl-2和Bax这一对凋亡抑制和促进基因参与了CIH过程中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后大脑皮质神经元和腓肠肌细胞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体表总面积(TBSA)为30%Ⅲ度烧伤后大脑皮质及腓肠肌组织bcl-2,HSP70蛋白的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 严重烧伤后1-3hbcl-2,HSP70在大脑皮质神经元胞浆呈中度阳性表达。此后呈阴性,而在腓肠肌呈强阳性表达且持续至伤后12h。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及持续时间与细胞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严重烧伤后bcl-2,HSP70蛋白在抗损伤及决定细胞损伤的差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Carvedilol对大鼠实验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 Carvedilo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 Bcl- 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 Carvedilol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扎 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 AD) ,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末端标记原位细胞凋亡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并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 ;免疫组化法检测 Bcl- 2和 Bax蛋白表达 ,并利用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二者的平均光密度值 ,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为 37.5 3± 9.2 2个 /视野 ,假手术组 0 .18± 0 .91个 /视野 ,治疗组为 7.6 3± 4.0 5个 /视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手术组 Bcl- 2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为 0 .14± 0 .0 1,假手术组为 0 .0 9± 0 .0 2 ,治疗组为 0 .14± 0 .0 2 ,手术组和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与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 .0 5 ) ;手术组 Bax蛋白平均光密度值为 0 .10± 0 .0 2 ,假手术组为 0 .0 6± 0 .0 1,治疗组为 0 .0 7± 0 .0 1,手术组与治疗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果表明 Carvedilol有显著抗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Bax基因的蛋白表达 ,使 Bcl- 2基因表达的蛋白功能相对增强 ,Bcl-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