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一步法纯化乌骨鸡皮肤酪氨酸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EC.1.14.18.1)是黑素细胞内形成黑色素一个关键的酶。它做为一个含铜酶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酪氨酸酶既能催化L-酪氨酸的羟化形成L-多巴(羟化酶的活性)又能催化L-多巴的氧化形成多巴醌(氧化酶的活性)。多巴醌进一步自动氧化形成黑色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酿酒酵母中异源表达双孢蘑菇来源的酪氨酸酶基因PPO2,并研究酪氨酸酶在酿酒酵母胞内及胞外的酶学特性。【方法】提取双孢蘑菇总RNA,通过RT-PCR克隆酪氨酸酶基因PPO2,构建表达载体pSP-G1-PPO2,并转化至酿酒酵母进行表达,采用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在酿酒酵母中正确表达了大小为65 kDa的酪氨酸酶蛋白。重组酶能催化底物酪氨酸产生黑色素。体外活性测定表明,酪氨酸酶催化最适温度为45°C,以酪氨酸和多巴为底物时最适pH分别为7.0和8.0。在酿酒酵母中测得底物酪氨酸浓度低于2.5 mg/mL时,黑色素的产量与底物浓度呈现正相关性。【结论】来源于双孢蘑菇的酪氨酸酶基因PPO2在酿酒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酶具有良好的酶学特性。利用酪氨酸酶产物黑色素的产量与底物浓度呈现正相关性这一特性,可将其作为细胞酪氨酸产量的传感器,为高通量筛选酪氨酸高产菌株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香水莲花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L-酪氨酸为底物,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采用比色法测定了香水莲花醇提物、水提物及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以探讨香水莲花醇提物、水提物及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总黄酮提取物、醇提物、水提物,说明其有效成分为醇溶性物质;总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源美白剂,应用于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4.
对血红密孔菌在避光、高氮培养基中,产生胞外锰过氧化物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酶液中94.5%的过氧化物酶活必须依赖于Mn2+的存在,并且酶液能直接使Mn2+氧化成Mn3+。DEAE凝胶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出的酶组份中,有两个组份的酶学活性依赖于Mn2+的存在,在分光光度计A406nm处都有一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凝胶上测定酪氨酸酶活性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人体中,是生物体合成黑色索的关键酶。如果人体缺乏酪氨酸酶,或酪氨酸酶的活性不能表达,则会导致白化病。因此,酪氨酸酶活性的检测对于研究白化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酪氨酸酶具有氧化酶的功能,能将L-多巴氧化成多巴醌,多巴醌进一步变成黑色素。根据这个特性,将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络合树酯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索新的固定化酶方法,以漆酚-酪氨酸树酯为固定化酶载体,与Cu2+络合制备成高分子络合剂,对多酚氧化酶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固定化方法是可行的.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适宜pH值为6.64和7.17,在60℃放置25 min后活力保留50.7%,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米氏常数为1.49×10-2 mol/L,较游离酶略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固定化酶模型.  相似文献   

7.
鸟氨酸脱羧酶活性微量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微量反应系统,根据 14C-鸟氨酸释放的 14CO2量测定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酶反应在置于液闪计数瓶内的玻璃小管中进行,释放的 14CO2被瓶内滤纸片上的海胺吸收。实验结果表明,加酸释放 14CO2后30分钟 14CO2吸收已达最大值,且吸收量与释放量成正比,酶反应测定证明 14CO2释放速度在40分钟内保持恒定。ODC活性与酶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方法不仅用于ODC活性测定,而且亦可用于其他脱羧酶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薰衣草精油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酪氨酸为底物,从马铃薯中制备酪氨酸酶粗酶液,以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研究了薰衣草精油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薰衣草精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抑制率均随剂量的增大而升高,1 mg/mL、2 mg/mL、4 mg/mL、8 mg/mL抑制率分别为22.59%、31.46%、50.91%、81.96%。  相似文献   

9.
壮药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的干燥根和根茎,是非常重要的广西道地药材。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山豆根的地上部分,阐明其化学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方法对山豆根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并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测试了单体化合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从山豆根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水杨酸(1)、对羟基苯甲酸(2)、木犀草素(3)、8-异戊烯基山萘酚(4)、槲皮素(5)、大豆素(6)、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7)、刺芒柄花素(8)、鸢尾黄素(9)、金雀异黄素(10),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山豆根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2)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4、7和9对酪氨酸酶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最强,IC50值为(1.58 ± 0.31)× 10-5 mol·L-1。该研究丰富了山豆根地上部分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生物活性,为山豆根非药用部位的深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绮丽刺毛霉的一种新型甘氨酸氨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产自于绮丽刺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的一种甘氨酸氨肽酶。分子筛层析表明该酶的天然分子的分子量为320kD,SDSPAGE分析表明蛋白质的亚基分子量为565kD。该酶水解含有甘氨酸残基的底物(如glycinenaphthylamine)的效率要较其它氨基酸残基高得多。该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0℃,最佳pH为8.0。酶的Km和Kcat值分别为0.24mmol/L与1008 s-1。1.0mmol/L Zn2+,Cu2+和Cd2+可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作用于酶巯基的化学物质对酶活性都有抑制作用。根据络合剂反应的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含有金属的酶。当与蛋白酶共同作用时该酶除了甘氨酸外还能提高脯氨酸、精氨酸及谷氨酸的水解率。  相似文献   

11.
将一种含丰富腺苷脱氨酶的新鲜猪肝组织切片,通过“三明治夹心”法固定于氨气敏电极上,制成对腺苷具有特异响应的生物催化组织膜电极。电极测定腺苷浓度线性范围为1.4×10-4—1.0×10-2mol/L,检出限为5.0×10-5mol/L。并对介质条件,pH影响,选择性以及动力学响应行为进行研究,电极寿命达一个月以上。电极用于合成样品测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尿激酶原(pro-UK)存在凝血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1)的作用位点,在生产和治疗过程中容易失去活性。采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对pro-UK基因进行了突变,构建了3种人pro-UK突变体, 分别将蛋白序列中的凝血酶作用位点Arg156突变成His156,构建成pro-UKM1;将PAI-1的作用位点Arg178、Arg179、Arg181突变为Lys178、Lys179、His181构建成pro-UKM2;同时将凝血酶和PAI-1的作用位点突变构建成pro-UKM3。分别在CH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并对3种突变体进行了SDS-PAGE纤维蛋白自显影和Western blot分析,证明3种细胞表达的pro-UKM与天然尿激酶原带型一致,绝大多数为单链。体外溶栓试验表明,pro-UKM1对凝血酶有抵抗性,pro-UKM2对PAI有抵抗性,pro-Ukm3能有效抵抗凝血酶和PAI的活性抑制。特别是pro-UKM3具有开发成新型溶血栓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部位结构合成了含苯并咪唑的5种配体及其32种分别含Cu(Ⅱ)、Fe(Ⅲ)、Mn(Ⅱ)、Co(Ⅱ)的模拟化合物.经光谱、电化学测试证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拟S3D活性,其50%抑制率浓度(IC50)为10-6~10-8mol·L-1,催化超氧离子自由基(O-·2)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kq为106~108mol-1·L·s-1.同时观察到几种模拟化合物有抗肿瘤活性或增强水稻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海藻糖酶可特异性将1分子海藻糖分解为2分子葡萄糖,在乙醇工业、食品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环境土壤中筛选到1株海藻糖酶产生菌C2,根据形态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其命名为大黄欧文氏菌(Erwinia rhapontici)。该菌株产海藻糖酶的最适温度为40 ℃,最适pH为5.0,在酸性及低于35 ℃条件下,该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Ca2+、Zn2+、Ni2+、Mn2+、Cu2+、K+、Na+和Fe2+对海藻糖酶酶活具有促进作用,DMSO和DTT对酶活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而Triton X-114、SDS和PMSF则对酶活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neu基因编码一种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同源的磷酸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的活性.近年来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发现neu基因的扩增和(或)过量表达.一些蛋白质因子或化学药物可以在转录水平阻遏neu基因的过量表达或者降低其产物p185neu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具有neu基因过量表达的癌细胞的转移和增殖.  相似文献   

16.
[背景]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也是引起人体色素障碍性疾病和产生果蔬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目前,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开发已引起广泛关注,但一些酪氨酸酶抑制剂如熊果苷、曲酸等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微生物资源丰富且具有许多优点,从微生物中寻找特异性强、高效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 通过测定分离自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盐湖的盐水球菌Salinicoccus ventosaetal B2-3-5和B6-1-4代谢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比较2株菌发酵过程中代谢物的差异,了解所筛选菌株B2-3-5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机制。[方法] 以曲酸为阳性对照分别测定B2-3-5和B6-1-4这2个菌株发酵产生的代谢物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应用LC-MS代谢组学方法检测2株菌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所有代谢物质;采用单变量、多元变量、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法识别差异代谢物;利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al Cluster Analysis,HCA)法对识别的差异物进行聚类分析;通过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代谢通路对比法分析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结果] 菌株B2-3-5代谢物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二酚酶活性的抑制率为67%,其IC50为0.277 mg/mL,同属菌株B6-1-4代谢物提取物则对酪氨酸酶无抑制活性。采用代谢组学的检测方法从2株菌的代谢物中筛选出6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氨基酸类化合物、维生素类化合物和羧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及相对含量均是B2-3-5菌株明显高于B6-1-4菌株。通过代谢途径分析发现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15个代谢通路,其中维生素B6生物合成通路的影响较为显著。[结论] 推测B2-3-5菌株可能是通过增加一些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及羧酸类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含量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维生素B6代谢途径的上调也表明菌体细胞可通过产生维生素B6与酪氨酸酶中的必需氨基作用或清除酶催化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来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17.
甲基营养菌WB-1甲胺磷降解酶的产生、部分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甲基营养菌WB1菌株在以甲胺磷作碳氮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时,产生甲胺磷降解酶情况较好,培养20 h为细胞收获的适宜时期。所得细胞经过超声波破碎、吐温20抽提、热处理(60℃,9min)\,DEAE\|纤维素32和CM\|纤维素32柱层析等步骤,得到的酶制品比活力为180U/mg,收率78.8%,纯化倍数22.8。纯化的酶制品经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呈现一条主带,酶活力染色则呈现一条与之对应的活性谱带;该酶催化反应的适宜pH为90,底物专一性不强,Hg2+\,Mn2+\,Cu2+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部分纯化酶制品在-20℃(0.1mol/L的磷酸盐溶液中)存放5d,酶活力丧失约60%。  相似文献   

18.
戊二醛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固定化酶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聚糖是由是虾、蟹壳蛋白中提取的一种氨基多糖(2氨基1,4-β葡聚糖),呈网状结构,由于其来源丰富,制备简单,化学性质稳定,耐热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是固定化酶的良好载体,在医药及工业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1].为此探索酶固定化方法,提高酶利用率,活性回收率,提高稳定性和使用周期是固定化酶研究的重要课题。戊二醛交联法是制备固定化酶常用的方法,为防止戊二醛直接和载体分子中氨基间可能会发生的交联反应,本文采用醛基保护改进戊二醛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固定化酶,并对其酶利用率,活性回收率进行了观察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Fe(CN)64-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间的电荷传递反应发生在酶的活性部位,电荷传递反应的速度和幅度对由变性引起的酶活性部位的构象变化非常敏感.对于所有的变性酶样品,电荷传递反应的速度都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每个样品的活力下降相对应.反应速度的下降反应了酶变性后引起的活性通道构象及其间静电场的破坏.在不同pH条件下变性的酶样品,其电荷传递反应幅度的变化表明,活性部位His残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对变性过程中活性部位的构象变化可能是重要的.由电荷传递反应参数得到的活性部位构象变化速度与酶的失活速度接近.  相似文献   

20.
用显色培养基鉴定微生物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以生化反应为基础,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细菌特异性酶的显色底物直接根据菌落颜色对菌种作出鉴定。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BCMTMListeriamonocytogenes,Rapid’LMONOagar,CHROMagarTMListeria)、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CHROMagarTMEcoli)、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Rambachagar)、金黄色葡萄球菌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