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荔蝽卵平腹小蜂越冬环境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雨芳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8,35(4):227-230
荔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sp.是一种卵寄生蜂,主要寄生于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losaDrary的卵内,对荔枝蝽的为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60年代初,蒲蛰龙等[1]对该蜂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研究,并成功地利用蓖麻蚕卵、柞蚕卵作为替代寄主大量繁殖此蜂,释放于荔枝园防治荔枝蝽,取得了良好效果。从80年代开始,刘志诚等[2]开展人工卵的研究,取得成功,目前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人工繁蜂、放蜂防治荔枝蝽的技术。但在自然界,该蜂难以形成强大的自然种群,越冬后早春的自然种群数量相当低,早春寄生率不高。在释放平腹小蜂的同时,如何保护它们,…  相似文献   

2.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国际性检疫害虫。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wanae (Howard)是舞毒蛾卵的重要寄生蜂, 对舞毒蛾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在规模化繁育大蛾卵跳小蜂时控制小蜂的发育进度, 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同时, 为了对替代寄主繁育出的天敌质量进行评价, 对利用其自然寄主舞毒蛾卵和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繁育出的子代成蜂的寿命、 胸宽、 雌雄性比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大蛾卵跳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50±1.41℃和260.74±25.09日·度, 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为T=10.50+260.74V。当采用30%的蜂蜜水饲喂成蜂时, 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 雄蜂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5.01和10.38 d, 采用原寄主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 雄蜂平均寿命分别为20.94和15.95 d, 两者差异显著; 采用柞蚕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显著大于用舞毒蛾卵繁育出的雌蜂个体; 柞蚕卵和舞毒蛾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雌雄性比没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2.42∶1和2.57∶1。结果表明, 在野外开展舞毒蛾的生物防治时, 释放利用柞蚕卵繁育出的大蛾卵跳小蜂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荔枝蝽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体外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嘉琪  李丽英 《昆虫学报》1990,33(2):166-173
本文报道用人造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成功的结果.筛选出最佳卵壳材料为32—36μm的聚丙烯膜,培养基为柞蚕蛹血淋巴44.4%、10%麦乳精33.3%、鸡蛋黄11.1%、尼氏盐11.1%.体外连代培养平腹小蜂的结果表明,除蛹化率(72—83%)外,各代间在寄生率(40—44%)、孵化率(94—96%)、羽化率(91—96%)、展翅率(97—99%)方面无明显的差别,且人造卵育出的各代蜂在身体大小、寿命及繁殖力方面均与柞蚕卵育出蜂基本相似或优于柞蚕卵育出蜂.筛选出的人工培养基的氨基酸种类与蓖麻蚕卵和柞蚕卵相同,但量上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还报道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产卵过程.  相似文献   

4.
5.
邢嘉琪  李丽英 《昆虫学报》1990,33(2):166-173
本文报道用人造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成功的结果.筛选出最佳卵壳材料为32—36μm的聚丙烯膜,培养基为柞蚕蛹血淋巴44.4%、10%麦乳精33.3%、鸡蛋黄11.1%、尼氏盐11.1%.体外连代培养平腹小蜂的结果表明,除蛹化率(72—83%)外,各代间在寄生率(40—44%)、孵化率(94—96%)、羽化率(91—96%)、展翅率(97—99%)方面无明显的差别,且人造卵育出的各代蜂在身体大小、寿命及繁殖力方面均与柞蚕卵育出蜂基本相似或优于柞蚕卵育出蜂.筛选出的人工培养基的氨基酸种类与蓖麻蚕卵和柞蚕卵相同,但量上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还报道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产卵过程.  相似文献   

6.
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是荔枝和龙眼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平腹小蜂(Anastatusjaponicus)能大量寄生荔枝蝽卵,对荔枝蝽起着很好的控制作用.但由于荔枝和龙眼需经常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以保证荔枝和龙眼的高产高质,为使化防和生防统一协调,本文就几种果园常用的生物农药对平腹小蜂的毒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8.
野牛平腹吸虫虫卵和尾蚴的扫描电镜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小明  汪涤邦 《动物学报》1991,37(4):452-453
近年来随着电镜技术的发展,寄生虫超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资料已相当丰富,但有关同盘类吸虫蚴期超微结构的资料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8—1989年在野牛平腹吸虫的生活史研究(另文发表)的同时,对本虫虫卵和成熟尾蚴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9.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对舞毒蛾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翠  马可 《昆虫学报》1993,36(3):272-276
用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1.3X104-1.3X106多角体/毫升对舞毒蛾(Lymantri dispar)五龄雌雄幼虫分别进行感染后发现,除获得死亡率的不同外,存活个体化蛹数及雌雄比例亦发生变化。雌雄比例倾向于雄性。电镜照片显示在雌性幼虫中被侵染的组织包括脂肪、气管基底膜、腹神经节、胸腺、卵巢及大脑,而胸腺、卵巢和大脑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的报道很少。使用免疫金颗粒标记技术测得细胞核中的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其抗体间具有强烈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10.
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金祥  郭伦发  唐峰  张帆  李锋  赵志国 《广西植物》2001,21(2):163-165,156
20 0 0年 2~ 8月 ,在广西北流潮塘、荔宝、花果山等果场进行了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 ,总面积约2 0 hm2 ,8~ 1 0年生龙眼、荔枝树约 4 0 0 0株。根据当地荔枝蝽象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共放蜂 2次 ,结果为 :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内 ,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跳小蜂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94 .3%和 1 8.9% ,相比效果明显 ,同时 ,果园中若虫数量显著降低 ,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不同浓度的柞蚕蛹抗菌肽D,对大肠杆菌K_(12)D_(31)的杀灭作用动力学。在LEG培养液中,抗菌从D的浓度在5微克/毫升时显效。浓度在10微克/毫升以上时,其杀菌速度大于细菌的增殖速度。固定抗菌肽浓度为10微克/毫升,细菌浓度在3×10~7个细菌/毫升,培养在磷酸钾盐缓冲液中,4小时后能全部杀灭。同样浓度细菌在LEG培养液中,4小时后细菌数下降到约为10~2个细菌/毫升,但不能全部杀灭。同时还提供了柞蚕蛹抗菌肽D和B对大肠杆菌K_(12)D_(31)作用不同时间的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12.
刘治国  刘玉文 《昆虫学报》1992,35(1):125-128
趾钩是鳞翅目幼虫分类上常用的特征之一。从本世纪40年代起,神冈等对家蚕幼虫腹足趾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中岛(1956)对柞蚕幼虫腹足趾钩有过简短的报告。柞蚕幼虫腹足趾钩不但与地理品种分化有关,而且,由于柞蚕幼虫在野外山林中生活,柞蚕取食等活动,均靠趾钩把握柞枝,趾钩与柞蚕把握力有着密切关系。现将柞蚕幼虫腹足趾钩的形态特征扼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孟联忠 Kais.  KE 《昆虫学报》1994,37(3):257-265
观察了多音天蚕Antheraea polyphemus及柞蚕I>Antheraea pernyi 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 (Sensillum trichodeum)的形态、数量和分布,并用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嗅觉感受细胞对性外激素组分的反应特性。两种雄蛾的触角上的每个毛形感器内都存在有1至3个数目不等的嗅觉感受细胞,即AC1-细胞,Ac2-细胞和AL-细胞,它们分别对各自的性外激素组分产生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吴才宏 《昆虫学报》1991,34(3):266-270
本文用电生理学的单细胞记录方法,研究了柞蚕雄蛾(Antheraea pernyi)触角的毛形感器对雌蛾性信息素及相应的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的反应特性;测定了剂量-反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合物的双键构型及光学特性对触角电位(以EAG表示)活性大小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柞蚕蛹血淋巴中凝集素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柞蚕蛹血淋巴中可以测得血凝活力,但在大肠杆菌诱导后血淋巴中血凝滴度有很大的升高.本文报道了分离正常柞蚕蛹血淋巴中凝集素的提取步骤.所得的凝集素在SDS垂直板电泳中表现单一条带,免疫扩散呈现单一的沉淀带,分子量为40,000道尔顿.制剂能凝集兔、鸭、豚鼠、羊、马及人的A、B、O和AB型的红细胞.其凝集活力可被半乳糖,乳糖,及N-乙酰半乳糖胺所抑制. 诱导后的柞蚕蛹血淋巴的凝集素成分比较复杂,经亲和层析后的制剂在免疫琼脂双扩散盘中呈现二条沉淀带,在垂直电泳中至少有二条带.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柞蚕Antheraea pernyti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糖类含量动态.两类柞蚕蛹血淋巴中所含糖类均为海藻糖和葡萄糖,但葡萄糖始终处于极低水平.滞育蛹的脂肪体糖原与血淋巴海藻糖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这种转化受温度的制约.温度对于滞育的终止和海藻糖积累量影响很大.在保种温度范围内,滞育蛹接触低温越早,温度越低,海藻糖积累量越高.非滞育蛹即使经长期低温(0℃左右)处理,体内也不积累海藻糖,且耐寒力显著低于滞育蛹.在25℃条件下,光周期对滞育蛹和非滞育蛹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用不同的化学试剂修饰了柞蚕抗菌肽D分子中的色氨酸、精氨酸和赖氨酸等氨基酸残基。NBS修饰抗菌肽D,以及氨肽酶M对抗菌肽D作用的结果表明色氨酸残基对抗菌肽D抑制E.coli D31的作用影响不大。CHD和MLH对精氨酸和赖氨酸残基的修饰,导致抗菌肽D失去抑制E.coli的作用,但可逆地消除CHD和MLH的修饰作用后,抗菌肽D恢复了对E.coli D31的抑菌作用。这些结果初步认为,抗菌肽D抑菌作用与分子中的荷电性有关,改变了分子的电荷,也就同时失去了其抑菌功能。 此外,对精氨酸残基修饰的结果还表明,抗菌肽D的免疫原性与精氨酸残基有关。但是,抗菌肽D的免疫决定簇与其生物活性中心并不完全平行。  相似文献   

18.
伊淑霞  郭郛 《昆虫学报》1984,(3):254-263
本文报道柞蚕卵巢亚细胞组分中核酸和蛋白质的分布与含量变化。首先以差速离心盼方法从卵巢匀浆中分离出细胞核、重线粒体、轻线粒体、重微粒体、轻微粒体和105,000g上清六个组分,然后分别测定了各种组分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表明,卵巢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组分中(约占75%以上);RNA在佩粒体中含量较离(约占20—51%);蛋白质则主要分布于105,000g上清组分中(约占56—83%)。卵巢中核酸和蛋白质含量(毫克/头)在滞育蛹期很低,随着卵巢的发育迅速增长。DNA在发育蛹4期最高,比滞育蛹期增长61倍;RNA在发育蛹5期最高,比滞育蛹期增长144倍;蛋自质在成虫期达到高峰,约比滞育蛹期增长490倍。并讨论了核酸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卵巢细胞分裂分化之间的关系。 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生化资料,对不同时期的柞蚕卵巢105,000g上清组分中的蛋白质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获也泳和SDS-电泳的分析。初步推测柞蚕卵巢中卵黄蛋白亚基之一的分子量大约为200,0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工模拟试验与分析,组建了不同产量水平棉田不同生理时间蕾、幼斡(花)、大斡受害后的耐害补偿临界指标的五元二次曲线回归反应综台模型,同时对该模型进行了降维解析以方便应用,并得到不同果实体受害后耐害补偿动态临界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承平棉田、不同生理时间及不同果实体受害程度所对应的耐害补偿临界指标表现出一定差异。就同一生理时间的果实体耐害朴偿指标值而言,高产棉田>中产棉田>低产棉田。区域性棉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需根据棉田类型与生育阶段来分类指导决策,以充分发挥棉株本身的耐害补偿功能。最后,就棉花耐害补偿临界指标应用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简称NPV)的核多角体蛋白(Polyhedrin)基因具有一个非常强的启动子和基因调控序列。目前利用这一基因的上述序列已组建了多种表达载体,高效地表达了十几种外源基因产物,成为当前最有前途的新的表达系统。但是,在组建这一病毒载体过程中,为了使插入的外源基因靠近病毒启动子序列,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