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柯萨奇B组病毒在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柯萨奇B组病毒(CVB)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因组结构及各基因产物的功能,在机体内感染过程,基因且的复制与毒力的关系,病毒包装,免疫病理等方面,结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病理,分析了该病毒与心肌炎的关系,及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致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对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病理改变及机制的探讨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自从科学家报道“凋亡”这种细胞死亡形式以来,为病毒性疾病研究者找到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此后,许多国内外基础医学研究者通过不同方法对细胞受到病毒侵袭后的死亡形式进行研究。目前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机体心肌组织的确存在凋亡,  相似文献   

3.
大黄在体内抗柯萨奇病毒B3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virus ,CV)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根据其对乳鼠的致病能力不同分为A、B两组 ,A组病毒能够引起乳鼠广泛性肌炎及坏死 ,B组病毒可致局灶性肌炎。研究表明 ,CVB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因[1,2 ] 。为寻找一种有效的抗CVB3 治疗药物 ,笔者通过体外实验发现大黄注射液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3] ,并根据中药大黄五脏皆治的理论 ,本研究进一步利用CVB3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观察了该药的抗病毒作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细胞Hep 2细胞由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提供。细…  相似文献   

4.
已知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及其下游信号组分在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B,CVB)诱发的病毒性心肌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在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桂皮醛具有抗病毒以及成剂量依赖性抑制由TLR4诱导的核因子活性的作用,而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在体外,桂皮醛对正常心肌细胞的IC50为15μM;100-1000μM桂皮醛能显著抑制心肌细胞中的病毒滴度(P0.01),而细胞存活率与CV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体内,与模型组比较,20和40mg/kg桂皮醛i.p.使第7 d血清中NO的含量以及心肌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和TLR4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P0.05)。降低第21 d心脏体重比(Heat Weight/Body Weight,Hw/Bw)比值,提高小鼠生存率,减轻病理损伤的作用。这些结果显示桂皮醛虽在体外无抗病毒活性,但其在体内具有降低病毒滴度和抑制TLR-4-NF-κB信号传导的作用,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具有治疗作用。桂皮醛可能通过对TLR-4-NF-κB信号传导抑制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黏膜疫苗chitosan-pVP1基础上,引入C家族趋化因子,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以期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应答,获得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将pLTN与pVP1各50μg混合后,与chitosan形成共聚复合物,隔周滴鼻免疫小鼠,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IgG、粪便IgA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以3LD50/0.1mlCVB3腹腔感染小鼠,7d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hi-(pVP1+pLTN)可显著提高CVB3特异性血清IgG水平、粪便IgA水平以及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特异性CTL应答。病毒攻击后,chi-(pVP1+pLTN)组心肌炎发病率仅为16.7%,显著低于chi-(pVP1+pcDNA3.1)组的33.3%。心肌组织病理显示,chi-(pVP1+pLTN)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而chi-(pVP1+pcDNA3.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尚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结果提示,LTN与VP1质粒经chitosan共包装后进行滴鼻免疫,可增强CVB3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更有效地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virus group B,CVB)是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中大约有20%-25%是由柯萨奇B组病毒引起。CVB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病毒基因组以及病毒蛋白均在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柯萨奇B组病毒的基因组、结构蛋白以及某些非结构蛋白与靶细胞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生物信息的认识是阐述该病分子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用ELISA法快速诊断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的儿童心肌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永珍  谢景石 《病毒学报》1991,7(2):158-163
  相似文献   

8.
柯萨奇B3病毒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融合柯萨奇B3病毒(CVB3)VP1基因与人凝血酶基因,使CVB3的VP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稳定的表达,经蛋白扫描仪等测定,表达的融合蛋白占体可溶性蛋白的11%左右,表牵VP1产物与抗CVB3VP1单克隆抗体和小鼠抗CVB3血清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与天然的CVB3蛋白抗原性相同,应用无关单抗和载体质粒对照均呈现阴性反应,应用表达的VP1作为抗原,我们对临床部分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进行了特  相似文献   

9.
以HeLa细胞和BALB/c小鼠为模型,研究了高压力对柯萨B组病毒(CVB)感染活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发现在230MPa压力下,结合其他相应的物理条件,CVB的感染活性可完全消失。该CVB仍具有抗原性,可诱导小鼠产生CVB特异性抗性,效价可达1:1500。用高压力处理的CVB免疫小鼠,再用正常CVB攻击,其生存率为67%,具有疫苗的特性。这些结果表明,高压力处理的CVB具有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病毒疫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短双链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柯萨奇B组3型病毒(CVB3)复制的影响及其作用特性,合成针对CVB3基因组2B区的siRNA-2B,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后感染CVB3病毒,观测转染效率及存留时间、毒性作用、病毒致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病毒RNA含量、siRNA-2B对重组基因的特异性降解及培养上清有限稀释后再感染情况.结果发现siRNA-2B能高效转染入HeLa细胞并存留长达48h,高剂量的siRNA-2B对培养细胞无明显毒性,siRNA-2B能特异性针对2B区有效地降解病毒RNA,能明显抑制病毒RNA的复制.随着转染浓度的增加,siRNA-2B的抗病毒作用逐渐增强.siRNA-2B还能明显降低CVB3的再感染能力.这些结果提示,针对基因组2B区的siRNA-2B可以明显抑制CVB3基因复制,有效控制病毒再感染,并具有高效性、特异性和量效关系等特点.为siRNA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CVB3感染的新途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RNA干扰在抗乙肝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我国现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 000多万乙肝患者,其中约有20%~40%的患者经过多年慢性炎症的反复发作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然而,至今人们仍没有找到一种能够彻底治愈慢性乙肝的特效药物.自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建立以来,人们致力于将其应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研究结果表明,RNAi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靶向目的基因的不同RNA干扰片段所沉默的效率不同.关于将RNAi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人体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NAi发生"脱靶"的现象是临床应用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可以引起中蜂幼虫死亡,给中蜂的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其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病毒复制中必不可少的中心酶,控制着病毒的复制和翻译过程。本研究以CSBV RdRp基因为靶标,选取两个干扰区域RdRp-1和RdRp-2,并构建相应的dsRNA表达载体,获取dsRNA后进行RNAi实验,通过qRT-PCR检测CSBV RdRp基因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干扰片段RdRp-1不能显著下调RdRp基因的转录,而干扰片段RdRp-2可显著性下调RdRp表达并具有剂量依赖性,当添食2μg dsRdRp-2时,在72 h RdRp基因表达下调了85%,CSBV的衣壳蛋白VP1基因下调表达78%,幼虫死亡率降低60%,表明RdRp基因可以作为RNA干扰的靶标用于CSBV防治,本研究为后期在养蜂场进行蜜蜂病毒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利用RNAi技术抑制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NAi抑制NHX1基因家族的表达,并观察其对拟南芥耐盐性和耐旱性的影响.根据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DNA中扩增出编码Na /H 反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长度为210 bp高度保守序列作为RNAi的靶标区,并正反2个方向插入载体pHANNIBAL中,2个片段用intron连接;将RNAi表达框连入具有NPTⅡ筛选标记基因的表达载体pART27中,构建以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为靶标的RNAi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的真空渗透法转化拟南芥,得到T0代转基因拟南芥种子.对转基因阳性植株进行RT-PCR检测以及耐盐性和耐旱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实验构建的NHX1基因家族RNAi载体,拟南芥NHX1基因家族表达被成功地抑制;耐盐和耐旱分析表明RNAi技术对基因表达沉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载体介导的RNAi(RNAinterference)技术特异地抑制K-RASAsn12。(K-RAS第12位密码子突变形式为GAT)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合成两条编码针对K-RASAsn12。突变特异性短发夹RNA(shorthairpinRNA,shRNA)序列的单链DNA,并将其克隆到pSilenCircle栽体中,构建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SC-K-RASAsn12。同法构建含GFP基因片断的重组质粒pSC-GFP做为对照。用其分别瞬时转染人胰腺癌AsPC-1细胞和BxPC-3细胞后,经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K-RAS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针对K-RASAsn12的编码突变特异性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可特异的抑制胰腺癌细胞的K-RASAsn12。表达,但对野生型的K-RAS(K-RASwT)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柯萨奇B3病毒(Cox B3)cDNA(530bp)制备探针,检测不同病毒(Cox A9,Cox B1—B6,Polio1,ECHO1,AD3,HSV-1,HSV-2,VV)感染的Hela细胞,结果表明该探针只与肠道病毒核酸杂交而不与非肠道病毒核酸杂交,且可检测出Cox B3感染Hela细胞后3小时细胞病变阴性(CPE~-)细胞内的肠道病毒核酸,表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Cox B1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心肌炎模型,取心肌组织与该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成功地检测出心肌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这对于用该探针检测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组织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特异的早期诊断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dsRNA)所引发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转录后沉默的现象,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因调控机制。目前对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而RNA干扰技术的出现为各类慢性HBV感染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及基因表达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吕玉凤  李晓光  王晓燕 《生物磁学》2011,(23):4569-4572
双链介导的遗传干涉的机制是1998年发现的。它通过双链RNA的介导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从而导致转录后水平的基因沉默。RNA干扰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一种下调基因表达的工具已被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疾病的治疗。利用小干扰RNA与乙肝病毒DNA通过共传染于HepG2肝癌细胞中使乙肝病毒基因沉默以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由pRNA携带的siRNA(HBVsi18-42)所介导的RNAi过程能有效地抑制HBV的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我们利用细胞模型和高压注射小鼠模型评价HBVsi18-42对HBV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内的HBsAg含量,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血清中的HBsAg水平,采用Southern印迹检测HBV的复制中间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切片中HBcAg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显示,HBVsi18-42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在293T细胞中抑制HBsAg的表达以及在HepG2细胞中下调病毒HBsAg和HBeAg的表达和病毒复制中间体的水平。在小鼠模型中,注射后的3d内HBVsi18-42使小鼠血清中HBsAg的水平分别下降了98.98%、77.07%和60.7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注射后的第3天小鼠肝组织内HBcAg阳性细胞数减少了79.1%。初步结果显示HBVsi18-42无论是在细胞或是在小鼠模型中都能下调HBV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我们下一步实现由pRNA介导的靶向RNAi及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RNA干扰对麻疹病毒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构建靶向与麻疹病毒复制密切相关的宿主细胞基因Rab9 GTPase基因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分别转染Vero-E6和B95a细胞后感染麻疹病毒Edmonston株和野生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检测转染细胞内Rab9 GTPase基因表达水平;标准蚀斑试验测定麻疹病毒滴度。结果显示转染细胞内Rab9 GTPase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标准蚀斑试验显示麻疹病毒的复制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达到90%以上。结果表明载体介导的shRNAs能通过特异性下调Rab9 GTPase基因表达抑制麻疹病毒体外复制,Rab9 GTPase可能成为治疗麻疹病毒感染的RNA干扰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