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它生活在青藏高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它身姿矫健,动作敏捷,喜欢雪域蓝天,畏惧盗猎者冰冷的枪口。它是我们的"高原精灵"——藏羚羊。100多年前,我国曾生活着大约100万只藏羚羊。然而,由于国际市场对沙图什披肩的大量需求,不法分子纷纷猎杀藏羚羊,并秘密进行境外贸易,致使这种野生动物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数量急剧下降,一度成为世界濒危物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藏羚羊的保护工作,为此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保护藏羚羊!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的一日清晨,在青藏公路上远望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忽然发现了4只藏羚羊,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警惕地望着我,尽管我们之间距离还很远……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唐古拉山地区集中了青藏高原的三大动物——藏野驴(Equus hemionus Kiang)藏羚羊(Procapra picticaudata)和野牦牛(Bos grunniens),此外,藏原羚(Pantholops hodgsoni)也是高原地区特有种。了解有关这些动物的数量很有必要。1985年10月22日至11月10日,由林业部组织联合考察队对本区的野生动物进行了初步的数量调查。唐古拉地处青海西南部,行政上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管辖,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主要的大型有蹄类是野驴和藏羚羊,野驴每群2—71只不等,藏羚羊最大的一群达279只。大部分动物都集中在公路两侧雪较浅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Zhang XF  Yang YZ  Pei ZW  Wang SY  Chang R  Ge RL 《生理学报》2011,63(4):342-346
为了探讨藏羚羊适应高原环境的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特点,我们对藏羚羊(9只)和藏系绵羊(10只)进行了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在海拔4300m地区捕获到动物后,随即运至海拔2800m实验基地,次日早晨抽取右侧颈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下丘脑-腺垂体-外周腺轴20项内分泌激素水平,用导管插入术记录动物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pressure,DB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结果显示,藏羚羊血液中FT3、FT4、AngⅡ水平显著低于藏系绵羊,而藏羚羊血液中TRH、CRH、F、GHRH、E2、Ald、ACTH、CGRP水平则显著高于藏系绵羊。相对于藏系绵羊,藏羚羊HR、mPAP、SBP、DBP和Hb含量明显较低。藏羚羊和藏系绵羊的H...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藏羚羊初生性别比例,判断母羊怀孕期间有无偏性选择孕育过程,根据藏羚羊繁殖特点,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卓乃湖藏羚羊产羔地收集到116份藏羚羊胎盘样品,阿尔金山兔子湖产羔地收集到32份胎盘样品,参照文献中对牛科动物进行性别鉴定的3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样品性染色体类型进行鉴定,从而得到藏羚羊新生羊羔的性别,即藏羚羊初生性比。结果显示,148份藏羚羊胎盘样品中共有雌性76头,雄性72头,初生性比为1︰1.06,经χ~2检验,差异不显著(P=0.742),说明藏羚羊初生性比未明显偏离理论值1︰1。以上研究表明,雌性藏羚羊在怀孕期间无偏性选择作用或这种选择作用非常微弱,不足以影响藏羚羊种群性别比例;而且,利用胎盘对藏羚羊进行初生性比研究是可行的,其他有类似繁殖模式的野生动物也可用此方法研究其初生性比。  相似文献   

6.
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人们需要了解该区域关键有蹄类物种如藏野驴(Equus kiang)、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和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等物种的分布和数量,以便制定相应的保护规划.我们于2014~2017年夏季在三江源53.8×10~4km~2的范围内进行了样线调查,考察行程总计14597.8 km,记录到藏野驴3711头,藏原羚1187只,藏羚羊423只.为了准确估计有蹄类的数量,我们用随机森林模型量化了物种分布与22个环境变量的关系,预测了三大有蹄类在整个区域的分布和数量,并通过样线调查的数据进行校正,得到藏野驴、藏原羚和藏羚羊在三江源研究区域的总数分别为44240头、13162只和2390只.四年来三大有蹄类数量稳定.我们应用距离抽样的探测函数、随机森林模型中环境变量对物种数量的解释程度以及调查结果和模型结果的匹配程度进行不确定性分析,计算了动物估计数量的置信区间.我们建立了新的动物数量估计方法,适合于动物分布与环境变量关系密切并有样线调查结果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羊瘙痒病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它可以在绵羊和山羊羊群之中传播,其疾病的易感性、潜伏期和跨物种传播的能力主要受宿主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gene,PRNP)的影响。研究藏羚羊PRNP有助于明确藏羚羊和羊瘙痒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保护藏羚羊。参照GenBank上已经发表的绵羊PRNP序列设计引物,然后对藏羚羊的PRNP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藏羚羊PRNP序列由771个核苷酸构成,编码25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1只藏羚羊PrP(prion protein,PrP)氨基酸序列完全同源,并且与野生型绵羊PrP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此外,藏羚羊PrP氨基酸序列与山羊(99.2%)、汤氏瞪羚(99.2%)、印度羚(99.2%)、驯鹿(98%)、马鹿(98%)、家牛(97.7%)和水牛(96.1%)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对PrP氨基酸序列136、154、171位多态性分析后发现本次收集的21只藏羚羊样本可能和野生型绵羊一样对羊瘙痒病易感。本研究为羊瘙痒病在藏羚羊羊群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提示要加强藏羚羊羊群中羊瘙痒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以生活在同海拔(4 300 m)的藏绵羊(Tibetan Sheep)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2种动物心肌、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yoglobin,Mb)含量、乳酸(lactic acid,LD)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力。结果显示,藏羚羊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明显高于藏绵羊(P0.05),但心肌和骨骼肌的Mb含量无差别(P0.05),而藏绵羊心肌Mb含量明显高于骨骼肌(P0.05);藏羚羊心肌和骨骼肌中LD含量及LDH活力明显低于藏绵羊(P0.05),且2种动物心肌中的LDH活力均明显低于其骨骼肌(P0.01)。结果表明,藏羚羊尽管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其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仍然能得到丰富的氧供应,并非处于缺氧状态,这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Mb的含量,提高其在低氧环境获取和储存氧的能力,从而提高有氧获能水平。与之相反,藏绵羊尽管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区,但其心肌和骨骼肌中Mb含量相对于藏羚羊较低,且LD含量和LDH活力较高,说明其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内氧供不如藏羚羊丰富,提示藏绵羊可能主要以糖酵解获能。我们推测这种差异可能与两种动物不同的运动习性密切相关,且认为藏羚羊较高的Mb含量可能是其适应高原缺氧条件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和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均为我国Ⅰ级保护野生动物,两者的消化系统结构一直未被报道。本研究对野外死亡的6只普氏原羚和2只藏羚羊进行了大体解剖,对二者消化系统进行描述。其消化系统均由口腔、食道、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组成。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胃属于复胃,瘤胃体积最大。本文将普氏原羚和藏羚羊的消化系统解剖结构特征与牦牛(Bos grunniens)、蒙古绵羊(Ovis arie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欧拉型藏绵羊(O.aries)、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四川梅花鹿(Cervus nippon sichuanicus)以及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等反刍动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其适应生活环境的消化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营养生态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04年8月,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楚玛尔河至五道梁一带观察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行为活动,并收集其粪便,运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其食性进行研究,计算3种动物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和营养生态位重叠指数.结果表明: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所采食的植物种类基本相似,但在食谱中所占的比例不同,禾本科植物在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食谱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7%、44.57%和9228%.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78、0.735和0.695.藏羚羊和藏野驴、藏羚羊和藏原羚、藏野驴和藏原羚的营养生态位重叠值(FT)分别为0.869、0.985和0.785.结合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的生态习性,从营养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它们之间竞争与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藏羌塘北部和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冬季野生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11月1~23日,我们在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北部和青海可可西里保护区进行了一次长达1692km的野生动物调查,此次调查所覆盖的区域均为无人区,海拔在4800~5200m之间。本次调查显示,冬季该荒漠/高山草原区域内,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是分布最多的有蹄类物种。在全长1692km,宽2km的样线上,共记录到5999只藏羚羊。在每个分区内的密度各不相同,从0.03/km^2到9.21/km^2,平均为1.77只/km^2。在调查期间,明显的雄性个体群平均为6.3只/群,雌性个体群平均为6.4只/群,同时我们也记录到了100只以上的雌雄集合群。由此可见,藏羚羊正进入冬季的交配期,在一些区域出现了集中分布的现象。我们依然不清楚这些开始集中的雌性藏羚羊分别来自哪几个迁徙种群,和各个产仔地的明确关系,以及雄性藏羚羊又来自哪些区域。相比较而言,在同一纬度区域内其它有蹄类物种的密度相对较低,只有当向东进入可可西里之后才有所上升。其中,在可可西里保护区记录到的野牦牛(Bos grunniens)占总数的73%(n=977),藏野驴(Equus kiang)占48%(n=527)以及藏原羚(Gazella picticaudata)占95%(n=146)。西藏的羌塘北部地区对于藏羚羊是重要的冬季分布区,而可可西里地区不仅是几个藏羚羊种群重要的产仔地,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野牦牛种群的避难所。另外,本文还讨论了青藏公路东部有人区内的野生动物和草场的情况。在该区域内,已出现多个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保护组织。  相似文献   

12.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为了探讨藏羚羊对异地环境的行为学适应,对异地圈养藏羚羊的卧息行为进行了不同性别、不同季节间的比较研究。采用全事件记录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记录和统计了异地圈养藏羚羊冷季和暖季的卧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暖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在卧息时间及卧息时间占全天活动时间的比例(卧息比例)上没有差异(卧息时间:Z=-1.126,P0.05;卧息比例:Z=-1.357,P0.05);在冷季,雌性和雄性藏羚羊在卧息时间及卧息比例上也没有差异(卧息时间:Z=-1.14,P0.05;卧息比例:Z=-0.307,P0.05)。雄、雌性藏羚羊的卧息时间及卧息比例没有季节差异(雄性卧息时间:Z=-1.465,P0.05;雄性卧息比例:Z=-1.631,P0.05;雌性卧息时间:Z=-1.742,P0.05;雌性卧息比例:Z=-1.852,P0.05)。季节和性别对藏羚羊卧息行为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F=0.057,P0.05)。总之,藏羚羊卧息行为之间既没有性别差异也没有季节差异,与可可西里地区藏羚羊的卧息行为相比,异地圈养藏羚羊的卧息行为已经调整其行为学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独角兽额前长有一角,有解毒功能。独角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怪兽,一只细长的角是它最易被识别的标记。传说,独角兽的角具有象牙的质地。《山海经》中记载:"上古时期有一种动物,外形像马,却只长有一只角,被称为■疏(huān shū)。"好像在哪儿见过它从古至今,独角兽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论是早在中世纪时期的挂毯、新世纪时期的海报,还是在如今我们的服饰,文具等的图案上,都有这种怪兽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东部大型兽类数量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对阿尔金山保护区东部的6种大中型兽类进行了数量和分布状况的考察,发现藏野驴和藏羚羊的数量较以往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野牦牛的数量有所下降,藏原羚、狼、赤狐的数量相对比较少。根据样线调查法计算,估计东部地区的藏野驴约8309只,藏羚羊1603只,野牦牛985只,藏原羚214只。从目前的调查看,有限的食物资源及人为因子(盗猎、开矿和围栏等)可能是制约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公路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殷宝法  淮虎银  张镱锂  周乐  魏万红 《生态学报》2006,26(12):3917-3923
2003年8月和2004年8月,在不冻泉保护站(35°17′N;93°16′E)至五道梁(35°13′N;93°04′E)一带调查青藏公路的运营和青藏铁路的建设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并分析了野生动物对青藏铁路上所建立的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的建设增加了青藏公路的交通运输量,青藏公路在铁路修建期间会对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和藏野驴(Equus kiang)的活动产生部分影响。同时,野生动物通过自身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减少环境改变产生的影响,如公路两侧动物的活动高峰正好是公路上车流量较少的时段、动物可以利用野生动物通道来通过青藏铁路等。藏野驴、藏羚羊与藏原羚均可利用通道穿越铁路,而藏羚羊对通道的利用频次和通道到公路的距离显著的正相关(p<0.5),大多数的动物通道因其高度、宽度和到公路的距离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被动物利用。总的看来,动物能够通过自己的适应和行为调节,可以适应青藏铁路修建对该地区的环境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藏羚羊骨骼肌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以生活在同海拔高度(4 300 m)的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1 800 m)为对照,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三种动物骨骼肌中肌红蛋白(Mb)含量、乳酸(LA)含量,酶活力法测定三种动物骨骼肌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结果:藏羚羊骨骼肌中Mb含量明显高于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P<0.05),而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间无明显差异。LA含量和LDH活力明显低于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P<0.05),而MDH活力及MDH/LDH比值显著高于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P<0.05),藏绵羊和低海拔绵羊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藏羚羊可能通过增加骨骼肌中Mb的含量,提高其在低氧环境获取氧的能力,且藏羚羊骨骼肌组织中有氧代谢比例高,这可能与肌肉中Mb含量较高有关,推测藏羚羊较高的Mb含量可能是其适应高原缺氧条件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7.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我国珍稀的动物资源,开发其微卫星标记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FIASCO法(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构建了藏羚羊的(AC)n和(AG)n微卫星富集文库。各文库随机挑取150个白色菌落,分别筛选到76个(AC)n和61个(AG)n阳性克隆;经测序得到含AC重复的微卫星序列37条和含AG重复的序列29条。研究共设计、合成微卫星引物47对,以扩增、电泳等方法进行筛选,最终获得15个可稳定扩增且具有多态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出的引物可用于评估藏羚羊的核DNA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种群动态以及构建藏羚羊遗传图谱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藏羚羊栖息地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迪  刘世梁  董世魁  苏旭坤  张翔 《生态学报》2014,34(12):3285-3292
植被的分布及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栖息地的分布与变化。基于植被遥感影像数据及GIS空间分析,对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变化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植被类型要素识别出适宜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区域,对其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植被覆盖度处于较低水平,低覆盖度植被区域占总植被覆盖区的50%左右,且植被覆盖度高的区域均集中在卡尔墩检查站的东南部。植被覆盖度在2000年、2005年、2010年间的增长趋势表明保护区植被对于动物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大,植被的分布表明藏羚羊的活动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而产羔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低且海拔较高。对藏羚羊取食植被针茅草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分析表明,针茅草原植被覆盖度随时间而有所提高,藏羚羊栖息地的面积可能有所增大,覆盖度分布的变化表明藏羚羊栖息地有向保护区西南方向扩散的趋势。对植被覆盖度与海拔关系的分析表明,高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中度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度较高,但是两者并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 年7 月和2006 年1 月在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收集藏羚羊的新鲜粪样各33 份和55 份。利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了该地区藏羚羊的食物构成及其冷季(1月)和暖季(7月)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藏羚羊粪便中镜检到的可识别植物碎片为15 科24 种(属)植物,其食物谱构成主要包括禾本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禾本科是藏羚羊全年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为60. 5% ;莎草科、豆科、菊科、柽柳科及玄参科植物是藏羚羊全年都取食的主要食物,其所占比例分别为16.7% 、9.2% 、6.4% 、4.9% 及0.9% 。藏羚羊在冷季和暖季的食物构成有显著变化,莎草科和柽柳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7.7% 和0.8% ,而禾本科、豆科和玄参科在冷季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到了70.4%、12.6% 和2.4%。   相似文献   

20.
洞穴类生物楔齿蜥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从中生代起就生存在新西兰。这种动物的两只眼睛中间多长一只眼,在古生物学上一直是个谜。最近苏联的数学家基列伊托夫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生物的进化初期,大脑都不发达,还没有能力处理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