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扰素(IFN)对子宫内膜、卵巢粒层细胞和黄体细胞以及精子等都有广泛作用。美国Withyachumnarnkul等研究大鼠重组IFN-γ在松果腺内是否也发挥作用。松果腺与IFN-γ(50、100和1000抗病毒单位/ml)预保温2h,再在IFN-γ存在条件下,与异丙肾上腺素(ISO,10~(-8)mol/L)保温3h。ISO能促进松果腺 相似文献
2.
苦参碱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植物激素生物试法测定了苦参碱(matrine)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明显促进了离体黄瓜子叶鲜重和干重的增加;苦参碱降低了光下(5000lx,26℃)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总叶绿素含量,但促进了离体黄瓜子叶的光合作用;苦参碱还显著促进了在暗中(25℃)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作用和根的生长,这些现象说明苦参碱具有某些明显的植物生长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3.
苦参碱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植物激素生物试法测定了苦参碱(matrine)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苦参碱明显促进了离体黄瓜子叶鲜重和干重的增加;苦参碱降低了光下(5000lx,26℃)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总叶绿素含量,但促进了离体黄瓜子叶的光合作用;苦参碱还显著促进了在暗中(25℃)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作用和根的生长,这些现象说明苦参碱具有某些明显的植物生长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4.
5.
腐殖酸钠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腐殖酸钠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小麦、蕃茄、棉花等植物的苗期生长,特别是根的生长受到腐植酸钠的显著促进。刺激生长的腐殖酸钠浓度因来源而异,且刺激作用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曾观察到腐殖酸钠处理提高了植物幼苗对低温、干旱、缺磷的抗逆作用。为了将腐殖酸钠的刺激作用与已知植物激素的作用相比较,用生物试法测试了富里酸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及生长素活性。发现巩县富里酸从50 ppm到3000 ppm都有激动素活性,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活性范围不稳定。也观察到250 ppm富里酸有生长素活性。此外还初步证实富里酸能抑制根中吲哚乙酸氧化酶在体外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三化螟卵块孵化进度调查时,一般都以手指对卵块施加压力,根据指头的感觉来判断孵化与否。在头一天调查中,用指头捏破了200余块木孵卵,晚上入睡时,这两个指头痒得非常利害,这种痒的感觉是从表皮下层发出来的,另一位同志在数过一万余只三化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NaCl对玉米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玉米幼苗,4周后测定的结果表明,5、10mmol·L-1 NaCl促进玉米生长,主要表现在:光合速率增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增强,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丙二醛、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最终导致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8.
低浓度NaCI对玉米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玉米幼苗,4周后测定的结果表明,5、10mmol·L-1NaCl促进玉米生长,主要表现在:光合速率增大,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增强,细胞质膜透性降低,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丙二醛、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增加,最终导致干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低浓度毒死蜱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多以低浓度形式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通过在标准人工饲料中添加低浓度毒死蜱,研究其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毒死蜱能刺激昆虫生长,显著增加幼虫和蛹的体重,10 μg/kg处理第3 d幼虫体重和化蛹后重量分别比对照增加86.4%和20%;低浓度毒死蜱也能加快昆虫的生长速度,缩短幼虫发育历期,10μg/kg处理幼虫发育历期低于对照1.1±0.02 d.低浓度毒死蜱对5龄幼虫的食物利用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增加6龄幼虫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10μg/kg处理分别比对照增加56%,29%和1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部分肝切后血清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方法对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肝部分切除,分别在术后第12、24、36h于心腔内穿刺取血,制备刺激血清。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获取Sprague-Dawley乳鼠的肝细胞,在加有10%上述刺激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肝细胞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细胞中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肝切后血清刺激作用下,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生长加快,存活时间增长。细胞传代培养后仍用制备血清加以刺激,可产生胶原样细胞外基质,并且在基质上粘附的肝细胞呈现克隆样生长状态,其胞浆内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均呈阳性表达。结论研究初步表明,体外培养乳鼠肝细胞时加入大鼠部分肝切后血清,可以有效刺激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从而利于肝细胞在体外较长时间存活、增殖和功能保持,同时此种肝细胞体外培养方式还为肝脏细胞生物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实验途径。 相似文献
11.
IL-2是多肽生长因子,可刺激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活化的 T 细胞、克隆化的 IL-2依赖细胞系以及几种其它类型的细胞都表达有 IL-2受体。已证实 IL-2受体没有内部信号传导功能;也证实 IL-2与高亲和力受体相互作用,可激活钙离子或磷脂-依赖的蛋白激酶 C(PKC)。鸟苷酸结合蛋白(G 蛋白)可调节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甲胎蛋白(AFP)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FP能促进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当AFP与AFP抗体合用时,AFP抗体能减弱AFP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AFP抗体单用对此种细胞的生长亦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FP和AFP抗体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提示AFP的促生长作用具有一定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并非一种蛋白质对培养细胞的非特异性营养作用。此外,AFP亦能促进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生长,AFP抗体对此种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由于MCF-7细胞存在功能性AFP受体,也能合成和分泌AFP。这就提示,人肝癌细胞中的AFP很可能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产生促生长效应。确切机制尚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现在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体与小鼠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反应是应用单抗进行治疗时的重大问题。越来越多的公司纷纷转向嵌合单抗,以求解决这一困难,但又不知道应选用哪一类人IgG来构建嵌合单抗。现在,Wistar研究所(Philadelphia,PA)和Centocor(Malvern,PA)的研究人员发现IgG1亚型能最有效地杀死移植到小鼠 相似文献
15.
虽然趋化因子早先被认为主要影响炎症和造血过程时白细胞的迁移,但现在有大量的事实显示它们也影响许多肿瘤过程,像白细胞浸润、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生长、存活、浸润和转移。控制肿瘤细胞内趋化因子网将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化石燃料消耗量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SO_2的浓度和影响范围也日趋增大。SO_2对植物,特别是对农作物的影响已受到普遍重视。本研究选择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大、分布广的大豆为供试作物,在野外开顶式熏气装置中进行低浓度SO_2长期暴露试验,观察SO_2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制订农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生态学基准。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淋巴细胞发育了解较少,本文作者借助长效培养系统检定到一种能刺激淋巴细胞前体增殖的新生长因子,并获得编码该因子的cDNA克隆。这种新的造血细胞生长因子被命名为白细胞介素-7(IL-7)。以从小鼠骨髓衍生的细胞系IXN/A6制备cDNA文库,经过筛选表达于COS-7细胞中的cDNA文库的约720000重组体,最后得到一编码IL-7的cDNA克隆(即克隆104(?)),并测定了克隆1046的核苷酸顺序。该克隆(插入基因)有1607碱基对(bp)长,仅含一个462bp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在ORF之前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几丁聚糖对双歧杆菌是否有增菌作用。方法应用分光光度比色法分析几丁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作用的影响,并与中药黄芪对该菌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几丁聚糖和黄芪浓度分别为2.5 mg/mL和62.5 mg/mL时,对双歧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P〈0.05)。比较两种药物在该浓度时对双歧杆菌的生长作用,虽然黄芪的增殖作用高于几丁聚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mg/mL剂量的几丁聚糖体外能够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半乳糖寡糖在体内和体外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利用固定化产β-半乳糖苷酶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连续合成的产物。方法: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了纯半乳糖三寡糖和半乳糖四寡糖,用于体外双歧杆菌培养和动物试验。结果:证实了半乳糖寡糖能高效、专一地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结论:半乳糖寡糖具有改善小鼠肠道内菌群分布,降低小鼠盲肠内pH值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生长刺激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 言毒物刺激效应又称毒物兴奋效应 ,是指毒物在较低的浓度下 ,对生物非但无害而且表现出刺激生长的现象 .Steb bing[10 ] 称这种现象为毒物刺激效应 (hormesis) .目前已有许多报道表明 ,低浓度的污染物或毒物普遍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具有刺激效应 ,并被推测是导致赤潮产生的重要环节[5,7,13 ] .另外 ,已有文章报道 ,海洋微藻的生长繁殖与藻液中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因此 ,推测低浓度毒物对海洋微藻的生长刺激效应与海洋微藻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但是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在少有的有关毒物刺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