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染色质及转录活性染色质的模板效率探讨辐射对核转录活性影响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肝脾染色质模板功能的变化分别平行与肝脾细胞核转录活性的变化提示,辐射至少部份是通过改变染色质的模板功能而影响细胞核的转录活性;(2)体外照射下,活性染色质模板活性较非活性染色质改变明显,提示射线可能主要是通过影响活性染色质区域的模板功能而改变核合成RNA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各种分化细胞均由基因组相同的胚胎细胞演化而来,各具不同的特异的表型特征,在机体内协调地行使各自的功能。但是,较高等有机体的所有的体细胞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在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无论在E.Coli RNA聚合酶或大鼠肝RNA聚合酶Ⅱ作用下,肝染色质的体外转录活性都比正常大鼠的高,并有随肝脏恶化程度而增高的趋势。进一步研究证明在RNA聚合酶Ⅱ作用下,喂DENA大鼠肝染色质的转录起始点数量比正常肝的多;而在E.Coli RNA聚合酶作用下,两种染色质的转录起始点数量未见明显差异,但喂DENA大鼠的肝染色质转录的RNA链较长。癌变过程中,肝染色质组蛋白及非组蛋白含量都无明显改变,而RNA含量则较正常肝略有增高。  相似文献   

4.
大鼠衰老过程中肝细胞核及染色质的体外转录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用同位素掺入法研究不同年龄大鼠的肝细胞核及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所得结果表明:(1)老年大鼠肝细胞核的转录起始能力较断乳鼠及青年鼠分别下降68%及56%。(2)大鼠肝细胞核内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所致的转录活性随增龄呈近似线性下降,而不与染色质结合的RNA聚合酶所致的转录活性随增龄则无变化。(3)老年大鼠肝染色质体外转录活性较断乳鼠及青年鼠分别下降52%及35%。这些结果提示。老年大鼠肝染色质功能的改变可能是转录活性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7.
大鼠老化过程大脑皮层细胞核,染色质转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对不同鼠龄(4—,16—17—,33—34—和99—103周)大鼠老化动物模型进行脑细胞核、染色质体外转录研究,结果表明:(1)大脑皮层细胞核、染色质转录活性在老化过程中呈下降趋势,其中RNA聚合酶Ⅰ、Ⅱ活性与染色质模板效率变化一致,说明染色质模板活性降低是导致细胞核转录功能减退的原因之一。(2)幼年鼠染色质RNA和NHCP含量高于老年鼠,提示染色质结合蛋白及RNA可能参与不同生理时期脑神经元染色质结构和功能的调节。(3)老年鼠脑染色质DNA抗DN-aseⅠ酶解能力增强,提示衰老导致转录活性染色质区域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7s RNA与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有300,000重复拷贝的Alu DNA顺序高度互补。Alu DNA的功能是与结构基因的转座和表达调控密切有关。因此7s RNA对基因表达可能有调节作用。本文提供实验:1.肝癌细胞核内7s RNA含量比正常核少,意味着减弱了对癌细胞基因表达的控制。2.7s RNA比其他的核小分子量RNA更紧密与染色质结合。3.7sRNA对离体染色质的转录活性有促进和抑制的两相作用,这些结果直接和间接表明7s RNA对基因表达起一定的调节作用。由于Alu DNA在基因组中分布是广泛性的,因此认为7s RNA的调控作用也应是一般控制性质的。  相似文献   

11.
Southern印迹杂交实验提示,大鼠肝15kbp EcoR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杂交带强度,大于肝癌DNA相应片段;当以5′-~(32)P标记核RNA和3′-~(32)P标记核RNA代替~(125)Ⅰ标记核RNA时,在肝癌相应DNA片段处几无可见的杂交带。大鼠肝2.4kbp EcoR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杂交带明显强于肝癌相应DNA片段。而大鼠肝癌2.0kbp EcoR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的杂交带明显强于大鼠肝相应DNA片段。大鼠肝2.2kbp和5kbpBamH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或5′-~(32)P标记核RNA或3′-~(32)P标记核RNA的杂交带,均明显高于肝癌相应DNA片段。~(125)Ⅰ标记大鼠肝癌核RNA与大鼠肝和肝癌2.2kbp或1.1kbpEcoR ⅠDNA片段的杂交带,弱于用~(125)Ⅰ标记大鼠肝核RNA为探针得之结果,当以5′-~(32)P标记核RNA代替~(125)Ⅰ标记核RNA为探针时,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用DNA过量核酸分子杂交法观察到,大鼠肝癌细胞中重复频率在10~4以上的Poly(A)-核RNA的频率和种类,均比大鼠正常肝细胞有所增加。大鼠肝癌细胞中重复频率在1—4×10~2的Poly(A)-核RNA和Poly(A)~+核RNA的重复频率,比大鼠正常肝细胞减少,而RNA种类则增加。大鼠肝癌细胞中,接近单拷贝的Poly(A)-核RNA和Poly(A)~+核RNA,其频率比大鼠正常肝细胞略有增加,而种类则减少。用总细胞核RNA得类似结果。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和肝癌BERH-2 DNA的EcoR Ⅰ,BamH Ⅰ,HindⅢ和Pst Ⅰ,以及EcoR Ⅰ分别与BamH Ⅰ或HindⅢ或Pst Ⅰ组合双酶合切的电泳图谱间无明显差异;双向凝胶电泳重复顺序图谱也近似。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大鼠肝癌BERH-2 DNA在凝胶电泳上,除去显示EB荧光主带外,还有呈现阶梯大小的片段。最小片段为270bp,两电泳相邻片段间的长度差约为160bp,并且能与标记的核RNA起杂交反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肌细胞分化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细胞是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的作用,本文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上述基因.用Rat Genome230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中表达情况,用比较真、假手术基因表达的差异性方法确定肝再生相关基因。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52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根据肝再生中基因表达的时间相关性将上述基因聚合为0.5-1h;2—12h;16、30、42、96h;18—24、36、48—60h;66—72、120-168h等5类,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数分别为8和10,24和8,21和24,53和64,28和36。它们表达的相似性分为均上调、上调占优势、均下调、下调占优势、上调和下调次数相近等5类,涉及15、10、17、7和3个基因,共上调表达143次、下调136次,分为8类表达方式。表明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多样和复杂。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肝再生中成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化增强:骨骼肌和心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参与肝再生的生理生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脂肪细胞分化相关基因在大鼠再生肝中表达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脏由多种细胞构成,肝再生与细胞分化密切相关,细胞分化受基因转录水平调控。为在基因转录水平了解脂肪细胞分化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作用,本文用搜集网站资料和查阅相关论文等方法获得上述基因,用Rat Genome2302.0芯片检测它们在大鼠肝再生(liver regeneration,LR)中表达情况,将三次检验结果相同或相似、在肝再生中表达变化2倍以上、真手术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显著的基因视为肝再生相关基因。初步证实上述基因中75个基因与肝再生相关。肝再生启动(PH后0.5-4h)、G0/G1过渡(PH后4-6h)、细胞增殖(PH后6-66h)、细胞分化和组织结构功能重建(PH后72-168h)等四个阶段起始表达的基因数为44、13、30和1;基因的总表达次数为88、58、302和90。表明相关基因主要在肝再生启动阶段起始表达,在不同阶段发挥作用。它们共表达上调313次、下调167次,分为43种表达方式。表明肝再生中脂肪细胞发生和分化相关基因活动多样和复杂。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推测,上述基因不仅调节脂肪细胞分化,而且参与肝再生的生理生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的由mRNA合成cDNA的方法,我们得到了含有3.7kb的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片段的克隆pFAS_(203)。它具有限制内切酶PstⅠ、BamH Ⅰ、HineⅡ、PvuⅡ、Ava Ⅰ以及Pvu Ⅰ酶切位点,与已经得到的经杂交选择的mRNA离体翻译产物鉴定的cDNA克隆pFAS_(15)有部分重叠。对饥饿的糖尿病大鼠注射胰岛素并饲以无脂食物,肝中FAS mRNA以及其前体RNA含量增加,当注射后再饲无脂食物达12小对,肝中FASmRNA及其前体RNA约为糖尿病鼠的30倍。Poly(A)~+ RNA的Northern分析表明诱导期间FASmRNA含量增加而其分子大小不变。这些结果表明胰岛素对FAS基因的转录有调节作用。胰岛素诱导后的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升高是在转录水平上调节的。  相似文献   

17.
We partially purified an inhibitory factor (LIF), isolated from 105,000 g supernatant of a saline adult rat liver homogenate. LIF stopped in vitro cell multiplication by blocking the G1—S transition, and reduced in vivo [3H]thymidine incorporation into liver DNA in two-thirds hepatectomized rats. This reduction in DNA synthesis was observed at 24 hr after hepatectomy, even when the LIF was injected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S phase, 10 hr after hepatectomy, i.e. when DNA polymerase activity had not yet increased. Under thes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LIF in vivo treatment prevented α DNA polymerase activity from increasing after partial hepatectomy, so that enzyme activity at 24 hr in LIF-treated rats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s. No direct inhibitory effect of LIF on α DNA polymerase was detected. LIF did not affect β DNA polymeras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F plays a part in controlling liver growth.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部分纯化CTP:磷酸胆碱胞苷酰转移酶(CT)的方法,并对部分纯化CT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经盐析、DEAE-纤维素、磷酸-纤维素及CTP-聚琼脂糖柱层析可将大鼠肝胞液中的CT纯化100倍以上,结果重复性好。CT在胞液中及经初步纯化性质稳定,但进一步纯化则其活性很易丧失。鼠肝总磷脂及油酸可激活CT、使其聚合,磷脂酰絲氨酸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CT激活物;CT聚合物可被辛基-葡萄糖苷解聚,且保留80%酶活性。用CT常规底物CTP的类似物观察CT的特异性,发现dCTP是比CTP更好的底物,CDP、dCDP能抑制CT对CTP或dCTP的作用,而CMP、dCMP对酶活性无影响。结果提示分子中糖的2′-OH并非CT底物所必需,而和胞苷相连的三个磷酸则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人血清转铁蛋白与Sepharose 4B交联制成转铁蛋白-Sepharose 4 B亲和层析凝胶,应用转铁蛋白-Sepharose 4 B亲和柱层析分离浓集小鼠胎肝红系造血祖细胞CFU-E。绝大部分CFU-S和CFU-GM均被转铁蛋白-Seph-arose 4 B亲和柱层析洗脱,且转铁蛋白-Seph-arose 4 B柱层析对CFU-S、CFU-GM无明显浓集作用。大部分BFU-E和几乎所有CFU-E均被吸附在亲和层析柱上;经解离吸附洗脱后,BFU-E和CFU-E浓集倍数分别为6.3倍和9.2倍,由此证明了CFU-E细胞膜表面转铁蛋白受体的高度密集性,为今后以转铁蛋白为分子探针,识别和研究CFU-E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