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构建濒危植物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个体生态场梯度模型,研究桫椤个体生态场梯度的变化特征.随着与场源距离的增加,桫椤个体生态场梯度先逐渐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降低并收敛于零,其变化形式符合Rayleigh分布.不同地段的桫椤种群个体场梯度大小变化幅度不同,最大场梯度值以及出现最大场梯度时的作用妹距离亦不相同.随作用距离增加,场梯度的收敛速度差异增大.  相似文献   

2.
羊草地下部生态场二维行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德利  刘兴华 《植物研究》1994,14(2):154-159
通过理论分析与野外实验,本文建立了羊草个体与种群地下部生态场的势函数(生态势)模型,由此模型,分析了羊草个体在不同种群密度状态下,生态势的大小变化,并根据此模型,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地下部生态场的二维图形模式。作者从数学模型与图形两个方面分析了;羊草地下部生态场作用大小;不同密度种群的个体生态场生态势变化;羊草地下部生态场的季节性变化等,从而揭示了羊草个体与种群地下部生态场行为的特征、行为变化及其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羊草地上部生态场二维行为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定位定量观测和理论建模分析,对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的场特征函数(生态势)及其二维图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的作用大小与场源羊草的相对生长速率成正比,与所处的资源利用效力成反比,与生态势消减系数成正比,种群密度变化影响个体生态势的大小,二维图形能够反映羊草生态场的行为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德利  祝廷成 《生态学报》1996,16(2):121-127
本文通过对羊草种群与个体的定位观测与理论分析,给出了描述植物生态属性质的场特征函数──生志势和场梯度的定义,建立了羊草地上部生态场的生态势和场梯度模型。应用实验观测数据进行了模型运算,分析了草草地上部生态场随作用距离改变的生态势与场梯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羊草地上部场势与场源植物的相对生长速率、资源利用效力以及种群密度相失,场梯度能刻划生态势的空同变化速率,生态势和场梯度均有季节性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对7个地段中的桫椤种群大小结构进行分析,运用C、K、m*、m*/m5种聚集度指标测定不同地段内桫椤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并根据植株个体点位图,考察桫椤种群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地段中的桫椤种群结构存在增长型、稳定型、成熟型和衰退型4种类型;不同地段中的桫椤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所差异,表现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在桫椤种群生长过程中,分布格局从集群型向随机型转变;种群扩散型指数随取样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群密度羊草生态场梯度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植物个体与种群生态场定位实验研究,提出了生态场梯度的概念,并给出了植物与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的模型,植物生态场的场梯度是,生态场中生态势沿任意方向的变化率。羊草个体生态场梯度同羊草种群密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天然黄山松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计盒维数与信息维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对屏南和寿宁不同群落的天然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然黄山松种群格局具有分形特征,其计盒维数值在1.299 8~1.862 6之间,不同群落的大小次序为Q3>Q1>Q2>Q4>Q7>Q8>Q5>Q6;信息维数值在1.205 7~1.863 7之间,大小次序是Q3>Q1>Q2>Q4>Q8>Q7>Q5>Q6,屏南天然黄山松近纯林黄山松种群的计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均高于寿宁混交林,计盒维数定量描述种群占据水平空间的能力和程度,信息维数揭示种群格局强度的尺度变化及个体分布的非均匀程度,分形维数值的高低与群落环境、种群密度、种群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个体的聚集程度及幼树个体数量等相关.黄山松种群格局分形维数随海拔呈现上下波动变化,1 250~1 270 m是更适生的海拔范围.此外,黄山松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存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其拐点尺度是分形范围的下限尺度.  相似文献   

8.
天然黄山松种群空间格局的分形特征——关联维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关联维数对屏南和寿宁不同群落的天然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种群格局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天然黄山松种群格局关联维数值在1.077~1.563之间,不同群落间的大小次序为Q2>Q8>Q5>Q3>Q1>Q7>Q6>Q4,屏南天然黄山松近纯林与寿宁混交林种群个体的空间相关程度差异不大。随海拔升高,黄山松种群关联维数呈现升一降一升的波动变化,1300~1310m及1400m是天然黄山松个体空间关联较强、个体竞争较为激烈、空间占据程度较高的海拔范围。此外,结合前文研究,讨论了如何综合运用3种分形维数对天然黄山松种群格局尺度变化特征进行描述,并绘制分形维数谱。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植物生态场模型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亚秋  王德利 《生态学报》2005,25(11):2855-2861
生态场理论是受物理学“场”思想的启示,在经典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以一种演绎的思维方式和较为严格的定量、直观、综合的模型,探求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与规律。生态场理论的主要问题是建立合理的生态场模型。对植物生态场强度、生态势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并利用IRM(In tegrated rate m ethodo logy)方法改进植物生态场强度、生态势的模型,改进了场源植物的生态场作用范围模型,明确了植物生态场的物质性。将生态场理论的各个模型应用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榆树疏林中家榆个体产生的生态场行为研究中,结果表明在家榆个体产生的生态场作用范围内,随着与家榆距离的增加,场源家榆对其它植物生长的影响是先有利而后不利;对土壤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浅层(0~0.2m),家榆与其它植物间的竞争较弱,而在地下0.2~0.4m处生态场强度有最小值,说明植物间资源竞争强烈;场源家榆产生的生态场在土壤上层(0~0.1m)的作用范围最大,随土壤深度增加,作用范围逐渐减小,至地下0.3~0.4m最小,而后生态场作用范围又有所增大。在模型的应用过程与结果分析中,体现出改进后的生态场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强、对生态学问题能够定量化、直观化研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桫椤濒危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文观察了西双版纳生境下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Hook.) Tryon)生物学特性。桫椤濒危的可能原因是:1.桫椤孢子寿命短,难萌发。2.孢子—原叶体—孢子体的生活周期长,并且在丝状体、原叶体和幼孢子体阶段,无特殊结构去抵抗和忍耐一切不利环境因子的影响。3.孢子萌发、形成配子和胚胎建成等过程对生境条件的要求严格,因此桫椤的分布受到很大的限制。在现代气候条件下,桫椤只能在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林地生存下来。一旦桫椤生栖的森林遭到破坏,桫椤随之死亡。4.桫椤是木本植物,生殖周期很长,不利于生存发展。5.桫椤根很不发达,树干内部的输导系统也较原始,只能适应空气和土壤湿润的生境。6.桫椤被人为的掠夺式的砍伐。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保护这一种质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