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小核草履虫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含有9种颗粒状细菌共生体,尾草履虫细胞核内含有3种全孢螺菌共生体,绿草履虫细胞质中含有小球藻共生体.双小核草屐虫中的某些细菌共生体能感染无共生体草履虫,具有感染能力的全孢螺菌和小球藻也能成功地进入到尾草履虫或绿草履虫细胞内,成为相应草履虫的内共生体.并报告了这几种草履虫中发生的互惠共生现象,以及绿草履虫中宿主与共生体间的"生态调节"现象.  相似文献   

2.
研究利用活体观察、蛋白银和氨银染色技术对采自西藏温泉的寡膜纲咽膜类纤毛虫第一双小核草履虫(Paramecium primaurelia)和膜口类纤毛虫明布雷斯四膜虫(Tetrahymena mimbres)进行了形态学研究, 首次描述了这两种纤毛虫细胞核器的形态和位置、纤毛图式和口膜的排布模式; 并且测定了SSU rDNA和COXⅠ标记基因序列, 基于这两种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P. primaurelia聚在草履虫P. aurelia复合种中, T. mimbres聚在四膜虫T. borealis类群中。两种纤毛虫均为中国新记录种, 且首次在高原温泉中发现, 不仅为西藏地区温泉原生动物生物资源的发掘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也为原生动物环境适应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纤毛纲的代表动物。在培养与保存草履虫的过程中,培养液中草履虫密度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效果。实验证明,草履虫的生长、繁殖受温度影响比较大。草履虫培养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时间长短不同,草履虫的密度不同。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温度和时间对草履虫密度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草履虫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材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代表动物。本文就草履虫的表膜结构谈一些认识。 1.表膜(pellicle)原生动物的细胞质总是由一层(或几层)膜结构与其外部环境相隔开,这就是表膜。不同类群的原生动物的表膜结构不同。在大多数变形虫中,表膜是由一层封闭的膜系统也即单位膜组成。这种表膜就是一层质膜,在原生动物中是最简单的。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表膜有三层单位膜,最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原生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个门,在动物学中居于首屈一指的起始位置,这正是它在动物界中的重要地位。本章以常见的草履虫为代表,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加以叙述,进而概括出原生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草履虫是一个细胞的动物体,身体微小,结构简单,这是本门动物的特殊性。虽然草履虫是一个细胞,但它和其他高等动物一样,有其运动、呼吸、消化、排泄、生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的基本特征。这又是本门动物的复杂性。草履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就恰好构成本章教材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6.
草履虫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野外采来的水中,除有草履虫外,也还会有其他一些微小生物,如眼虫、轮虫和藻类,应设法把草履虫从其他小的生物中分离出来。取玻片平放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然后用清洁的小吸管取牛肉汁(用1两牛肉2两水蒸熟),滴一滴在玻片左端,再用另一吸管取草履虫液,滴一滴在玻片右端两端相距2厘米左右,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引一条沟,将此两滴连接起来(见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苴履虫对牛肉汁反应较敏感,它们可以经过小沟引渡到牛肉汁这一端来。而其他小动物对牛肉汁反应不如草履虫敏感,游动很慢。不等这些小动物游过沟,即把小沟用吸水纸切断、擦干。这样,就将草履虫与其他小生物分离开了。  相似文献   

7.
草履虫常年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和培养草履虫的资料不少,若常年进行大规模培养草履虫就较难控制。经多年探索,取得一种常年采集、培养和综合利用草履虫,解决轮虫、枝角类,水螅、涡虫等淡水无脊椎动物饲养问题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了初中《生物》“原生动物门”一节的知识后 ,为了使同学们加深对草履虫的认识 ,我们利用草履虫对生活环境水质敏感这一特点 ,把知识迁移而设计了“洁洁灵对草履虫生活状态的影响”的科学实验 ,经生物课外小组实验 ,实验效果比较明显 ,通过实验 ,同学们可以加深对草履虫的认识 ,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素质 ,同时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1 实验目的1.观察不同浓度洁洁灵溶液对草履虫生活状态的影响程度。2 .推论出生活中用餐具清洗剂洗完的餐具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以免影响人体健康。2 实验材料及用具草履虫培养液、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蒸…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引力场内,草履虫能够正常生长,当它遇到恶劣条件时(如低温、缺水等),就形成胞囊来保护自己。那么,在无引力的情况下,草履虫能否正常生长繁殖呢?本实验用离心、干燥法保存草履虫胞囊,密封瓶盛稻草水培养草履虫,利用小灯泡为革履虫供光、供热,用福尔马林固定实验结果,在航天飞机返回后进行镜检计数,以确定失重情况下草履虫的生长繁殖情况。  相似文献   

10.
几种常见的限制草履虫运动的方法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丽红  魏开 《四川动物》2007,26(3):717-717
草履虫在分类上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动物。由于它易采集和培养,常被用做中学生物课以及高校生物专业学生学习原生动物的实验材料。但是,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较快,这影响了实验者尤其是初学者对草履虫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详细观察,而且草履虫的观察实验一般安排在课程的第一次,因此  相似文献   

11.
入冬前,将草履虫纯培养液注入试管里约1/6,再加入4/6的麦粒浸出液,用脱脂棉封住试管口,试管外再用纱布包裹,放入广口瓶,保存于室内。用此法制若干管,以便将来选用。天气转暖后,通过镜检找出管内草履虫多的几管  相似文献   

12.
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以下简称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细菌,另外还有其他的小生物如鞭毛虫、酵母以及有机碎屑等。有人观察,一个草履虫在一小时内能摄食1500多个细菌,可见速度之惊人。食物被草履虫摄取后,是如何经过消化而转化成为进行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和进行生长、繁殖等的营养物质呢?多年来,研究者对草履虫的摄食、消化过程作了细致的观察,并对与消化过程有关的溶酶体和食物泡进一步作了超微结构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对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取材将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或从有机质丰富的积水坑中采回的含草履虫污水,放在烧杯中静置一夜后(最好将烧杯放在离灯泡10—20厘米处),可见草履虫云集在水面,尤其在距水面约1厘米处的烧杯壁上形成一圈“白线”。用吸管从“白线”处取材,其中含草履虫较多。也可以将盛有草履虫培养液的烧杯放在盛  相似文献   

14.
应用草履虫作细胞吞噬是普通细胞学实验方法之一。以前我们通常选用墨汁或中性红等,有时将草履虫全部染成黑色或红色,吞噬过程也不太清楚,食物泡及其周围的关系也模糊不清。而且有一定的毒性,导致草履虫死亡的现象。现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经几年实践,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草履虫的培养(略)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通报》2006,41(12):53-53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宣布,法国科学家成功破译了草履虫的基因组,这一成果对研究生物进化将会有所帮助。法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草履虫基因组含有约4万个基因,远远多于人类基因组的2.5万个基因。科学家分析说,草履虫基因组之所以拥有如此众多的基因,原因在于整个基因组经  相似文献   

16.
将草履虫培养在罐头瓶或奶粉瓶等广口容器中。罐头瓶每天滴牛奶1滴;奶粉瓶每天滴牛奶2—3滴。如果没有牛奶,用豆浆也行。将容器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草履虫就可以长期生活和繁殖下去,随用随取,十分方便。培养液取用后,可以加注清水补足。加水时也滴入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学第一个实验就是观察草履虫,而且每年只用一次草履虫,用其它方法保留草履虫当然可以,但一般都比较费时费力,随用随采也比较麻烦。在工作中我摸索出了一种草履虫的简便保种方法,具体做法是: ①先在富含有机质比较丰富的水沟中采回草履虫,用微吸管分离,提纯培养。②将100克园土过筛装入三角瓶内,加水100ml,用棉塞封好瓶口,在锅内蒸30分钟杀死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冷却后备用。③将纯养的草履虫接种于三角瓶内,室内培养一天后转入冰箱冷藏室内保种。一年  相似文献   

18.
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尾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 Ehrenberg,又称草履虫、大草履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是动物界中较原始、较低等、较典型的单细胞动物。其个体较大、结构典型、繁殖快、观察方便、容易采集和培养,不仅生物学教学中以它做代表动物,也用作一种研究模型,在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揭示生命的一些基本规律中显示出极大的科学价值。尽管草履虫很容易采集到,但培养和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多安排在初冬季节,此时室外温度一般在10℃左右,天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密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必须提前进行人工培养。  相似文献   

19.
变形虫和草履虫常被采取作为原生动物实验的主要代表,但是从自然环境或不纯粹的培养液中取得的变形虫和草履虫常常掺杂着其他小生物.学生在一个视野可以看到游来游去各种各样的小生物,和所要观察的变形虫、草履虫混淆不清,难于识别.教师一一解释,应接不暇,感到十分被动;这样就大大减低了实验的效果.为了要使学生便于观察和提高实验效  相似文献   

20.
初中《动物学》教材第7页,关于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有这样一段话:“……还可将稻草秆切成1寸左右的小段,浸泡在盛有淡水的培养器里,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两周后,在液体上层可以看见很多游动的小白点,这就是草履虫”。我认为这句话说得不准确,容易使人误认为草履虫是由稻草长出来的,同时在实践中,有的同学根据上述方法做实验,并未培养出草履虫。其关键是没有介绍出稻草秆上要粘有草履虫的胞囊。因此,我建议将上述方法修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