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功治疗在我国已有相当广泛的基础,在国际上正在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气功临床的报道已不下千百篇,但迄今尚未见到从生物物理学基础上研究气功外气作用影响的报告.从1986年12月开始,我们对一系列不同层次的生物样品进行了外气作用影响的探索研究.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及生物科学技术系的有关人员紧切配合下,成功地进行了以下报导的实验.实验表明:受气功外气的作用影响,实验样品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显示:气功的治疗作用很可能是在外气作用下人体的体液、细胞甚至DNA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导致了生理调整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严新的发功距离通常在7—10公里.这在气功科学实验上是一个创举.它提示着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瑰宝的气功,其  相似文献   

2.
气功是古时我国人民应用的一种保健养生方法,近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証明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疗效。气功流派繁多,各家的鍛炼方法不一,本文乃指上海市气功疗养所应用的方法。这种气功,在鍛炼时主要要求精神安靜(“入靜”)和肌体弛緩(“放松”),进而在此基础上“調息”(調整呼吸运动使之深緩細勻)和“意守”(集中注意于某一点)。掌握气功鍛炼方法的人(下称练功者)在进行气功鍛炼时(称练功),呈現的最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呼吸減慢,一般可減至每分钟3—4次左右。在长达数十分钟至一小时的練功过程中,綜功者可保持这样异常減慢的呼吸而毫无不适之感。探明在这样长时間減慢呼吸情况下机体的代謝机能,无疑是气功机制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气功与养生     
<正>气功是中国传统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有千余年历史。正如传统中国医学一样,流传不衰,行之有效。由于在做气功时会产生某些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在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上发生一些特殊的改变,它往往被赋予宗教上的意义。在中国首先是道教的气功,以后又传入佛教的气功。当然,气功这个称呼,只是近来才普遍应用。气功是怎么来的?古代并无气功一词,而是以吐纳、导引等见诸于经典著作,后来又出现行气、服气、炼丹、修道等名词。关于气功(内丹)的经典著作,首推《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生卒年月不详)所著。该书是道教养  相似文献   

4.
基于6S模型的FY-3A/MERSI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大气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西省太原市及其周边区域气象台站观测数据,为6S模型提供所需的大气状态参数,对晴空状况下FY-3A/MERSI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250 m分辨率)数据进行大气校正.结果表明:大气校正后,MERSI可见光到近红外波段数据范围加宽、反射率数据普遍增大,波峰高移,各波段反射率的分布更趋平滑;校正后,反映植被状况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值域比校正前增大、峰值变高,更接近实际情况;校正后彩色合成图显现出更丰富的地物信息,亮度增大,层次变强,对比度增强,地物信息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5.
蔡益鹏 《生理通讯》2010,29(2):51-57
一、先正名,才能开展对气功的研究 今天讲这个题目,我是要为气功正名。气功的名声在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受到点歪曲。有些人在批判法轮功邪教的时候,把气功特别是气功的外气认为也是伪科学,放到里面批了。其他的如特异功能啦,甚至对人体科学都有些怀疑。这个问题涉及到科学家的世界观问题。比如说,我们在今天看待新事物的时候,是按照我们的老框框来认识它是不是科学,还是从实践出发,去考究,去钻研,然后达到是肯定还是否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近红外模型的精确度与准确度,需要定期地对原模型进行修正。常用的方法是在原模型中添加一些包含新信息的新样品,因此,样品的选择成为模型维护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油菜籽含油量为例,向原模型中添加不同偏差的样品建立独立的近红外模型,并设计相应的验证集对各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偏差的样品对模型预测性能的改善效果有差异,只有当新样品的偏差与原模型的预测偏差相匹配时,添加的新样品才能更有效地对原模型进行修正。依据偏差选择样品的新思路为近红外模型的维护提供了一条有效地途径。  相似文献   

7.
传统光声成像外源对比剂的光吸收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和传统近红外区(NIR,750~900 nm),开发具有更高光学组织穿透能力的近红外二区(NIR-Ⅱ,1 000~1 700 nm)光吸收外源对比剂对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作者选取了光吸收峰在1 000 nm左右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为近红外二区光学吸收外源对比剂,测试了其在近红外二区激光激发下能够产生较强的光声效应。进一步地,作者通过将该纳米材料包埋在仿体组织的不同深度的位置,获得了仿体组织的深层光声成像,成像深度可达1.5 cm。试验结果表明,具有近红外二区光吸收能力的半导体型单壁碳纳米管在活体深层组织光声成像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催眠与气功的结合与创新。方法:从阐述催眠疗法产生和与气功疗法结合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入手,分析了催眠和气功的相关性和各自的利弊。结果:催眠与气功结合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必然性,阐述了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对二者结合的内容、特点、和互补性。结论: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将催眠与气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FT-NIRS技术应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技术,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和水稻糙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结果表明糙米近红外光谱与其直链淀粉含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429,最大绝对误差4.82%,平均误差2.30%.该方法在不破坏样品的前提下快速分析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可用于稻种资源的快速鉴定,对于水稻优质育种及其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植物杂志》2009,(4):4-4
不用切开也知道苹果是否病变、糖度如何,这是一项将可见/近红外光谱和X射线成像技术用于水果检测的技术,就像过安检系统一样简单。水果果实具有一定的光学特性,可见/近红外光谱则是根据光能损耗反馈来判定果实内部信息。从正常苹果与水心病苹果的透射光谱图可以比较出,苹果的光密度随水心病的严重程度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近红外模型,为实现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亮氨酸的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首先在5 L发酵罐中进行亮氨酸发酵,每隔一段时间采集发酵液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精确分析各样品中的亮氨酸实际浓度,再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相关软件,对各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分析,并通过近红外光谱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建立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的近红外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外部检验方法检验模型的准确性。结果: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在波长为9043.3~7489.1 cm-1、减去一条直线作为光谱预处理的条件下,获得谷氨酸棒杆菌发酵过程中亮氨酸浓度最优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交叉验证误差均方根(RMSECV)、决定系数(R2)以及剩余预测偏差(RPD)分别为1.29 g/L、0.977和4.55。结论:经过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强,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能够较好地检测发酵过程中的亮氨酸浓度。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19,(11)
随着许多重要作物及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科研人员对高通量、精准、无损伤获取植物表型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功能完善的研究设施将成为推动表型组学发展的加速器。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7年初建设了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Plant Phenomics Analysis Platform, PPAP)。目前,该平台已建设成为国内采集分析植物表型信息相对较全面的研究设施之一,集成可见光成像、红外成像、近红外成像、根系近红外成像、荧光成像、叶绿素荧光成像、高光谱成像及激光雷达成像8个数据采集单元。在此基础上,该平台同时建立了根系表型采集分析技术、穗部性状采集分析及抗逆性状采集分析技术体系等。植物表型组学研究平台是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外从事植物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各类表型采集分析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地上部表型分析、根系表型可视化及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运动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红外光谱是一种评估生物组织氧合水平的无创性光学技术,这一技术以血液动力学原理为基础,能实时监测局部脑区的动态变化。近红外光谱作为一种客观的测量工具,在人体运动科学领域广泛运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区别体能水平、监控耐力训练和抗阻训练过程特征以及考察运动中的认知活动变化。本文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原理及其在抗阻运动、运动中枢疲劳和运动认知领域的运用,并对近红外光谱在运动科学领域的未来研究趋向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原理与优势,概述了这一技术在生物体成分的定量分析、生物生理与病理信息的获取以及分类鉴定等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局限性与前景.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是医学界为了限制假药流入市场的一种重要措施,在药品监督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近红外药品快速识别体系的可行性入手,对近红外药品定性分析模型作详细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研究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在膀胱癌中的特异性成像。方法:通过染料与膀胱癌细胞及正常细胞共孵育,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是否能够实现膀胱癌细胞的选择性成像。利用细胞器示踪剂观察近红外荧光染料在膀胱癌细胞内的共定位;使用IR-783检测循环血液中及尿液中的膀胱癌细胞。结果: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可被膀胱癌细胞选择性摄取。IR-783可选择性聚集在膜性细胞器如线粒体和溶酶体内,这种选择性聚集作用使IR-783可以保持较长的染色效果。近红外染料可以检测到血液或尿液极少量的膀胱癌细胞。结论: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被膀胱癌细胞特异性吸收,可用于血液和尿液中膀胱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近红外荧光蛋白因激发光和发射光波长位于近红外区,在动物组织中光吸收和光散射最低,更适宜于动物活体组织的深层成像.构建了一种携带近红外荧光蛋白(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protein,iRFP)713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AAV-iRFP713,将重组表达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AAV-293细胞,包装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rAAV-iRFP713.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体外培养的癌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近红外荧光蛋白在癌细胞中高效表达,荧光明亮.重组腺相关病毒表达载体注射小鼠骨骼肌,48h后,用近红外荧光活体成像系统检测证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小鼠骨骼肌中表达较强, 活体组织成像清晰.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荧光蛋白在体内体外均能很好地表达并荧光成像,为动物活体组织标记和成像的研究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人体的应用与研究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兴的研究领域,因为其方便无创,成本低等优点,近20年来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近红外光谱在700-900 mm范围内可以穿透一定深度的组织,组织内含氧血红蛋白、去氧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系数存在差异,经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得到组织的血氧参数。其测量参数为微动脉、微静脉和毛细血管中血液的血氧参数之加权平均,反应组织中的血氧参数,其中静脉血占主要地位,不同于普通脉搏式血氧监测仪的指端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近红外组织血氧无创监测仪、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 NIRS)、近红外光谱荧光技术等在临床医学,运动医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脑力疲劳,人机交互等新兴领域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中国伞形科阿魏亚植物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睿  舒璞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4):666-670
探讨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中国伞形科阿魏亚族植物分类中的应用。使用样本近红外光谱之间的有正切值作为聚类统计量,用最短距离法对14种阿魏亚族植物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学分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马荣全 《化石》2002,(1):37-37
有些小动物的个体虽小 ,却有着惊人的本领。人能炼得气功功夫 ,有些小动物的气功功夫并不比人逊色。在西班牙的马德里 ,有一种绿色的“气功蛇”。汽车从它身上碾过 ,它并没有粉身碎骨 ,而是摇摇头又爬走了。原来它的腹部长有一个“吸气囊” ,能使吸进的气贯通全身 ,就象有气功的人一样。有些小动物居然有着奇特的超量举重功夫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举行过别开生面的青蛙举重表演 ,由驯蛙权威斯蒂多教授训练出来的一只蛙仰面躺着 ,用两只爪举起了一副特制杠铃 ,并显示出了一副若无其事、充满信心的样子 ,被观众誉为“大力士青蛙”。有些小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