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韦氏鳞(虫八)(Lepidocampa weberi)精子为细长的鞭毛精子,成束排列成精索。顶体由三层结构组成;核圆柱形,接于顶体后;鞭毛轴丝微管式为“9+9+2”,9条副微管排列不整齐,集中于轴丝的一侧;两条细长的线粒体衍生物位于顶体、核与轴丝之间,贯穿于精子中部;精子尾部围有大量片层结构。结果表明韦氏鳞(虫八)精子与康(虫八)精子较为接近,但可能比康(虫八)精子更为特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暗褐蝈螽Gampsocleis sedakovii(Fischer von Waldheim)和优雅蝈螽G.gratiosa Brunner von Wattenwyl精子的超微结构。这两种蝈螽精子头部的顶体复合体由顶体外层、顶体本体和顶体组成,顶体复合体位于细胞核前端,并包裹部分细胞核;颈部具5纵层细胞器;尾部鞭毛轴丝为典型的9+9+2型,线粒体衍生体部分晶状化。暗褐蝈螽精子较短,顶体复合体夹角较大,精子鞭毛横切面直径稍大;优雅蝈螽精子稍长,顶体复合体夹角较小,精子鞭毛横切面直径较小,两种精子超微结构差异不显著,其生殖隔离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华蝈螽与中华螽斯精子超微结构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中华蝈螽Gampsocleis sinensis与中华螽斯Tettigonia chinensis精子的超微结构.两种精子的顶体复合体侧生于核上且包裹了核的一部分,顶体复合体横切面两侧角分离或两侧角与细胞核远离,或仅见其一侧角;中华蝈螽顶体外层在顶体本体两侧角外多呈晕圈状;轴丝为典型的9 9 2型;轴丝两侧的副纤维结构为2副微管;轴丝与线粒体衍生体之间的连接带3条;中华蝈螽有的横切面中两扁平膜池连接在一起;两种精子的中心粒侧体部位具五纵层细胞器.  相似文献   

4.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埃及尼罗鲶鱼(Chrysichthys auratus)精子形成及精子超微结构。精子形成过程除了具有鱼类精子形成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特点由于细胞核没有转动,中心粒复合体和鞭毛的起始部分位于细胞核的后端,并与核垂直;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未产生袖套腔;基板未跨越基体的基部;基足将基体固定于细胞核;中段和鞭毛的基部具大量囊泡。成熟精子头部呈长锥状,没有顶体;中段长并含大量囊泡,向后延伸并包围鞭毛的基部;鞭毛细长,无侧鳍;线粒体位于核的后端附近,并包围轴丝;轴丝具典型的“9 2”模式。总之,埃及尼罗鲶鱼的精子形成有别于硬骨鱼类的常见的精子形成类型——I型和II型,可以称为III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透射电子显敢镜研究了赤眼蜂属的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精子的超微结构。精子呈线形,由头部、颈部和尾部组成。头部前端的顶体较小,为梭形,顶端稍有弯曲,它和核呈楔状拼接排列。颈部的中心粒以45°方向斜插入核内,在中心粒的外周不被中心粒侧体所包围。尾部的轴丝为9+9+2型。在副微管之间有九条粗纤维存在。一对线粒体衍生物内的晶体物质不明显。两种赤眼蜂的精子结构差异很小,松毛虫赤眼蜂精子尾部轴丝结构部分的九个链头之间没有横向联系,而在玉米螟赤眼蜂上能清楚见到。  相似文献   

6.
两种草螽精子超微结构比较研究(直翅目,螽斯总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比较研究了长翅草螽Conocephalus longipennis与鼻优草螽Euconocephalus nasutus精子的超微结构。两种精子的顶体复合体侧生于核上且包裹了核的一部分;轴丝为典型的9 9 2型;轴丝两侧的副纤维结构前者为2副体,后者为2副微管;线粒体衍生体横切面前者为鞋履形,后者卵圆形;轴丝与线粒体衍生体之间的连接带前者为5条,后者3条;近线粒体衍生体的两扁平膜池在长翅草螽中连接在一起呈飞燕形。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精子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精子由头部、中段和鞭毛(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的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中浓缩了的染色质呈颗粒状。染色质中有核泡存在。核泡中有致密颗粒状物。植入窝里井状,从核后端往前深陷入核的中央。中段的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中,结构独特。近端中心粒和基体首尾相对,排在同一直线上。某些精子的近端中心粒的中央腔中能见到一、二个粗大的颗粒状物。基体的中央腔中有一对中央微管。近端中心粒和基体之间有中心粒间体将两者隔开。中段的袖套连接于细胞核之后,其中分布着线粒体和一些囊泡。近袖套内膜处的细胞质中有一层膜与袖套内膜平行。鞭毛细长,其起始端位于袖套腔中。鞭毛上长有两排侧鳍。侧鳍呈波纹状,分居轴丝两侧,大致与轴丝的两条中央微管同在一个平面上。侧鳍的基部有囊泡。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耳鲍(Haliotis asinina Linnaeus)精子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耳鲍的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全长 41.6 μm.精子头部长 1.8 μm,头部由顶体、顶体下腔和细胞核组成,顶体电子密度比较均匀,呈圆锥形,长 0.6 μm,基部宽度为 0.65 μm,占头部长的 1/3;顶体下腔长 0.03 μm,宽为 0.65 μm,腔中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圆棒状,长 1.17 μm,核中部的宽度为 1.0 μm.精子中段较短,长 0.51 μm,宽 1.2 μm,主要由 5 个线粒体包围一对中心粒构成.尾部是一根鞭毛,从前到后逐渐变细,鞭毛是由细胞质膜包被的轴丝组成,轴丝为典型的"9 2"微管结构,即轴丝是由两个中心微管及均匀分布在中心微管周围的 9 对双联体微管组成.因此,耳鲍与其它鲍类精子的基本结构相似,形态结构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耳鲍精子的头部似圆锥形,长 1.8 μm,是目前已研究的鲍类中头部最短的种类;二是耳鲍精子顶体长比其基部宽要小,顶体电子密度比较均匀,顶体与核的电子密度差异不明显;三是耳鲍精子中段线粒体的数量为 5 个,没有发现 6 个线粒体现象的存在[动物学报 53(3):552-556,2007].  相似文献   

9.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埃及尼罗鲶鱼(Chrysichthys auratus)精子形成及精子超微结构。精子形成过程除了具有鱼类精子形成的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特点:由于细胞核没有转动,中心粒复合体和鞭毛的起始部分位于细胞核的后端,并与核垂直;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未产生袖套腔;基板未跨越基体的基部;基足将基体固定于细胞核;中段和鞭毛的基部具大量囊泡。成熟精子头部呈长锥状,没有顶体;中段长并含大量囊泡,向后延伸并包围鞭毛的基部;鞭毛细长,无侧鳍;线粒体位于核的后端附近,并包围轴丝;轴丝具典型的“9+2”模式。总之,埃及尼罗鲶鱼的精子形成有别于硬骨鱼类的常见的精子形成类型——I型和II型,可以称为III型。  相似文献   

1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双翅目,无缝组,食蚜蝇科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的超微构造。麻眼尾蛆蝇的精子与果蝇的精子基本相似,呈线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全长500—600微米。头部呈圆锥型,前端为单层结构的顶体,呈楔形插到核的侧面与核拼接。精子的尾部在头的后方,前粗后细,长500余微米。精子尾部内的微管排列为9+9+2的典型昆虫型。头部与尾部相接之处称为颈部,组合情况颇为复杂。本种精子尾的轴丝不直接与核相接,而是轴丝串联着基体(中心粒衍生物)隔着一层中心粒侧体与核相接。这种间接连接现象在果蝇未成熟的精子中可以见到,当精子成熟时中心粒侧体即行消失,核就直接与串联着基体的轴丝直接相接。麻眼尾蛆蝇成熟精子具有其他蝇类未成熟精子的性状,故可认为麻眼尾蛆蝇在蝇类系统发生中的地位较原始。  相似文献   

11.
豆野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豆野螟Maruea testulalisGeyer(1832)是我国豆类蔬菜,特别是长豇豆Vigna sesguipedalis的主要害虫。在杭州,一年发生七代,以预蛹越冬。以1—3代为害为主。一龄幼虫头宽0.197毫米,Dyar常数为1.653。随虫龄增加,取食场所从花器转向豆荚。产卵前期为3—4天,羽化后6—8天卵量最集中。幼虫、蛹发育历期与日平均温度间的对数回归方程为Y1=3.5825—1.7766x,Yp=3.8118-2.0800x。卵期2—4天。田间为害以6—8月为主;灯下威虫有7月和9—10月两个高峰。有分距姬蜂Cremastus sp.和稻苞虫寄蝇Pseudoperiehaeta insidiosa二种天敌。应用80%敌敌畏800倍等农药,在百花虫数达40头上下、二龄幼虫约占50%时,兼喷植株、落地花,能达到降低花、荚被害率,提高鲜荚产量、品质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华白蛉的自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场及实验室结果表明,我国黄土高原的大多数中华白蛉(Phlebotomus chinensis)应属自育性品系,它通常在羽化后、吸血前经交配能依靠腹节内脂肪体发育卵泡,一般在产卵后始行吸血。其生理性状是:胃内无血、腹节内有大量块状或条状脂肪体。羽化24小时后,附腺内有暗色颗粒,卵巢内有发育的卵泡。在25℃士1℃下它的生活史分快、慢两型。快型从卵至成虫仅需44—50夭,慢型需要以四龄幼虫滞育,其长短随滞育期而定,最长的滞育期达301天。观察了白蛉幼虫在饥饿状态下对自育性的影响。此外,还比较了吸血白蛉与自育性白蛉的妊卵数。吸血白蛉的妊卵数约较自育性的高出1/5。这种自育性品系的中华白蛉在自然居群约内占92%、主要栖于洞穴内为野栖种类。本文对自育性中华白蛉的生态及其防制策略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黄冈仓花蝽(Xylocoris sp.)未成熟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逻辑斯蒂曲线关系,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45℃和260.66日度.黄冈仓花蝽的世代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均以28℃温度下为最高.当环境温度为32℃时,内禀增长能力最大(Rm=0.132179),相应的周限增长速率λ=1.1413天,世代平均历期T=25.48天,净增殖率R0=29.0312.在20—36℃范围内,黄冈仓花蝽实验种群内禀增长能力呈抛物线趋势.在该种群的稳定年龄组配中,在20—32℃范围内成虫不足12%,在36℃下,成虫也仅占26.8040%.  相似文献   

14.
黄复生  况明书 《昆虫学报》1989,32(4):438-444
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大劣按蚊(Anopheles dirus)雄蚊交配能力和日龄、交配及交配后间歇期对其生殖系统形态学的影响.羽化后1小时可见丝状精子,22小时尾器全部旋转180°.3—12日龄雄蚊交配能力最强.随着日龄增加,精囊数逐渐减少,睾丸内成熟精子占据整个睾丸的比例逐渐增加,附腺透明区宽度变窄直至消失.多次交配比一次交配后,其睾丸内精子量减少、透明区宽度增加明显;交配后经过一定间歇期后,生殖系统能重新恢复活力,但多次交配后其恢复程度和速度远比交配一次者为慢.大劣按蚊雄蚊生殖系统的变化可初步判断其日龄和交配史.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对氮的消耗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25℃下分别用棉叶/桃和人工饲料饲养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测定幼虫对食物中氮的利用效率,以及通过棉铃虫不同发育期的氮流.除棉叶/桃组2—3龄幼虫的氮累积速率低于4龄幼虫外,两组幼虫对食物中氮的消耗速率、虫体氮的累积速率(毫克氮/毫克千重/天)和幼虫含氮百分率均随幼虫龄期的增加而降低.氮的排出速率(毫克氮/毫克干重/天)在2—3龄期间趋于降低,但4龄以后略有升高,幼虫发育后期的粪便含氮百分率也趋于升高.因此,幼虫在4龄以后对食物中氮的利用效率显著降低,表明它对氮的需要逐渐减少.人工饲料的含氮量约比棉桃高70%,但棉叶/桃组幼虫对氮的同化效率却比人工饲料组幼虫高10%左右.两组雌蛹—成虫的氮转化率在71—74%之间.雌蛾含有的氮约有37%(人工饲料组)—45%(棉叶/棉桃组〕用于繁衍后代.本试验提供的资料结合含糖量和含水分较多的寄主植物器官对幼虫有较好营养效应的假设可以比较合理地解释棉铃虫在田间的为害习性.  相似文献   

16.
大麻叶蜂是安徽麻区大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单食性,以幼虫咀食大麻叶片形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仅残留叶柄和主叶脉,致使麻皮产量锐减.据室内饲养及结合田间定点观察,大麻叶蜂在安徽六安每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于土内结茧越冬.两性或孤雌生殖,幼虫六龄、三龄前食量小,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幼虫有趋嫩性和假死性. 室内测定和田间试验表明,喷洒杀螟松、乐果、西维因和敌敌畏1,000倍液,对三龄前幼虫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杀螟松效果更佳,杀虫快速,药效期长,即使对高龄幼虫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蓖麻蚕个体发育中蜕皮甾类滴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蓖麻蚕(Philosamia cynthia rieini)从卵期到成虫个体发育整个过程的蜕皮甾类(MH)水平.卵期在6天时有一个MH峰.一龄到四龄各龄均有一个MH峰,出现在停食前一天,导致幼虫蜕皮.五龄期有两个MF峰.第一个小峰出现在第三天,使进食的幼虫向预蛹转化;第二个高峰在上簇两天后,导致蛹表皮的形成.与其它鳞翅目昆虫一样,蛹期只有一个MH峰,发生在蛹期的前半段.成虫期血淋巴内MH含量很低.  相似文献   

18.
虫草蝠蛾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虫草蝠蛾(Thitarodes armoricanus Oberthur)的卵于室温11.4℃时,历期32—47天,在潮湿滤纸表面孵化率高达93.2%.幼虫在土壤中生活三年多才化蛹.蛹期35—50天.成虫寿命3—12天.卵在发育中有变色现象,即由白→黄→灰→黑.变色过程一般需6—13小时.幼虫栖息地表以下10—25cm土层中,适宜在地温5—10℃、土壤含水量70%左右条件下生活.蛹腹节有棘突,助蛹活动.成虫白天不吃不动,黄昏时活动,无趋光性,也无趋化性.雌雄交配自傍晚至深夜,经4—10小时.一雌产卵400—800粒.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黑襟毛瓢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Schoolfield等(1981)导出的建立在酶促反应机理上的温度与变愠动物发育速率关系的模型能很好的拟合黑襟毛瓢虫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相互关系,变温对其发育速率没有显著影响.(2)高温对黑襟毛瓢虫种群动态的主要影响是在其发育过程中的存活率而不是发育速率.(3)黑襟毛瓢虫在中温(26℃)下完成幼虫期发育所需蚜量最低.(4)不同温度下黑襟毛瓢虫的成虫寿命与产卵期均不同,但这对成虫的产卵量并无直接影响.(5)给出了实验室条件下,温度与黑襟毛瓢虫的净生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及内禀增长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