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稻田养鱼生态经济效益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稻田养鱼(或称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在我国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这项技术迅猛发展。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稻田养鱼面积达5.0×10~6ha。长期的生产实践已证明,“稻田养鱼、稻鱼双丰收”,不仅能增加农田的经济收入,又可防病治虫,改善生态环境,能立体和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几年来,不少水产、农业科技工作者对稻田养鱼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但对养鱼后稻田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未有深入研究。本文对稻田养鱼与水稻生长、病虫害和土壤肥力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稻田养鱼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有两种形式,即“稻鱼共生”和“稻鱼轮作”。稻鱼共生系指水稻和鱼群共同生活在稻田中,双方彼得到一定利益。这种稻田养鱼方式以培育吃草的鱼种为主,搭养当地需要的鱼种为辅。稻鱼轮作是指水稻与养鱼轮流生产,即一年当中只种一季水稻,余时则为养鱼。如利用冬闲田、固水田及湖区的低洼田水稻收获后即行养鱼,此种方式以养食用鱼或大规格(15厘米以上)鱼种为主。    相似文献   

3.
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土壤结构与肥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半旱式垄作栽培技术(又称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运用为稻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尤其是稻田高产养鱼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它比较合理地解决了传统淹水平作水稻和传统稻田养鱼中存在的种稻与蓄水,种稻与养鱼,养鱼与晒田,养鱼与化肥、农药施用,水稻与杂草,水稻与病虫等方面的问题,水稻增产显著,成鱼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可达750—2250kg·ha~(-1),高者3750kg·ha~(-1)以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成倍增加,势必对稻田生境和土壤肥力产生影响。因此,搞清楚传统淹水平作稻田起垄后的垄作稻田和垄作养鱼稻田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的变化规律,对指导开发稻田资源,实现稻鱼双丰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略论稻田养鱼与农田生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稻田养鱼能够挖掘稻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潜力 ,既提高稻谷产量又增加淡水鱼产量 ,又为发展养鱼提供大量优质鱼种。稻鱼群落能够产生单一种稻所不能有的经济、生态和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效益 ,稻田养鱼为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最佳的生态模式。1 稻田养鱼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农田的水、土、光、热和气等非生物因素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密切地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在功能上统一的系统 ,即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 ,生物群落同其生活环境进行着能量、物质转化和循环。稻田是一个典型的人工生态系…  相似文献   

5.
滨海盐土采用引淡、放萍、种稻虽有改土增产作用,但绿萍越冬、春繁花工多,成本高,推广有一定困难。为此,我们在江苏如东棉花原种场进行了稻田养鱼试验,拟奏“鱼稻共生,粮鱼增产,改土培肥”之效。一、试验方法本试验采取大区对比与大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1985年在原种场2-6-8及2-6-9两田块进行稻田养鱼(共0.8ha),以相邻未养鱼2-6-5及2-6-6两块田作对照(亦0.8ha)。1986年又扩大进行稻田养鱼生产试验,共计3ha,  相似文献   

6.
淡水养鱼     
一.我国养鱼的历史和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据说远在公元前473年的范蠡(陶朱公)即进行养鱼(传说现在的湖北省鄂城县西门外西山有陶朱公读书处,并有寒溪养鱼池),并著有“养鱼经”叙述养鱼的方法及其收益,是全世界最早的有关养鱼的著作。大约在1500年以前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阐述养鱼的方法。我国水面广阔,气候适宜,劳动人民长期积累了丰富的养鱼经验,其他各国以饲养鲤鱼为主,而我国除鲤鱼外,还盛产青鱼、草鱼、(?)鱼、鱅鱼、鳊鱼等的鱼苗,成长快、肉味美,是我国的特产,除我国劳动人民饲养外,每年留有大量鱼苗的出口。我国淡水面积约有1亿6千余万亩,其中可以利用养鱼的有5千余万亩,另外,有稻田3亿7千余万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利用稻田养鱼。单位产量也以我国为最高,如德国养鲤鱼每市亩水面平均年产33.3—133.3磅,印度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为我国黔、蜀、桂、粤、湘、闽、赣、浙等省许多地区农村中的副业生产。因世代相传行之已久,在长期生产的实践中积累有丰富的经验。证实了稻田养鱼只要经营管理得好,鱼的放养量适度,不但不会影响稻谷的产量,而且一般每亩每年还能增产稻谷3~6%,又能生产食用鱼20~40斤,或养成体长3~4寸的鱼种500~1,000尾。其产值可折合稻谷100~200斤以上。虽然稻田养鱼能带来些农作上的麻烦,但由于投资小、劳力少、生产易和有利可获的优点,故仍不失为农村中的良好副业。特别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8.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浙江省青田县农业局吴敏芳于2014年8月24日摄于浙江省青田县仁庄镇浙江大学"青田稻田养鱼系统"试验基地(28°02'N,120°14'E).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县稻田面积6200 hm~2,其中85%为稻田养鱼模式.在中国具有千年历史的稻鱼共生系统是农业利用种间互惠的典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选入世界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大学生态研究所农业生态研究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揭示了水稻和田鱼之间的互惠是稻鱼共生系统  相似文献   

9.
这里有明媚的山光,清澈的溪水,秀丽的梯田,还有一幅其乐融融的“稻鱼同乐”图:稻田里五彩斑斓的鱼儿欢快地嬉戏,绿色的水稻在鱼儿的陪伴下越发充满生机。这就是我国浙江青田县的龙现村。龙现村是一个千年山区古村落,1999年,该村被命名为中国田鱼第一村。村子里有400亩左右的农田,100多个水塘,具有得天独厚的稻田养鱼优势。  相似文献   

10.
浸冬田养鱼     
推广稻田养鱼,对我国发展淡水养殖事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晚稻收割后至来年春耕之前这一段引水沤田的时间(俗称浸冬田或冬闲田)进行养鱼,更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为此,笔者将广东的一些有关经验及个人所知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鱼—蛙立体农业生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是一个稻米生产大国 ,古代劳动人民早已认识到稻田中的鱼、蛙与水稻生长的互利关系。三国时代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 :“郫县子鱼黄鳞赤尾 ,出稻田可以作酱”;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词句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生动地描述了那种自然景象。但是到目前为止 ,对稻 -鱼 -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系统研究还较缺乏。本文旨在通过在稻田中放养美国青蛙及草鱼 ,进行立体种养殖来分析探讨稻 -鱼 -蛙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 ,为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生产的推广普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放草鱼夏花 2 0 0尾 ,进行经济效益的比较试验。1 .3 秧苗的栽插与鱼…  相似文献   

12.
稻田生态系统多个物种共存对病虫草害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寒  唐建军  谢坚  陈欣 《应用生态学报》2007,18(5):1132-1136
建立多个物种共存的农作模式、利用物种多样性控制有害生物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稻田物种多样性利用模式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稻田多个物种共存对水稻病、虫、草的控制效果及作用机理.稻田系统多个物种共存模式如稻田养鱼模式、稻田养鸭模式、稻-萍-鱼或稻-萍-鸭模式等,对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杂草有显著的控制作用;稻田系统多个物种共存的另一类模式如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种植、稻-茭白间作和稻-湿生作物间作等,可明显降低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稻田多个物种共存模式对病虫草控制的效果和机理研究仍需要从作物、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态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稻鱼系统中田鱼对资源的利用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田为鱼类等水产生物提供生境,稻田养鱼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通过控制病虫害的暴发以及充分利用养分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但田鱼对稻田资源的摄食(浮游植物、杂草、浮萍、田螺)及利用后转化成养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促进作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设计了2个田间试验,通过摄像观察稻鱼系统中田鱼的活动,采用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田鱼对稻田资源的摄食,并测定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和水稻产量.结果表明: 与鱼单养处理相比,稻田养鱼显著地促进了田鱼的活动频率并扩大了田鱼的活动范围.在稻鱼共作不投喂饲料处理下,稻田中3类水生生物(浮萍、浮游植物、田螺)对田鱼食谱的贡献率分别为22.7%、34.8%和30.0%;而投喂饲料处理下,这3种水生生物对田鱼食谱的贡献率分别为8.9%、5.9% 和1.6%,饲料的贡献率为71.0%.与水稻单作比较,稻鱼共作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叶片氮含量,延长分蘖期10~12 d,并显著提高成穗率和产量.表明稻鱼系统通过田鱼摄食稻田资源并转化为水稻可利用养分,促进了水稻生长,实现了水稻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稻田种养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王缨  雷慰慈 《生态学报》2000,20(2):311-316
1991年在湖北潜江进行了一个包括5个处理、3个重复的随机区组试验:处理A,普通稻田,不养鱼(CK);B,垄稻沟鱼,宽、深各33cm的小沟中养鱼;C,B+横沟或围沟,深50cm,宽33cm,或加一小坑,宽1-2m,深1m,长度以占小区8%的面积为准,养鱼;D,B+大围沟,宽2m,深2-2.5m,占小区面积的15%,养鱼;E,D+鸭。结果表明,在酷暑7、8月份,宽而深的大沟的水温比窄而浅的更适于养鱼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农业综合研究(synthetical research of agriculture)的理解至少有三种:一是非专门化的,全面的、广泛的(general and comprehensive),例如,我国现行的许多农业区划和农业规划;二是复合的(multiple),例如,农-渔生产系统(稻田养鱼)研究和牧-渔生产系统(综合养鱼)研究;三是一体化的(integrative),也就是把农业看作一个整体加以系统研究。这三种理解是有一定差别的。例如,有  相似文献   

16.
    
侗族传统观念认为,水无鱼则不活,而水稻和鸭子没有活水的保障也就无法生存。用侗民的话来说:”稻三天无水不死,鱼三时无水则亡。“于是侗族用稻田养鱼来确保水稻和鸭子对水的需求,以此督促农人时时重视田间水资源的管理,保证田间随时都有足够的水,如此鱼才不死,稻才不枯,鸭才不渴。为达到稻鱼鸭三丰收,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稻鱼系统中“田鲤鱼”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一种重要的传统农业系统,养殖在稻田中的鲤鱼,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下逐渐形成了适应于稻田浅水环境的“田鲤鱼”.本研究以具有千年历史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和“从江稻鱼鸭系统”的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为范例,通过采样对两种“田鲤鱼”进行传统形态学分析和地标几何形态学分析;采用线粒体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数据库数据提取和采样测量对两种“田鲤鱼”和其他常见鲤鱼种群或品系进行传统形态学聚类分析.传统形态学分析和地标几何形态学分析表明,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形态上存在差异,与青田田鱼相比,从江田鱼尾部长而窄,体型较细长,尾部长度占身体长度比例小.对这两种田鱼及养殖于其他水体的其他鲤鱼种群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遗传上是独立的种群;但形态聚类分析表明,这两种田鱼归为一类,明显不同于其他鲤鱼种群或品系,与其他鲤鱼种群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背鳍和尾鳍上.这些研究结果说明,长期生活在稻田环境的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在遗传和形态上均明显不同于其他水体养殖鲤鱼种群,且青田田鱼和从江田鱼之间形态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复合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交换及其综合增温潜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展茗  曹凑贵  汪金平  蔡明历  袁伟玲 《生态学报》2008,28(11):5461-5468
研究稻田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有助于科学评价复合稻田生态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方面的作用,为稻鸭、稻鱼复合种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依据。2006年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养鸭稻田(RD)、养鱼稻田(RF)和常规淹水稻田(CK)的CH4、N2O的排放量。水稻整个生育期间,RD、CK和RF的CH4排放量分别是19.11、26.71g/m^2和25.01g/m^2;N2O排放量分别是0.237、0.229、0.237g/m^2。采用干物质积累法测得,水稻整个生长期内RD处理地上稻株对CO2的净固定量为2766.4g/m2,RF为2759.59g/m^2,CK为2533.9g/m^2。采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估算土壤CO2净交换通量,水稻整个生育期间,三类稻田土壤亚系统均表现为对CO2的净固定,相当于固定CO2量分别为RD675.55g/m^2、CK575.43g/m^2、RF562.62g/m^2。三类稻田温室气体的交换均表现为CO2的净吸收、CH4、N2O的净排放,综合增温潜势以RD为最低。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59年3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水产组为了总结我国淡水养鱼经验以推动今后的生产,成立了“淡水养鱼经验总结委员会”,进行此项总结工作。在中央水产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全国有关单位的协作与努力下,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淡水养鱼的宝贵经验,编写成“中国淡水养鱼经验总结”一书。  相似文献   

20.
1958年,池塘养鱼事业也象祖国的其它事业一样,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掀起了巨大的跃进,高额丰产大量出现,并且在这丰产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养鱼八字经。其中“水”字是包含水质和水深二重意义,是八字养鱼经的第一个字,有其重要的意义。人们一谈到养鱼与种稻不同之处,就是养鱼是立体生产,由于各种鱼类习性各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