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5个品种苹果籽中脂溶性成分的结果表明:苹果籽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出率为26.6%;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为主,亚油酸和油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九节菖蒲脂溶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九节菖蒲中脂溶性成分,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组成和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21种脂溶性成分,主要为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和芥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8.26%、29.23%、10.63%和2.13%。九节菖蒲脂溶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菘蓝根、茎、叶、花和幼果等不同器官的脂溶性成分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脂溶性成分进行鉴定,并运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以明确菘蓝的化学物质基础,为综合开发利用菘蓝资源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菘蓝的根、茎、叶、花和幼果中分别鉴定出24、23、21、18和23种脂溶性成分;其中,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2,4-二叔丁基苯酚和棕榈酸为各器官的共有成分;不同器官中脂肪酸含量依次为:花(80.91%)>根(60.56%)>幼果(21.93%)>茎(17.45%)>叶(11.28%)。除花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外,其他器官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表明菘蓝不同器官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青枣核果木枝叶经溶剂提取法与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得到石油醚部位脂溶性成分A和B,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从提取物A中鉴定了16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角鲨烯(72.51%)、三十三烷(3.08%)、二十四烷(2.06%)。从提取物B中鉴定了16种成分,主要为:角鲨烯(47.82%)、棕榈酸乙酯(11.69%)、硬脂酸乙酯(5.43%)、木焦油酸乙酯(3.17%)、棕榈酸甲酯(3.14%)。本研究首次对青枣核果枝叶石油醚段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表明青枣核果木枝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角鲨烯。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木耳菜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利用GC-MS技术鉴定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鉴定出47个挥发油成分和20个脂溶性成分。其挥发油成分主要有依兰烯(7.30%)、δ-杜松烯(6.85%)、氧化石竹烯(5.90%)、1,5,9-三甲基-12-(1-甲基乙基)-4,8,13-环戊二烯并环辛四烯-1,3-二醇(5.83%)等。脂溶性成分主要有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6.09%)、棕榈酸甲酯(12.15%)、花生酸甲酯(7.06%)、亚麻酸甲酯(7.00%)等。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了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确定了其中55个组分的化学结构,占总成分含量的95.91%。其中β-谷甾醇(18.68%)、4-乙基金刚烷酮(12.07%)、二十九烷(9.04%)、二十七烷(7.43%)、十六烷酸(7.45%)、十八碳二烯酸(4.60%)及α-生育酚(3.53%)是漾濞泡核桃青皮脂溶性成分中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7.
运用高效液相建立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通过色谱柱、洗脱条件、ELSD参数的优化,建立了12种脂溶性成分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稳定,可以实现孢子粉中甘油三酯、脂肪酸、甾醇三类脂溶性成分的同时提取、分析;破壁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为301.49-397.37mg/g,孢子油产品中脂溶性成分的含量为626.00-713.07mg/g,远高于三萜含量;1,2-二油酸-3-棕榈酸甘油酯、甘油三油酸酯、1,2-二油酸-3-亚油酸甘油酯是主要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及油酸为主,甾醇中麦角甾醇含量最高。研究结果明确了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的物质基础,为深入研究其活性成分、全面评价孢子粉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五味子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南五味子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后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脂溶性成分的得率为15.42%。鉴定了32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91.95%,其中脂肪酸成分的量占81.30%。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亚油酸(57.63%),油酸(13.37%),棕榈酸(7.16%)。结论:首次对南五味子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主要为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茅莓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药茅莓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20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反油酸,癸醛,壬醛,顺式-9-烯,十六酸,顺式-3-癸烯醇,硬脂酸,月桂酸,6,10,14-三甲基-2-十五酮,十七醇,羊腊酸。棕榈酸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32.67%。  相似文献   

10.
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成科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1035-1038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木通科植物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的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和鉴定其组成和含量。从猫儿屎种子油中鉴定出9种脂肪酸,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4.67%(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2.63%,不饱和脂肪酸占82.04%),主要成分为9-十六烯酸(47.22%)、9-油酸(27.13%)、棕榈酸(10.75%)、亚油酸(7.47%)和硬脂酸(1.61%)。从三叶木通种子油中鉴定出10种脂肪酸,占检出物总质量分数的99.75%(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3.39%,不饱和脂肪酸占76.36%),主要成分为11-油酸(47.63%)、亚油酸(27.05%)、棕榈酸(20.14%)、16-甲基-十七烷酸(3.03%)和8-油酸(1.07%)。结果表明,猫儿屎和三叶木通种子油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在食用、医疗保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1.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分析了盛开期的山荆子花和叶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保留指数与质谱图库检索的方法定性,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组份含量.鉴定出山荆子花中36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6.20%,主要为烷烃类(27.00%)、酯类(20.86%)、芳香醇类(11.75%)、萜类(18.78%)化合物,主要成分是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14.59%,其次为正十九烷(11.58%)、正二十一烷(8.37%)、法呢烯(8.24%)、罗勒烯(7.77%).鉴定出山荆子叶中22种化学成分,占总含量的98.04%,主要为萜类(50.84%)、烯烃类(25.33%)、酯类(9.73%)化合物,主要成分是法呢烯(40.62%),其次是唯一的烯烃4,8-二甲基-1,3,7-壬烯(26.30%)、罗勒烯(7.27%).  相似文献   

12.
小叶石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提取法从小叶石楠果实中提取低极性化学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果实中的低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同时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已确认了25种成分,占果实中低极性化学成分的96.04%,其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13.11%)、邻苯二甲酸二辛醇酯(10.13%)、角鲨烯(9.19%)、维生素E(8.67%)、十九烷(8.03%)。所鉴定的化合物多为该种植物中首次发现,为小叶石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油樟叶芳香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和毛细管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油樟Cinnamomum lonoepaniculatum叶芳香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49个色谱峰中鉴定出了28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脑(58.55%)、α—萜品醇(15.43%)、香桧烯(14.16%)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马骨中提取其挥发性成分,再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所提取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测定了其中的43种成分.已成功鉴定的成分占样品总量的88.87%,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52.12%,其次为烯烃化合物12.66%,醇类化合物8.97%,酮类化合物5.90%,酯类化合物3.84%,烷烃化合物3.28%,醛类化合物2.10%.  相似文献   

15.
萼翅藤枝叶挥发油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萼翅藤枝叶挥发油由GC/MS检测.树叶挥发油的52种成分中,氧化石竹烯(13.79%)、棕榈酸(11.91%)和β-石竹烯(10.45%)是主要成分.同时,树枝挥发油中的10种成分占总量的99.99%,其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棕榈酸(59.18%),亚油酸(12.70%)和邻苯二甲酸丁辛酯(8.21%).用滤纸扩散法,分别测定了枝、叶挥发油对8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枝、叶挥发油均具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并且抗细菌活性优于抗真菌活性.叶挥发油比枝挥发油具有更广谱的抑菌效果,且对所试的大多数菌株都具有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海南木莲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海南木莲叶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结果:共鉴定出4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99%,其中主要成分是橙花叔醇(16.44%);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5.27%);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5.12%);α-丁香烯(4.97%)和丁香烯(4.48%)。  相似文献   

17.
掌叶橐吾[Ligularia przewalskii (Maxim.)Diels]为菊科(Compositae)橐吾属(Ligularia Cass.)植物,多年生草本,高30~130 cm,生于海拔1 100~3 700 m的河滩、山麓、林缘、林下及灌丛,产四川、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和内蒙古[1].橐吾属植物药用种类较多,有止咳化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催吐、利尿、利胆退黄等功效[2],许多种类的根及根茎作为中药"紫菀"使用或作为其代用品.掌叶橐吾的根可用于化痰、止咳、平喘,在青海,甘肃天水和文县,陕西宝鸡、眉县和太白等地为当地所习用[3,4].  相似文献   

18.
窄叶火筒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筒树属(Leea L.)全世界约有70种,主产亚洲热带地区,中国分布有6种。火筒树属植物除了是很好的园艺和观赏植物外,许多种类可作药用,具有活血散瘀、愈溃生肌、清热解毒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痹痛、疮疡肿毒、咀嚼痛、跌打损伤、乳房肿痛、毒蛇咬伤,黄疸性肝炎等疾病。国内外对火筒树属植物的药理活性,特别是有关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我国云南产黑松露(Tuber indicum)乙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从中鉴定了56个化合物,占提取物总含量的87.37%,化合物组成特征:以脂肪酸类化合物为主,占59.98%,其中含亚油酸达26.51%;醇、酯、醛和烃类化合物分别占7.96%、2.79%、2.44%和13.12%,另外还含有少量的苯衍生物,占1.08%.  相似文献   

20.
广西小叶红叶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小叶红叶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用DPPH·法、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小叶红叶藤挥发油分离出221个色谱峰,共鉴定64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72%,主要成分为dl-薄荷酮(53.43%)、(E)-薄荷酮(14.20%)、5-甲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