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HSP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9、CD16+56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A.结果:与健康儿童组比较,HSP患儿外周血CD4、CD4/CD8、CD16+56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CD8、CD19水平明显升高(P<0.05).36/46(78.3%)HSP患儿出现血清IgA、IgG或IgM水平异常.免疫球蛋白异常的HSP患儿有16/36(44.4%)出现肾脏或者消化道并发症,而免疫球蛋白正常的HSP患儿有2/10(20.0%)出现肾或者消化道并发症(P<0.05).32/46(69.6%)HSP患儿血清IgA水平升高,其中10/32(31.3%)例HSP患儿出现紫癜性肾炎(HSPN);而血清IgA水平正常HSP患儿有1/14(7.1%)出现HSPN(P<0.01).结论:HSP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IgA升高患儿易出现肾脏或者消化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活菌剂培菲康在腹型过敏性紫癜(HSP)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06年1月,腹型HSP的住院患儿325例,其中男187例,女138例,年龄3~14岁,病程1~16 d。随机分为培菲康治疗组173例,对照组152例。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及临床表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入院后均予免动物蛋白流食或禁食。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西米替丁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合并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消化道出血的给予止血敏、维生素K1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培菲康1袋,3次/d。用药1周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总有效率培菲康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91.4%,P<0.05。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培菲康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菌剂培菲康对腹型HSP的治疗显示出了一定的疗效,临床证明培菲康可保护胃黏膜,防止胃肠道出血,减轻腹痛症状,从而可缩短病程,临床值得应用。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其发挥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儿童过敏性紫癜30 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诱因:感染进食特殊食物、接种疫苗。②有消化道症状者中以腹痛为最常见。其中4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肠套叠、上消化道出血、急性细菌性痢疾。⑤有肾脏受累者挖例。其中12例同时存在消化道症状③预后:28例治愈好转,占93.33%,1例于2年后再次发病。结论:①HSP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发病诱因以感染为第一位。患者中可表现较多的肾外症状,较易发生肾功能损害,及时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mmunoglobulin A1,Ig A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变化,并研究这些因子与HSP发展为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的相关性。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确诊的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共72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根据HSP患儿病症是否累积到肾脏,再分为普通HSP组(39例)和HSPN组(33例),另对照组为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1、转化生长因子-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A1的含量,同时研究此类因子与紫癜性肾炎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组结果对照,HSPN组和HSP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免疫球蛋白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HSPN组IL-21、TGF-β1、TNF-α和Ig A1水平均高于HSP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HSP患儿血浆TGF-β1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r=0.478,p0.05)。IL-21、TGF-β1、TNF-α和Ig A1可能参与HSP和HSPN的发病过程,HSP患儿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和TGF-β1水平改变有关,了解这些因子在HSP发病和发展过程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过敏性紫癜肾脏合并症的发生率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补体C3、C4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SP患儿96例,其中48例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合并MP组,48例未合并MP感染的患儿设为HSP组。另外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儿童4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呼吸道菌群多样性,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C4水平,并分析呼吸道菌群多样性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合并M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Shannon指数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HSP组患儿呼吸道菌群Simpson指数及Shannon指数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IgM水平显著下降;HSP组患儿血清IgA、IgE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上升;合并MP组患儿血清IgE、IgM水平显著低于HSP组(均P<0.05);而3组对象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MP组和HSP组患儿血清补体C3水平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肠道菌群的变化,为制定更针对性的过敏性紫癜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粪便标本(急性期19例和恢复期9例),9例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粪便标本,一共37例粪便标本。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提取样本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肠道菌群α多样性与恢复期、非腹型过敏性紫癜存在显著差异,而β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粪便标本中韦荣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无腹痛腹型过敏性紫癜和非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而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恢复期粪便标本中最高。结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参与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其中主要表现在急性期韦荣球菌属丰富度的增加和恢复期瘤胃球菌属丰富度的升高,为微生物制剂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探讨肠道菌群、L/M与Treg/Th17作用关系。方法采用细菌16S r DNA、液相色谱技术(HPLC)、流式细胞术(FCM)、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1例HSP急性期患儿、35例HSP临床缓解期患儿,及3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的基因拷贝数,尿液中乳果糖(Lactulose)和甘露醇(Mannitol)浓度比值(L/M值),以及CD4+CD25+T细胞(Treg)和CD3+CD8-IL-17+(Th17)细胞百分比,及相应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表现在肠道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基因拷贝数降低,以乳酸杆菌减少为著,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减少不明显;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7百分数及血浆中IL-17水平增高,Treg细胞及TGF-β1水平降低,Treg/Th17失衡;尿液中L/M值增高。临床缓解期时患儿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基因拷贝数增加,以双歧杆菌上升为著,但肠道菌群结构仍未扶正;PBMC中Th17细胞百分数及血浆中IL-17水平降低,Treg细胞及TGF-β1水平逐渐升高,仍存在Treg/Th17失衡。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B/E)比值与Treg/Th17呈正相关关系,与尿液中L/M值呈负相关。结论 HSP患儿急性期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表现在机械、免疫屏障降低及肠道微生态失衡,肠道菌群所诱导的免疫耐受被打破,并贯穿HSP整个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水平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过敏性紫癜患儿137例为研究对象,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儿童50例为对照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采用XE-2100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采用胶乳比浊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P患儿急性期外周血PLT、PCT显著升高(P<0.05),而MPV显著降低(P<0.05),PDW无显著差异(P>0.05);有无胃肠道出血HSP组间和有无肾脏受损HSP组间血小板参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84例(61.3%)HSP患儿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其绝对浓度(中位数)为435 ng/ml,显著高于正常水平(0-300 ng/ml);不同HSP临床表型组间血D-二聚体异常率和绝对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X2=2.75,P>0.05;H=3.37,P>0.05);合并胃肠道出血组与无消化道出血组比较HSP病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Z=-2.691,P<0.05);合并肾损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HSP病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降低(Z=-4.063,P<0.05).结论:HSP患儿急性期血液处于高凝及继发的纤溶状态,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变化水平,指导临床诊断及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
2003~2012年连续10年对北京地区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腺病毒(Adenovirus,ADV)的监测,了解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ADV感染状况和流行型别。收集39 214份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包括来自住院及重症监护患儿的32 016例鼻咽分泌物标本及门诊的咽拭子标本7 198例)进行病毒分离和/或免疫荧光法进行ADV检测,对其中848份毒株和/或阳性标本提取DNA,通过两套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进行ADV分型。首先用3、7型2对分型引物的PCR可确定3、7型ADV,对少数扩增阴性的标本或毒株再使用2对可扩增AF各组ADV的通用引物对其DNA六邻体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以确定其型别。在39 214份呼吸道标本中,经病毒分离和/或免疫荧光法确定为ADV阳性的标本884份,总阳性率为2.25%(884/39 214),其中住院患儿ADV检测阳性率为2.08%(665/32 016),门诊患儿为3.04%(219/7 198)。以ADV年检出率统计,2003~2012年10年期间只有2010年的阳性率较高,为3.69%,其余年份均在3.0%以下。对其中848份毒株或阳性标本的分型结果显示:3型ADV占53.18%(451/848),7型ADV占36.79%(312/848),2型占3.78%(32/848),55型占2.24%(19/848),1型占2.0%(17/848),5型占0.94%(8/848),14型占0.47%(4/848),6型占0.35%(3/848),4型占0.24%(2/848)。除2012年优势型别为7型,2003年和2007年为3、7型外,占23例(88.5%)。12例诊断为扁桃体炎患儿11例为ADV3(91.7%)感染。0~3岁年龄组ADV阳性检出率高于4岁以上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9:1。近10年中ADV3和ADV7为主要的流行型别。儿童ADV重症肺炎多是由ADV7造成的。由11和14型重组的55型ADV从2006年开始在北京儿童中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的共7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7例给予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进行治疗,对照组36例给予地塞米松、泼尼松、维生素C、维生素D、扑尔敏、钙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且实验组患者皮肤紫癜消退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关节疼痛、肿胀缓解时间,血尿消失时间,血便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使用便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浆白细胞介素9(IL-9)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79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分为无肾损害组和有肾损害两组;对照组为28例门诊健康体检儿童。ELISA测定各组儿童血浆IL-9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结果:HSP患儿血浆IL-9水平为(28.32±6.9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3.92±5.9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HSP患儿血浆IL-4水平为(93.86±25.3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7.75±15.9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及紫癜无肾损害组血清IL-4及IL-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血清IL-9水平较紫癜无肾损害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癜有肾损害组血清IL-4水平较紫癜无肾损害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SP患儿血浆IL-9水平变化与IL-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98,p0.05)。结论:IL-9水平的显著增高在HSP特别是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疗效及外周血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儿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儿仅接受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4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外周血免疫学指标水平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免疫学指标及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免疫学指标及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西咪替丁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外周血免疫学指标,疗效安全显著,值得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beta1(TGF-beta1)水平变化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发病机制中作用。 方法:选取HSP患儿30 例、HSPN患儿30 例和30 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标本IGF-1 浓度,采用 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TGF-茁1 浓度;同时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患儿血清Cys C、BUN、SCr 水平。结 果:血IGF-1、TGF-beta1 的水平HSPN组、HSP组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 水平对照组、HSP 组与HSPN 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直线相关分析HSPN 组的血清Cys C 水平与血IGF-1、TGF-beta1 水平 比较,存在正相关(r=0.759、r=0.802,均P<0.05),血IGF-1 与TGF-beta1 也存在正相关(r=0.850,P<0.05)。结论:血IGF-1、TGF-beta1 共同 参与紫癜性肾炎发病,其水平变化与病理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肠功能紊乱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另外 ,常伴有食欲不振、呃逆。且病程长 ,治疗困难。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抗生素、胃动力药物治疗 ,不但疗效甚微 ,而且会致体内微生态失调 ,重者至霉菌滋生。我们应用金双歧治疗老年慢性肠功能紊乱86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和住院患者 86例 ,其中男 31例 ,女 5 5例 ,年龄 6 3~ 81岁 ,平均 6 7岁 ,病程 3~ 18年 ,平均 8年。1 2 临床表现  8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呃逆厌食 ,其中腹泻伴腹痛 (排便 3~ 5次 /…  相似文献   

15.
李含荣  丛智敏 《蛇志》2001,13(4):55-55
国外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炎的疗效肯定 ,但其副作用较大 ,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治疗。为此 ,自 1 998年 1月 ,我们用小剂量红霉素、丽珠得乐、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炎 5 8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5 8例均经我院或外院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诊断的门诊患者 ,男 3 6例 ,女 2 2例 ,年龄 1 3~ 5 0岁。其中胃炎 3 7例 ,十二指肠炎 9例 ,胃、十二指肠炎并存 1 2例。 5 8例均有腹痛 ,其中伴腹胀 3 2例 ,伴反酸 1 9例 ,伴嗳气 1 7例 ,伴恶心 9例 ;无伴其他严重疾病。1 .2 治疗方法  5 …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白介素-8(IL-8)在过敏性紫癜(HS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和比较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包括紫癜性肾炎、非紫癜性肾炎)患儿、过敏性紫癜恢复期患儿、健康体检儿童血清IL-8的含量。结果: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血清IL-8含量显著高于过敏性紫癜恢复期患儿和健康儿童(P0.05),而过敏性紫癜恢复期、健康儿童血清IL-8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紫癜性肾炎患儿、非紫癜性肾炎患儿的血清IL-8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儿童,且非紫癜性肾炎血清IL-8含量显著低于紫癜性肾炎患儿(P0.05)。结论: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IL-8含量上调,可能参与了过敏性紫癜的发生,并可能与紫癜性肾炎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治疗儿童急性腹泻轻中度脱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63例急性腹泻伴轻中度脱水症状患儿,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儿予标准口服补液盐,而治疗组31例患儿予补液盐溶液。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浆内Na+、K+、Cl-离子水平,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电解质水平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患儿Na+、K+及C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口渴、头晕、乏力及腹痛症状的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能明显改善儿童急性腹泻而致的轻中度脱水症状,减少静脉输液对患儿造成的负面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1(IgA1)与紫癜性肾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5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29例普通过敏性紫癜患儿,28例紫癜性肾炎,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IL-21,TGF-β1,TNF-α,IgA1,免疫球蛋白A(IgA),补体C3及C4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肾炎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普通过敏性紫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紫癜组IL-21,TGF-β1,TNF-α,IgA1及IgA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补体C3及C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1,TGF-β1,TNF-α及IgA1均参与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凌如芳 《蛇志》2006,18(1):43-44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钙通道病,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驰缓性瘫痪和低血钾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严重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及心律紊乱,致呼吸停止,昏迷及心搏骤停,是急诊常见的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61例,年龄17~60岁,平均(35·6±6·1)岁;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3·6±6·1)岁。男女比例3·4∶1,首次发病40例(50·6%),2次或2次以上发病39例(49·4%)。合并甲亢34例(43%),其中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0例…  相似文献   

20.
刘红霞  李小玲  刘仁红  肖毅 《生物磁学》2013,(24):4683-4686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2月~2012年8月我院小儿科诊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6例,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52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导致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肾损害的相关因素。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包括感染、过敏、疫苗接种、寄生虫病史及其它原因,其中感染比例最高,占66.28%;首发症状包括紫癜、腹痛及关节痛的一种或多种,其中紫癜比例最高,占59.30%。(2)观察组患儿中年龄≥8Y、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3.53%(25/34)、52.94%(18/34)和26.47%(9/3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示皮疹反复≥4W及血FⅢ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紫癜,皮疹反复芝4w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